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敛生>第33章 前世之旅【11】

 

诸位大臣对视一眼,他们整齐划一的举起手中的笏,正打算跪拜安祯帝,并说道:“国泰民安。”

  “报!”

  一声急促且惊慌的声音传入大殿,打断诸位大臣接下来的动作。

  “何事如此慌张?!”高玦皱起眉头问道,他的心中有点不安。

  士兵身上带着血战黄沙的气息,气息尚且不稳。他来到高玦面前单膝下跪,朝着大殿中地位最高贵的安祯帝俯首作揖,道:“陛下,昨夜长夷国突然对我国南境发动袭击,我国士兵防守不及,现已被长夷国夺取两座城池!”

  “什么?!”高玦被这个惊人消息震惊到了,他从皇位上站起,眸中尚且停留着惊色。

  两侧的大臣听到这个消息身体一颤,手中的笏牌都差点甩出去了。

  他们在人群中交头接耳,四处探讨长夷国突然发兵攻打师济国的原因。

  “长夷国怎能如此?”

  “明明昨日他们的金冕王爷还在我师济国里游玩,时间不过一日,怎能说翻脸就翻脸?!”

  “两座城池啊!一夜之间两座城池就这样没了?!哎呦……心疼死老臣了……”

  “长夷国对我国地界虎视眈眈许久,臣原以为他们派金冕王爷是要同我国交好,哪里知道他们心里存的是这样肮脏的心思。”

  高玦呆呆的后退一步,又坐回龙椅上,他现在的心思好比一团乱麻,脑中仅此一个心思——师济国灭国的结果就要来了吗?怎么会如此之快?!

  台下一班老臣正为长夷国做出的事情发表一个比一个激烈的语言抗议。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坐在龙椅上的安祯帝,而这群注意安祯帝不太对劲的人中其中最担心高玦无疑是司马殷杰,他从大臣中走出来,跪在高玦面前,拱手作揖道:“陛下,请允许臣率兵赶走这群觊觎我国国.土的贼人!”

  这……高玦犹豫起来,他知道自己和国家的结局,独独不知道司马殷杰的结局如何,他到底该不该放手一搏?!会不会害了司马殷杰。

  高玦很是犹豫。

  朝中也有看得明的人,例如赤阳将军,他主动走到高玦面前跪下,拱手作揖道:“犯我家国者,虽远必诛!老臣恳请陛下派阜安率兵前去灭我国敌,扬我国威!”

  赤阳将军一开口,原本吵杂的大臣立即安静下来,这一群人很会见风使舵,他们深知只要朝堂中有威名的大人物发言,无论什么,他们只要附和称好就行!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台下,密密麻麻的跪倒群臣一片,台上,高玦颤着手,指着群臣,道:“朕允!”说实话,他也想斗争一番,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司马殷杰和国家。

  能不能扭转历史,就看他们能不能创造奇迹了。成败在此一举!

  前方战事吃紧,高玦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替司马殷杰送行,他站在城墙上目送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离去,消失在眼眶里。

  跟在高玦身边的第五容熹见人走远了,想要让皇帝回皇宫,毕竟这里既高又寒,对金贵的人儿来说可受不得这种折磨。哪知道高玦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阜安大将军离开的方向,身体一动不动,一点打道回府的意思都没有,“陛下?”

  高玦被身旁的人唤醒,他一眨眼,心思回体,反问道:“何事?”

  “陛下天凉了,该回皇城了。”第五容熹温言劝道。

  “容熹,你说这一次能赢吗?”比起自己高玦更担心的是自己国家,还有自己的男人。

  “陛下洪福齐天,国家事业昌运,这一战必然胜得了的!”第五容熹的吉利话张口既来,配上他一脸严肃的脸,根本不觉得他是在阿谀奉承。

  “想必你这话,长夷国的皇帝也听过。”

  高玦意在说臣子捧皇帝,第五容熹却听出一身冷汗。

  “陛下……”第五容熹急忙俯首作揖。

  “容熹,你怎么跪下了?不是说要回皇宫吗?”高玦转过身,看见跪在地上的第五容熹,疑惑一句。

  “臣体力不支,让陛下见笑了。”第五容熹根据高玦的话推断出高玦并不知道他背后做的事情,第五容熹随便找了一个幌子掩盖他的惊慌失措。

  ……

  ……

  南境战场,黄土飞扬。

  青云盘蓝天,号声伴鼓响;衣着铁铮甲,手执青利剑;冷光落银刃,疾风拂国帜。

  临到阵前,刀剑交加,血溅满沙场,为国洒热血。尸骸遍野,血色连绵。

  伤卒不能行,对月寄空思,秋日送寒风,客死他乡人,如不破敌营,士卒终不归!

  ……

  ……

  “报!”

  接连好几日沉寂的朝堂终于迎来春回大地的日子。

  原是前方战事捷报频归,我国士兵不仅打退了长夷国士卒,就连前几日丢去的两座城池都在司马殷杰的带领下夺了回来。

  满朝欢喜,就连忧心的高玦都被大臣们洋溢在脸上的喜悦感染得喜上眉梢,他只身一人坐在皇位上,嘴角勾起的幅度根本掩不住他的心思。

  台下有几位大臣眼尖的看见高玦嘴上的笑,这人心道:陛下为国家战事担忧那么久,难得如此开心,倒不如,我们向提议给阜安大将军赐婚,来一个喜上加喜如何?!真是聪明啊!

  那几人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只是接下来故事的发展有点超出他们的预料了。

  端坐在皇位上的高玦听了他们的建议后不喜反怒!

  高玦一拍皇位的扶手,嘭的一声,直接吓到台下的所有大臣。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哪里惹高玦不快了,只知道一股劲的磕头赔不是。

  高玦被人逼着给自家男人娶媳妇满心不快,这也是他极少在朝堂上对诸位大臣发脾气,怒发冲冠道:“朕还没娶亲,你们这群吃里扒外的家伙倒是惦记上别人了,急着把家中的女儿嫁出去,拉拢关系了?!”

  跪倒在台下的诸位大臣很是郁闷。

  他们都还记得陛下刚登基那时有一位中部侍郎向陛下提议广纳嫔妃,结果被陛下以居安思危的幌子罚了一年的俸禄,整整一年呐!!

  结果把那人逼得只能借钱过日子,苦啊,苦!

  更何况现在军事急迫,再提及安祯帝广纳嫔妃这一事,那人怕不是自寻死路?!

  朝会一截止,高玦果断甩袖离去。

  黑着脸的高玦走进御书房,发现桌子上摆放的信件,信件上写着阜安书,高玦铁青的脸色瞬间回暖。

  他迫不及待打开书涵,阅览纸上内容。

  “殷杰亲笔。国家南境黄沙茫茫,敌军侵袭如狼似虎。身侍阵前虎,心系巧儿郎。我为国家而战,也是为你而战!捍卫国土,我愿至死方休!”

  高玦看完书信的内容脸上一红,脑中只记得——身侍阵前虎,心系巧儿郎,这句话好像是司马殷杰在跟他表露情意……高玦急忙用手拍拍自己的脸,他要注意的应该是司马殷杰的至死方休,而不是暧日未的情话。

  高玦坐在书桌前,几张书信被他放在桌子上,他拿来一笔,略沾黑墨,即刻在白纸上书写起来,“你的命是朕的,没有朕的允许你绝不可以死,也不可以受伤!国家灭了尚可重建,你若离了我,要我当如何?!”高玦在书信上用了尊称,为了凸显出事情的严重性。

  吹干墨迹,折叠整齐,放置于袋中,红漆加封,陛下书三个红字明晃晃的留在书封上。

  ……

  ……

  “将军!若是按我们这样继续打下去,能不能打到长夷国腹地啊?!”跟在司马殷杰身边的侍卫一脸崇敬的看着己方主帅。

  他见识过阜安大将军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对侍卫来说阜安大将军好比他心目中的战神,百战百胜。

  从阜安大将军来到南境指挥士兵作战开始,南境再无败绩,阜安大将军可谓用兵如神。

  “不要自大妄为,长夷国还有一张底牌没有亮出来。”司马殷杰说这话时,他的脸上没有喜怒也没有哀悲,仅是静静的看着满眼的黄沙。

  “什么?长夷国居然有底牌?!阜安大将军,长夷国的底牌到底是什么啊?!”侍卫表示很好奇。

  “长夷国前苻坚大将军荣冲。”司马殷杰回答道。

  侍卫一听,急忙道:“苻坚大将军荣冲!!我知道,我知道,他被人称为不败将军,未尝败绩。可他现在已经六十无岁高龄了啊!还能为国家出力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接下来的战事如同司马殷杰所担忧的,一路发展。

  长夷国出动前苻坚大将军荣冲跟现苻强大将军荣九寨,新老协助,共敌一位阜安大将军。

  荣冲用兵多变,荣九寨喜爱兵法直冲,二者计谋相辅,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司马殷杰被迫转攻为守,战场上的情况瞬间反正过来。

  战报传入皇宫,原本其乐融融的氛围瞬间被打破。

  高玦捏着手中的信,心里早已乱成一团麻,他一直在心里不停的问自己,还要继续吗?哪怕前方是岩浆地狱也要放手一搏吗?!

  高玦想起司马殷杰高大的背影,他心中有了一点结果,“再耐心等待几日,刻着墓志铭上的文字总能被修改的。”

  接下来的两日,前方战场一共送来两份战报,虽说前一份勉强取胜,后一局却败了,但这两局打斗的战报报死伤人数恐怖。

  高玦捏紧手中的书信,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历史的齿轮还是改变不了吗?!是自己太过胆大妄为了吗?!

  高玦转过身,目光落在地图上,长夷国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抓着一只动弹不得的野兔——师济国。

  继续打下去,我国必定倾尽所有人力物力财力,尚且不知能不能取胜,历史上结局也不知道能不能更改。

  打下去,还是投了呢?!哪一种最能补偿自己对师济国的愧疚。

  打还是不打?!

  打还是不打?!

  打还是不打?!

  高玦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不打了,投了吧!”

  为保全师济国百姓,高玦不怕背这个骂名。

  师济国投降,诸位大臣无一人反驳,且不说阜安大将军在前阵杀敌,后方的军心早已涣散,此战师济国必败。

  师济国虽败,却没有造成血流千里的悲惨局面,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长夷国得到消息后,派人送来一封信,信上所写,让师济国安祯帝伙同阜安大将军一同去往长夷国皇都,即可保全师济国全体百姓的命。

  高玦书信一份寄给司马殷杰,说明事情的由来,并让司马殷杰即刻前往长夷国,而高玦自己则是带着第五容熹一同前往长夷国。

  ……

  ……

  在湛蓝的天空下,长夷国皇城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这里不仅宽阔,而且还很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上好的白玉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远方似有袅袅雾气笼罩着不真切的宫殿,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飞檐上凤凰展翅欲飞,青瓦雕刻而成的浮窗玉石堆砌的墙板。

  随人走进殿内,只见宫殿内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云白光洁的大殿倒映着泪水般清澈的水晶珠光,空灵虚幻,美景如花隔云端,让人分辨不清何处是实景何处为倒影。

  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底下,站着一位衣着华丽的人儿——长夷国金冕王爷,他手摇纸扇,一见高玦走进来,急忙用纸扇遮挡自己的脸,他没脸见高玦了。

  高玦没看吕徇,他的目光落在高位上的男人,男人一对邪魅的桃花眼正在与自己对视,那张脸……对高玦来说并不陌生,他跟卫丞长得差不多!!

  高玦内心震惊,却不忘隐藏心中所想,他躬身作揖,道:“师济国俘虏喻祯见过长夷国国主。”

  跟在高玦身后的第五容熹一拂衣角,下跪。

  吕纪细细打量台下人的容貌,一点让高玦起身的意思都没有。

  这便是……让可泊天天称道的安祯帝?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打起来只会投降认输,懦夫一个!朕倒是对阜安大将军有点好奇,估摸那人下午能到长夷国皇都吧!

  吕徇瞪着眼看着尴尬的气氛,皇兄迟迟不表态,他也不能让高玦继续这样下去,他暂且抛弃自己对高玦抱歉的心情,急忙扶起高玦,道:“安祯帝快快请起。”

  高玦顺着吕徇的动作站起,端坐于高位上的吕纪一点恼怒的表情都没有,高玦心想:“绪坤帝对金冕王爷的纵容果然可怕到另一个极点。”

  要知道代主行事,可是杀头之重罪啊,就连王爷也不能幸免!

  高玦站起身,跟在他身后的第五容熹一并站起身。

  这时,端坐在龙椅上的绪坤帝突然站起身,一步一步走下高台,“喻祯,你我同为皇帝,你的憋屈朕也能体会,看在吕徇为你求情的份子上,朕不杀你,还要赐你一座听风阁,可谓仁义?”

  “多谢绪坤帝仁慈。”高玦拱手,心中无喜无悲。

  “来人,带他下去!”吕纪高声道。

  “皇兄不必不必,我带喻祯去听风阁就行。”吕徇急忙道。他想找一个时机跟高玦解释事情的由来。

  吕纪一对邪魅的眸子轻轻一扫,他的目光落在一旁的吕徇身上,说话的言气带上了怒气,“堂堂金冕王爷还要卑躬屈膝的去招待一位贱孚!!”

  “对不起皇兄。”吕徇不成想会惹怒吕纪,他只是想跟高玦解释,他也是头一次见皇兄对自己发这么大的脾气。

  “去御书房里给朕待着!把吕氏春秋给朕抄一遍!”吕纪甩袖而去,重新回高位之上。

  吕徇大气也不敢出,也不敢替自己争取一些优势,他拱手,乖顺的说道:“臣弟现在就去御书房自罚两遍,皇兄别气。”吕徇还多加一遍以示诚意。

  吕徇话落,转身而去,乖乖去御书房抄书去了。

  吕纪的目光顺着吕徇的背影消失而收回,他眸中流露出的温柔瞬间被杀伐果断吞噬殆尽。

  吕纪坐回龙椅上,恢复一身天子气概,他道:“来人,将罪犯喻祯带到听风阁好好招待!!明卫和暗侍一样也不能少!”

  吕纪话中的招待必然不是什么好的招待,明卫和暗侍其实是负责监视高玦的人。

  吕纪是听了吕徇的话饶高玦不死,可他没答应吕徇不能对高玦做什么。

  士兵走进大殿,吕纪又道:“第五爱卿便留下吧!”

  吕纪此话一出,站在高玦身后的第五容熹立即跪倒在地,拱手,抱歉道:“安祯帝,臣对不起你!实在是大势所趋,师济国在怎么努力也敌不过长夷国啊!”

  高玦转过身,漠然的看着不停磕头赔礼的第五容熹。

  他的选择果然是正确的,若是一昧的打下去,第五容熹里应外合,泄露不少军事木几密,师济国必然败得更惨。且不提他的下场会如何,师济国的百姓必然也将招受到一番惨无人道的杀戮和血洗。

  士兵走来抓住高玦的两只手臂,极其“友好”的带走高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