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敛生>第21章 争执

 

“年纪轻轻便夭折了?”

  “这金冕王爷当得也太憋屈了吧?!”

  卫丞不语,顺手拿起桌子上的笔记本,照着本子上的字念到:“由于金泽区优良的地质条件,地势高,干湿度良好,以至于左墟的陪葬品都没有遭到较大的损坏,一件件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棺椁,宛若刚下葬时的模样。清理工作十分轻松,不用多久左墟的陪葬品尽数被清理出来。

  到目前为止从左墟发掘出的陪葬品有:牡丹花金链,勾连纹玉灯,红玉印章,翡翠扳指,朝珠,玉佩,还有些玉蝉玉猪这样的冥器,预计左墟陪葬品的总数九百六十七件。”

  高玦疑惑:“左墟的冥器只有九百六十七?有点太少了吧?”

  要知道墟都的陪葬品到现在尚未全部挖掘出来,左墟比墟都的挖掘速度快了不是一星半点啊!所有冥器凑合起来只有这么一点,高玦不相信了。

  其余人也泛疑惑,话说帝皇的陪葬品不下一万也有八千,金冕王爷好歹也是长夷国唯一的王爷,虽说他的陪葬品不可能达到皇帝那般级别,也不应该只有九百六十七件这么少啊!一千都不到。

  “确实只有九百六十七件。”卫丞一口咬定左墟的冥器只有九百六十七件。

  瞧卫丞那信誓旦旦的模样,高玦也不好意思继续说道下去,只好把自己的心中的疑惑往下吞。

  高玦转过身,安静的查看桌子上摆放的冥器。

  高玦不说,其他人更不好意思开口,一群人随即散开,流连在长桌前,上下打量着桌子上摆放的冥器。

  “彤姐,高专家!”一人急匆匆的跑进研究室,边跑边大叫道。

  巫彤皱起眉头,语气不善的说道:“匆匆忙忙算什么样子?也不怕把桌子上的古物磕到碰到了?!”

  “不是!”那人喘着粗气,艰难的把自己想要说的话断断续续的说出来,“左墟……向西四米……工程组发现了……一个新的墓室!!”

  “什么?!”巫彤惊讶,一天时间内发现三座墓,这频率未免太快了吧?!

  巫彤收起自己的惊讶,对其他人大声说道:“各位,咱们出发去新的墓室。”

  “好!”

  “出发!”

  “大家走吧!”

  ……

  弯腰小门,不过一米。

  搭建的青砖斑驳,却又透露出沉淀的光芒。

  一群专家依次穿过弯腰小门,看到门后另一番景色。

  密闭的三平方米空间,因为一群人的涌入,显得格外拥挤,不得不退出一部分人,让剩余的人来接管这屋内的一切事物。

  屋内堆满色彩黯淡的陪葬品,一件接一件,好不拥挤,格外吸引人的目光的是正中央端端正正摆放的一个半米高、半米宽的小箱子。

  漫漫历史长河的缘故,导致整个箱子布满灰尘,灰尘厚实,以至于看不清箱子原来的颜色。

  几位有经验的老专家包括高玦在内,众人一齐小心翼翼清理出墓室,因为器物完好的缘故,清理工作格外轻松。到最后,众人一齐抬出箱子,运到研究室里。

  比起宝贵的酒器、玉饰,大家伙更关注的是那个箱子,里面究竟有什么。

  人的好奇心是不可遏制的。

  专家们一顿小心翼翼的清洗后,令满是灰尘的小箱子焕发出久违的色彩。

  朱红色的外漆上一朵手掌大小的黑色的牡丹花纹徐徐开放,让人不得不感叹画工的技艺高超。只见那牡丹花纹的四周画着云纹、鸟纹,一系列纹路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一起,杂乱中透着井然有序。

  仅凭一眼,足以让人入迷。

  高玦痴迷的看着箱子,在心中大胆的猜测到:要是让艺术家看到这箱子,他们断断是要尖叫起来,然后用颤抖的手指指着这箱子嘴皮打颤的说“艺术!这就是艺术!!古代的艺术!”

  “这就是新墓室挖出来的东西?”位于人群外的卫丞交叠手臂置于胸前,穿过重重人群,看到高玦小心擦拭的动作,他不禁好奇,问道。

  “是的。”这话不是高玦回答的,而是负责指挥考古挖掘工作的巫彤抽空回答卫丞的。

  下一秒,巫彤听取身边人的建议,前去找寻专业的切割仪器。

  屋内的白衣层层叠叠,口罩遮蔽了每个人的半张脸,只剩下无数对眸子一起大眼瞪小眼。

  卫丞继续问到:“那墓室是左墟的侧室吧?我都没见你们送墓志铭过来。”这句话不是在询问,而是一句肯定。

  “是的。”这一次出声应答卫丞的人是高玦。

  高玦收回抚摸箱子的手,告知在场众人他自己得到的依据,“第一,新墓跟左墟的距离太近。在我认知的范围内,除了夫妻墓外,不应该是其他的墓葬形式;第二,墓中并没有没有任何棺椁,也发现墓主的墓志铭,仅仅出现这个箱子,一个箱子什么文字也没有记载,咱们先暂且不提。

  假设这墓是其他皇亲国戚的墓穴,咱们从侧面推断也能发觉事情的真相。如果墓主生前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出现在左墟附近的,一位有钱有势的皇亲国戚难道穷得买不起一个棺椁?难道请不起人为自己刻一块墓志铭?”

  在场的其他人听了高玦的分析,认真思考,得出各自心中的答案。

  “高专家说得有道理!”

  “这么说来,这新墓其实是左墟的陪葬墓?哦!不对,应该是侧室!!”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侧室的墓主应该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吧?!”

  高玦听到其他人的赞赏,脸上没有半点欣喜,反倒皱起眉来——他好像遗忘了什么?遗忘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卫丞轻呵一声,善意的提醒道:“诸位,可别忘了!左墟的墓志铭清清楚楚的写着金冕王爷无妻无子,哪里来的妻子?!”

  众人被卫丞的三言两语点醒,原先的欣喜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空气中飘荡着燃烧脑细胞的香气。

  左墟有一座侧室那还合理,因为当事人也不知道他将来到死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妻子,不合理的是这侧室里怎会出现如此多的陪葬品,以及这个做工精致的小箱子。

  须臾,一人出声,“各位,我一个推测,你们说这个箱子有没有可能是金冕王爷的心上人的东西?”,一瞬间,所有散乱的注意力全部聚集到那人身上。

  那人也不畏惧这些目光,他大胆的推测道:“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因为封建礼教的无情迫害,导致两个人分离异地,再也不能相见。金冕王爷整日以泪洗面,最后郁郁而终,因为太过于思念爱人,临死前也要带着心上人的器物一起下葬,也好做一个心灵慰藉。”

  那人的话语刚停下,人群之中立即有人反驳道:“金冕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要什么美女不能手到擒来,哪里会像你说的这样?!”

  被反驳的男子面赤耳红,不肯罢休的补充道:“说不定金冕王爷看上的是后宫的女人。俗话说得好: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

  卫丞看不下去,出言制止道:“得了吧!长夷国主没有后宫,哪里来的饺子嫂子?!你这番话太不切实际!”好歹自己是文字专家,他翻译过的文字他可都记得一清二楚呢。

  长夷国主没有后宫??!默默无闻的高玦被卫丞这一句话震惊到了。要知道滚滚历史长河中,没有后宫的皇帝仅有秦始皇一位,秦始皇不设后宫也是因为他母亲的缘故。虽然秦始皇没有后宫,但被他宠幸过的宫女的数目丝毫不输给有后宫的其他皇帝。

  如今,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长夷国主也没有后宫,他这是要模仿秦始皇吗?!

  无人知晓高玦心中的霹雳,其他人都在为侧室的主人是谁而做争吵。

  有人力挺侧室的主人是金冕王爷的心上人,也有人坚持侧室的主人是异域的公主,还有人说侧室的主人其实是金冕王爷幻想出来的牡丹花的花妖,更离谱的是金冕王爷的老母亲都被亮了出来。

  莫名其妙被牵连进来的太皇太后估摸是一脸懵逼,这关哀家毛事?!也不瞧瞧这侧室多小多简陋,这个侧室主人的身份跟哀家这个级别的人存在一条银河的距离,根本就是八竿子都打不着好不好?!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被大家提出来的所有身份都被pass了。

  首先是金冕王爷的心上人,金冕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谁没有?!果断pass!其次是异域的公主,两国联姻这种大事在墓志铭上会没有记载?!雕刻师怕不是要掉脑袋?于是这个说法也被pass了!

  再然后是牡丹花妖,箱子上画着一朵牡丹就代表牡丹花妖了?难道不是因为画师一时兴起,随手画出来的吗?!更何况我们要相信科学,这种不切实际的东西还是不要再提了。

  最后是金冕王爷的老母亲也就是长夷国当时的太皇太后,抱歉!太皇太后,你是真的很无辜,躺着躺着也能中枪。原本你应有的大墓室、好棺椁再加上千陪葬品竟然被人说得只剩一个小箱子,心疼你一秒……

  眼看场面陷入僵局,研究室的气氛越来越低,危难之时,巫彤带着一台专业的切割仪器回到研究室。

  “切割要用的仪器被我拿来了,大家接下来打算怎么做?直接切吗?”巫彤询问道。

  高玦果断摇头,解释道:“最好不用切割器,咱们摸不清箱子的构造,也不知道箱子里装的东西,盲目上手,万一弄坏了怎么办?!”这么精致华丽的小箱子谁忍心它受损呢?!

  巫彤持反对的态度,“不切?可这箱子没有锁孔,用的应是榫卯技法,通过箱子与盖子的契合度得知当时封箱的人下手的力道用得多重,这箱子没有明显的缝隙,上下两块木头都快长在一起了,你也不知道它有什么机关暗道,摸不清门路。如果你不用切割器,这箱子根本打不开!”

  “古文物的保护是我们的使命,文化传承才是考古工作的重点,而不是去破坏它!”高玦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让巫彤下手。

  场面瞬间僵持起来。

  懂得接下来该怎么做的大家伙立即分散开来,站到自己支持的那一方的身后。

  结果出炉,大部分的考古专家都选择站在巫彤那边,他们都想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毕竟好奇心人人都有。

  也只有卫丞一人站在高玦身边,看起来孤零零的,势单力薄,再加上卫丞是新人,不免遭受势力强的一方的口头欺负。

  “卫丞,切割箱子只损坏一条缝隙,上面的纹路我们一道也没动,会保证文物的完整性。更何况打开箱子,说不定能得到一些促使社会进步的古文物,利远大于弊。依我看你还是随大众,站到我们这边来吧!”说话语言用得十分尊敬,说话的语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

  “不!”卫丞果断摇头,“如果仅仅是为了一点私心而破坏古物,这样的人跟盗墓者有什么区别?!无异于盗墓者了。”卫丞的不满表现在脸上。

  卫丞这一番指桑骂槐的话语激怒站在巫彤身后的大众,他们一个个脸色铁青,瞪着眼,恨不得教育卫丞一番,让他知晓什么是不知天高地厚。

  人群中立即有人提出反驳卫丞的话,“我们这么做跟那些不入流的盗墓者可不一样,他们只是为了钱,而我们是为了社会前进的步伐。更何况,只是开一条小缝,如今修补师的技术越来越高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妙手回春,这条小小的缝隙难道难得倒他们吗?”

  卫丞不紧不慢的回答,“只是为了钱?诸位可别忘了,洛阳铲可是这群为了钱的人最先发明出来的,那广泛使用洛阳铲的人是谁?各位可别否认,这件事你我心知!再提文物修补师,他们负责的工作是修补天然形成的古物缺损,而不是为人破坏擦屁月殳。”

  场面瞬间剑拔弩张,卫丞一个人对上一群人,但他一人的气势丝毫不输给那一群人。

  “小叔!”巫彤不得不低头,她无奈的对卫丞叫道。

  小叔这个称呼一出,在场的其他人包括高玦纷纷石化,他……他们没有听错吧?彤姐是在叫一个看起来比她小好八、九岁的男人为小叔?

  高玦猛的回想起他带领其他人下墟都时,有人告诉他的八卦——“彤姐是去接待亲戚了,据说那人是彤姐小姨妈夫家的年纪最小的叔叔,他才十八岁呢!”

  该不会……卫丞就是彤姐离开工地去接待的那位……小姨妈夫家的年纪最小的叔叔??

  高玦心中不禁感叹,瞧这可怕的辈分关系!直接无视年龄界限。

  众人原本是畏惧高玦,又觉得卫丞好欺负,这才纠卫丞的错。现在知道卫丞跟彤姐是叔侄关系,他们一群人欺软怕硬的果断软了。

  巫彤与卫丞对视良久,两人的目光都是无比的果断,丝毫不动摇。只是二人周身的温度越来越低,隐隐有到零的想法。

  一群人中见这俩叔侄渐渐有吵起来的趋势,有人赶紧站出来当和事佬,“若不然把这件事禀报上级,让领导来决定要不要切割。这样才不会伤了和气,怎么样?”

  “我觉得不错。”

  “领导考虑的比我们还要全面!”

  “我赞同这个说法。”

  “彤姐,肯定不会拒绝这个要求吧?那卫丞专家呢?”

  最后一句话,直接断了巫彤的后路,她被迫点头允诺,故意装出接受的模样。

  卫丞点点头,回答道:“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因为领导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办的手续太复杂,等到决策结果下来的时候,肯定要过一个星期。

  高专家你完全可以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找到补救的办法。”后一句话是卫丞对高玦说的。

  “补救的……办法……”高玦被卫丞点醒,他也点头,果断的接受这个条件。

  两方都认同,这件事也就这么实行了。巫彤把工地发生的事情按照惯例禀告上级,也不忘把那一个问题也一并交给上级做决定。

  等到上级批示下来,时间已过去八天,总共是一个星期再加一天的时间。

  在这八天的时间里,高玦找到了国内最新的透析技术,几番沟通,双方谈定合作,他们会送设备以及操作设备的专家来到左墟的工地,协助高玦查清箱子里装载的东西。

  另一边。

  墟都的发掘工作因为接近尾声,变得越来越轻松,接下来挖出的古物除了一面清晰的铜镜以外,都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东西。

  棕色偏金的铜镜有半米高,哪怕度过悠悠岁月,镜面依旧清晰可见。铜镜厚度不过一指,可谓是技术高超。

  这面铜镜一经出土,最先吸引来的不是实战专家的分析,而是古文字专家的研究,原因无他,仅仅是因为铜镜上刻着两个长夷国文字。

  经过卫丞这个年纪轻轻、工作效率极高、又准确的古文字专家的研究,铜镜顶部刻着的两个长夷国文字,应该是——忆生。

  卫丞的推测受到其他古文字专家的一致赞同,古铜镜忆生的名字也就这样确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