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249章 

  面对质问,单悲风下意识抬眸, 眼中明显有惊痛和不安, 却并未出声辩解, 而是避走开去,将长刃的古锭刀从右手换至左手,以提挂式上冲,狠狠压住细刃,随后再甩臂一卷, 依仗迸发而出的雷霆万钧之势,撞开千秋殿主的攻击。

  城头立起火把,箭楼射手待命,只待一声令下, 便要以重弓长射, 将今夜越城而走的刺客穿个马蜂窝。

  “放……”

  那个箭字还未喊出, 已甫身下城楼的黄衫女子突然折身,往门闸手臂粗的铁链上一捞, 手中飞燕刀变作那蝴蝶刃, 打着旋杀了回去,劲力竟将那守将头顶的兜鍪杀得落地铿锵,愣是把话憋在了喉管。

  “胡人都该死!”

  那女子戾气颇重, 嫌恶地看了一眼,接手飞回的飞燕金刀,转身下行,没入黄草之中。姬洛在旁看得那是清清楚楚, 若非这女子心系牵挂,要事在身,只怕刚才那人已作了刀下鬼还不自知。

  然而,虽为她刀锋所折,但那守城的军官也不是孬种,只见其踢来兜鍪夹在腋下,拿令旗一呼,换了桐油,一时间箭楼明火如雨下,落在长草上触之即燃,硬生生逼得那黄衫女破草而出,烧得败兴而逃。

  杀将牵头,划定路线向西,分明是要往秦军中帐赶,也亏得云中盛乐处在非常时期,代国守军不蠢,不会贸然开城,否则只怕眨眼便是骑兵来追,那今夜人得和马死拼耐力。

  跑出三里,总算是安然撤离,姬、师二人并着那黄衫女还未喘匀一口气,抬头便见劲草之上,两条黑影仍打得忘我难分。

  “小师叔!”

  黄衫女子逆着火光而立,刚喊了一嗓,被那古锭刀身的寒芒照眼,不由挥袖一挡,这一挡挡住相映的明光,这才看清杀将的路数,还有那漆黑不清的身姿轮廓,心中咯噔一声,脸上逐现惊恐。

  此刻,游走躲避的单悲风将好侧身回眸,与她遥遥对视一眼,只这一眼,便叫人惊得魂飞魄散:“师……师弟,你不是死了吗?”显然,这个追着千秋殿主而来的人,并不知道单悲风的另一身份,因而对他二人的恶斗,更是十分不解:“你俩个疯了吗?刀谷有训,怎可刀指同门?”

  “同门?谁和他是同门,自刀谷魂灭那夜起,我厉观澜发誓,今生必要亲手斩下他的首级!”千秋殿主冷笑一声,提刀追上。单悲风唇齿翕张,似有辩解,但最后还是咬牙抿唇,如之前一般,只扭头跑而不发一声。

  姬洛和师昂跟过来,正好听见这一声呢喃,为这三人的关系面面相觑。

  都说北刀谷早亡,而今的江湖除了旧名赫赫,早无半点光鲜,这几十年没半点浪子,武林有消息称门徒尽皆死绝,可哪想,死绝是没有,一夜间还出了三个,千秋殿主是刀谷之人已不啻于滚滚天雷,那苻坚手下竟也有刀谷传人?

  “前辈!”姬洛唤了一声,那女子被喊住,回头看来,一双吊梢丹凤眼,细长上翘,含光逼人,且又生得一对高眉骨,黛色细眉斜飞入鬓,十分凌厉,与她手中飞燕刀的气势倒是相和。

  这样貌若生在女子身上,不免有些凶狠,让人瞧着便是个不好相与的。姬洛吞咽口水,把手缩了回去,好在,缃衣女子想起借路一事,这才顾及身侧两个毛头小子,因而并没有厉声发作,反倒眼中迷惑:“噢,你二人……”

  久未开口的师昂抢声道:“阁下可是‘金刀燕子’宁永思?”

  宁永思?

  姬洛不迭腹诽:莫非这女子就是卫洗的师父?当日在北海山中,那小子说起自家师父,不仅毫无柔情细语,且是威严峻厉,迂腐刻板,练功不勤时还会被其直接上手打骂,旁人闻之还以为是个尖腮刻薄的男人,没想到是位女子。

  宁永思拱手,挺直脊背,也不讲虚礼,只抱刀微微颔首,颇有些燕地的干脆爽利:“正是,不知公子……”

  师昂并未将真名号报出,而是谎称自己是帝师阁的弟子,因阁主受青州公输府现家主所托,护送其族中匠人南下,后为秦军所截,杀将出手伤及不少人,这才一路随之北上云中,想讨个公道。

  闻言,姬洛也趁机耍了个滑头,赶忙一脸迷惑地唤了声师兄,师昂不答,那宁永思听去,苦笑一阵,不由解释道:“让两位见笑了,方才那使柳叶刀的,本是家师宁不归的小师弟,‘刃’字部已故管不觉大师后来的关门弟子厉观澜,而另一位……是我小师弟单悲风。哎!当日石赵发兵太行,我回乡省亲,侥幸逃过一劫,等再返回断水楼,已是无力回天,我本以为斯人已殁,没想到……”

  那时的宁永思不过尚未及笄的小姑娘,别说收尸,能安然保全自身便已不错,她曾往剑谷投奔大师兄秦翊,却不曾想,秦翊远走朔方,竟然与匈奴人为伍,宁永思不屑与之,便自行流浪,后隐居山中,日夜不辍,苦练数年,这才成了一手好刀法。

  刀谷死伤惨烈,但未必没有活口,只是铁蹄下尸骨难辨,很难点清人头。因而出山之后,她亦曾海底捞针般寻过,但无甚所获,直到前些时候,有几个货商曾在太行附近遭难,仓惶逃离时被一个手持柳叶刀的杀手所救,她闻风前去勘探,这才确定实为刀谷之法。

  宁永思早有光复之意,这些年也收了一些门徒,如今又有故人音讯,自然欣喜若狂,便索性前往代国一探究竟。今夜好容易设法和厉观澜搭上话,没想到那黑影一出,他便若个疯子一般,追杀过去,一路从盛乐宫,赶赴西城门。

  之所以晚了一步,不过是因为撞上门徒传信,河间坞堡有变,这才不免耽搁。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宁永思皱眉,沉声道,“小师弟憨直老实,在谷中吃苦耐劳从不抱怨,练功数他最刻苦勤奋,师父也是一向优待,我信他走投无路而入秦,但不信他与刀谷覆灭相干,他二人或有误会,该坐下来解释才是,哪有举刀相向,同门相残的道理?”

  师昂附和:“前辈说得有理,我等也想讨个说法,这便去将他二人劝下。”

  言尽,师昂当真飞身追去,加入战局,从旁调和,而姬洛则故意迟了一步,同那宁永思道:“前辈可有个弟子叫卫洗?”

  “你怎知?”

  姬洛便将北海之事简要说来,并把那日分别时卫洗的托付一并道出:“他让我代为传达一句——弟子不孝,望您宽恕’。”

  宁永思听过后,竟沉默下来,便是厉观澜与单悲风那头的打斗亦不闻不问,过了片刻,才冷笑一声:“他若真当我是他师父,何不亲自来告罪,只是个没用的孬种懦夫罢了,大义恩仇全不顾,没心肝的小兔崽子!”

  “您何不问问,他想走什么样的路?”姬洛略有踯躅,却仍仗义执言。

  “路?”哪知宁永思听后,蔑视一眼,怒不可遏,说话更加阴阳怪气,“哪容你个小辈置喙?举国之下,若人人都走自己的路,国将不复,哼,靠你们这些龟缩在江南的人来救这破碎山河,还不知要等到几时!本以为帝师阁乃江湖泰斗,还余那几分血性,没想到骨气尽失,我看你们也气数将尽!”

  宁永思一通“强按头喝水”的道理,堵得姬洛哑口无言。

  她心中有气,当年刀谷孤立无援以至惨祸,心中创口难以磨平,也许在她心里,唯有以死明志才配称得上英雄,什么暂避南方徐徐图谋都是借口,晋国朝廷胆小如鼠,一个两个都是骨头跪烂了的怂货,还比不上匹夫孤胆。

  这位‘金刀燕子’拂袖而去,姬洛也不想再管闲事,他而今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夺下杀将手中另一半《天枢谱》。

  此时,厉观澜挥刀追打,劈头盖脸正骂道:“哑巴了?呵,全被我说中了吧?出事之前是你负责师兄起居,有客来访也是由你接引,只有你单独见过那个风世昭!不要以为我冤枉你,这些年我也竭力查过,那个姓风的和‘六星将’里的风马默关系匪浅,说不准就是老子儿子!再看看如今的你,哈哈哈,好一个杀将!好一个杀将!”

  单悲风眼中苦涩与悲伤一纵即逝,他双手托刀,刀身一转,盖过眉间愁绪,等寒光从面上滚过时,只余下誓死不悔的孤勇。

  提到风世昭,姬洛心中也不安定起来。

  风马默的父亲曾经往刀谷拜见过“风流刀主”宁不归老爷子,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出于何种目的?宁不归还不至于年老昏聩,以他的阅历和江湖传闻的暴烈脾气,绝不会随意见心有异心之人,那么风世昭又是以什么说动他的?

  杀将和他是否有关?和石赵是否有关?和刀谷覆灭是否有关?

  “你杀了我吧。”

  姬洛还是第一次听到单悲风开口,短短五个字,嘶哑无比,像河沙在碎石上不断被磋磨,叫人一听,想替他清清嗓子。

  此话一出,厉观澜右手明显震颤,紧跟着身子晃了晃,似有不稳。那些愤怒流于表面的人,往往都不是下手最狠的人,也许他也在等一个解释,只不过等来的是失望,还参杂了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周旋左右的师昂趁机将两人分开,探身上前,将单悲风退路锁住,一面应付刀锋,一面拿人夺物。好容易将其衣下藏掖着的竹筒扯出,眼看便要得手,那厉观澜偏在这个时候上前乱打一气,只瞧那柳叶刃横斩竖斩,章法毫无。

  此次北来,为了掩人耳目,那把“漱玉鸣鸾”琴便留在了小楼连苑,眼下赤手空拳,师昂也惊惧这股戾气,不想被无辜误伤,也撤了一招。

  就这一手,单悲风趁其避势,咬牙一招“惊风白日”,先以刀身硬接他七分刀气,而后又将刀柄贴于身侧,一击回旋,将绕飞的柳叶刃杠开,自身宛如陀螺一般,眨眼已退至三丈以外。

  再往前,便是秦长城附近的烽燧台,燃烟一起,秦军必至。

  “小师叔!”宁永思此时杀到,金刀出袖,就近牵制住了暴怒中无差别攻击的厉观澜,师昂松了口气,趁机与紧随其后的姬洛联手,三人打得不可开交,一路过招至烽燧台西侧的坞墙下。

  为抵御外敌,坞墙经久加固,最宽处足有两丈深,一时间将他们与宁、厉二人隔绝开来,现下再不用顾忌武功暴露,师昂先以文武步近身,再以跪指叩在那古锭长刀的刀面上,由远及近,发出一串合乎韵律的声音。

  尖端的脆音破他刀势,中部的浮音震他手少阴经,尾部的沉音大乱他腿脚。

  单悲风节节后退,而身后,姬洛早已持剑以备。等着他一步跨至巽位,决明剑刺来,单悲风反身欲格挡,师昂当即伸腿在他膝窝一顶,再以“隔八相生”之法抽身。只见那银剑一转一挑,竹筒飞落至姬洛手中。

  单悲风刀口平推,在望楼一侧的桔皋架子上借力旋身,撤到积土之后,伸手摸了一把腰间,望向姬洛的眼中多了一抹恨色。

  眼下让他回到长安,对姬洛绝非好事一件,至于师昂,他本就是身兼重任,根本不介意为正道除一劲敌。

  二人对视一眼,无所顾忌,合力捉人。

  就在此时,荒芜的长城之上,忽然多了一抹呜咽的箫声,三人齐齐抬头,只瞧望楼上落下一抹银月般清冷素裹的影子。那影子将手中南箫一转,眨眼已至战圈,搭手挥袖,把师昂同姬洛分开。

  少了一分协力,姬洛一个人短时间内无法擒下单悲风,更何况还有个捣乱的厉观澜,已从烽燧台后越了过来。那宁永思跟在他身后,落下一大截,手捂心口嘴唇泛白,竟似身负有伤。

  坏人好事的师惟尘丝毫无愧,甚而冲在场几人微笑颔首,一语未发,随后负手而走。师昂本就是因他而来,人既已现身,即便调虎离山,龙潭虎穴,也必定要走这一遭。

  两抹雪影一前一后西走,前者面若风轻云淡,好似闲庭信步,后者则目光沉沉,步步紧跟。

  “大师兄!”

  师昂唤了一声,皎月之下,望楼之上,师惟尘闻声在障壁上一点,一个后翻引箫作声,霍然出手。

  两人师出同门,修习同等心法,彼此之间熟稔无匹,师惟尘拿不下师昂,师昂也捉不住他,二人在高土台上反复游走,身影之美,变化之快,宛如两只银辉下振翅凌空的雪鹞子。

  师昂叹息:“大师兄,你和姜玉立真的……”

  “呵,真真假假又有何妨?”师惟尘旋身推掌,忽然一阵轻笑,娓娓道,“还记得小时候携你去却月城看西京戏,缘竿、走索、吞刀吐火你皆不稀罕,偏爱那划地成川、鱼龙变化的幻术。”

  师昂抬眸,眼波微颤,但手头力道不减,顺势结印,往那人肩前、肺俞二穴拂去,欲要散他气机。

  硬拼武功,师惟尘虽大成“太古十二律决”,但缺了一手文武步,又无“不死之法”加持,未必是师昂的对手,可他心思敏锐,对师昂可谓了若指掌,早已将路数看破,师昂掌心穿过的只是原地一道残影。

  耳旁还是那温和的声音,续着方才的话:“变戏法的人手法是假的,变出的东西却是真的,譬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师弟,你说戏是真的,还是假的?”

  “眼观则假,心观则真;不见不想,则不真亦不假,既见既想,则真真假假。”师昂剑眉一挑,面对他的问题,一步不退。

  师惟尘愕然一瞬,随后敛笑,复又叹息,旋即虚掩一招,不再恋战,而是从师昂腰间抽出那枚结草玉环,飘然而去:“斯人已逝,该物归原主。”

  师昂望着那道翠玉流光,心中隐隐有了答案,飞身上前,像个固执地孩童一般伸手去捞那枚玉环,伸出的剑指直指师惟尘背后命门穴,却迟有一念,堪堪停驻。师惟尘冷冷一笑,反手一招,将他打了出去。

  南箫尾端撞在胸口膻中穴上,胸剑气息震荡逆转,师昂右手保持原样,僵在空中,两眼不可置信地盯着前方,苦笑着呕出一口血来。

  三息后,望楼再无人影,夜风中只余下师惟尘的残音:“从今往后,我与帝师阁再无瓜葛。”

  作者有话要说: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么么哒小可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