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165章 

  “好!那就好好打一场,即时起, 你若能破我步法, 捉得住我半招, 便算你赢,随便你怎么叫!”师昂横琴以待,脸上冰消雪融,如春回大地。

  有白少缺妖容在前,他这玉冠锦衣之下, 还称不上当世绝无仅有的美男子,但师昂的美,却并不在皮囊,而是在那出世不染的身骨与风姿之上, 叫人回味无穷。

  姬洛伸手一点, 轻松扫开他的弦刃, 故意低声说与他:“我想好了,输了就唤你……”话音一落, 整个人粘了上去。

  但奇也怪哉, 无论姬洛怎么追,师昂总是能先一步避开。

  姬洛虽然讶异,但脑中思路一刻未停, 一边打一边回忆云河神殿前的一幕幕——

  宋问别引七溟石无效,说明当时师昂使的是十二律诀,所以在卓斐然失控时,他曾出“涤荡浮尘”一式, 来唤回卓斐然神智清明,但眼下这招好像又不太像。

  是什么呢?

  这时,脑中忽有影子闪过,复刻出一段身法。

  对了!那时的大祭司伸手点过卓斐然周身七大穴,他前冲的步子既诡谲又快如迅雷,后者毫无招架之力,莫非……

  “原来这便是三绝之一的文武步。”姬洛失笑颔首,今日之后,不论师昂胜败,他都会是帝师阁下一任的阁主。也不知是否是天意,这甄选之法,倒是真应和了那个传说。

  楼阙旁,师夫人被个小童搀扶着,从飞云桥后过来,目光死死盯着师昂的走位,长长一叹。这叹息中饱含情绪,不由引起肺气紊乱,她只得拿着手帕捂住唇角,咳嗽连连。

  小童茫然无措,关切的问道:“夫人,保重身子,可是看到二师兄归来心下激动?”师夫人未语,只摆了摆手,还留着婴儿肥的小童腮帮子鼓了鼓,露出一口白牙,张口惊叹:“哇塞,二师兄就像神祇一样,既往开泰,一定会成为比老阁主更厉害的人吧!”

  师夫人目中复杂,既有惊喜,亦生怅然:昂儿少时从不使文武步,我竟还觉得心安,以为瞒天过海,得偿所愿,没想来,原只是为了安抚我。罢了,无论旁人如何阻止,他注定了要走上这条路。

  师夫人松开小童的手,慢慢朝太微祭坛走去——

  师昂周岁时,她曾带着儿子前去庐山拜谒云游的师父。老先生修道多年,早已是方外之人,她一时糊涂妄窥天道,因而再三请求师尊替幼子批命。

  老师父本不愿道破,可看稚子如白玉粉雪般可爱,瞧出他一生之数,心亦生不忍,便批命八字:“流芳一世,孤寡终生。”

  她听后大惊,却因对师尊的敬畏,不敢质疑反驳,正心中焦灼时,老师父从布衣里取出一只盘长结交与她,并说道:“大道不灭,回环贯彻;生死之数,岂于话间。此结积缘,亦是机缘,结若不散,或有变数;结若崩散,淑慎,随他去吧。”

  师夫人忽然发现,那只师昂从小随身带着的盘长结,如今却是没看到了。

  这一打,一直打到日上三竿,日轮渐挂中天。

  打的人入了戏,看的人着了迷。熙攘拥挤的人堆里不啻于小火炉,不少耐不住热的,打着蒲扇散到了树荫下,也有武痴使劲擦汗,流连忘返不肯挪步。

  谢玄在竹席上打着折扇远远眺望,似有犹疑。裴栎瞧他入神,毕竟也是伺候的老人了,故而闻弦歌而知雅意,机灵地问道:“大人可是瞧出了什么门道?”

  “没有门道。”谢玄悠然一笑,如实道:“能观此一战,倒是不枉来这儿一趟。”

  裴栎不甘心地嘟囔:“我倒觉得,刚才还是应该追去看看,就这么让那个风马默走了……哎呀,若是抓住了人,兴许还能算上一功!”

  谢玄睨了一眼,戏谑道:“凭你?还是凭我?”裴栎语塞,他摇了摇头,没再追问。

  如今朝堂上桓温把持,与司马家隐隐有水火之势,江左自身尚危,哪里还有闲暇顾及其他,贪功急进恐怕并非好事。

  想到这儿,裴栎亦有心无力,只能缓了口气,将目光投向太微祭坛。此时,姬洛似乎已瞧出了些端倪,渐渐能跟上师昂的步子。

  但凡一门武功,无论招式如何出新,根本的底子大致不变。帝师阁以乐自恃,那么六爻琴音阵未必与文武步没有异曲同工之处。

  姬洛努力回想刚才的隔八相生与十二律之变,发现师昂每走一步,若防守则罢,一旦出招,必起琴音,每一音因徽位不同,各有差异,力道也有所变化。他抱琴在怀,打斗中左手无法滑弦,只能反手按出泛音。若依次将每一个音的变调与其步伐变化相合,再辅以天干地支……

  一时间,少年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轮盘,他们都在轮盘之上,姬洛每一步走位都精打细算。

  不,不止如此,文武步若只是简单的奇门遁甲,还不足以奉为传世绝学。姬洛又试着追了两三步,抽空思索,慢慢笃定了猜测——

  此法最精妙的地方,乃是能因人而变,而非死阵,这其中所需术数变通,远非常人精神所能负担。

  按理说知道了对手的套路,只要对症下药即可,可姬洛试着在文武步的变化上构筑五势,推生克,想要压着他打,然而却枉生徒劳。师昂非但没有被阻,反而似一眼看破了他的章法,十息之间,抢攻连招,姬洛招架,竟然被逼得连退三丈。

  “究竟该怎么破呢?”少年不由紧锁眉头。

  武者分三层,下者斗力,中者斗技,上者斗智,上者未必武功强,却胜在难缠,就好比正面打斗,二人未必在力量和内力上能胜过重夷,但却能依靠智变,择机而动,在最合适的时候给予最强硬的打击。

  俗话说,力量用在刀刃上。

  姬洛握紧拳头,心中暗道:“一定……一定有法子。”

  神思回转,他忽然想起那日秦陇山道上,燕素仪在马车中同他说的话——

  “人都说运命难寻,但其实天上地下,九州星野,每个人生来的轨迹命运早已注定……据说练达这最后一层,便可通天时,知地变,知己知彼,出其不意!”

  他确实已经在第二层困宥太久,这第三层,燕素仪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真的有武功能知天知地,知己知彼?

  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

  手脚忽然卸了力,气海一沉,姬洛从空中落下,落在太微祭坛的一角,靴底摩挲着地面由青铜浇筑的凹凸刻纹,慢慢闭上眼睛。

  师昂招式已至,他步子变速之快,在外人看来,那些音刃从三个角度杀来,仿佛他人能分身,一时出于三位——

  “啊!小洛儿!”慕容琇提着一口气。

  在她的惊呼里,姬洛仍然是一动没动,像入定了一般,只有在飞刃近身时,他才像个期颐老人一样,不情愿动了两步,可这两步却实在刁钻,根本没有动手,便已将杀招夺了开去。

  那一瞬间,少年的五感仿佛达到了最强,好像触碰到了道家所谓的“身法自然”。无论师昂怎么动,怎么变,他都不再动,用自己的不变,将对手的速度拖了下来。如此之后,无论师昂再怎么出招,他都能顺势接上。

  “不,也许还能做到更好!”姬洛长出一口气,“不过仍需上下求索,今日倒是来不及了。”随后,他会心一笑,最后一动,冲破了文武步的阻碍,杀到了师昂身前,一招“嫦娥奔月”,差点儿将他手中那把“漱玉鸣鸾”琴上拉弦的岳山给刮抹下来。

  师昂“咦”了一声,露出不小的惊讶,随即推手二式,与少年僵持。

  姬洛道:“文武步,果然是好功法。”

  “你的武功也很奇妙。”不知为何,师昂心中生出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而后,两人折身,蓄力各出一掌,以内力较之。

  须臾间风呼云走,明日被乌云遮蔽一角,浓雾再生,似乎天都有点儿变了。众人纷纷以袖掩面,阻挡着山中气候变化。

  “今日就此打住,以后有的是机会。”二人击掌,趁着云雾横生,立即对了个眼色,当下放手退出半丈。

  等浓雾滚过,金光重回大地时,众人都不知发生了什么,只瞧着姬洛已飞上楼阁,而师昂抚琴一望,跟着追去,眼睁睁看二人打到了别的地方。

  “那个方向……令颜师兄,那个方向是剑川。”方淮喊道,回头却看到痴立一旁的妇人,不由结巴,“夫……夫人……”

  剑川在三山中最为特殊,因与阁中禁地牵连,闲杂人等也不敢不过问主人家,冒冒失失追去看热闹。好在师夫人当机立断,点了令颜留此安抚,自己带了几个人过去查看情况。

  楼西嘉只犹豫了一瞬,踏上了另外一条道,那险道既不是下山也不是回小楼连苑,白少缺瞧她似乎比帝师阁的人还熟悉地势,也悄悄跟了过去。

  而慕容琇和大和尚却留在了太微祭坛,前者按了按心头,说不出的郁闷:“我这心中七上八下,大和尚,可别出什么事才是。”

  她才说完,只听一声鹰唳,二人抬头,原是一只白羽矛隼在云雾间盘旋,迟迟未落。施佛槿凝目细视,发现鸟儿的左腿上缠着一圈草结布,当即伸手入怀取出一只哨子吹了两声。

  那雄鸟为人驯养,听见熟悉的声音,立刻飞落在施佛槿小臂上。

  慕容琇围着它绕了两圈,摘下缠裹的布,却没见着半个字,可这小穗玉带草的缠结手法又确实出于修玉。

  “你把布条展开。”施佛槿示意,隼足短小,布条撕扯匆促,不可能刚好比对尺寸,所以上下两侧都有裹卷。

  慕容琇依言将它展了展,果然在夹缝里发现不少朱红印记。

  施佛槿用手指沾着搓了搓,放到鼻翼下一嗅,脸色大变:“是血。”

  慕容琇很快反应过来:“以修玉前辈的武功,尚不能以字示意,恐怕是在路途上遭到了厉害的埋伏。”

  “走,我们也去剑川。”临危之下,大和尚不再固守法度,稍稍带了慕容琇一把,也向飞云桥走去,“我们大意了,江湖门派,或者说帝师阁,只是他们的目的之一。我们找不见九使,便以为幕后的人同我们一样,现在看来,只怕他们手脚更快,修玉前辈的丈夫和孩子都不会武功,只要人心够狠,未尝不能令高手折腰。”

  “看样子,云梦的事情暂时管不了了,还需即刻向师夫人辞行,痛陈时弊。我瞧那少阁主很是厉害,倒是能主事的人,等老阁主丧期后,帝师阁若能出头同仇敌忾,最好不过。”慕容琇颔首,走了两步却有些殷忧,“只是小洛儿……”

  这一刻,姬洛和师昂一路“打”到了睡虎禁地,前者佯装被捶的弱势,走得很是“招摇”,但实际上做戏的两人心中都很忐忑。

  三日前师昂在夷则堂前和那灰衣人对招,那人跃下深渊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九成九恐已逃开,人是否还窝藏在三山四湖中实在很难说,一步险招,不一定能引蛇出洞,却能教人露一露马脚。

  两人落在入口碑亭,却并未受到守山人的阻拦,姬洛先一步踏入亭中,只见十口黑玉石碑,其上书刻,皆以内力开凿,每一幅都能自成一句话,尽出大家之手。

  “碑后有新痕,亭柱亦有磨损,看样子不久前有人从这里引走了守山人。”师昂笃定道,随后,他踱步往崖边,向下探望。

  “这里真是睡虎禁地?”那夜来时视线模糊,不如今日这般赶巧,姬洛不住打量四面地形,发现除了一阙碑亭外,并没有其他的亭台楼阁,倒是身前有一片陡峭深渊,像是由利剑劈开而成,不由有些纳罕。

  不想,师昂竟然未置可否:“历任阁主继位后才能来此,所以我也没见过睡虎地,也许就在这山的下面。”

  “那个人先我们一步来了?”

  师昂摇头:“应该不是,他的目标不是禁地,从地上痕迹来看,走的方向也不大对……”说着,他侧眸来看姬洛,“也许他在帮你也说不定。”

  “也对,如果惊动守山人,就算我能‘侥幸’从你手下走脱,恐怕也还是要交代在‘三山四湖’之间。”姬洛颔首,并未因为识破而开怀,反而更加阴郁,“看来被你说中了,他并不是真的想要我的命,看起来甚至还想保我的命。”

  “有人来了。”师昂脚步一动,出声示警。

  簌簌山风吹来,姬洛站在深渊前,双眸露出坚定的目光,喊了一声他的名字,一步未动:“师昂!”

  师昂双手托琴,郑重颔首。

  姬洛嘴唇闭成一条缝,微微抿住,随后勾起一抹淡笑。

  “后面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二师兄?二师兄!”远远只见师昂一人,方淮挥手高喊,顾不得许多规矩,跟在师夫人身后,拥着一大帮人,一窝蜂从云桥上挤了过来。对他们来说,师昂平安无事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姬洛的事,可以容后再谈。

  师夫人左右张望:“怎么就你一人?”

  “他走了。”师昂极目芦苇海,脸色凝重:“快!母亲!有人入侵剑川,守山人不知所踪,还需立刻派人围守剑川禁地,不得旁人出入!”

  令颜沉思片刻:有琼京和剑川两山间隔着不小的距离,姬洛跑哪儿不好,真有什么,下渡头夺舟而走也成,偏往这一处来,看样子是打禁地的主意!于是,他忍不住开口:“多半是接应,那位姬兄弟有备而来啊!”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稍安勿躁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