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西京纪事>第40章 尾声

何桓与顾淮生几人一道,揣着先帝遗旨,一路百般使计,躲避了无数次何泽派来刺杀的人手,险情频出,终于于半月之后平安抵达了浔州境内。

浔州地处中原以西,常年干旱,土地贫瘠,百姓过得十分贫苦,每年产出的粮食能够饱腹已是不易,更别提还要应付官府的征收了。然而自从皇帝将这块土地划分为贤王封地之后,贤王便颁发了新的政策,鼓励百姓从商,但凡有从商者,可免三年税收,且可以按丁领粮,自此浔州百姓大多废农从商。

在起初的两年之内,浔州无自产粮食,百姓做生意赚的钱入不敷出,连官府府库都要告罄,巨大的生计压力像一团乌云一样笼罩在整个浔州城上空,人人都是愁云惨淡,为未来而忧心。很多人都说,贤王这是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知道等府库都挥耗空了之后要怎么办呢!

就在西京之内以皇帝为首的一众人等着看笑话时,转眼便迎来了第三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年浔州百姓做生意赚的钱竟足足有前两年的数倍之多,不仅把之前亏损的物资全都补了回来,甚至还多有盈余。

对于此事,有人诧异,有人不解,也有人会心一笑,有那不解之人便问及原因,答曰:浔州地处西域与中原交界之处,毗邻一河一江,乃东西南北的交通要枢。此前大梁重农轻商,西域之人虽慕大梁之灵秀之物,却无处交易,南北各地的特产也无互通,今浔州废农重商,开此先河,头两年无所进益,盖因商路未曾打通,第三年有前两年做奠基,生意渐大,才能一鸣惊人。

此后每每提及贤王,人人都要感慨一声真真有魄力,破釜沉舟,舍了孩子终是套住了狼。

贤王迁入浔州的第三年冬,除夕这天下了很大一场雪,城内百姓在历经了两年的惨淡之后,这年终于展开了笑颜,爆竹声响,阖家团圆,欢笑声隔老远都能听得见。

晋雪年拎着食盒穿过飘雪的中庭,廊下挂着两盏大红灯笼,他停在灯笼下,将食盒小心放好,然后脱下大氅仔细将雪花抖去,这才重新提起食盒推门而入。

寒风呼啸着卷起雪花冲入屋内,带来阵阵寒气,顾淮生从案后抬起头,朝他弯了弯嘴角:“大老远就能听到你脚步声。”

“今夜大家都聚在前院吃团圆饭,就缺你一人。”

“大战在即,事情太多,实在是脱不开身,喏,就今天,平国那边还送来了密信,景州已经应允了我,会派兵支援。”

晋雪年哈了口气,在顾淮生收拾书案的间隙里凑到火盆前取暖:“到底是除夕,我给你带了点饭菜来,还有贤王包的压岁钱,一并带来了。”

“又不是小孩子,还能得压岁钱。”顾淮生失笑,却还是伸手从晋雪年那里接过了红包,打开倒出两片金叶子。

晋雪年余光瞥到,神情淡然地抬了抬下巴:“我比你多一片。”

顾淮生笼着袖口站起身,看晋雪年打开食盒,从里面取出饭菜,一连取了七八道菜,终于忍不住出声:“我哪吃得了这么多,你别是把所有菜都端来了吧?”

“每样菜都给你盛了点,新年头里,图个好兆头,”晋雪年目光在菜色上逡巡了一遍,挨个报道,“年年有余,步步高升,吉祥如意,招财进宝……这个饺子你一定要吃。”

“这是什么寓意?”

“饺子又名‘交子’,是新旧交替、秉承上苍之意,吃饺子便是‘更岁交子’,是喜庆团圆的意思,”晋雪年取出倒了陈醋的小碟,低头给他夹了一只饺子,“老人说,除夕吃了饺子,新的一年里,不论相隔多远、分离多久,都能平安重逢团聚。”

语调虽淡,情意却真,顾淮生知他一向内敛含蓄,能说出这番话已是不易,心尖不由微热,一把抓住了他的手,低声道:“那这饺子你更该吃才是,毕竟过了年,去战场的是你。”

晋雪年睫毛颤了颤,抬起头,黑漆漆的眸子像墨一样醇厚。

“我们一起吃。”

他们本都不是信这些的人,可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时,一颗心就陡然彷徨起来,于是宁可在其上安一份寄托,求一份心安。

灯芯快燃到底了,火花碰到灯油,发出一声爆响,火光忽明忽暗,照在窗纸上,一对肩并肩的剪影也跟着忽深忽浅。

门缝里偶有轻声细语传出,被寒风一卷,很快就散了。暖黄的灯光别样的温馨。

过了春节,便是元宵,满城热闹之际,城外军营里却安静迅速地排列起一队又一队的士兵,整个军阵都是漆黑一片,无人点灯,就连月亮从云层后探出头来时,也不见半分反光,原来是所有金属器物外面都被裹了一层泥浆。

晋雪年穿着盔甲,和陈迹二人并肩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月光照亮他半张脸,更显得轮廓铿锵,容色肃穆。

“晋大哥,你和陈将军一定要当心啊,”楚听涯有些难过地把长/枪递给晋雪年,“为了避过皇帝的眼线,公子和贤王殿下正在城楼上和百姓一同赏灯游玩,所以不能来送你了,你别难过啊。”

“我知道,”晋雪年接过枪,垂眼抚过枪身,人生里的身不由己他早就体会了个遍,如今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我不伤心,又不是生离死别,总还会再见的。”

“呸呸呸,别提那个字,不吉利不吉利!”

眼见陈迹已经频频往这边看了,楚听涯再有不舍也只能退开,晋雪年朝他笑了笑,勒转马头走回队伍前列。

刚来浔州不久的时候,那时候还在用苗家的钱招兵买马,有一次顾淮生带他来军营巡查,是他主动提及想从武参军。

不是为了奉献什么,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看到一队队士兵在场中整齐操练时,喝声冲霄,那一刻他忽然感到热血澎湃,好像有什么忽然苏醒了。

那是他体内流淌着的属于晋家的血脉,从那时起他就明白了,征战沙场,是晋家后人的宿命,亦是憧憬,他们骨子里就不甘平静。

而且……

以顾淮生之才智、之身手,若只想报仇,寻机刺杀何泽并非难事,他却兜兜转转了这么一大圈来对付何泽,不过是因为不想祸及无辜百姓罢了。这是顾淮生哪怕背负着深仇血恨也执意温柔相护的江山,他愿化身为城墙,护着那人想护之人、之物。

这一分别就是整整半年。

半年里,顾淮生稳坐后方,辅佐何桓将浔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富饶繁华,然而不论他手上事务再多,每每有前线传来的消息,都必定会放下手中之事,仔细查看。

有时候一张薄薄的纸翻来覆去的看,能枯坐大半宿,晋雪年不是个擅长表情达意之人,因为公文要先过一遍贤王的眼,他的文书大多如他人一般简洁内敛,通篇都只提及公务,不询私情。只偶尔实在忍不住了,在信件末尾小心添上的一句突兀的问候,顾淮生能看红了眼。

因为他知道,那是晋雪年藏于心间满满的思念。

这几年里,何泽行事越发乖戾莫测,上一秒还是笑着的,下一秒可能就暴起砍了人的脑袋,不仅如此,他还宠信宦臣、仿效古人修建奢华的宫殿、广纳美人,引得民间怨声载道,与昏君无异。

晋雪年手持先帝遗旨一路往东,打着惩奸除佞的旗号,所经之处的大多州府百官不战而降,开门相迎,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来大梁西边的大部分土地。就算有不肯开城门投诚的,晋小将军也能很快将城攻下,他用兵诡谲,不循兵道常理,往往出其不意,防不胜防,陈迹看得叹为观止,没过多久便对他心悦诚服。

晋小将军不仅能打,且治兵甚严,立下数条军令状,不许士兵侵扰百姓半分,哪怕再渴,都不能擅自去百姓家里讨水喝。晋小将军的名号很快便因此传扬了出去,备受百姓拥戴,有时候听闻他的士兵会经过,甚至有百姓会自发带着粮食夹道相赠。

顾淮生每每从军报里看到他的事迹,或是在茶肆酒楼里听人谈论他的功德,总能倍感欣慰,他的雄鹰终是拖着曾被折断的翅膀一飞冲天,翱翔于独属他的领地。

可往往巨大的思念便会在之后如潮水般袭来。

福元十八年秋,九月廿七这一日,晋雪年率领大军亲临城下,将西京城包围得水泄不通,何泽惊慌失措地带着宫妃想往东逃,却被城内百姓合伙捉住,五花大绑送出城外。

城门大开,晋雪年越众而出,满面风霜,眼中却不见半分疲色,就算走在欢呼雀跃的百姓当中,他仍旧肃然沉默,没有半分得意,更无骄纵之色。有投诚的官员想引他入金碧辉煌的豪宅内休憩,却遭到词严厉色地拒绝。在城内巡视立威之后,晋雪年当夜仍旧与众士兵宿在一处。

此后,晋雪年便依照顾淮生的叮嘱,将遗旨拿出昭告天下,怒斥何泽为盗窃江山之逆贼,贤王何桓才是天下明主,百官唯唯称是,整顿宫闱,恭迎新帝入京。

顾淮生跟着何桓东下,越是靠近西京越是心急如焚,何桓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特意为他备了快马,允他先行一步。

顾淮生骑着快马,昼行夜赶,风餐露宿,每日只在困顿之时休息片刻,硬是将半个月的路程缩了一半。一到西京,他便直奔军营,片刻都没耽搁。

彼时晋雪年正对着烛火检阅文书,忽然听亲兵来报说是有人找。他心跳陡然加剧,猛地站起身,文书掉落在地上也顾不得了,急匆匆地往外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停住脚步,胡乱地理了理发髻和衣袖。

而这时帐帘骤然被人掀开,他呆在原地,愣愣地看着那人满面胡渣、带着一身风尘大步走了过来,将他抱了个满怀。

那一刻,好像连时间都静止了,彷徨大半年的心就这么安定了下来。

顾淮生闭了闭眼,凑在晋雪年耳边,努力掩饰住喉间的哽咽,使语气轻松如常,“真好,除夕那夜的饺子没白吃。”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在这里算是结束啦

两人已经敞开心扉走在了一起,打仗的过程也是分隔两地,无需赘叙,所以就只是一笔带过。

接下来会写一些番外,算是对一些后续的交代~当然还有两人的一些甜蜜小日常啦~

另外,因为本文本来就没入V,我会在完结之后将所有文档整理成TXT放在微博上,一些零碎的番外也会放进去,就免了大家用月石下载啦,不要再问我微博叫什么了,我会放评论里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