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向来萧瑟>第四章

  晋城公主通府上下都晓得一件事,小郎君独处时,是万万不可打搅的,公主兴之所至,跑过来看看儿子,来得勤了都会被小郎君翻白眼,何况他人?但今春开始,小郎君却无声无息的改了规矩,独处时活人不能打搅,但倘若有信,信角上还标了个小小的“襄”字,那么捧着这封信的人便可通行无阻,无论何时何地均可直入小郎君房中,小郎君非但不恼,还会大大有赏。

  阖府上下一时间趋之若鹜,有事没事时常去门口晃荡,只盼能赶上一次收到这样的信,所得赏赐足足抵得大半年辛苦,只可惜这样的信笺实在太少,大半年过去不过两封而已,颇为遗憾。

  小郎君寄出的信倒是多,简直如雪片般,然则寄信便没甚赏赐,因此也便无人抢,全是武夷跑的腿。时候长了,公主也听说了这件事,情知武夷口紧,叫来也问不出甚么,便叫人偷拆了容襄寄出的几封信,见写的都是日常琐事,甚么今早吃的汤饼太咸,一上午尽喝水跑茅厕;或者白天逛街看到一件猞猁狲袍子,看着毛绒绒甚厚实,毛色也光滑漂亮,颇为意动,结果打开一看,内衬竟是粉红绣花,俗不可耐,甚扫兴,没买;再不然便是昨天做梦偶得一诗,辞章华美,字字珠玑,醒来要记下来,却全忘光了……不一而足。

  这种小孩子聊天式的往来信笺,公主委实没兴趣细看,只略打听了一下去向,晓得是寄到了太原,太原王氏子弟颇有几个与容襄是少时同窗,和那几个通信自然毫不稀奇,公主便任容襄去了。

  其实公主若仔仔细细的查,便可查出这诸多的信并不都是寄往一个地方。

  有寄往太原的,也有寄往凉州的。

  其实容襄与萧易所有的往来信笺都是武夷一手包办,根本不走驿站,却走了索卢侯慕容知廉自己的一条军用信道,容襄不晓得用了甚么手段,拿到了索卢侯的印鉴,将真正机密的往来信件都用这条军用信道传递,至于那个阖府上下都以为是小郎君宝贝,封皮上标着“襄”字的信却是容襄拿来糊弄人的障眼法。

  他的这番作为自然瞒不过索卢侯。

  慕容知廉虽远在青州,对这个儿子做不到耳提面命,但毕竟对这个独子寄予厚望,晓得任由晋城公主养儿子,必然会养成纨绔,因此时常与容襄书信往来,权做提点。只是索卢侯生性严厉,又惜字如金,往来信笺中往往都是命令或批评。例如前次容襄用计将萧易平平安安送出长安城,正暗地里得意,索卢侯已得了消息,一封信过来将容襄骂得狗血喷头。容襄开始还不服气,可是展信之后越看越心惊,自己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安排,竟有那么多的破绽?

  天寒地冻,无人相邀,莫名其妙带了四个侍女出城一圈,也没去甚么地方赏玩便回城了,府里那么多眼睛,眼睁睁看着带回来的侍女只剩三个,余下那个哪里去了?

  容襄素来不喜欢熏香,却在那天用了味道极浓的香饼,浓到简直可以把人熏晕过去,莫非是为掩盖甚么了不得的味道?例如血腥气?

  明明装着一副不晓得城门为甚么有人严查的样子,然后上来搜查的御史只说贼子害了自己使君,容襄顺口便道,原来被杀的是罗希奭。“害”与“杀”虽是一字之差,硬要解释也解释的通,但毕竟可疑。

  如此这般的破绽随随便便罗列一番,还没看到第五个,容襄的冷汗已下来了。好在索卢侯不忍心把自己儿子吓死,在信的末尾补了一句,今番的漏洞,他已想法子补上,但下不为例,再敢这般没脑子的胡闹,便叫人将容襄直接抓去青州让阿爷当面教训。

  但一顿臭骂和惩罚总是免不了,更让容襄崩溃的是,今番罚抄的竟不再是《道德经》、《易经》这种几千字的书,而是完完整整一本《战国策》,这可有十几万字啊!真像阿爷说的那样,不抄完整本书不准出门,容襄的屁股上大概都能长出蘑菇来。

  武夷仿容襄的字略有那么几分意思,便不幸被抓了苦差,他的字在公主面前足可瞒天过海,至于索卢侯……容襄的眼珠子转了转,叮嘱武夷道,每页纸隔三岔五空个字,留着容襄自己补,这样那些不大像的字便可解释为抄得手腕子酸了,没写好。

  可怜武夷辛苦抄书不算,倘若一不留神抄满整页还要重新来过,满心的不想抄啊!在容襄威逼利诱下却敢怒不敢言,抹着泪答应了。

  容襄笑嘻嘻安慰武夷,许诺抄完了带他去北山打猎玩,武夷才高兴起来。

  好不容易把武夷哄在了书房,回到卧室,只剩一个人的时候,容襄的面色慢慢沉了下去。

  阿爷能看出来的事情,李林甫必然也看得出来。以李林甫的能耐,只要有线索,要查清真相轻而易举,萧易的身份只怕已经瞒不住了,现在还能平安无事,无非是忌惮王忠嗣,王忠嗣在一天,李林甫就不敢动他手下的人。而自己,还是多亏了阿爷这个青州刺史的位子太过敏感,李林甫在军中原本就根基不深,更不能得罪这个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要员。

  但被毒蛇盯上的人,一旦露出些许破绽,就难免被噬。自己今番真是托大了。

  容襄铺开一张纸,提笔写了几个名字:皇帝、李林甫、王忠嗣,想了想,又加入了皇甫惟明、韦坚、太子。

  他坐在桌前,边思索,边用不同颜色的细线将这几个名字一个个连了起来。

  画到最后,所有线指向了一个人。

  王忠嗣。

  如果他是李林甫,破局的要点,必然着落在王忠嗣身上。

  王忠嗣……有军功有圣眷有人望,又沉稳谨慎,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人,要如何去破?

  容襄以笔支颐,望着窗外出神,不晓得萧易在王忠嗣军中过得可好?

  这人是个打落牙齿肚里吞的脾气,来信都是报喜不报忧,但以他对萧易的了解,这样一个硬脾气少年,曾经那样决绝地从王忠嗣处离开,如今却要返回头求告到人家门下,以求军中效命,这已是极不容易的事情,何况还要承受其他人必然会有的奚落嘲笑,他究竟是怎样忍下来的?

  当初萧易要去投军的时候,容襄其实还没有将从军打仗这件事看得很严重,从军便从军呗,阿爷手下那么多军人,不都是好端端的?但萧易走后,容襄还是忍不住将阿爷书房里那些兵书抱过来一本本细看,与阿爷的往来通信中也多了许多对军中之事的探讨。他那样聪明的人,书中有不懂的,三言两语一点便透,让索卢侯深感欣慰,便时常将军中的真实战例撰录一份附在信后寄给他,容襄看得多了,才渐渐明白军前效命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藏有多少血泪,因此对萧易的处境便越发担心。

  此时的凉州正是天高云淡,绿草如茵的季节。闲下来似乎只是看看蔚蓝如洗的天空,心情都会跟着好起来。萧易躺在一处高坡上,叼着草根,望着天,心情却很糟糕。

  节帅确是正人君子,他那样尴尬的回来,节帅对前事却只字未提,还考虑到之前曾有龃龉,怕自己手下人趁机收拾萧易,特意将萧易安排在左军先锋营中郎将李信手下,远远离开帅帐。

  萧易刚到军中,虽有一身武艺,毕竟不通军事,许多事情都是在李信一手引领下学会的,因此对李信甚是感激信任。李信是恩荫的少年将军,虽然出身极高,却没甚傲气,为人四海,与萧易性情相投,便将萧易也引为左膀右臂,极为倚重。

  可是最近,李信与节帅之间却有了很大很大的分歧,两个都是他极感激极信服之人,偏偏意见不合到当面冲突的地步,这让萧易甚是苦恼。

  第一次分歧,是节帅连续三次上书朝廷,以才德不足为由,请归还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符节,圣诺。

  此信一出,军中大哗。

  大唐此时一共只有九大节度,王忠嗣一人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史无前例。这是何等的荣光,是节帅人生的顶点,也是他麾下诸人可以水涨船高的依仗。四镇节度之下,会有多少位置多少机会等待着他们?他们一直追随节帅,必然比皇甫惟明原先那些手下更能近水楼台,得到这些位置的可能也便远远高于其他人。

  可是节帅竟然将囊中之物拱手送人了。

  送出的可是河西!是陇右!是吐蕃的前线!这就意味着数不清的战事,随之而来的,也便是死亡、或者军功。在无往不利的名将王忠嗣麾下,死亡似乎变得很遥远,而军功仿佛唾手可得。

  但这一切,随着节帅的上书,烟消云散。

  李信在节帅第一次上书时就曾苦谏,甚至拉了哥舒翰一起劝。哥舒翰不善言辞,但他与节帅的关系非比寻常。哥舒翰自小便是混世魔王,闯祸本事比天大,若不是遇到王忠嗣,或许一辈子便只是个纨绔,却在一次偶遇中,深深折服于王忠嗣的人品武功,从此誓死追随。他的忠心毋庸置疑,王忠嗣也对其信任有加。连哥舒翰都出面劝说了,王忠嗣依旧不为所动。

  他没有多做解释,也没有必要解释。

  有时候,人会为了围绕在身边的人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你为他们努力争取,他们才会死心塌地地追随于你,为你提供更多的力量。这是一种利益的交换,王忠嗣并不排斥这种做法。

  他也明白手下人的心思,知道他们想要的是甚么,期待的是甚么。

  但是这次,他不能给。

  四镇节度,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这四镇哪里是普通的四镇?这是大唐将近一半的门户,是大唐的命脉所系。四镇一旦脱离朝廷的控制,繁华富饶的大唐便会如同脱了衣服的小姑娘,任人蹂/躏。以至尊的性子,绝不会长久的将四镇大权放在一个人手上,哪怕是他王忠嗣。

  皇甫惟明夺职时,至尊只是一时寻不到合用的新人接受河西、陇右,因此顺手叫王忠嗣接了这两镇节度,但王忠嗣心中明白,这只是暂时的,他若看不懂至尊眼色,恋战权势,长长久久把持四镇,至尊迟早会生出猜忌之心,将他原有的都一起夺去。

  至尊信任王忠嗣,本就不仅仅因为他自小长在宫中,是至尊假子,王忠嗣识大局懂进退,才是至尊更欣赏他的地方。

  因此,当河西陇右局势稳定后,王忠嗣便上书朝廷,请求不再兼任这两镇节度使。至尊果然很快便允可了,如此迅速的批复证实了王忠嗣的推断。

  他没有猜错。

  可是这些,别人很难明白。

  因为他们都不是王忠嗣。

  不在这个位子上,是根本没法子真正理解他的,包括心腹爱将哥舒翰。这个粗疏直爽的胡人,本就不是能搞明白权谋的人,他只是一心希望自家节帅地位越来越高,圣眷越来越隆,军功越来越盛。

  他却不懂得甚么叫做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或许萧易那孩子还能想明白这些,可惜他太想升职,急功近利的心蒙蔽了他的眼。他竟也帮着李信出主意来劝说自己。

  连等若半个宫中长大的萧易都想不通的事情,怎么能指望那些军汉想明白?

  因此,王忠嗣根本不打算解释,他的决定,就是军令。

  李信与王忠嗣的第二次分歧,在石堡城之战。

  其实至尊在王忠嗣上书的批复中,除了允可其归还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权之外,还有一个命令——去职前,攻下石堡城。

  这是皇甫惟明失势的起点。他的倒下,李林甫的运作固然是直接原因,但其中更有至尊的意思在里面。事关皇帝的尊严,石堡城绝不能有失,夺不回来,就是死罪。

  王忠嗣对此并不赞同。

  他仔细研究过石堡城周边的地势,这座坚城的确扼守要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许多年来,围绕石堡城,也的确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战斗,大唐吐蕃双方都深知石堡城的重要性,无时无刻不想将此城收为己有。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似乎没有一丝一毫共赢的可能。

  历任的陇右节度使也都是这样做的。

  但王忠嗣到了陇右,仔仔细细研究过地图后,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他派出了大量的细作深入敌境,将石堡城附近彻底探查,几乎一草一木都不放过,全部绘影图形,传回帅帐。王忠嗣发现,石堡城固然重要,可是此城地势险峻至极,三面断崖,只有一条石径可通山顶,是实实在在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自从开元二十九年重新被吐蕃攻占后,吐蕃不仅屯驻重兵,而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筑了极为坚固的防御工事。若要强攻,或许能攻的下来,但必须用人命去堆,或许一万、或许两万,或许,更多。

  一万两万说起来只是个数字,一将功成万骨枯,必要的付出似乎总是不可避免。但这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会哭,会笑,会痛,会伤,会有欢乐,会有悲伤。他们每一个人,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殷殷期盼。

  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

  王忠嗣并不想用儿郎们的命来堆积自己的功劳。尽管他深知,只要能攻下石堡城,至尊绝不会在意会付出多少,他只会因这场胜利龙颜大悦。但若攻不下,自己可能就是第二个皇甫惟明。

  但王忠嗣绝非怯战之人,他避开了石堡城,另外寻到一个契机。石堡城往东,也就是再往大唐防线方向退一点,有座积石山,同样险峻异常,此地完全可以依附山体构建防御纵深,阻止吐蕃军队依托石堡城东进。待日后寻得机会,或者仿效开元十七年李祎那场奇袭,再或者,相持阶段以重金向吐蕃买马,重利之下,蕃人必然景从,长此以往,蕃马日少,汉军益壮,假以时日,何愁石堡不取?

  这是一个稳健的法子,以防御为主,步步为营。

  但至尊不喜欢。他没想到当年勇猛善战年少气盛的王忠嗣,现在竟然变得如此保守退缩不思进取。

  王忠嗣持重安边之策,如今成了至尊臧否他的由头。“漆弓百五,藏之何用?”至尊这行批复个中含义,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即便是这样严厉的责备,王忠嗣还要坚持己见,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至尊的不快人人看在眼里,便有心思活络的人动起来了。

  大将董延光原是皇甫惟明麾下将领,自王忠嗣领了河西陇右两镇后,虽力求公平,保持平稳过渡,但皇甫惟明去职,他的部下难免会受到影响,董延光便是其中一个,从深受节帅信任,处处尊敬的大将变成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地位一落千丈,他胸中自有无数不平意,只是不敢言说。

  至尊与王忠嗣对于石堡城的意见不合,让董延光看到了机会。他主动上书至尊,请求带兵攻打石堡城。

  至尊大喜,遂命王忠嗣拨四万兵马给董延光,并配合董延光的作战计划,做好万全准备。

  这道命令,王忠嗣已经无法再拒绝。至尊的意思很明显,你不出战,自有别人出战,用不着你摆死人面孔给我,重赏之下,何愁没有将士用命?你只要乖乖配合就好,反正你节帅的名份摆在这里,董延光胜了,最大的功劳还是你的。所以,你得听话。

  这道命令不仅让董延光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曙光,同样给了其他将士极大的激励。

  进攻石堡城!

  至尊是如此看重边事,打下石堡城,就是不世奇功,封妻荫子或许便在此时。李信动心了,萧易更是动心了。

  他从军的初衷本就非常明确,积攒军功,步步爬升,直到拥有可与李林甫一较短长的实力。如今机会摆在眼前,叫他如何不心动?

  可是大家都万万没想到,节帅明面上接了这道配合董延光的命令,却只是虚以委蛇,消极应对,眼看一个月过去,粮饷军备连半成都没有准备好。说好听了,是敷衍,说不好听了,便是掣肘。

  李信心中有多盼着石堡城一战,便有多不满节帅对此战的不配合,哪怕你自己不想打,我们去打也是一样的啊!他明里暗里劝了王忠嗣多少次,却均被王忠嗣斥退。

  而军中,像李信这样想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一时军心浮动,连远在灵武的朔方节度副使李光弼也闻讯赶来了。

  虽然哥舒翰一直跟随王忠嗣,看起来远比李光弼更得王忠嗣的信任,但很少有人知道,王忠嗣曾对哥舒翰明确说过:“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除了王忠嗣,几乎谁也不服的哥舒翰,却对这句话没有半点反驳之意,哪怕李光弼刚过而立之年,比他还小上十几岁。

  李光弼深沉刚毅,素有谋略,治军严谨,作风凌厉,小小年纪便有大将之风,不仅忠心,且虑事周全,行事稳健,是个王忠嗣可以放心将后背交出去的人。他此番前来,王忠嗣实在有点意外。

  李光弼是那种,即便不同意你的意见,但只要是他信服之人的命令,便会想尽一切法子将这道命令完美执行的人。他竟会来尝试说服王忠嗣改变主意?

  李光弼也是胡人,是投唐的契丹族长之子。但比起哥舒翰高鼻深目的长相,他的面孔明显柔和许多,看起来更像汉人。他久历军阵,身上自然而然带着一种宝剑藏于匣中的气质。平日里静若处子,偶露峥嵘,便杀气四溢。

  王忠嗣静静的低头坐在案前写着甚么,似乎没有留意到李光弼一步步走入帅帐,但手中原本如飞的笔锋却停了下来。

  李光弼走近帅案,解下佩刀放在一边,单膝跪地,抱拳道:“节帅。”

  王忠嗣抬起头,温言道:“你来了,起来罢。”

  李光弼依言起身,认真打量了一下王忠嗣,见节帅神色如常,依旧是八风不动的模样,心中微叹,道:“是。”

  “你也是来劝我与董延光一起出兵的么?”

  “是。”

  “说说你的理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利当前,趋之若鹜,节帅,你是拦不住的。即便此番拦住了董延光,只要帝心瞩意石堡城,便会有数不清的李延光、赵延光、陈延光出来。试问节帅,你能拦到几时?”

  王忠嗣微微一笑:“等未来那些李延光、赵延光、陈延光出现的时候,我军当已准备充分,不惧这一战了。”

  李光弼摇头道:“我知节帅爱兵如子,舍不得儿郎们用命去填石堡城下的天堑,但此战已成定局,无论如何都要打一场,节帅如此这般,董延光无功而返,岂不是会将全部失利的罪责都推到节帅身上?一句延误军机就足够节帅万劫不复,节帅可有想过?”

  王忠嗣用笔轻轻敲着手下的纸,淡淡道:“我不会用儿郎们的命去换军功,也不会坐视董延光拿他们的命去换军功。明知有更好的法子,何必眼睁睁看着他们去送死?能拦一次,拦一次,能拦两次,便拦两次,哪怕终于拦不住,现下总要尽力拦一拦。”

  李光弼低低回道:“拼得一死,您能拦几次?”

  王忠嗣微微一怔,旋即笑道:“你多虑了。大不了不做这个官儿,回家做田舍翁,大半辈子都在边关,我也想好好歇歇了,家中两个儿子,只怕都不记得我这个阿爷长甚么模样。”

  李光弼定定地望着王忠嗣,一字一顿道:“倘若,是最糟糕的结果呢?节帅又当如何?”

  王忠嗣缓缓放下手中的笔,回望李光弼,目光澄澈:“假如明主见责问刑,某一身,换数万人,某,心甘情愿。”

  李光弼望着王忠嗣,良久良久,忽然双膝跪地,行大礼拜了下去:“节帅有古仁人之风,光弼不能及。光弼敢请节帅见谅,若当真有那么一天,请允许我以己身,换节帅平安。”

  王忠嗣眼中微光闪动:“你这又是何苦来,我与你身份不同,同样的罪责,在我这里或许只是夺职,换了你便是死罪,我怎么会让你去做这种事?”

  李光弼伏在地上,声音低沉:“节帅身系百万之众,如光弼一身可换节帅无恙,光弼,心甘情愿。”

作者有话要说:  前阵子跑出去浪,晒的黢黑回来惊觉很久没更新了,良心发现,赶紧写了几千字,幸好玩的时候也记得构思这篇故事,不然临时抱佛脚,指定写不出来。

(王忠嗣有一把一百五十斤的漆弓,换算下来大概2石多不到3石,当时军中将士只要求开1石弓,将近3石是很硬的弓了。但王忠嗣很少用这把弓,总是藏在袋子里,以示无所用,表明他治边的基本思想在“安”而不在“战”)

(李光弼是我另外一个萌点,平定安史之乱时,他领导的大大小小的战斗都很好看,奇谋叠出,看得我热血贲张。可是这人的战阵我不敢写,也写不出,默默的萌到死)

--------------------------------

如果有小仙女看到这里,知道的请帮我解惑。一篇老文《梅上雪》因设定问题被全文锁了,近日收到站短,说其中某个单章又违规,我试着修改了两次,锁定依旧,这样就很无奈了。想不出法子解决就想偷懒,不知道这种全文锁定而单章违规的,我不改这个单章成不成?反正全文都锁了,大家也看不见。

  、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