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瀚海龙蛛>第7章

  武世忠继续说道:“如今天下民不聊生,疫病肆虐,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起义,您首先应拨款赈灾,而不是求什么长生不老药。”

  他说得义正词严,嘉靖皇帝却对这个没多大兴趣,只是道:“你说朕不去采莲,莫非你去大洪山寻到长生不死药了?”

  武世忠耐着性子道:“没有,臣这次出去不过是散散心而已……”

  “什么?”嘉靖皇帝这时来了精神,也从椅子上站起来:“当初你主动请缨到无人敢往的大洪山就是为了玩儿?”

  武世忠摇头道:“臣那时的确想自己安静一段时间,谁知苍天有眼,教我遇上了她……”说着喉中哽咽。

  嘉靖皇帝不管这些,他满脑子想的只有长生:“我不听!我只问你为什么不拿药回来!!!”

  “因为世界上根本没这种药!”武世忠道:“长生不老无非是依据人们美好愿望编绘而成的,陛下贵为一国君主,不能信此谣言。换言之,纵使有这种药,陛下服了又有何用?你以为几个阿谀小人、三千后宫粉黛便是幸福吗?试问那三千粉黛怎么比得上我心中的圣女?”

  嘉靖皇帝简直气炸了肺:“世间美人尽在我宫内,只要我不死,可以日日和她们同欢。她们个个倾国倾城,你那个荒野陋妇如何及得……”

  武世忠顿时怒不可遏,道:“不许你侮辱玉燕……”突然住口不讲,因为他发现自己盛怒之下竟对嘉靖皇帝指起手来,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此举实是大不敬的罪过。御书房群臣皆被这情景骇得面无血色,嘉靖皇帝更是体如筛糠,半天说不出话来。

  武世忠忙放下手跪倒道:“臣斗胆冒犯陛下,罪合万死。”

  嘉靖皇帝坐回龙椅,大喘粗气,并未开口。却听他身后一人冷冷地说道:“原来江湖传闻,和黄蜘蛛教主百里玉燕通奸的男人却是武公爷。”

  武世忠寻声望去,见发话人正是那元气散人。这道人虽为嘉靖皇帝身边红人,但他入宫时武世忠尚在大洪山,故而此次二人乃是头回见面。

  “莫非道长也是江湖人士?”武世忠问。

  那元气散人依旧冷冰冰地说道:“贫道曾经在江湖上走动过,对武林各派状况也略晓一、二。百里教主能结识朝廷重臣真是福分不浅哪,只怪她命薄,没有随武公爷回京享福呀。”武世忠尽管未听过元气散人这号人物,可从他提及百里玉燕时语音的冷酷程度,料来定是黄蜘蛛死对头。

  武世忠不等再说,嘉靖皇帝已回过神来,率先说道:“武卿家,你冒犯朕,朕暂不究,给你半月期限,要是研制出长生不死之药,便赦你罪过,否则二罪并罚,灭你全门……”

  武世忠哀叹一声,看来这昏君是铁心要长生不老,可大千世界,又哪里寻得到药?可惜武氏自大明开国以来历代忠良,今日竟给一个初入宫廷的妖道的无稽之谈毁于一旦,真是天意啊……武世忠双腿如灌铅一般,简直不知道是怎么回的家,他似乎用尽全力才抬起胳臂敲响“安国公”府门……

  武世忠原配夫人十分贤惠,她得知武世忠今早回京,便亲自做了精致菜肴,候夫君归来用膳。

  那武世忠强打精神,在夫人服侍下吃了些许东西。忽然他想起什么,问道:“早晨可有一白衣男子抱着婴童来府?”

  夫人道:“大早确有一人领孩子来,自称与公爷关系非常,还说那孩子是公爷您的,妾身不敢擅自做主,就先让他吃过饭安抚下来,待公爷回来自行处理。公爷,恕妾身问一句,这个人浑身上下透着使人畏惧的气息,恐怕来路不善,他究竟是什么人哪,公爷怎会认识他?”

  武世忠叹口气道:“那人名叫雷朗,以前和我毫无关系,可是……”言到这处喉中发哽,许是有想起百里玉燕了。他拉着夫人的手,说道:“阿莺,假使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会原谅我吗?”

  夫人立即道:“妾如何担当起公爷这话?奴家十三岁便进武家为婢,后老公爷把我许配给公爷,盼我为武氏养儿育女,如今时过三十载,无奈我并未生育,本当愧对武家,承蒙公爷不嫌,还念妾身,我又怎敢怪罪公爷什么。只愿此生能与公爷白发到老。”

  武世忠不觉热泪上涌,心下更是发酸,有这样贤淑的妻子在侧,夫复何求?“只愿此生能与公爷白发到老”谈何容易?就怕半月过后……

  由于远去大洪山一年有余,且一大早又被昏君逼迫半月内研制出只神话传说里才有的长生不老药,武世忠已感身心疲惫,脑中一塌糊涂,用过饭和夫人说了一些话后,径直向书房走去,打算自己清净一会儿。

  但到了门口,却犹自愣住,因为他觉察出屋里有人,要知这书房平时唯他一人可以进出,若旁人擅入,轻则叱出,重则责打,即便有要事相告,也要站在门外讲话。而今日武世忠没有驱逐闯进书房之人,因为他业已给从屋内传出的悠扬箫声所深深吸引。那箫音高亢清亮,不似其他吹箫曲调一样低沉哀婉,教人闻之,宛如甘甜的泉水滋润心田,实在受听。

  武世忠听了片刻,顿觉神智清澄,白日于皇宫经历的不快一扫而空,压在心头的阴霾亦荡然无存,他伸手推开房门,欲睹奏曲人的风采,却见一个白衣少年坐于桌上,双腿踩着板凳,手抚一管乌黑长箫,二目半闭,兀自吹着。这人正是雷朗,他似乎吹得入神,以至武世忠距他两尺都未发觉,而世间万物更像过眼烟云,只有他陶醉音乐之中,任由箫声回响在每个角落……

  日头快落西山,窗外渐渐黑了下来,武世忠点亮灯烛,独坐一旁,欣赏着他认为这辈子听到的最好听的箫曲。但正当他抛弃杂念用心聆听之际,曲声却戛然而止。武世忠顿时如梦初醒,问道:“雷兄因何不继续奏下去?”

  雷朗好象才返过神来,闻见武世忠语音,忙起身站在地上,那板凳则因失去重心倒下。“在下吹箫入境,没听到武公爷进屋,莫怪。”他说得客气,却丝毫没有谦卑神情。

  武世忠笑道:“雷兄谦虚了。不想你在江湖上豪情盖世,竟也精通音律,吹得一手好箫。”

  雷朗苦苦一笑,道:“对于音乐一道,在下所知肤浅的很,只是年少时家父酷爱奏箫,听久了,自己不由得吹上一吹。方才那曲即是家父所创。”

  武世忠道:“原来令尊乃是大雅之士。”

  雷朗道:“家父雷金池,本是泰山派少掌门,文采非凡。十八岁那年入京赶考,高中榜眼,被封为娘子关总兵。他原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无奈比起江湖上的腥风血雨,官场更显阴险、狡诈,加上朝廷昏暗、善恶不分,使得大多心存报国之人效忠无门。家父亦感前途渺茫,就辞官回家,接了祖宗位置重做泰山掌门。”

  武世忠叹道:“如今朝廷奸臣当道,似令尊这样的人才不知道扼杀多少,恐怕洪武先皇在世,都会为此悲哀。”

  经过多日相处,雷朗觉得面前这个情敌还是不错的,确实怀有为国为民之心,暗中不禁对他亲近几许,他道:“正是,家父复返武林后,给门中弟子立一条规定,不准再踏官场,违者便永远逐出泰山,不得相认。可有一人却不顾门规,走了家父老路,为那昏君效命。”

  武世忠问道:“那人就是雷兄提过的罗天幻?”

  雷朗摇头道:“不。他乃在下二师兄,其人文武全才,在家父三徒一子中最是出众,家父本打算百年后将泰山位置传授予他,谁知他居然也走仕途,做了朝廷高官。”

  武世忠又问道:“这人叫什么名字?”

  雷朗道:“家父曾经嘱咐我和另两个师兄,今生不得提他名姓,免辱门威。”

  

第四回 念旧情忠门救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