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八零之有间小卖部>第32章 关灯

  万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邵女自从和大冰聊过之后,回到家,就开始打那一面墙的主意。

  她站在南墙对面看了好几天, 大致有了规划。

  大冰说过, 人是要来实地考察的。

  考察你需不需要, 这指标要留给需要的人。

  还要考察你合不合适?

  怎么才叫合适?

  邵女想了想, 应该就是家里闲人多, 工作的人少。

  换言之就是有时间、有经历来搞这个小卖部。

  毕竟国家让你搞小卖部, 把机会让给个体, 不是为了让人给搞黄它的。

  而合适两字, 莫不过天时地利人和。

  邵女算了算,天时她是占上了。

  自己怀了多胞胎,经济压力大,又正是这个骨节上申请的。

  人和也有, 自己没有正式工作,家里婆婆没有工作, 小姑子也没有工作。

  谁都可以搭把手, 谁也都可以帮忙看店。

  剩下的就是地利了。

  单说他们家, 在这个家属区, 并不是最便利的位置。

  因为张家虽然挨着家属区的主路,可是有院墙围住的, 当初为了要大院子,就要的一排排胡同最里头的这一家。家门正对着胡同口,长长一个狭小的胡同。一个胡同剩下的三家, 尤其是胡同口那一家,才是最便利,最方便的。

  可是如果把院墙扒了呢?

  岂不就是直接通到了主路。

  这样, 离原来供销社撤走的门市部就一路之隔,遥遥相对。

  这应该是整个家属区地利位置最好的地方了。

  谁下班不打这里过?

  张德福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己老婆这些主意从来没有和自己商量过。

  他最近虽然忙,但总有回家的时候。

  每次回家,两人大多谈的都是张东东小朋友尿裤子了,张东东小朋友又尿裤子了……

  像这件事,邵女一次也没提过。

  邵女看着德福,“对,就是扒了南墙。我量了量,从东墙角到迎门墙这里,正好可以开出来一间屋。”

  “等等。”德福不明白,“现在孩子还没出生,暂时都够住。为什么要再盖一间?”

  “我有用。”邵女看着大家,定定道:“我想开间小卖部。”

  *

  王美华坐在房间里八风不动,任你在外面呼喊,她就当做一个屁---听不到。

  房间里收音机滋滋啦啦的响着,电流声一阵高过一阵,快开始放新闻了,关键时刻掉链子。

  王美华走到收音机前,“啪啪啪”拿大手掌拍了好多下,收音机原本就滋滋啦啦,被拍了这一阵子,彻底歇菜了。

  王美华十分恼火,正要发作,就看见汪洋走了过来。

  汪洋头发特别长了,前面头发盖着眼睛,从缝隙里瞧着王美华。

  王美华看他一眼,没什么好气,“怎么了?”

  “我想回家了。”汪洋说。

  “回家?”王美华眉头皱着,“你回什么家?哪里是你家?”

  汪洋沉默不语。只是继续看着王美华。

  外面的声音再次传进来,“汪洋姥姥,你在家吗?”

  汪洋早就往外看了,外面的人正是乐眉的姥姥,他见过好多次了。

  可看样子,王美华没有想回话的意思,汪洋便提醒:“姥姥,有人叫你。”

  “我听见了。”王美华恨恨道:“理她做什么。”

  可黄静不急也而不躁,在外面站的稳稳地,喊了多少声了,也不烦。后面再说话,就像看戏一样悠闲,仿佛前面有盘茴香豆,手边一碗茉莉花,打着节奏,就跟着戏台子唱了起来:“他姥姥呀~”

  “我知道,你在家里。你呢,就是不想开门,不想见我。没关系,我呢,也不想见你,是不是?刚吃了个烧饼,外面的芝麻,老香了。真不舍得啊。我来也不是白来的,要不然,我也该不着来看你是不是?这样,我啊,就把汪洋的衣服放在门口了,我就不当面送了。再见哈。”

  黄静说着,把包袱往门口一放,佯装要走。

  王美华这下坐不住了。

  她赶紧往外瞅一眼,果然,门口放着一个包袱。

  刚刚说的是啥?

  汪洋的衣服?

  什么意思?永远不来接了?让这半大小子就住这里了?

  “对了,他姥姥。我还有件事要说。本来我家萍说来接汪洋的,我问她汪洋去哪里了啊,她说在他姥姥家。我就骂我家萍了,太不懂事了。干什么着急忙慌去接孩子,人家孩子想在亲姥姥家住几天,你不能不让。我知道她挂念孩子,可人家姥姥是亲姥姥,还能把孩子给吃咯?真是多操的心!我家萍想了想,觉得也是,既然想住,那就住吧。可衣服得换洗啊,她要来给送衣服,让我拦住了。我正好回家顺路,给送来多好,你说她一个人操持一大家,身体也不好,干啥非跑这一趟?我老太太就来送衣服了。”

  黄静噼里啪啦说话不带停的,爆豆子一样,“哦,还有一件事,我萍说了,今天给收拾一下行李包,明天把行李包送来。既然洋洋想在姥姥家住,就住个够。反正过几天就开学了,干脆就从这里去上学。”

  黄静说完,扯了下嘴角,“行,交代我的事办完了,我走了啊。”

  黄静前脚走,王美华后脚立刻冲出来。

  拿起包袱一看,果然全是汪洋的衣服。

  这是啥意思?不让回去了?

  就住在我家了?

  我哪里有钱养这个大小子!

  现在上大学,过几年毕业工作,结婚生孩子……

  王美华不敢想,这得多少钱啊。

  先不说远的,如果从这里走,火车票自己得买吧,孩子到了学校的生活费,也得给吧……

  王美华拿着包袱,想到明天要来给送行李,头皮都麻了。

  原本只是想用这个拿捏住邵萍。

  没想到,人家干脆将计就计,把孩子趁机给撵出来了。

  王美华匆匆跑进去,拉住汪洋就往外拖。

  “姥姥,干啥?去哪儿这是?”

  “送你回家!”

  汪子康以为自己丈母娘已经和邵萍说通了,这一会儿陪着笑脸正在和乐眉聊学校的事。

  汪子康毕竟是爸爸,即使无缘无故吵了自己,乐眉心里也不会一直记恨。看到爸爸和自己笑着说话,又恢复到以前爱她的状态,乐眉也开心,更加主动和汪子康聊天了。

  接乐眉回来时,汪子康买了烧饼,刚出炉的,又香又热乎。

  邵萍煮了一锅挂面,稀稀地,只是为了喝加了香油的面汤。

  又炒了一盘青椒鸡蛋,那烧饼夹上,再来一碗热乎乎的汤。

  虽还有些暑热,可这时候喝一碗热乎乎的汤,整个人都会通透许多。

  一家三口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同桌吃饭,虽然邵萍没有开口说话,可汪子康认为,只要同桌一起吃了,那就说明态度转变了。

  眼见饭要吃完了,乐眉跑自己房间写作业去,汪子康连忙起来收拾碗筷。

  他来收拾碗筷,洗碗洗锅,那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邵萍也不看他,见他愿意干,那就干吧。

  邵萍收回手便去监督乐眉写作业,汪子康吭哧吭哧的在厨房洗碗。

  正想着洗完碗,带上乐眉一起去接汪洋呢,家里大门就响了。

  汪洋推门进来,旁边跟着的就是王美华。

  王美华正要开口说什么,见汪子康跑了出来。

  “洋洋回来了。”汪子康手上还有泡沫,腰上系着围裙,金丝边眼睛要掉到鼻尖了。

  他抬起胳膊肘扶了扶眼镜,丝毫没有察觉到王美华诧异的目光。

  邵萍和乐眉也闻声出来,乐眉看见汪洋就去拉他,“哥哥,你回来了,你帮我看看,这个题怎么做啊。”

  汪洋被乐眉拉着走了,剩下的王美华站在院子里瞅着邵萍。

  她瞧瞧邵萍,一身干净地从客厅出来。

  再看看汪子康,手上泡沫腰上围裙。

  王美华原本还想找邵萍兴师问罪呢,突然就哑火了。

  没法问啊。

  家庭地位怎么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妈,你来了,快,里面坐!”汪子康连忙说。

  王美华讪讪地,瞧一眼堵在门口一句话没说的邵萍,把手里的包袱塞到汪子康怀里,一句话也没说,扭头就走了。

  汪子康忙送出去,回来奇怪对邵萍说:“怎么就突然给送来了?”

  邵萍就当没听见,一转身,进了屋。

  “哥哥,你这几天去哪里了?”乐眉在卧室小声问汪洋,“你知道吗,你走了之后爸爸妈妈吵架了。”

  乐眉好几天不见哥哥,什么事都想和他说。

  小孩子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和哥哥亲,以为他就是去姥姥家住了几天。

  去姥姥家住几天不是很正常嘛,乐眉也长长去姥姥家住。

  “我也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反正妈妈很生气,爸爸也很生气。”乐眉小声念叨着,“不过你回来就好了,爸爸一看到你回来,他就开心了。他一开心,就不会和妈妈吵架了。”

  乐眉说完,见汪洋已经把题目做好了,说:“你看看,是这么做的。”

  乐眉低头看题,看着看着咬起了铅笔。

  “别咬笔头,有毒。”汪洋制止道,指一下题目问:“现在会了吗?”

  乐眉看了半天,“我还是不太明白,要怎么借位,哥哥,你看,借一当十对吧,那十减八等于二,为什么你这里写五呢?”

  汪洋惆怅看乐眉一眼,只能耐心解释:“你借一当十是对的,但原本这里还有个三呢?难道不应该把原本个位上的三加上,那不就等于是十三减八吗?所以下面得数是五。”

  乐眉仔仔细细想了想,突然道:“是!”

  “好,现在懂了吧。”汪洋说完,突然站起身。

  他站起来,就看见站在门口的邵萍。

  邵萍正倚着门槛往里看着。

  汪洋微微一滞,长长的刘海搭在眼前,刘海下的那双眼睛微微垂着,没有任何感情。

  “头发长了。”

  许久,邵萍开口说。

  “什么?”乐眉以为在说自己,“我不剪,我要扎辫子。”

  “没说你。”邵萍看着汪洋,“你哥哥头发长了。”

  乐眉转头瞧一眼,连连点头,“就是太长了!都把眼睛挡住了。比我小姨的头发都要长了。”

  “是你小姨的头发太短了。”邵萍笑了笑,“乐眉快点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带你和你哥去剪头发。”

  “我……”汪洋没来得及反对,就看见了邵萍的目光。

  他说不清楚,那眼睛在诉说什么,可他知道,不管是多少年前,还是现在,她对他,一如既往。

  汪洋抿了抿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汪乐眉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和妈妈讨价还价,听了要去给哥哥剪头发,立刻问:“妈,我不剪头发,可以喝瓶橘子水吗?”

  “可以啊。”

  邵萍没来得及回,汪子康已经擦着手走进卧室,没听到别的,只听见一句要剪头发,就问:“谁剪头发?”

  “我哥。”乐眉连忙说。

  汪子康看了看汪洋,同意道:“是的确该剪了。”

  等乐眉写完作业,就拉着哥哥去剪头发。

  乐眉问去哪里剪啊,邵萍想了想,去个好地方。

  乐眉表示自己知道,肯定是妈妈剪头发的地方,墙上贴满了好看的图片。

  汪乐眉带路,后面跟着的是邵萍。

  汪洋爱去不去的,反正也跟上了。只不过离了两三步的距离,一直保持着。

  汪子康本说不来的,在家里坐了一会儿,越想越觉得这是难得的好机会。便一路追了过去。

  小香港美发屋里人很多,要排队。

  祁红正忙着给一个妇女烫发,看到邵萍连忙招呼她。

  祁红今天穿了一件软杏色连体裤,上面交叉背心式,高腰,像一个护腰的形状,一直开到胸下。下面则是连体的长裤,一直搭到脚背。

  这种样式的衣服,邵萍见都没见过,看见了,难免惊呼。

  祁红笑了笑,指指自己这件衣服,说:“好看吧,我在香港买的,一件好贵呢。”

  “嗯,又简单又大方,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邵萍真心实意赞赏,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看不惯露出肩头、胸口衣服,可祁红穿着,丝毫没有半点风尘气息。倒是满满的贵气。也是奇怪。

  祁红就笑了,对邵萍说:“赶明儿给你也捎一件,我觉得你,适合穿一套藏青的,神秘又高贵。我这件,就还有个藏青色,但是我衬不起来,年龄大了,穿不了那些深色,倒是你们年轻人,适合穿深色。”

  她说完,抬头看一眼后面的人,稍稍抬一下下巴,“那是你男人吧。”

  邵萍转头,正是汪子康。

  他站在门口,像被蒸过的虾子一样,全身上下,只要露出的地方都红红的。

  邵萍点头,“是,红姐好眼力。”

  祁红又看了一眼汪子康,道:“有夫妻相。”

  *

  全家人没有人同意,也没有人反对。

  大家都处在震惊中时,觉得邵女只是那么一说,可第二天一早,人家就找来了施工队。

  说是施工队,其实就三个人,一家三口,老父亲带着一个儿子一个女婿,专门给人盖房子的。

  以前他们跟着一个大的施工队跑,后来自己单独干了,之前加盖德柱那间屋子就是找的他们,这次邵女轻车熟路,又给找来了。

  都是老熟人,说话十分痛快。原都是老农民,踏实肯干,做人本份,一口唾沫一个钉的,从来不哄骗人。

  可这人口大省,人多地少,两三分地种着,一家人都不好糊口,便拾起家传的手艺,把土地承包给了邻居,自己出来干苦力。

  邵女站在三人之间说了一下自己的要求,老父亲是做领头的,抽着一个旱烟袋,仔仔细细听了,便说好,马上动工。

  盖房子用的红砖也是通过老人家买来的,老家有砖窑,他一边盖房子,一边做生意,很通透一个人。

  邵女觉得一事不烦二主,且他们是真的实在,就连砖加水泥都让他们给买了。

  就一点要求,门要开大的。

  老人家一听就明白了,笑着问:“东东妈,你盖这房子不是住吧。”

  邵女嗯一声,“对,不住。”

  “看出来了。这么大的地方,后面还要整个夹层出来。”老人家说,“大门开在这里,两扇对开的,行不?”

  “可以。”邵女点头,“辛苦您了。”

  翟明翠就在一旁看着,插不上嘴。

  不知道自己这大儿媳妇怎么了,昨天才说的事儿,今天就开始干起来了。

  爷仨把墙一通砸,哗啦啦的一阵响,引得邻居们都跑来看。

  大家也不知道老张家要干啥,反正就是看个热闹,有好事的已经知道了,比如刘大妈,今天一早遇见翟明翠,翟明翠就和她说了。没说盖房子要做什么,只是说她大儿媳妇说人多不够住的,要再盖一间。

  刘大妈就不明白了,干啥再盖?他们屋住个一家四口,应该可以吧。

  翟明翠眼皮翻了翻,你想啥呢,我大儿媳妇肚子争气,给我怀了仨!

  仨孙子?

  刘大妈惊呼一声,我的娘哎,你们老张家嗷嗷叫了!

  院墙很快就给扒了,再把一些不用的垃圾收拾了,就到了中午。

  中午吃饭的时候,张德凤回来了,斜跨着一个背包,一进到生活区,就看见她家的墙已经扒了。

  翟明翠在院子里站着招呼她,“德凤啊,从这里过,别绕了,这多近啊。”

  张德凤往院子里瞥了一眼,当做没听见,愣是依旧绕着走。

  翟明翠心里箍不住了,对邵女道,“大儿媳妇,你来看着点锅,这土豆熟了就能吃饭了。还没放盐,你再放点盐。”

  翟明翠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我估摸着德凤吧,没考好。要不怎么那个样子。”

  邵女应一声,看着锅。

  锅里是大炖菜,土豆萝卜粉条白菜和肉片,满满炖一锅,一会儿干活的爷仨也一起吃。

  张德凤说话间就噔噔噔地回来了,进门低着脑袋,什么都没说,直接冲进了自己卧房。

  翟明翠跟在后面想去帮忙把背包拿下来,伸了好几次手,都没够着,只能赶紧追了上去。

  可还没进去,卧房的门就给关上了。

  张德凤在里面把门反锁了,不一会就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

  翟明翠在外面听着,心想,完了。

  德福德柱两兄弟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在厂子吃的饭,张德福怎么都没想到昨晚刚说的,今天就开工了。

  他站在院墙外面,往里看,后面德柱小心翼翼问:“大哥,这是咱家吗?”

  “你嫂子这动作可够快的!”

  张德福说着话,单脚跳过两层刚砌好的墙,往里面走。

  干活的爷仨已经回去休息了,德福没注意,往里走的时候,里面一个声音传来:“动作不快,万一你后悔咋办。”

  张德福听见邵女的声音,就看见她正蹲在地上捡砖块。

  “你这是干什么呢?”

  “把这些碎砖头捡一捡,摞好,不能浪费不是?”

  “你那么大肚子蹲着,不难受?”德福赶紧扶起邵女,“别捡了,明天我捡。”

  “你明天不上班?”邵女看着张德福。

  “上午不去了。”德福说,“要知道你今天就动工,我来前儿请假下午也不去了。”

  “嫂子,你这说干就真的干起来了啊。”张德柱在一旁竖起大拇指,怎么都没想到,他嫂子这魄力,刚刚地,“你和我哥去休息吧,明天我也不上班,你让干啥就指使我,我来干。”

  “对对。”德福也跟着道,“还有德柱呢。”

  两人走进卧房,邵女也已经累的满头汗。

  德福看着她拿毛巾一点点擦汗,便问:“你钱够吗?”

  邵女笑了,“不够怎么样?”

  德福算了算自己还有多少钱,说:“我还有点。”

  “你的先留着吧。我把房子盖起来的钱还有。不过以后小卖部做起来,还需要一部分钱。到时候我找你借。”

  “借?”德福皱皱眉,“分这么清?”

  晚上都睡了,各个房间关了灯,只有德柱那屋里的灯还亮着。

  魏橙花坐在桌前,看向外面那扒掉的院墙,觉得自己大嫂是不是魔怔了,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的。

  “德柱,你说大嫂要搞什么小卖部,靠谱吗?”

  德柱已经躺下了,“干啥?关你什么事。”

  “我就问一句。”

  “关灯!”德柱低吼一声。

  魏橙花也躺到床上,灯依然亮着。

  德柱只能看她,“不是让你把灯关了?”

  魏橙花瞧着他躺在床上的模样,咬咬下唇直接扑了上去。

  “不关!你说,这院墙没了,万一进来个人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