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兰亭>第75章 和亲

  霁月此刻简直恨透了舒明远,他知道狄戎那边之所以一定要求娶淑文公主,并不是为着什么两国修好,成为姻亲关系,而是那舒明远记恨上了庄王,记恨谢贵太妃乃至整个北党。

  所以舒明远仅仅将霁明设计致死还不够,他还要将霁明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嫁去狄戎和亲,以此来昭告大梁朝堂上下,若有人得罪他舒明远,便是如此下场。

  男人之间的争斗,从二十年前至今,将这么多女子全都拉下水,成为他们争斗的牺牲品。

  霁月觉得脸上一片火辣辣的,仿佛被人扇了好几个耳光一般。

  “呼兰将军说笑了。”霁月声色平静道,“我大梁风俗与狄戎有所不同,女子重名节,若非和离或夫丧,是不能侍二夫的。朕旨意已出,岂有随便更改的道理?将军不妨提些别的,朕尽可能的答应。”

  “哦?”呼兰图吉一脸鄙夷,“所以本将军才说,大梁如此迂腐,在我们狄戎,女子就要跟着强大的男人,若自己没本事守护好心爱的女人,也不怨别的男人来抢走。皇帝陛下说姻亲关系这条路走不通,那我只好另想一条,我狄戎大汗年过五十,皇帝陛下想来还未行冠礼,不过十余岁的年纪,为了加深大梁与狄戎之间的关系,不如请皇帝陛下称呼我们大汗一声祖父,狄戎与大梁从今往后就为祖孙关系如何?”

  霁月觉得今日自己已经忍得够多了,方才那些事情他都能和颜悦色忍着怒气和呼兰图吉商谈,可人狄戎大汗做祖父一说,实在是将大梁的尊严践踏在了泥土之中,大梁立朝之时,狄戎部落还不知在北面哪个角落里吃生肉喝雪水,若要让他称对方一声祖父,还不如今日在这大殿上将呼兰图吉直接斩杀,便是狄戎大军压境,也算得上是玉石俱焚。

  想到此处,霁月双手紧紧攥成了拳头,他欲厉声呵斥,却先一步看见了站在大殿后方的兰亭。

  兰亭朝他轻轻摇头,示意他不可如此莽撞冲动。

  霁月瞧见兰亭蹙眉摇头的动作,一瞬间竟忍下了方才欲问罪于呼兰图吉的冲动。

  “将军这才真是说笑了。”不等霁月调整好心态再开口,舒明远便先一步说道,“狄戎大汗仍值壮年,以祖孙相称岂不是衬得大汗已是暮年,我大梁与狄戎之间为姻亲关系甚好,请将军放心,我大梁定将这位嫡出的公主送至狄戎,以示修好之意。”

  “哈哈,还是舒大人明事理。”呼兰图吉大笑着,朝霁月道,“那我就代替狄戎谢过大梁皇帝陛下。”

  淑文公主的亲事就在这两人的三言两语之间定下,霁月就是再不忿,到底也记得兰亭提示他不可冲动。

  今日之祸全是由他所铸成,可替他受过的却是在无辜不过之人。

  霁月终于明白了,当初舒太后为什么说他们谁都无法独善其身,霁明死了,谢贵太妃先失去了自己的儿子,现如今又要看着自己的女儿嫁去敌国,舒太后与舒明远之间嫌隙再生,而他霁月本人,虽还好好活着,却承受了无数苦痛。

  可如今有什么办法呢?别无办法。

  霁月没说话,似是默认了舒明远的安排,后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满面春风。

  “还有一事,与我狄戎无关,但与本将军我自己有关,还请陛下成全。”呼兰图吉开口道。

  “将军请讲。”霁月木然,眼下呼兰图吉再提什么要求,只要不是即可让他交出大梁国玺,他都不觉得稀奇了。

  “我此番率一众小队只身前来大梁皇城,为的就是向大梁表达我真心与之和谈的心意,但我也不得不防,贵国有些大人不希望我再北上归国,因此一切谈妥后,我希望陛下能亲自送我等北渡渚江,等出了渡口城后,我两国自然一切修好。”

  呼兰图吉话说的委婉,但任谁都听出来了这人是想将霁月作为人质,以此来保证他在大梁境内的安全。

  然而这也只是一层表象,更深一层的意思则让人细思极恐。

  庄王霁明薨逝后,大梁上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够继承大统的宗亲了,当年南渡时许多宗亲都被遗落在了北边,被狄戎人折磨致死,南逃过来的皇族在短短几年内也先后因病早逝,如今只剩下这先帝一脉。

  呼兰图吉要挟霁月,往好听了说是挟持为质,往深了说就是给舒明远一个最好的谋权篡位的机会。

  从南安城北渡渚江到渡口,这一路上随便发生些什么意外,霁月命丧黄泉,舒明远便可以轻而易举改朝换代,登上皇位。

  还真是打了一手好算盘。

  霁月感到不寒而栗,眼下只有待在皇宫内,舒明远还因着名声不敢轻举妄动,若是出了这皇宫,怕是真要有去无回了。

  “呼兰将军这样说便不大对了。”霁月心中想着推脱之词,面上说道,“狄戎大军骁勇善战,现已驻扎在离南安城外一百里的地方,而我大梁军队精锐尽失,拿什么再给将军下绊子使去?将军大可以放心,朕定会差人将你平安送回北边去的。”

  “哎,皇帝陛下此话不尽然。且不说这毕竟是在大梁的地盘上,就是大梁那抚远将军文秉霖现在也仍旧不知所踪,我怎知他是否经人授意躲在暗处,想要趁我不备时加害于我呢?皇帝陛下既然要与我狄戎修好,就要拿出诚意来,左不过也是在大梁的土地上,皇帝陛下又有何好惧怕呢?”

  看来这呼兰图吉是早就同舒明远串通好了,非要逼着他霁月走出皇宫不可。

  霁月手心中全是冷汗,他没办法再推脱下去,指望着那些朝臣们反对也无济于事,皇宫大内都是殿前司的人,真要将他绑起来扔出皇宫,那些文弱士人又有哪一个是他们的对手呢?

  “呼兰将军怕是有所不知。”这时,站在大殿后方的兰亭站了出来,朝呼兰图吉拱拱手道,“我朝从先祖创立起便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若非遇到战事或紧急情况,身为皇帝是不能擅自出离皇城的,呼兰将军不明白我朝祖制,误以为由陛下亲自相送,方显大梁修好之诚意,殊不知若陛下真的出了南安城,才是对将军乃至狄戎国的敌意。”

  呼兰图吉循着声音转过身去,看见一人穿着板正的官袍,站在末尾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但又并不失气度,对他从容不迫的说着话。

  “敢问阁下是?”呼兰图吉微微眯起眼睛问道。

  “下官乃御史台所属的监察御史兰亭,官身低微,还望呼兰将军海涵。”

  “兰大人?听闻大梁以前在北地的西川兰氏一族颇为显赫,不知这位兰大人和西川兰氏是否有什么渊源?”

  “呼兰将军谬赞,吾乃西川兰氏主家之子。”

  “原来竟真是兰氏中人。”呼兰图吉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兰亭,缓缓踱步至兰亭面前问道,“既然兰大人说本将军提的法子不对,那不知兰大人可有两全其美之法?”

  “以下官愚见,既然两国已经联姻,呼兰将军北归时公主殿下必定与送嫁的车马一并往北,将军手中有大梁的嫡公主,还何惧生不见人死见尸的抚远将军?”

  “兰大人好口才,只是本将军觉得大人所说,有所不实。以我之见,大梁的嫡出公主也没什么用,不然舒大人会这么轻易将公主交出来?我看还是大梁的皇帝陛下更靠谱些!”

  呼兰图吉委实太嚣张了些,说黑的也是他,说白的还是他,他今日是一定要在这宣政殿上将大梁从上到下侮辱个彻底。

  “呼兰图吉你莫要欺人太甚!”平日里在吵架上从未输过他人的御史台官员站出来呵斥道。

  “好了。”今日在宣政殿上从未开口说过一句话的舒太后此时突然开口道,“今日呼兰将军前来,是同我大梁修好的,你们不要只顾着占些嘴上的便宜。再者说兰卿说的亦有道理,大梁祖训在此,若是皇帝轻易离开皇城去送将军,反而不能以示我大梁之诚,不如我们各退一步,由我这个大梁摄政太后亲自送将军北归可好?”

  舒太后话音落下,宣政殿上的众臣们一时间神色各异。

  连霁月心中也颇为诧异,他这位母后什么时候开始站在他这边了?

  霁月不明就里,自然一头雾水,而舒明安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不愿舒明远借势自立为帝,二来是为了保证虞川舒氏一族尚有自立余地,最后则是保证仍然在外的文秉霖与张巨海的安全。

  她昨夜便已得知,文秉霖与张巨海并未战死,只是北征军队损失惨重,若舒明远直接将霁月抛给呼兰图吉,意图篡位,那么文秉霖定拼死也要打回南安城。若是呼兰图吉率大军北归,没有一个关键的人质,文秉霖亦会阻击呼兰图吉,到时虞川舒氏家主舒明远通敌卖国的罪证天下大白,整个舒氏一族便要万劫不复。

  因此只有她舒明安作为人质,一方面保证了舒明远暂时不会篡位,另一方面也暂时保住了虞川舒氏一族,亦不怕舒明远会对仍在渡口以北的文秉霖和张巨海发难。

  她自问没有愧对先祖,也只能做到这里了。

  呼兰图吉的视线透过珠帘打在了舒明安身上,她亦透过珠帘与之对视。

  半晌过后,呼兰图吉终于道:“那就有劳太后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