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铩羽>第十三章

  十天后,赵瑾抵达蓟城,杨兆一见他,顿时松了口气,他在得到水攻计大成,楚国受灾极为严重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想的与萧怀一样,可正打算修书一封催他回来时,就得到了他已在路上消息,此时看他全须全尾的回来,终于放下心来,道:“君上辛苦,此役过后,楚国必定再无抗燕之力。”

  赵瑾无心回话,他是真的很累了,几近一月的奔波,亲手主宰两次大战,心中亦是百转千回,可谓心力憔悴,等回到寝宫,他几乎一沾到枕头,便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已是第二天傍晚。

  赵瑾休息够,肚子便开始抗议,让李纪上吃食,顺带传召杨兆,边吃便与他论事,他也不多废话,直接问道:“楚境现在如何?”

  杨兆不似萧怀会顾及他心境如何,客观直接向赵瑾陈述了所有事实。

  水灾席卷楚都以南大部分地界,对楚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就连楚王,也未能躲过这一场水祸,据说他若是在地势较高的楚王宫,或许可以幸免于难,可那天他偏偏在相府议事。

  一时楚国陷入无主之窘境,楚王年轻,虽有两子一女,但尚未立太子,且嫡子也不过八岁,虽皆在宫中未被大水吞没,但其年少不更事,众大臣几乎死尽,如今只能靠王后勉力撑起国政,调遣仅剩的军队前往各地赈灾。

  马钊萧怀所领军队倒是顺利,在赵瑾回来时的这十日,几乎攻占了北地全境,正欲南下时,却被不知从哪冒出的秦军阻住了脚步,目前正与秦军对峙。

  说来也怪,现在守边的钱渡,一天巡视时,居然逮住了几个秦兵,钱渡不敢轻视,秘密去查,居然在靠近秦楚交界的秦境内发现了军队驻扎留下的痕迹。

  “此事也是刚收到钱将军来信,事关重大,臣便就此道来。”杨兆总结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赵瑾忽然笑起来。

  杨兆被他这样子惊到,问道:“君上为何如此?”

  赵瑾却答非所问,道:“能遇秦王楚王这样的对手,也不知道是孤的荣幸,还是不幸。”

  他之前就奇怪为什么楚国会任燕军纵深,如今秦军驻扎痕迹出现在燕秦边境,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秦国会在边境驻扎,定是在那次败仗后与楚国商量好,等燕国军队南下攻楚,便对燕国边境发起全面进攻,不仅如此,还会兵分两路,除去攻边境,剩下一路,必定就是追击南下燕军。

  楚国将士乔装成百姓,并不是单单为燕国准备的,而是打算将孤军深入的秦燕皆围杀在楚境内,纵容燕军南下,也是怕提前露馅,直到他们抵达长陵,守将定是收到秦军南下的消息,才决定袭燕。

  可从始至终,燕国军队都未在楚境内碰上秦军,边境之军也未攻楚,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长陵守将收到了假消息,而此消息必然是秦国伪造,用于试探楚国,不成想这一试探,倒真试探出楚国不是真心实意的合作,这也是秦国缘何撤军放弃攻燕的原因。

  而倘若说楚国背信弃义,那秦国也不遑多让,出现在楚南境的秦兵便是最好的证明,秦国曾向楚国输送兵两万,为了避燕国耳目,必然是在楚南渡兵,那时秦国向楚国输入兵力,绝对不止两万,多出来的秦兵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隐藏起来,这才会出现如此局势。

  秦楚表面结盟,实则谁都不信任谁,说过分一点,就是两国在互相诓骗,楚国想借秦之力灭燕的同时削弱秦国,以防止燕灭,秦转而攻楚。

  秦国则想利用楚兵一同灭楚,转而在楚国大后方的南境生事,打楚国一个措手不及,是一举灭两国的算盘。

  若不是燕国水攻这一手秦楚皆未料到,此时天下局势,可能已经几度逆转,赵瑾与萧怀机关算尽,才为燕国走出这一步,不曾想秦楚也阳谋阴谋齐上,若不是此夏大雨,这次水攻时势又全在燕国,还真不知道最终结局会如何。

  如今楚王死于水祸,或许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居然会如此随意葬身于一场人为的灾祸,一代明君如此结局属实可惜,但作为对手,他的死,至少为燕国消灭了一个强敌,实在是一幸事。

  赵瑾将所想大致跟杨兆一说,杨兆听得心惊,感慨道:“天下之势瞬息万变,楚国虽将亡,却也不可掉以轻心。”

  “确是,”谈及此,赵瑾还心系那队去庆州而未归的五千士兵,道:“传孤召,知会萧上卿去查那五万人为何不归,若是殉国,当妥善处置遗体,安抚家属。”

  “是。”杨兆也没有事再报,领命便告了退,他前脚刚走,孙诀便找来,他近来倒是过得清闲,听得燕国大胜,更是开心,但听得如此胜仗,他心倒是痒痒了,想起先前军旅生活,不由得生了几分怀念,又念想着许久不见自己在北境的得意后辈郭卬,便起了回北境故地重游的念头,特意来跟赵瑾说一声。

  赵瑾看他精神头十足,定是打定了主意要去,佩服道:“孙将军还真是心未老啊。”

  “那是,”孙诀两朝老将,在赵瑾面前也格外放得开,得意道:“君上别看我老态,实则本将军这身子骨,再领兵打一次仗,都不在话下!”

  虽说有吹嘘的成分,但赵瑾还是信的过他,由衷道:“将军老当益壮,那自是不在话下,孤佩服。”

  孙诀最终红光满面地走了,偏殿中也就剩他一人,安静的出奇,可他耳边好像出现了雨声,那日大雨好像在他心中刻下了烙印,滚滚水声亦跟随他来到蓟城,他一阵心慌,却又不知道缘由。

  子深如今怎么样了?燕秦对峙,是否寻到了突破口呢?思及此,他坐到案前,拿起笔刚想推演破秦防线的方法,可实战与演练不同,况且自己远在千里之外,就算推演正确,等到了子深手里,说不定战局又是另外一种状况。

  秦国之所以会站出来,究其根本,也就是不愿看到燕国吞占楚地,雄据东方,可燕亦不能让步,楚地南部水利工程发展完备,加之广袤平原适合繁农,若是放弃,相当于给秦国白送了万亩良田。

  如今燕国尚且不能和秦硬碰硬,直接与其宣战不妥,而燕国地势险要,有群山做国门,秦国想攻破,也未必简单。

  想来想去,或许可以先试着谈判,楚之南可以平分,但秦国得用与之相应的金银来换,现在在楚南的秦军不可能太多,正好可以用作谈判筹码,否则等大批秦军过来,估计一战不可免。

  赵瑾想到便做,当即修书一封,将谈判的内容与可行性分析一番,交由回来述职的督察使送去给萧怀。

  接下来的几天,赵瑾等回信的同时,处理了一些杨兆等他回来处理的事件,比如赵询沉迷于山水作画,趁侍卫不备溜出府中,半夜爬山等日出,结果被大雨困在山中,差点没给折在山里。

  赵瑾听完都给气笑了,那孩子即像自己那倒霉哥哥幼时顽劣,又将父王那点爱好学到了身上,两相杂糅,就成了这个样子,但好歹是自己侄儿,赵瑾还是多问了一句:“伤的怎么样?无大碍吧?”

  “倒是没有,”杨兆也觉得好笑,道:“就是力竭昏倒在山中,只是君上你看要不要给他点惩戒,这次敢自己登山,下次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出格事来。”

  赵瑾左右一想,赵询才十岁出头,自己这个年纪还跟着赵渊满山跑呢,于是道:“算了,只要他不学着造反,随他去吧。”

  他都这么说了,杨兆也不再提,刚想说下一事,忽然听得外边烟花声大作,此时正是晚间,又不是什么节假日,哪来的烟火?

  赵瑾刚想问,杨兆便道:“君上此次出征,连打两次胜仗,却没有庆宴,众臣们自发办了一个,现在看来,已经开始了。”

  他虽不再纠结于楚民该不该杀,但此道确实有违人理,且死伤过多,若是大张旗鼓的庆祝,说不定会适得其反,激起楚人更大的怨怒,萧怀还在楚境,与秦人对峙的同时,万万不能再受楚民群起而攻,于是道:“杨相随孤去一趟。”

  杨兆本想说这其实也属常理,可看他神情坚决,也就不再劝,跟着他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