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斩浪>第31章 新雪

  “老师, 你之前不是说第一阶段EN1训练,12到16周吗?”俞宇双手趴在池壁上,仰着头,眼底亮晶晶的, “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 第一阶段训练的效果是不是已经饱和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第二阶段,那个SP什么的?”

  阎正拿浮板又轻轻拍了一下他脑袋:“你是教练, 还是我是教练?”

  俞宇觉得自己现在就特别像一条海洋馆里探出水面, 嗷嗷待哺的海豚:“当然你是教练啊, 所以你得告诉我什么时候进入第二阶段嘛——”

  阎正不理他, 布置完今天的游泳任务就走了:“记得和你师兄聊聊天啊。”

  俞宇:“……”什么嘛。



  下午五点半, 铃声一响, 最后一茬运动员也三三两两上水了, 偌大的游泳馆一下子安静下来, 除了俞宇。游泳马拉松选手的水下训练时长比一般长距离选手还要久, 俞宇已经开始习惯, 第一个跳下水,最后一个从池子里爬上来。

  不过, 那天他不是最后一个。

  陶泽波也在, 就在他隔壁泳道。

  男人出水里有一会儿了,就坐在池边, 一双腿垂到了水里。他肤色是常年户外晒出来的健美棕,也就显得脚踝上缠着的肌内效贴布格外显眼。刚才俞宇偷看过他游泳, 觉得他脚踝的伤可能还没好。

  陶泽波双手手肘搁在大腿上,盯着水面发呆,神情有些落寞。

  俞宇憋了一肚子问题,找不到开口的时机。好不容易, 他等陶泽波上岸了,也三步并作两步出了池,一路追进更衣室。

  对方显然也注意到了他,扭过头就问了一句:“什么事?”

  俞宇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师兄,我是——”

  还不等他说完,陶泽波淡淡地笑了一下:“我知道你,阎指导和我说过,那个主攻游泳马拉松的小孩儿,对吧?”

  俞宇连忙点头如捣蒜。

  “怎么说?”

  “阎老师叫我向您请教请教。”

  “你说。”

  俞宇关于最近的训练有太多疑惑,一张嘴就停不下来,机关|枪似的变成了问题宝宝:“师兄,我现在1500m在15分半左右,万米成绩最好1小时57分,我今年就16了你觉得我还有救吗?目前训练的话,怎么提速比较好?如果主攻马拉松,1500m的速度参考意义大吗?哦对了,我还是走训的,等开学了我怎么平衡学校和马拉松的训练时长?你之前训练的时候——”

  “停——停停一下,”陶泽波立起手掌,“你的问题太多。”

  陶泽波嘴角微勾,立着的手掌变回一根食指:“我只回答你一个问题。”

  俞宇一扯嘴角:“啊?只有一个?”

  陶泽波点点头,一手按在他的肩上:“是的。所以我建议你好好想一想,现在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俞宇张嘴,又把一句话给咽了下去:“……”

  陶泽波笑意更深:“不急,慢慢想。”

  *

  俞宇他妈一直没回来,寒假几天,俞宇成了苏燎家里的常客,每天七点准时来蹭早餐。一回生,二回熟,他早没了当初的拘束,大大咧咧的就差直接当成自己家了:“喂,你怎么还不回来训练?”

  “我要给自己放假十二天。”苏燎小心翼翼地从煎锅里铲出一个溏心荷包蛋,放到烤好的全麦吐司上,“刷刷题,看看书,反正这十二天,做什么都行,我绝不游泳。”

  苏燎在荷包蛋上丢了一片芝士,奶白色的芝士片受热,迅速融化,香气四溢。他又铺上一层生菜与西红柿,很快就做好了一个简单的三明治。

  “怎么,”他端着盘子,递到俞宇面前,嘴角勾得挺不正经,“这才几天,就想我了?”

  俞宇翻了大大的白眼。

  “阎正最近不知道抽什么疯呢,就是真的放养我。不管我问他什么,他一概不回答,就叫我去找陶泽波。”俞宇心里憋了好几天了,真是不吐不快,“这个陶泽波呢,和神经病一样,说只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叫我想好了再问。你说这两个人一唱一和的,是不是在演我呢?”

  苏燎颇为诧异地一挑眉:“陶泽波回来了?”

  “嗯,年初三那天回来的。”

  “队里传闻挺多的,”俞宇停顿片刻,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不喜欢在背后讲人坏话,“有人说他是被国家队‘退货’了,有人说他在国家队和教练吵架了,也有人说他可能要退役了——到底怎么回事儿我也不知道,总不能问这个吧?你认识陶哥不?”

  “我怎么可能认识?人都大咱们一轮了。不过,我知道他,主攻游泳马拉松的,阎头儿挺看好的一个运动员。就是挺多年了,好像也没拿过什么大赛的奖牌。”

  俞宇忍不住嘀咕一句:“竟然还有交际花没打过招呼的。”

  “我和专业队的又不熟,也就认识几个同龄的!”苏燎瞪了他一眼。

  俞宇一撇嘴:“感觉陶哥是个有故事的人,但队里的人都不说,我也不敢问。”

  苏燎叹了口气,语重心长:“俞宇小同学,打开浏览器,进入百度,在搜索栏里输入‘陶泽波’三个字,是特别困难还咋的?你会打字不?”

  俞宇:“……”

  苏燎托着腮,又问:“这个三明治味道怎么样?”

  俞宇嚼了嚼,摇头说没昨天那个好吃。

  苏燎颇以为然地点点头,转头就给自己做了个别的:“我也觉得这个可能不太好吃,以后不做了。”

  俞宇差点没被噎住:“敢情你把我当小白鼠啊?”

  苏燎笑嘻嘻的:“有免费的吃就不错了你还嫌这嫌那。”

  俞宇:“……”他就知道这人没那么好心。

  “话说回来——”苏燎想了想,说道,“我觉得重点不是在于陶泽波回答你什么。俞宇,重点是在于,在你的那么多问题里,哪个才是你最想问的问题。”

  “巴菲特曾经说过——列下人生想做的二十件事,圈出其中最想做的五个,尽可能远离剩下的其它——我觉得陶哥的意思也差不多,是让你想清楚,眼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俞宇干瞪了苏燎一眼:“你们学霸就这么喜欢找重点吗?”

  “是学神谢谢。”

  *

  当天训练结束后,俞宇疲惫地爬上了自己的床。

  他听了苏燎的话,在网上搜了搜陶泽波,很快,铺天盖地的体育新闻跳了出来,对方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百度百科。

  陶泽波是新水市人,5岁学习游泳,初中就去了体校,后加入盐省省队。陶泽波16岁那年,全国游泳冠军赛1500m自由泳以15分02秒夺冠,获得来年世锦赛名额。因为年纪小,陶泽波当年备受瞩目。世锦赛回来后,长距离自由泳风头正盛的陶泽波却突然决定转攻游泳马拉松。当时他还有个采访,十七岁的少年神采飞扬,说希望自己能够在国际比赛中,实现游泳马拉松项目男子组,中国队零奖牌的突破。

  接下来几年,陶泽波基本包揽了国内游泳马拉松男子组前三,但国际比赛的名次都在十几名,二十几名开外,直到他21岁那年,世锦赛以1小时49分68秒拿下第四,锁定来年奥运会名额。可惜的是,22岁那年,陶泽波作为中国男子游泳马拉松唯一一个参赛选手,游了第九名。

  三年之后,陶泽波再次出征,去年六月世锦赛却不知什么原因发生重大失误,没有拿到奥运入场券。

  奥运游泳马拉松项目,单性别组取25名选手。其中,世锦赛项目前十自动晋级,五大洲代表分别占一,主办方一个名额,再加上奥林匹克落选赛前九。奥运章程规定,如果一个国家,已经有运动员获得该项目入场券,那么这个国家不能再派选手参加落选赛。由于今年中国已有一位年轻选手成功晋级,世锦赛失利也成了陶泽波这一轮奥运之旅的最后一站。

  陶泽波是个很低调的人,再然后的事,就是俞宇在队里打听到的了——世锦赛结束后,他就回北京做了手术,脚踝里现在还打着两根钛合金铆钉,修整半年后,从国家队回到省队,最近开始复健。

  而今年,他已经二十六岁了。

  俞宇看着百度百科里的档案。简简单单几行小字——时间,比赛名称,参赛项目,成绩与名次——就这样凝缩了一个运动员整整十年运动生涯。

  国家队的训练量大概一天就有十五公里,俞宇在寒假这段时间里,总算赶上了这个训练量。十年是什么概念?就是现在,每天让他感到疲惫不堪的训练,日复一日,三百六十五天,乘以十年。

  俞宇看着屏幕,只觉得背后发凉。

  陶哥似乎也没有退役的打算,打着铆钉开始了康复训练。俞宇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在队里,这个事不能提,也不能问。因为很残酷的现实就是,如果陶泽波还想再战奥运,他还要再等四年。

  再等四年,他就30了。

  俞宇茫然地看着他历年比赛的成绩,发现陶泽波成绩最好的一次,就是21岁那年的世锦赛。也是中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第一次突破一小时五十分钟这道坎。可是,二十一岁的陶泽波,会知道那是他这辈子的最好成绩吗?当时充满希望的他,代表了中国游泳马拉松最高水平的他,心里想的一定是——自己还能再进步吧?

  俞宇觉得最残忍的是,当一个运动员最好的成绩出现时,他往往并不知道这就是自己一辈子的巅峰。他眼前突然又浮现出父亲离家前的背影——就是那么普普通的一个转身,他父亲笑着和他说了再见——在那个瞬间所发生的当下,俞宇又怎么会知道,那是自己和父亲的最后一面呢?

  其实,他最近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怎么提高成绩。这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好像都没有进步,所以他很恐慌,也很焦虑,或许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这辈子的最好成绩?

  一想到这里,俞宇就觉得自己手脚冰凉。

  他躺在狭窄的木板床上,给自己被子外又盖了一层羽绒服,关紧窗门缝隙,又缩进被窝里。俞宇痛苦地翻了一个身,发现自己竟然想念起苏燎家暖暖的地板,宽敞的大床,柔软的、带着太阳香气的被褥。

  他现在就很想给苏燎发一条微信,说自己十分想念他的床。

  话都已经输入对话框了,俞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它给删掉。这句话很容易产生歧义,而且,想都不用想,苏燎会发个什么“来我们一起睡觉”的表情包出来。

  见鬼。

  俞宇锁了手机屏幕,蜷起双腿在小板床上缩成一团,腹诽古人诚不欺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

  第二天中午,俞宇端着餐盘,径自坐到了陶泽波对面。

  “师兄,我想好问题了。”

  陶泽波抬眼:“说。”

  “假设——我是说假设——”俞宇深吸了一口气,“现在的你,可以穿越回你21岁那年,你会和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上游出个人最高纪录的自己说些什么?”

  陶泽波一愣:“你不问你自己了?”

  即将十六岁的少年认真地看着他,轻声答道:“一样的。”

  陶泽波眉眼一弯,目光柔和了起来,他看着俞宇,像是看向自己过去的十年光阴。

  “我会和他说,”陶泽波缓缓开口,“去享受过程。”

  “去感受身体与水的触碰,去聆听水花过耳的声音,去享受阳光,与海浪。”陶泽波嘴角微微一勾,“不选择泳池,而是选择了大海,你一定也有你的理由,不是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伸出友好的狗爪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伸出友好的狗爪 36瓶;mmmmm 10瓶;8mm8 5瓶;

  超级感谢大家的营养液,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