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B级导演>第32章 Alien

  “美国电影大量拍摄异形题材,是从50年代开始。正是冷战如火如荼时期,人们对未知敌人、对立的意识形态、另一个族群的恐惧,转化成了外星生物。这也是世界移民潮的高峰,Alien一词,原来指的是外来人,后来就成了外星生物的统称。

  “全球化从上世纪80年代加速,在世界交流越加盘根交错、经济商业更加环环相扣,文化与文化相互渗透之际,恐惧外人、排斥异己的心理也在另一侧萌芽茁壮。全球化到了今天,已经分崩离析,高墙纷纷竖起,对异形的恐惧无所不在。

  “1979年的经典科幻片《异形》,最恐怖的想象是,异形深藏在人的体内,到时候便破胸而出。所以异形到底存在于浩瀚宇宙里,还是在人心深处?”

  成天路把目光从屏幕移开,眼望窗外。杂志在做“全球化崩盘”专题,电影记者报了个策划,从科幻电影来讨论这议题。

  他自然是赞同的,还怀着点私心,希望把琦哥儿也捎带上,让那些B级片有个跟大众沟通的机会。

  窗外阳光正好。杂志社是个三层独立小楼,他的办公室在三层走廊尽头,正对着一条单行道。道旁栽了好几棵流苏树,开满了白色花朵,俗称六月雪。这种树在北京很罕见,虽然日日相对,每次见到满树白头,成天路都要愣神一会儿。

  今儿他的目光却被别的吸引了。流苏树之间挂了个横幅,定睛一看,居然画了个巨头大眼的外星人。他心里咯噔一下,为什么最近老被外星人包围着?

  横幅上印着一行字“Alien Run 跟我私奔去宇宙!”。肖东立正好端来咖啡,问道:“看撒子呢?”

  “肖儿,私奔去宇宙是什么黑帮切口?”

  肖东立一看,“嗳,一破网络公司做的噱头马拉松,参赛者全都要打扮成外星人,戴头套也行,穿纸壳也行,总之越怪越嗨。现在各种花样的马拉松多了去了,还有复仇者联盟跑、生蚝跑、午夜幽灵跑,啥牛鬼蛇神都有。”

  “谁都能报名吗?”

  “哈?”

  “跟我私奔”这个词儿,看得成天路春心荡漾、心痒难耐。他那点心思,从一团迷雾,渐渐变得有鼻子有眼,迟早要从胸口破膛而出。

  他知道理智的做法是远离琦哥儿,把他当成湖底的水怪、山村的怪谈,摒除在自己的生活以外。可不去见琦哥儿,琦哥儿却化成各种样子来骚扰他,流苏树下的外星人、笔记本上的丧尸、口袋里的外星检测器……

  那个外星检测器他又带回来了,依旧时时带在身边。成天路拿出检测器,在掌中翻了半晌,终于给琦哥儿发了个信息:晚上一起吃饭?

  这是两人第一次约饭。成天路回家洗了澡,换上舒适衬衣里最体面的那件,用漱口水漱了三次口,还把手机屏幕、手表表盘都擦拭一遍。做完这些,他才觉出了紧张,初恋约会也不外如是了。可这是琦哥儿啊,两人天天勾肩搭背,穿着内裤四处晃的样子见过,早晨抢洗手间一起尿在马桶里也试过。紧张个屁?

  今儿的琦哥儿却跟平常不太一样。琦哥儿不戴墨镜了,穿着宽松的格子衫和牛仔裤,像附近IT公司刚下班的码农。正因为打扮太普通,更显得模样清俊。那双异色瞳在餐厅亮黄光下,差异明显。成天路霎时理解了中二漫画为什么会把这种眼疾画成个人魅力,人影在两只眼睛里,一个深深沉淀,一个虚虚浮着,琦哥儿专注地看着他时,浅色眼睛也是有疏离感的,让他忍不住想探索、想把那隔阂撕开。两人却只说着不痛不痒的话。琦哥儿吃了一筷子牛蛙,“呼,太辣了。”

  “蘸点醋吃,解辣。”

  “哪个是醋,哪个是酱油?”琦哥儿转动桌上的调料瓶,仔细研究。

  成天路笑:“打开闻闻就知道。”琦哥儿真是生活上的白痴,柴米油盐的公敌。成天路心生怜爱,伸手要拿过调料瓶,帮他甄别。两人手指相触,琦哥儿手一颤,深色酱料洒在成天路的指掌上。

  琦哥儿说:“别浪费了,”手指蘸了蘸成天路手上的酱料,送进嘴里吮吸,“是醋。”

  琦哥儿嘴唇被红油染得红润异常,吸了血似的。成天路心跳狂飙,脑子一阵眩晕,不自觉把手掌放到琦哥儿跟前,“对,别浪费了,这也舔舔吧。”

  琦哥儿愣了愣,笑道:“我是你养的小狗!”拿起纸巾,轻轻地给他擦拭干净。

  琦哥儿的动作那么温柔,成天路浸泡在温水里一样,全身软呼呼的。他知道自己的抵御能力已经到尽头了,琦哥儿只要卷一卷,就能把他整个吞进嘴里,骨头都不带吐的。他忍不住说:“你觉得我这个人怎样?”

  琦哥儿老实道:“挺好一人,热心诚信,有理想有原则,看着没什么毛病。但你对周围不怎么信任,也不太有安全感,什么事都必须在合理解释里,才觉得安心。一旦全都合理,你又觉得无聊,总得破坏点什么,留个破绽,偶尔挺幼稚的。说白了就是一精神分裂。”

  成天路无奈笑道:“被你这正宗神经病一说,我还真无言以对。”没想到琦哥儿会讲出这么正经的一串话,细细想来,这评价还蛮对头。“我确实不太有安全感,宁愿自己一个人呆着。三十多岁人,天天被人追问为什么不成家,估计好多人认为我有一百个女朋友,或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癖好。”

  “你条件好,不该没人要。”

  “那你呢,在外面玩疯了?”

  “我是真有毛病。”

  成天路乐了。笑了一会儿,他道:“你要不要跟我一起……一起私奔?”

  “啊?”琦哥儿夹着肥肠的手定在半空,“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我们杂志社附近要办一个外星人马拉松,要装扮才能参加,你组里那么多道具服装,我俩一起跑?”

  “不跑。我上楼都喘气,跑马拉松肯定猝死。”

  “真没出息。死不了,你跑不了我背你。”

  “真的?”

  “真的,”成天路跟签购房合同一样认真,“我不会扔下你,跑哪儿都背着你。”

  琦哥儿把肥肠放进嘴里,嚼了几嚼,感觉辣得无边。辣椒的威力从胃里升腾而起,烘烘燃烧。他今天出门的时候,挣扎了很久,考虑要不要取下墨镜。自十来岁受伤开始,墨镜便成了他的身体的一部分,在外人面前很少摘下。墨镜保护着他,让光线不直勾勾地照进眼里,也让他跟外界有了隔离。

  今儿他决定不戴墨镜,眼前的光线明亮了几度,成天路的脸每一个起伏和转折都清清楚楚。

  他的轮廓线条明晰,是一张上镜的脸,灯光打得强,那端正的眉眼、鼻形、唇峰和下颔就会像排列有序的浮岛一样,倔强地凸显在背景之上;灯光打得柔,线条的细节就更鲜明了,额头、颧骨、鼻峰、人中到嘴唇的起伏,如舒缓有致的轻浪,随着一颦一笑涌来。眼神是可以演出来的,但人细微的表情,几乎不可能完全控制。成天路柔软的心底,水漫金山似地淹了过来。

  琦哥儿感到有点呼吸急促。他大口喝下冰啤酒,说:“好辣。好吧。”

  这声“好吧”之后,他们再也不提私奔这事儿。但只要谈话之间露出空隙,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就像实体一样,横陈在两人之间。一桌子的菜,吃得七零八落,两人却跟没吃一样,没有饱足感。已经十点半了,谁都不知道怎样开口告别。

  琦哥儿下意识想托一托眼镜,到眼下才惊觉自己的保护罩没了。琦哥儿顿了顿,垂下手问道:“晚上没事,上我家?”

  成天路差点咬到舌头:“上你家?这么晚?”这是跳级、是超车、是抢跑,琦哥儿为什么总是不按发展规律,完全猜不到他的走向?

  琦哥儿见他迟疑,笑道:“嫌晚就算了,咱买单走吧。”

  “别,我开车呢,怕什么晚!你家人睡了吧,进出会不会打扰到他们?”

  “没事儿。你怕打扰,在我房里睡,晚上别走了。”

  成天路的心跳在顺畅无阻的三环路上,咻咻地飙到了160。三环仿佛专门给他开了道,让他来不及反悔就停在了老楼的墙边。

  这是一栋普通的老式板楼,干净而残旧。琦哥儿家的门口贴着对联 ,一般春联都圆润喜气,这幅字却深邃有劲。琦哥儿说:“我家老爷子写的。”

  门打开,两人走进玄关。成天路的心猿意马立即偃旗息鼓,收束在成年人的教养里。这房子杂而不乱,家具款式笨重老式,木头光泽明亮,细致地铺上大花镂空沙发巾。大书柜占据每一面墙壁,粗略一看,起码上千册。“你不爱看书,没想到家里是小型图书馆。”

  “我爹每个月都要清理一批,要不这房子早被填成实心儿的了。”

  成天路走近书柜,一行行扫视,文学作品居多,而且不止有中文,还有英语、德语、日语、俄罗斯语、法语、&$*语……

  成天路越看越惊,好些书他连语种都辨认不出,“原来你爹才是外星人!老爷子懂的语言也忒多了吧。”

  “他只会中文,英语简单的能看点。这些都是他的书的翻译版本。”

  成天路更惊,抽出一本中文书,细看作者署名,“咦,你爹是常丰秋?当代作家常丰秋?”这名字只要不是文盲都知道,没想到竟是琦哥儿的老子。“你爹是文学大家,你咋那么没文化呢?”

  琦哥儿一笑:“我要是他脑袋生的,大概率会像你一样。但人不都是下三路出来的吗。”

  “这倒是。”成天路笑道,“但话说回来,在书香门第长大,总得沾点文气吧,就算不成才,做个斯文败类还是可以的。

  你怎么一脑门妖魔鬼怪?”说着翻开手上的小说,没几页,就出现一个大涂鸦,画的一根绿汁淋漓的棒棒糖。笔法虽然稚嫩,但风格明白无误是琦哥儿出品。整本书被琦哥儿当成了画纸,糟蹋得体无完肤。

  琦哥儿无所谓道:“听别人说,我爹写的也是妖魔鬼怪,就是化成人样,不用特别过审罢了。”

  成天路摇头微笑,把书放回架子里。这本小说他在大学时看过,写的是六七十年代的事,群魔乱舞、牛鬼蛇神,那个年代长起来的作家,文字里哪个不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比起来,琦哥儿那些恐怖想象反而像游戏了。

  “他这种作品更难过审,你没看过他的小说吧。”

  “看不懂。一个稻草堆写两千字,看完我半辈子过去了。”

  “说起自己的爹就这么贫。”两人笑着,不自觉靠得很近。这个距离,抬根手指、脚步微移就会惊动对方,甚至眨眼,甚至呼吸。这个距离,眼神不管瞟向别处,最后总会落到对方身上。

  作者有话说:

  都登堂入室了,那下一章就直球射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