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当局者迷>第82章 82

  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里有很多搞笑金句,比如: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

  袁祝留学几年攒下来的几千英镑的积蓄还在她巴克莱银行的账户里,国内的银行账户加在一起还有五万左右的存款。她把活期的钱取了个整,带上定期存款单和巴克莱银行的账户流水,揣好几乎她全部的资产,坐上地铁——杨西盼早上打电话说他临时有事不能来接袁祝——袁祝在电话里听到了杨西盼那头儿还有个女孩的声音,显然昨晚杨西盼过得很好。计算了一下时间,袁祝发现坐地铁比她自己开车要更省时间。

  经过一宿断断续续地强降雨,这天的北京虽然黑云压城城欲摧,但空气清新,泥土芬芳,撑伞走在路上,袁祝的心情也没有之前那样压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她不住地想象着一会见到债主之后的情境,小声嘀咕着她提前在心里打了草稿的台词。

  到了一处前不着边后不着店的茶楼外,袁祝给杨西盼发了条微信说她到了,然后趁四下无人的这个空档,袁祝收起雨伞,躲在杨树下点了颗烟,或许是为了平复心情,或许是为了整理思绪,也或许是想放空一会儿——殊不知她的吞云吐雾被茶楼二楼雅间里的伍胡春意外地尽收眼底。

  杨西盼姗姗来迟。下车见到袁祝之后,杨西盼打电话跟对方说他们到了,袁祝此时开始心跳加速,甚至没注意到脚下的下水井盖。她一脚踩空,凉鞋的鞋跟卡在被井盖的缝隙里,袁祝再猛的一抬脚,凉鞋还在脚上,但鞋跟已经不在凉鞋上了。袁祝有一瞬间的沮丧,这难道是出师不利的征兆吗?她还是挺喜欢这双高瞻给她买得鞋子的,而且穿了几个月,这双皮鞋可算称脚了。可惜鞋跟恰在污水下水井口,她实在不想伸手去够。无奈,袁祝踮着右脚一瘸一瘸地跟在杨西盼后面进了茶楼。

  杨西盼带着袁祝进门的时候,债主老哥正在和伍胡春美滋滋地品茶。

  眼前的情景和袁祝刚才在路上所设想得几种可能都不一样,债主既不是大资金链子黑墨镜的社会大哥,也不是唐装一身手串一戴的“文化人”,而是位正常打扮得大肚子中年老哥。可能因为这位老哥爱出汗,他穿得白色polo衫的胳肢窝下面和后背上还有明显洇湿的汗渍。

  见他们到了,伍胡春起身,给债主引见了杨西盼,“我这个小兄弟也是从美国回来的,你姑娘出国留学的事儿让西盼的公司给你做,没问题的。”

  说着,杨西盼和债主老哥握了手,然后便大方落座。可是伍胡春似乎并没有要引见袁祝的意思,袁祝戳在一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袁祝无暇考虑伍胡春在心中是如何编排她的,她算是看透了,伍胡春这个人就是知其白守其黑,往好了说叫亦正亦邪,往坏了说,其实就是没有道德节操,今后她还是离这种人远一点儿吧,免得自己不知不觉中成了什么炮灰。

  已经落座的杨西盼又起身把袁祝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毫不客气地给袁祝拿了一杯茶,然后向债主老哥介绍了袁祝。

  三个男人评茶的时候,袁祝没有说话,自顾自地抠着手头儿塑料袋里的几摞钞票,很快它们就不属于自己了,袁祝光是想想,心里就滴血。

  听着这几个男人的聊天,袁祝才明白这位债主老哥准备把女儿送到加拿大去读大学,伍胡春借着这个由头让杨西盼给代理出国申请的全部事宜,具体花费都好商量。

  尽管这个环境雅致的茶楼是债主老哥的家当,其财力可见一斑,但一番对话中,债主老哥言谈举止间不免太过咋咋呼呼,而相比于张牙舞爪满嘴开火车的债主老哥,伍胡春显得异常温文尔雅。

  当年明月形容,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然而袁祝莫名觉得伍胡春深邃眼窝中的一双眼眸,时不时透出令人不寒而栗的精光。

  袁祝愈发好奇伍胡春究竟是什么来路,只是恐怕她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尽管她妈妈欠了这个债主老哥的钱,但实际上这个债主老哥还欠着伍胡春两百多万——伍胡春也可以算是个放贷得,只不过他玩儿的钱数大,放得钱也都给了熟人。

  要说伍胡春为什么这么趁钱,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几个哥哥一起当“倒爷”,虽然只是小打小闹地倒腾一些南韩的衣服,但是着实让他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来他开始慢慢正儿八经地做外贸进出口,比如卖给朝鲜缝纫机,买古巴白砂糖,卖给俄罗斯日化用品,买乌克兰废铜烂铁——伍胡春不愧是那个时候国际政治专业的大学生,对当年的苏联和苏联小弟们的国情了如指掌,投机倒把审时度势之娴熟简直如易中天评价刘备所说得那样搞笑却又恰如其分:刘备就像是船舱里的老鼠,总能最先察觉到谁会翻船。

  一直等到杨西盼和债主老哥互相加了微信,而且把具体怎么落实出国项目都说清楚了,伍胡春这才把话题引到袁祝妈妈欠高利贷这个问题上。

  大概因为有伍胡春和杨西盼在场坐镇,债主老哥对袁祝也十分客气。再次确定了妈妈祝美欣的的确确白纸黑字和债主老哥签了欠条之后,袁祝首先把塑料袋里的两万一千块钱推给债主老哥,“叔叔,这是我手里能马上取出来的活期,两万一千块钱,您点点。”

  债主老哥并没有迫不及待地翻开塑料袋清点钱数,反倒是劝袁祝喝茶。

  袁祝心里没底,尤其此时伍胡春和杨西盼肯定都在盯着她,这感觉着实让人觉得如芒刺在背。从信封里掏出来定期存款单,袁祝接着说,“然后这是一个三年的定期,存是存了三万,还有一个多月到期,您要是不急着这一时,到期之后取出来应该是三万三左右。”

  “嗨哟,我不着急,到时候按利息算就行。”

  袁祝怕得就是利息,滚一滚,利息比本金还多,这她怎么可能受得了。无奈,袁祝拿出银行流水,“叔叔,这里是八千多英镑的银行流水,您看看,今天来得特别急所以只是打印出来了对账单,这些换人民币的话也有七万多,这么算加一起也有十三万了。”

  这时候杨西盼也插了话,从他的书包里掏出来五摞钞票放在桌子上——袁祝本来还纳闷杨西盼怎么今天还背个书包,但她也没顾上多想。

  没等袁祝开口拒绝,杨西盼按住了袁祝的手,袁祝涣散不定的眼神迎上了杨西盼炯炯有神的目光。

  “还差多少?剩下的我微信转给你。”——杨西盼光是微信里就有五万多的“零钱”,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死钱”,连个利息收益都没有的那种。

  其实之前,问杨西盼借钱这个念头在袁祝脑子里闪现过,但袁祝清楚,就算杨西盼是有钱人,但在钱的问题上杨西盼不帮她是本分,帮她是情分,而如果杨西盼真的帮了她,那么她怕是要当牛做马结草衔环来回报杨西盼了。

  本来债主老哥就靠着收利息创收呢,结果杨西盼和袁祝这么一搞,老哥落得个收支平衡,但碍得伍胡春的面子,老哥也没多说什么,张罗着两个年轻人喝茶。

  这事儿算是告一段落了,可袁祝却一点都笑不出来,且不说她“一朝回到解放前”,更闹心的是她还欠了杨西盼八万多块钱——朋友之间最怕提钱。

  袁祝凑到杨西盼耳边,小声说请杨西盼找个律师拟一份欠条,留个字据省得以后说不清。

  杨西盼也很爽快,低声回答,“Okay。你快点把钱还我,我不要你利息了。”

  袁祝还想反驳,但杨西盼不顾还有两位老哥在场,抬手把一小块茶点塞进袁祝的嘴里,“好好喝茶。”

  袁祝很想问问杨西盼为什么这么帮她,但她又不敢问——其实有些话不言自明,还是不点透更好,免得到时候没法收场。

  杨西盼本来还想再陪袁祝一起待一会,但没坐多久就被女朋友的夺命连环call叫走了。显然债主老哥没想到袁祝并非杨西盼的女朋友,刚起了话柄想要对此大侃特侃,不料伍胡春把手里的茶杯往红木桌子上一放,开口岔开了话题,“老赵,我这儿还约了别的朋友,先走了,有机会改天再到你这儿来喝茶。”说着伍胡春转头看向袁祝,“小袁怎么来的?我顺路送送你。”

  伍胡春都开尊口给袁祝台阶下了,袁祝感恩戴德地应了下来,又踮着脚跟在伍胡春后面,一瘸一瘸地出了门。袁祝本以为伍胡春只是客套一下,为了给她找个走人的由头,不料伍胡春还真的给袁祝打开了车门,“看这意思还要下雨,你要去哪?顺路的话我送你,不顺的话我给你放在地铁站。”

  袁祝其实不想和伍胡春单独相处——说白了,她惧怕这个男人。但是伍胡春正说着呢,天上开始噼里啪啦掉雨点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