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当局者迷>第69章 69

  饭局定在近郊一座湖区公园附近的酒店,这里平时人少,非常适合安静地谈公事,而且从这个酒店的选址和内部装修来看,其背后的老板一定深谙,高档饭店是人们谈事情的地方,而不是吃饭的地方——如果真是饿得前胸贴后背要吃东西填饱肚子,出门往北50米进村,北京郊区的农家乐饭店质优价廉分量大。

  袁祝抬头望着这幢十多层高的酒店,撇了撇嘴,回想起在中科院念研究生时候的事儿。因为中科院安排研一的学生集中上一年专业课,所以她在中科院的雁栖湖校区住过一年。学校在雁栖湖公园的北边儿。而就在雁栖湖的西岸,有着一片一片圈起来用作私人地盘的别墅区,哪怕是在雁栖湖上泛舟的游客也不能在西岸登陆,只能绕一圈儿之后返回东岸的码头。每每看到学校北区有锁着的大门区隔开校区和通向私人别墅区的道路,袁祝都十分好奇,资本圈地自用,只服务于有钱人,这样真的符合我们国家的制度吗?

  其实这个饭局也没有真的请动什么主官,不过大家都熟悉“不怕官,就怕管”这句老话,能和相关人员搭上话就已经是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了。几位客人中,头发花白、人精瘦精瘦的方主任是文化和旅游局的,戴副眼镜文质彬彬的彭副科长是城市管理委的,大肚便便头发一看就是好几天没洗过的蔡主任是当地乡镇的干部,还有个小年轻姓张,是蔡主任手下没上岸几年的选调生。

  落座之后几位主任显然对这种饭局轻车熟路,尤其是那个彭副科长,看长相最多四十岁,但说话办事颇为老成持重。高瞻把主座推给方主任,而方主任转而把位子让给了彭副科长。彭副科长落座之后,泰然自若,谈笑风生,夸夸方主任和蔡主任,夸夸饭店,夸夸湖区发展一片大好,夸夸远瞩事务所,夸夸国内知名建筑师高瞻,他甚至还夸到了比如文文和袁祝这种一看就知道是来打酱油蹭晚饭的小喽喽。总而言之彭副科长口吐莲花,面面俱到,在场每一个人他都点到了。

  袁祝从彭副科长一番话里敏感地捕捉到一丝暧昧,那种酒局上岁数大、级别高的男性对年轻女性的轻佻,这无关任何深层次的交往,无非就是觉得官大一级压死人,借着饭局逗逗年轻女孩儿,过过嘴瘾甚至趁机揩揩油。总而言之,他有机会,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袁祝心里亮起了警示灯,她要保护好自己,同时作为虚长十岁的前辈,她也有责任保护好文文这个涉世不深又太过显眼的小丫头。

  高瞻这回十分开窍,他知道晚上这顿大酒是逃不过得,所以来之前就做了一些准备,甚至还买了护肝药。经历了上次的酒后断片儿,他算是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无论如何他都要保持清醒,扛到最后。

  只见高瞻口吐莲花,和方主任、彭副科长你来我往,相谈甚欢。平时沉默寡言稍显木讷的李天清,也跟蔡主任和小张有说有笑。李天清的游刃有余让高瞻十分意外,果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原来一直不言不语的李天清实际上还真有两把刷子。尹工毕竟年纪不算大,在如此的场面还是比较拘谨,而文文更是插不上话,袁祝则主动保持沉默,谢绝了服务员小姑娘,自觉承担起添茶倒酒的工作。袁祝眼睛滴溜溜地瞄着在座各位,状似不经意地拨动转盘,把彭副科长夹过的几道菜保持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

  要说高瞻,他今天颇有成功人士在酒桌上觥筹交错运筹帷幄的范儿,碰杯喝酒也十分豪爽,要不是袁祝知道高瞻那点儿一两下肚脸就红,二两下肚话就多的酒量,还真容易被高瞻今天的架势给唬住——难道他往酒里兑水了不成?

  袁祝这个猜测还真是对了一半,高瞻基本上把酒都偷着吐到茶杯和毛巾上了,真喝进肚子的也就十之二三,虽说这么干既不地道也十分浪费,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要是不作弊玩花样儿的话,喝不了几杯,一会就要横着出饭店包间了。

  很快,尹工、文文和袁祝也被方主任的几句话拉进了整个酒局。

  大概是文文的打扮太过显眼,小姑娘频频被敬酒。袁祝清楚看见身旁的小姑娘脸红得像颗西红柿,大概已经是不胜酒力了。

  趁着文文上洗手间,袁祝也跟着出去。发现小姑娘走路已经有点离里歪斜,袁祝赶紧上前扶住文文,照顾着小姑娘方便,还仔仔细细给小姑娘补了补妆。回到包间之后,袁祝给文文盛了汤,倒了温水,夹了主食,让小姑娘赶紧缓一缓酒劲儿。

  然而那位彭科长和方主任似乎还没有要放过文文的意思,还不住地找由头劝文文喝酒,而高瞻李天清和尹工似乎集体眼瞎,纵容着文文被接连灌酒。袁祝忍不住了,趁着在彭科长身边倒酒的空档,没话找话地跟他套起了近乎。

  “彭科长,哎,给您满上。听彭科长的口音是东北人,老家是哪的?”

  彭维康多年以来,尤其是调到北京之后,一直很努力地在改掉自己的东北口音,以显得自己更加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实际上他认为自己说话已经没有任何东北口音了,但没成想眼前这个年轻姑娘一下子就戳破了他的伪装。

  彭维康觉得诧异,但这对袁祝来说只是稀疏平常不足挂齿。她在大连出生长大,小时候刚到北京的时候也曾经经历过东北口音变北京口音的过程,况且彭维康不是她见过得第一个为了显得自己不是一口“大碴子味儿”,而刻意隐藏东北口音的人。

  但是彭维康面不改色,“盘锦。怎么样,你听说过吗?”

  “呦喂,盘锦这不是辽河三角洲的黄金地带么,红海滩很有名啊,大米也挺好吃。真是风水宝地出人才呐啊。”袁祝说这话的时候,故意加重了自己的京片子口音,以暗暗羞辱彭维康——其实别看袁祝现在一嘴京片子,小时候的袁祝说得是浓重而地道的大连话,海蛎子味儿浓郁,辽宁其他地方的人听了觉得这是山东话,但山东人听了说这绝对是如假包换的东北话。

  说起来,袁祝是一个很“骑墙”的人,她可以是大口吃牛羊肉、大口喝酒的内蒙人,可以是“你瞅啥、瞅你咋地”的东北人,也可以是“装垫儿台、胸是炒鸡蛋”的北京人,而她扮演哪种角色出身完全取决于她身处什么环境。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报纸上是这么逗乐的:中日关系不好的时候他是甲级战犯岸人言介的外孙,中日关系好的时候他是中国人民老朋友安人咅晋太郎的儿子,而他,就是日本前首相安人咅亚曰三。

  “您知道得挺清楚嘛,有机会到盘锦,我找朋友带着大家玩一玩。”袁祝的一番话让彭维康感到意外,这货他看不真。不过彭维康是个多年浸淫官场久经历练的聪明人,他旋即换了个话题,给自己打个圆场。

  “彭科长太客气了,有机会肯定要去看看彭科长家乡的大好风光,来,我敬您。”说着袁祝就去拿自己的酒盅,一边儿的高瞻听了有一种看好戏的想法,袁祝是要出大招了吗?

  袁祝满上了手里一两一盅的酒杯,“这第一杯,感谢彭科长,大人有大量,我生怕刚才猜错了,冒犯您,还让自己尴尬。”一饮而尽。

  袁祝不等对方有反应,立马满上酒盅,“这第二杯,感谢彭科长,我其实是大连人,后来才到北京的,所以咱们是纯辽宁老乡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再次一饮而尽。

  袁祝接着满上,“喝完这一杯,还有第三杯,还是要感谢彭科长,我这也是酒壮怂人胆,所以就借酒献佛了,如果说了什么冒犯您的话,您可一定大人有大量。”干干脆脆,一饮而尽。

  袁祝连干三杯着实吓到了在座除了高瞻之外的所有人。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方主任,他笑着夸袁祝爽快好酒量。袁祝故作谦虚,“方主任您过奖了,我实在是好不容易见到位老乡心里激动,而且您知道,我平时也没机会喝这么高档的白酒,今天借着我们高老师的东风,我也品一品好酒。”

  袁祝似乎总是喜欢装出一副怂怂的样子用类似的说辞来为自己的海量打圆场——不得不说,她信口开河信口雌黄的能力真是越来越强了,瞎话谎言张嘴就来根本不用打草稿。但实际上,有多少实力说多少狠话,至少在酒桌上,袁祝几乎可以随意走花溜冰大吹法螺。

  彭维康坐在主座儿被逼得下不来台,但是袁祝还在他身边赤条条地盯着他——彭维康又不是袁祝的中学老师,没必要怀着恻隐之心跟他客气,讲什么点到为止见好就收,用“闪电战”的形式灌倒他就是惟一目的。于是彭维康只好也连干三杯,二两多酒急急下肚,醉意像长征五号点火发射,直冲彭维康的头顶,仿佛整个头皮连带着头发都要起飞上天。

  彭维康已经招架不住了,但袁祝心里还在膈应着这个人刚才话里话外对文文的轻佻,所以她没有见好就收,轻易放过彭维康。接着敬完了方主任、老蔡和小张之后,袁祝又连着提酒,高瞻也似乎是摸清了袁祝的路数,也跟着附和举杯,彭维康很勉强地应付下来,但显然已经没有任何多余的战斗力对年轻女孩轻浮。

  隔着桌子,袁祝接收到了高瞻投过来的适可而止的眼神会意,毕竟几圈下来,大家几乎都喝得五迷三道。于是袁祝招呼服务员上清汤面和酸汤水饺,亲自给每个人盛好,她还特意给彭科长端过去,就差伺候着一勺一勺喂这位现管现官了——她已经尽力,再讨好彭维康她真的就要生理性反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