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文豪的悠闲人生>第247章 侠客行

  没错,李旭升这次写的就是侠客行这本书。

  没有为什么。

  作为武侠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也就金大师的作品算是比较出名的。

  而说到丁石闷,这里,曾经有人询问过一对分开了的男女双方的原因,问女的一方。

  男的一方不论人品、相貌、职业、学历,任何人看来,全是上上之选,但女的却弃之如败履,原因是什么?

  回答是:太闷。

  寄语天下男子,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闷。

  丁当没有法子使自己喜欢石中坚,就是因为石中坚闷。

  宁愿要石中玉,明知石中玉花言巧语,专门骗人,绝不专一,但却能得丁当欢心。

  俗,不可耐;男人闷,更不可耐。

  《侠客行》可以看是《天龙八部》后的小休。正如飓风过境,狂风骤雨之后,风眼来到,必有一番平静,《侠客行》在金大师作品之中,只能算是一个小品。

  当其时,忠实读者多人,相顾失色,以为金大师创作才华已尽,在那时就曾以这个比喻向各同好解释,如今看来,幸而言中,因为接下来的《笑江湖》、《鹿鼎》,简直令人神为之夺,气为之窒。

  ……

  主人公石破天自小没名没姓,和一个他以为是自己母亲的女人,僻居于一座不知名的荒山上。

  那女人叫他做狗杂种,他便以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名字。

  那女人脾气古怪,动辄打骂于他,他也习以为常。

  他从小学会了砍柴、做饭等种种家务,却大字不识一个,于世事、人心更是一无所知。

  一天,那女人忽然不见了,他自小相伴的那条叫“阿黄”的狗也不见了,便出去到处寻找。

  结果人和狗都没找着,自己却迷了路。

  毒酒和义兄!

  当他来到一个叫侯监集的小镇上时,适逢许多武林人物为一枚玄铁令大动干戈。

  他是个小乞儿的样子,谁也没注意,却因为饥饿太甚,捡了个混战中撒落在地的烧饼吃,意外地得到了玄铁令。

  正在众人发现,各各威逼利诱之时,玄铁令的主人谢烟客适时赶到。将玄铁令夺回。

  但这个魔头恪于诺言,必须答应为持令者做一件事,他怕众人教唆这个小乞儿让他干不利于他的事,便连令带人一起携走。

  不料他想尽办法也不能让石破天求他一件事,石破天告诉他,母亲对他的唯一教诲,便是不管怎样也不能求人。

  他虽然是乞儿却从不乞讨,别人给他吃他就吃,别人不给,他实在饿了,便拿了就吃,他也不知道这叫偷,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谢烟客无奈只好带他回自己隐居的摩天崖,途中石破天遇见几个武林人物围攻一个叫大悲老人的老头,他挺身而出,虽然没救成大悲老人,却在他临死之前做了他的朋友,得了他一套载有武功的泥人。

  到了摩天崖,谢烟客传授他两种极阴、极阳的内功,想让他走火入魔而死,以绝后患。

  不料正在石破天阴阳交战,即将走火入魔的时候,长乐帮来人硬说石破天是他们的帮主,将他劫回帮中。

  帮中的医道高手贝海石将石破天救活,反而成就了他阴阳合一的无上内功。

  帮中人都认定他就是名叫石破天的帮主,他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

  后来他自己也怀疑起来,等到他结识了一个名叫丁珰的女孩,那女孩指给他看,她从前在他肩头咬伤的疤痕时,他就更懵懂了。

  他喜欢丁珰又不敢喜欢,因为他还不能确定自己到底是谁。

  幸好在他最为难的时候,真的石破天被帮中人捉回。

  原来贝海石等人知道“狗杂种”不是真的石破天,但因他长相与石破天酷似,因此故意将错就错,让他冒名顶替,以替他们消解即将到来的灾难,而石破天肩上的伤疤,也是贝海石在他昏迷时用手术弄上去的。

  这时石破天已以帮主的身份接了侠客岛的赏善惩恶令,而在雪山派作了恶又冒名石破天逃出来做了长乐帮主,后又逃走的石中玉却又冒充“狗杂种”,石破天骗得了谢烟客的信任。

  石破天刚在石中玉父母那儿得了一点温暖和爱意,石中玉的到来使他只好又离开了。

  他先和人见人怕的赏善惩恶使交上了朋友,结为兄弟,后又邂逅雪山派祖师白自在的妻子小翠和她的孙女阿绣。

  开始他被误认为石中玉,差点被杀,但等误会澄清,小翠却收他作了金乌派的掌门弟子,阿绣与他也渐渐两情相悦。

  他们赶回雪山派,石破天凭借自己的盖世神功消解了雪山派的门户之变,治好了白自在的疯病。这时谢烟客在石中玉的唆使下,赶来向雪山派寻仇,但石破天的出现终于使一切真相大白,而丁珰也彻底弃石破天而去。

  不久石破天随白自在等武林高手持令前往侠客岛,在岛上经历一番惊险后,终于弄明白了三十年来许多武林高手前往侠客岛一去不返的真相:岛上一个山洞里的石壁上刻着李白的那首叫做《侠客行》的五言古诗,其中隐含了一项绝顶神功。侠客岛主从中土以赏善惩恶令逼来众多武林高手,只是为了一起参详这项神功,但各人见仁见智,谁也破解不了,而对武学的酷嗜,却使这些人面对石壁神智痴迷,再也不想离开这个山洞。

  石破天听着众人的争论,看着他们痴迷的样子,只是感到害怕,却不明所以。

  众人都在诗句分解注释的各个小山洞,他因为不识字,在那儿既害怕又看不出个究竟来,便来到刻着整篇诗的大洞。

  不料他往石壁上一看,目中所见都是一把把形态、剑势、剑意各各不同的利剑,所有的文字于他毫无实际的意义可言。

  他顺着剑势、剑意看去,内息自然而然随之流动,手舞足蹈,待得从头至尾看完一遍,这项神功已是被他练成了。

  回归中土后,为解一桩武林疑案,他随丁珰的叔祖丁不四等去寻找他的女儿,终于又回到了小时候居住的荒山。

  当他看到那条与他阔别已久的狗“阿黄”时,欣喜若狂,看来,在石破天的心中,绝世武功远比不上“阿黄”,比练成“侠客行”武功更高兴万分。

  然而他的身世依然是个谜。

  《侠客行》看似一段江湖逸事,其实它的主题是写石清夫妇对自己儿子的爱,不论自己的孩子有多坏,在父母的眼中他始终是一个做错了事可以原谅的孩子。

  另外它的主角成了一个连自己家度找不见得出淳朴的孩子,最后却又成了破解侠客行之谜的唯一一人,石破天大字不识一个,凭着天生的豪爽之气和善良质朴的性格成为武林第一人。

  内中耐人寻味。

  金大师为人们揭示了人性善的一面。

  好人好报,很多看似复杂的事其实很简单,只要人们能心存善念,就不会有很多机心,活得那么累。

  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没有看懂,或者说很难理解。

  大家都知道,金大师是信佛的,从他的一系列作品来看就知道了。

  所以这本书也是充斥着满满的佛教理念。

  《侠客行》是一部文学杰作。

  这部奇绝深刻的小说杰作,不仅是金大师小说中的最好作品之一,也不仅仅是武侠小说世界中卓尔不群的奇葩,而是足可与世界上任何形式的文学杰作——当然包括了「纯文学」或「雅文学」——相比较而毫无逊色。

  《侠客行》自然是一部极为好看的、引人入胜的小说。

  然而它的真正的文学、艺术及其哲学与文化价值,则正藏蕴于这「好看」之中。

  正所谓雅俗共赏,值得再三读之,依旧会意味无穷——说它「好看」,无非是指这部小说内容奇绝、情节曲折、悬念迭出、起伏跌宕而又结构巧妙、文字精美。

  要做到这一点固非易事,然而却也并不十分难为,一般的武侠小说大多能够如此,否则便不能畅销于世。

  一部小说,作为杰作,难就难在,好看之外,还要有「耐看」的品味意蕴;于酣畅淋漓的消遣与娱乐之外,尚需别有牵系人心之处,尚需内容真实而丰润、充沛而挚实,尚需意境高尚而深沉、切理而幽远。

  《侠客行》则完全当得起上述考评。

  《侠客行》,这是一部奇而致真、幻而弭深、俗极而雅的佳作。

  这是一座精心结构的叙事迷宫,是一个浑然天成的寓言世界。

  初读《侠客行》,在一气读完之后後,自会觉出这是一部「奇书」。

  而此「奇书」之中,自然是一些奇事、奇境、奇理、奇情与奇人。

  一部小说当得一个「奇」字已是不易,更可贵的是这「奇」的背后却别有深沉幽远的境界与洞天。

  这「奇」似乎就变得「不奇」了。

  又或者说,奇仍是奇,只是在明辨途径之后往往使人恍然大悟、豁然贯通。

  通读下来,整个儿一部《侠客行》就像一部迷宫。

  其中有的是一系列的「谜」,甚而谜前是谜,谜后是谜,谜中还是谜,且这些谜组合起来又是一些更大的谜。

  他让你看完了都在想着是不是还没完结?

  或许正是由于这些谜的叙事与解说才将一个个或智或愚或灵或顽或敏或痴的读者一一迷住。

  通过这些谜的设置、探索、猜想,乃至最后的明辩而获得一种阅读的快感,以至于大呼「好看」!

  显然,不到小说的最后,这谜不会完全解开——即便到了小说的最后还依然有「我是谁?」

  这一问——而小说的情节发展正就是这些谜的形成与破译的过程。

  「奇事」便是「谜」。

  要说「奇事」,小说《侠客行》可以说事事皆奇,从头到尾无事不奇。

  诸如小说一开头,写金刀寨出动数百人齐集侯监集小镇来找一个卖烧饼的老人寻什么「玄铁令」,而这位卖烧饼的老人居然身负武功,正是武林之中的人。

  而那「玄铁令」小小一块玄铁而已,竟使得武林中人人人欲得之而后後快,因为此「玄铁令」主人摩天居士谢烟客早年扬言:江湖上谁得此「玄铁令」都可以请他为之做一件事,不论如何困难都会锐身赴难在所不辞;因而金刀寨众强人、江南剑侠石清夫妇、藏边雪山派众子弟都想寻觅,乃至不惜强夺与死拼。

  然而其结果出乎意料地被一个根本无心于此,全然不知「玄铁令」为何物的非江湖中人的小叫化在一个烧饼中吃了出来┅┅如此等等,这些人事都可以说无一件不是出人意表离奇古怪。

  但在《侠客行》一书中,这些事与小说中主要情节的「奇事」相比,都几乎算不了什么。

  只能算是小奇,甚而是并无奇怪而已。

  比如叫化子烧饼中吃出「玄铁令」来看来离奇,但一旦知道这「玄铁令」乃是假扮卖烧饼的老人吴道通在众强人来临之际,急中生智,铤而走险地将它藏在了面粉之中烧熟,然后被强人打落在臭水沟边,这才被饿不择食的小叫化拾得,吃了出来,这事可以说是一点儿也不奇怪吧。

  然而奇也罢不奇也罢,这些事情终于引出了一件大大的奇事,以至于使这位拾得「玄铁令」的小叫化受尽冤屈与苦楚,祸福双至,整个儿令人——尤其是他自己——莫名其妙,满腹苦衷竟无人诉说。

  这就是小叫化的际遇生平及一番人世历险,可以算得上奇中之奇的「奇事」了。

  说穿了,便是小叫化的经历之「奇」与他的身世之谜。

  小叫化于无意识之中拾得「玄铁令」,谢烟客为了然诺,怕他人乘机使坏捣鬼,只得将之带到自己所居的摩天崖上。

  一路上谢烟客机心百出,想要小叫化求他办一件事以了结此「玄铁令」的心愿然诺。

  小叫化浑浑沌沌,不知人世凶险与人心叵测,只是不敢求人,一路上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险关与难题,居然于无心无意之间一一通过。

  到了摩天崖上更是面临险关而不自觉,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