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这恋爱一定要谈吗>第52章 :迷茫

  陈柏青今天给他发了好几条消息,但他不是在上课就是在练琴,只来得及回一句有事,待会儿聊。

  结果一晃就这个点了。

  姜游看着微信页面忏悔了一秒,觉得他仿佛一个渣男,真是没什么资格说陈柏青。

  .

  他思忖了下陈柏青的作息,试探性地发了句,“还醒着吗?”

  对面一秒回复,“嗯。”

  姜游放心了,发了个视频邀请过去,但是等陈柏青接起,他看见视频上的画面,立刻卧槽了一声,迅速把手机捂在了手里,做贼一样警惕地往四周看了一眼。

  手机另一端,单身公寓里,陈柏青刚刚洗了澡,只用一条浴巾裹着下半身,正擦着头发看向屏幕,这浴巾围得松松垮垮,要掉不掉,腹肌和人鱼线都很明显。

  “你这干嘛呢……”姜游脸都烫了一下,他捂着手机,只觉得昨晚撩陈柏青的报应都回来了,他小声嘀咕,“我这边可是室外,在大街上,你给我把衣服穿上,暴露狂啊你,知不知道检点两个字怎么写。”

  陈柏青挑了挑眉。

  这简直是天降飞锅,他好端端地在公寓里,怎么可能知道姜游是在室外。

  但他确实没有袒胸露背的爱好,把睡衣穿上了,看姜游那边的环境,还有面前的麻辣烫,低声问,“你在吃夜宵?”

  “嗯。”

  姜游给他看了眼自己的碗里。

  他打了个哈欠,眉宇间也有些疲惫,“我刚刚跟乐队的人练琴去了,练了好几个小时,吃的晚饭早就给消化掉了。下个月我们还要有演出,提前准备准备,过几天老赵有个朋友的新店开业,也喊我们去帮热一下场子。”

  仔细算算,他的日程还挺满的,甚至需要一个日程表。

  陈柏青也问,“你们演出这么忙,不影响你上课的吗?”

  姜游摇头,“那倒不至于,本来演出也大多在周末。大三了,我们课也不多。”

  但他想起刚刚最后在琴房外分别,老赵还要回去改工作简历,又叹了一声,神色也低落了几分。

  他跟陈柏青轻声抱怨,“再说了,我们这乐队吧,现在看着热热闹闹的,可也说不准还能再演几场。”

  “怎么了,”陈柏青问,“你们乐队有什么矛盾吗?”

  他本来听姜游说着自己的日常,笑得可可爱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结果短短几秒,姜游又晴转多云了。

  “没有,”姜游咬了一口蛋饺,“我们关系好着呢,要是关系一般,我也用不着难受了。”

  他把下午的事情说了一遍。

  “说实话,我当初跟老赵他们一起玩乐队也没想过能走多远,就是大学里找点事情做,更何况演出嘛,总觉得挺酷的,可是一玩两年,跑遍了小半个中国,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演出,我倒是……有点舍不得了。”

  姜游对陈柏青笑了笑,却有点勉强。

  陈柏青听得很认真,在视频的另一面,静静地望着他,当一个最好的听众。

  姜游戳了戳碗里的年糕,又低声道,“其实我看老赵跟左海洋,也想到了我自己,我也大三了,同学里有的在实习,有的准备考研。我呢,哪个都还没准备,现在我还能陪着乐队到处瞎跑,但是再过半年,可能我也像老赵一样了。”

  到那时候,他们乐队也许真就分崩离析了。

  像每一朵消失在海洋里的浪花,无声无息,也许多年后还会有曾经的观众记得有个乐队叫南吉川。

  可是他们很难再像学生时代一样,在舞台上肆意演出了。

  他们会分散在天涯海角,成为写字楼里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要东拼西凑,才能凑出一点假期,去重温少年时代。

  陈柏青在镜头外沉默地看着姜游。

  他能看出姜游脸上的茫然,也能理解姜游此刻的困境,但他无法为姜游去决定什么。

  在即将离开象牙塔的最后一两年,大部分年轻人都会有与姜游相似的烦恼,跟他们比起来,姜游甚至可以说是幸运的。

  起码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也曾经拥有过属于自己的梦想与快乐。

  而大部分人,可能匆匆忙忙几十年,依旧不知道自己心之所向。

  “别为还没发生的事情焦虑,”陈柏青温声道,“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想,但谁也没规定工作后就不可以有爱好,你毕业了一样可以去玩乐队,甚至有一天,如果你真的想要以此为事业,我也一样会支持你。喜欢什么就去做,别让自己后悔。”

  这大概是他对姜游最轻言细语的一次。

  跟高中时候逼迫姜游学习的严厉截然不同。

  姜游都懵了一下。

  其实他以前不怎么和陈柏青聊乐队的事情,他以为陈柏青不感兴趣,甚至是反对他做音乐。

  后来误会解开,他也还是不怎么习惯跟陈柏青倾吐。

  今天只是恰好被勾起了心底的一丝伤感,而陈柏青又在他眼前,他才脱口而出。

  可陈柏青却认真地在开解他,甚至说支持他。

  姜游一只手撑着脸,呆呆地看着陈柏青。

  天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了蒙蒙的细雨。

  道路两边的小摊子都收得差不多了,只有零星的几家还亮着昏黄的灯光,他坐在这朦胧的烟雾里,望着陈柏青,轻轻笑了笑。

  他没有回应陈柏青这句话,因为连他自己都还没想好。

  但陈柏青这样说,让他很高兴,心口都跟着一热。

  .

  他结了账,慢悠悠地背着吉他往学校走,塞着耳机,一边走一边和陈柏青聊天。

  宿舍楼道里很安静,已经到了落锁的时候,他压低了声音,问陈柏青,“哥,我下下周去找你吧?”

  陈柏青那边啪嗒啪嗒在打字,嗯了一声,语调微微上扬,带着笑意,“这么着急啊?”

  “嗯。”

  姜游停在了三楼的拐角,圆形的顶灯嵌在天花板上,洒下一团圆圆的光,楼道里空无一人,只有尽头方形的窗户,映着窗外黑色的枝桠。

  “想陪你过生日。”

  3.7号,是陈柏青的生日。

  陈柏青那儿敲键盘的声音顿了一下。

  “那我等你。”

  他说。

  .

  回到宿舍,舍友们还没睡着,但都躺下在玩手机,他就挂了电话,轻手轻脚去洗漱。

  躺到床上,跟陈柏青说了晚安,他又慢慢点开了微信上郁辰的聊天框。

  最新一条消息是张电子海报。

  这是一档大型音乐选拔节目,暂定名叫作“光年之间”。

  这张电子海报是郁辰偷偷发给他的,但姜游知道,乐队其他几个人肯定也早就看见这则消息了。

  国内这两年陆陆续续开始有了跟乐队有关的节目。

  这一档“光年之间”还在海选阶段,跟其他选秀不太一样的事,大概是为了噱头,参赛乐队要求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打出的旗号是邀请拥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一起逐梦。评委请的也是业内知名音乐人,海报上直接写着,比赛最终的冠军会签约“笛乙娱乐”,由金牌经纪人保驾护航,一手打造成明日之星。

  先不说这个宣传词多么的让人牙疼,但这对姜游这样的乐队来说,确实是个颇为诱人的消息,毕竟这一条杠子就刷掉了不少老牌强队。

  当然人家老牌强队可能也不屑于参加这样的选拔。

  他往前翻了翻,郁辰叭叭叭给他发了一堆消息,乐队里他俩关系最好,郁辰年纪小,性子也直,姜游脾气最和善,对他多有照顾,所以郁辰也跟他最亲。

  郁辰在微信里撒泼打滚,要姜游一起参加。

  “哥!!你看这个报名要求,有过演出经验,发行过唱片的年轻乐队,我们完美符合啊!”

  “隔壁米世代也想去呢,但他们队长年龄超标了,正在气得跳脚呢,他们内部都在开会议说要不把他踢出队伍得了。”

  “哥,咱们去吧去吧,你们都毕业了,就留我一个人在学校,我多惨啊,你们就当给我的青春留个纪念,陪我疯一下吧,咱们杀进去,一路闯关。”

  这么多字密密麻麻,姜游眼睛都被吵到了。

  但他还是没有立刻回复郁辰。

  他不知道赵禹跟左海洋是什么意思,要是过了海选,真的能去参加比赛,少说也要折腾小半年。

  赵禹还好说,但他记得左海洋申请了海外的硕士,已经十拿九稳,就等着offer了。

  他最终还是把手机塞在了枕头下,屋子里一片黑暗,只能听见隔壁床寝室长的呼吸声,一小片月光落在他的枕边。

  但他又想起刚刚在夜宵的摊子上,陈柏青轻描淡写地对他说,喜欢什么就去做,别让自己后悔。

  听得他心口一热,砰砰直跳。

  陈柏青身上这种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气质,一直让他很着迷。

  陈柏青太有决断力,他好像天生知道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高中的时候就自律到极点,想学医就早早做好了规划。

  想跟他在一起,想为两个人的未来规划,就付出远超出旁人的艰苦,攒下了第一桶金。

  他几乎没有在陈柏青身上看见过迷茫。

  唯一让陈柏青举棋不定,不知如何是好的,可能还真就只有跟他恋爱这件事了。

  但是反观他,从小学习就靠陈柏青鞭策,播音主持专业是他自己选的,却也稀里糊涂。

  当时陈柏青拿了一堆专业让他参考,他不喜欢理科,也不喜欢文科,左看右看,觉得播音主持点有意思,就说他要选这个,学了两年,他也挺喜欢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但要说长远规划与宏大目标,他暂时还没有。

  他好像没有坚定地做成过什么事情。

  说是浑浑噩噩混日子可能有些过分,但也算得上随波逐流,没有努力去追逐过什么。

  虽然他爸妈和陈柏青都把他当个宝贝,只要他快快乐乐,平平安安,他们就觉得满足了。

  但偶尔。

  偶尔。

  像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想,他也会想当个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闪闪发光的人,站在陈柏青身边的时候,不需要陈柏青弯下腰来配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