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睡前故事合集>第3章

  我是在一个卖大闸蟹的小贩那里听到这个故事的。

  【1】

  副掌门还不是副掌门的时候,只是青城山上外室弟子。

  他出生乡野。八岁那年家乡发了大涝,举家流离,在京城恶臭的巷弄里死了爹娘,成了一个孤儿。从此游荡在街头小巷,学会了坑蒙拐骗。

  十一岁那年,因为摸了个钱袋子心情甚好,随手救了一位伤重之人,将他藏在了自己栖身的巷弄里。那人挨了几日竟活了过来,临走时虚弱地说要回来接他。

  他也没有很期待。

  结果那人真的回来了。

  那天,他正因为捡地上的甘蔗皮惊了官家的马,被围着暴打。那人突然从天而降,将他护在了身后。这一回,那人鲜衣怒马,倚天仗剑,站在他身前睥睨众生,天不怕地不怕。

  原是个名满天下的大侠。

  他被大侠带回了青城山,洗下了满头满脸的脏污,穿上了青城派弟子的服饰,布料柔软得他都不敢碰自己。他看着镜子里的漂亮小公子笑了一下,镜子里的漂亮小公子也对着他笑了一下。

  他的命似乎一下子变好了。

  【2】

  他在青城山上练剑很努力。

  他刚入门,用的是一把小木剑,每晚临睡前都用衣襟细细擦拭它,仿佛在擦拭绝世之锋。

  那位大侠成了他的师叔。

  他从别人口中得知师叔的剑术有多么高绝,在江湖上多有威望,他的敌人是如何险恶,而每一次他都能决胜归来。

  他不知道有多崇拜他。

  他也想做个大侠。谁捡甘蔗皮被人暴打,他就挺身而出,倚天仗剑,睥睨众生,天不怕地不怕。

  师叔回来的那天,他抱着自己的小木剑跑去看他,想把自己新近学的剑招演给他看。

  院子里,师叔正和师父说话。

  师叔说:“思齐那孩子,学得怎么样?”

  师父叹了口气:“他的年纪太大了,左腿又被人打断过,习武强身健体可以,要在武学上有所造诣,却是痴心妄想。更何况,他的根骨很差,你我心里都有数。”

  师叔没有说话。

  师父道:“我知道他救了你的命,你心里感激他、怜悯他,想报答他。可小孩子的心愿,终究是小孩子的心愿。他今天想做大侠,说不定明天就不想做了。他在青城山上吃得饱、穿得暖,你不必再自责。”

  师叔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

  师父见师叔沮丧,又多夸了他几句,说他算学、文章都学得又快又好,从不捣乱生事。嘴巴又甜,与同辈都交善,师兄师姐们也都喜欢他。

  说着说着,想起一桩事来:“前日里我过寿,他去后山找了棵驱蚊的香樟,动手打磨了一副棋子孝敬我,只因我说下棋的时候被蚊虫叮了好几个包。”师父笑着摇了摇头,多有无奈,“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心眼多着呐。心眼多,哪能专心习武,继承你我的衣钵?不过只要不走歧路,也不会过得太差,你就不要再担心了。”

  师叔低声应了句是。

  师父道:“子期最近将玉岚剑法练到了第六层。”

  师叔喜笑颜开:“是么?”

  师父一捋胡须,哈哈一笑。

  后面的话,他没有听下去了,他抱着木剑悄悄溜走了。

  洛子期是掌门弟子,他见过一面的。师父与师叔要夸奖他的话,他已经听过一百遍了。

  【3】

  他第一回见到洛子期,是与师弟们踢蹴鞠,一不小心将蹴鞠踢到师父院子里去了,挂在树枝上。

  他虽然是师兄,但入门最晚、家境最差,被差使的总是他,于是跛着一条腿翻墙去捡。

  墙里有个白衣如雪的少侠在练剑。

  他只看了一眼,就看痴了。醒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在哭。

  他那时候已经看得出剑术的好坏了。他隐隐知道他不可能练成这样,一辈子都不可能练成这样,顿时有一种无边无际的悲凉之感。

  但是除了嫉妒以外,他又怀着一种更深厚的庆幸:“我虽然练不到,但这世上有人练到了。我亲眼所见。”

  底下少侠收剑,抬头盯着他瞧。他有一双很安静也很清澈的眼睛,映着桃花与天晴。

  他被少侠瞧见,局促地骑在墙头给他鼓掌,两手之间的蹴鞠就掉下去了。

  少侠捡去蹴鞠掸了掸,递上来。

  他一边伸手去接,一边说:“你好,我叫……”

  “子期。”不远处的游廊里走来一群衣袂飘飘的少男少女,他们的白衣上镶着精致的蓝边,手上握着锋利的宝剑,和少侠一式一样。

  “走了!”他们大声招呼他。

  “来了。”少侠把蹴鞠递到他手里,转身离开。

  他没来得及做自我介绍。

  爬下墙来,师弟们以手抚膺,连连问他有没有被人撞见:“要是被掌门知道,非得骂死我们不可!”

  “掌门倒是没有,就是有人在练剑。”

  他把墙里的事告诉师弟们,师弟们互相使了个眼色,一副心领神会的模样:“哦,洛子期嘛。”

  他问洛子期是谁,师弟们都撇撇嘴,脸上挂满了羡慕嫉妒恨。

  “这些掌门弟子跟我们不一样的啦。”师弟们最后言简意赅道,“我们管掌门叫师父,只是挂名而已。他们是真的一招一式都传承自大家的啦。不像我们,用破木剑。”

  【4】

  接下来他有意无意打听了洛子期的很多事。

  出生名门,根骨奇佳,年方十三岁已是门中翘楚,连老一辈中都只有师父与师叔能与他论剑过招。加之品性端方,已被指认为下一任青城山掌门,眼见要长成江湖上又一个传奇。

  没有人敢说,但所有人都在等,等洛子期长大,成为天下第一。

  他听说了以后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只愣坐在那里,觉得“这才是人生”。

  他想要的人生。

  他对洛子期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关照:他觉得洛子期是这世上另一个他,一个没有遭受任何不幸的他。他投了个好胎,天赋卓绝而家境殷实,没有被打断腿,没有挨过饿,有良师益友,有贵人伯乐,仿佛天地间一切的一切都在帮他,没有任何东西阻挡他站上武林的顶峰。

  他突然顿悟了自己为什么要受这许多苦。他战战兢兢觉得这个世道是公平的,洛子期的命太好了,所以这个世界上另一个他倒霉了,就像镜子的两面。

  他觉得这样挺好的。

  “如果要倒霉,就倒霉我好了。”他给祖师爷添香油的时候跪在地上偷偷许了个愿,“洛子期要平平安安,顺顺遂遂,成为天下第一。”

  他做不到的事,他祈祷洛子期可以做到。

  洛子期身上有他一切的想往。

  【5】

  在又远远观看了一次师叔与洛子期论剑之后,他对师父说,他不习武了。

  他虽然是挂名弟子,但因了师叔的缘故,还是能与师父说上话的。

  师父问:“那你想干什么?”

  他道:“我胸无大志,只想照顾师父的饮食起居,给师父尽孝。”

  师父叹了口气,顺了他的意。

  开始时的确是照顾饮食起居,他洗手作羹汤,替掌门跑腿送信。偌大的门派,每一个人都认识他,他却清楚每一个人的底细。

  随后渐渐开始出入库房。今天铸铁用了多少钱,明天田庄里收了多少租。师父说:“你算账好使,眼神也好使。”就允他出入密院,整理誊抄武功秘籍。

  再然后,陪掌门出门见客。

  都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前辈,笑吟吟地当着师父的面夸奖洛子期。

  这几年,洛子期出门在外,跟着师叔在江湖上游历,声名鹊起。

  从墙里香到了墙外。

  他心里有一种隐秘的高兴。

  我家有子初长成,青城山上洛子期。

  【6】

  洛子期十八岁的时候终于回了一趟青城山。

  他兴奋已极,偷偷用库房里新收的云锦替他裁了一套新衣。还有些边角料,给自己做了一条腰带。他穿不上掌门弟子的衣袍,就沾一点洛子期的喜气。

  他还准备了一壶酒,想趁着人多,热闹,敬一敬他。

  这一回他一定不能像十三岁时那么荒唐,他要郑重地告诉他自己的名字,道一声久仰大名。

  然而门派中却突然出了桩事。

  洛子期点名要的内功心法,竟有几页是瞎编的。幸亏临出密院他翻了一眼,他曾经誊抄过这本心法,过目不忘。

  密院中没有别的副本,他当即连夜誊抄了一份,第二天一早差人送出去,然后暗地里将碰过心法的人排查一遍,抓住了内奸。

  洛子期来密院中相谢的时候,他正握着长鞭,严刑拷打。

  洛子期隔着房门说:“多谢掌院。”

  这是洛子期第一次跟他说话,但他没出声。

  洛子期很快就走了。不远处歌舞升平,是为他接风洗尘。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喝了一坛酒,看着那白腰带上沾上的血迹,遗憾。

  遗憾之余,他又悟了:洛子期是光,他是影,既然道不同,还是不要认识了。

  他在底下看着他光芒万丈就好。

  【7】

  他暗地里除掉几个内奸的事,师父不置可否。师父年纪大了,正准备传位于洛子期,没有心思对付这种小事。

  只是几个月后的某一天,师父突然把他叫去。

  他到了以后,发现还有两位同侪等在院中。

  一位是世家名门,经常跟着师父出门交游;一位是巨贾之后,家财万贯,精通理财。

  三人经常在一起做事,此时面面相觑,不知师父是何用意。

  过不了多久,他听闻有两人的脚步声从堂前传来。

  一抬头,洛子期白衣佩剑,立在堂上如长剑在鞘,掩不住的肃杀之意。

  他个子长高了,脸也长开了,只是那双眼一如五年前,安静又清澈。

  他与他目光一碰,连忙低下了头。

  后来师父说了什么话,他都没心思听,幸好师父不久就打发他们离去了。

  师父回头对洛子期道:“这三人,一个长袖善舞,一个善于理财。”

  “还有一个呢?”

  师父意味深长:“他什么都肯做。”

  师父叫他选。

  洛子期拿起一支青竹签,往窗外看了一眼,写了三个字。

  【8】

  洛子期做掌门的那天,他做了副掌门。

  洛子期微微颔首:“副掌门。”

  他诚惶诚恐,受宠若惊,一拜到底:“掌门。”

  外室弟子愤愤不平:“洛子期算哪根葱?武功好了不起么?!”

  于是居心叵测地挑拨离间:“师兄,门中事务都是你在管,掌门却是他做的,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

  而他站在洛子期身边,看着他俩的衣袍一水的白衣飘飘,除了洛子期的袖口与襟口滚着蓝边,他没有,心中也道: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

  干起俗务来越发起劲了。

  时间一长,众人都渐渐忘记了他的名字。

  只道他叫“副掌门”。

  【9】

  掌门不在青城山,十有八九。

  每回他出门远行,副掌门都要忙上半个月。

  副掌门:“马上就入冬了,那件貂毛大氅给他带上。”

  副掌门:“帐篷也要带的,出门在外,找不到宿头怎么办?”

  副掌门:“金疮药带一点金疮药,还有安神香,点上一支不怕宵小吹迷烟。”

  副掌门:“马扎拴马上没有?不能叫他随地乱坐,要进寒气。”

  副掌门:“油盐酱醋给他备着,就备一点点,不用多,荒郊野岭自己烤东西吃的时候可以入入味。”

  副掌门:“再备点酒驱驱寒?”

  门人终于受不了了:“掌门是去行走江湖,又不是去野营的。”

  副掌门:“吃不好喝不好怎么行走江湖啊?!”

  转念又一想,打开了新思路:“东西带不齐,倒是可以外面买,所以钱要备齐。”

  当下捏着账本,看看哪里可以俭省,都给他打钱庄里,供他取用。

  待副掌门都安排好了,叫人把东西给掌门送去,却没有门人敢去。

  门人看着那小山似的包袱:“我觉得掌门是要骂人的。副掌门,你自己去吧。”

  副掌门就背着手梗着脖子把脸涨得通红:“我不去!我给他送?我才不给他送!我不去!”

  后来还是差了个资历最轻的小弟子送。

  小弟子战战兢兢地去,蹦蹦跳跳地来。

  副掌门:“掌门怎么说掌门怎么说?”

  小弟子道:“掌门什么也没说,不过好像挺高兴的,还把酒分给他的朋友,一起下山了。”

  副掌门松了口气,随即又提心吊胆:“大当家的带这么多东西,也着实不便,与朋友出行,还要被人取笑。”

  于是副掌门便在各地疯狂购置地产,开起了分坛。

  一时间青城派铺得到处都是。

  其他门派私底下言语:“青城派野心很大啊。”

  副掌门私底下道:“住客栈多不干净啊,让掌门最好住分坛,自家地方的毛巾都是烫过的。”

  【10】

  掌门偶尔寄些书信回来,是桃花笺里江南好。

  副掌门战战兢兢回信,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掌门便改寄土特产。

  副掌门最爱洞庭秋蟹。

  青城山上便年年都有洞庭秋蟹。

  【11】

  掌门年纪轻轻,玉岚剑法出神入化,江湖中找他挑战的人就多。

  副掌门应对这种决斗,是有处理办法的。

  他要请人去观看他们斗剑,为掌门举牌,为掌门欢呼,不管结果如何,造势先造起来。

  而掌门一般是不会输的。

  副掌门早就请才子吟好了诗,作好了赋,再请乐师铺个小调,在乡野传唱,在市井传唱,一时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青城山上洛子期又打赢了哪个不自量力的倒霉蛋。以掌门为主角的侠奇小说,一个地摊上能铺几十本。

  掌门的名声越来越大,找他挑战的高手越来越少。

  最后,月圆之夜,紫禁之巅,掌门挑战天下第一。

  他战了三天三夜,副掌门在遥远的青城山上,跪了祖师爷三天三夜。

  赢了。

  掌门在下一次武林大会上,高票当选了武林盟主。

  【12】

  青城山在洛阳开了百花会,做东宴请武林同道。

  掌门端立在门前迎客,副掌门忙得脚不沾地。

  请什么人,上什么菜,租哪里的房子,房梁上挂多少尺红布,来人送什么礼,怎么排座次,这鲦鱼在东市买和西市买差多少钱,少林和武当的弟子们挨得太近打起来了……这些事都得他管。他新做了一身白衣,没等过一个时辰就被泼上了酒水,少林武僧干的。

  好不容易平息了两家的怒火,众人已经坐定,掌门已经上台。副掌门正竖着耳朵听他作为武林盟主发表第一次演讲,后院突然起火。他整个人都炸了,跑去后院撸起袖子跟门人一道扑火。

  他正灰头土脸地拎着一桶水,听闻前院里,掌门朗声道:“首先,我要感谢副掌门。”

  他一愣。

  “再次,我要感谢副掌门。”

  他愣得更久了。

  “最后,我要感谢副掌门。”

  副掌门被后面的人撞了一下,新衣全然泡了汤。

  掌门作为武林盟主的第一次发言还如此乱七八糟搞七捻三。

  但是他心里却高兴。

  他在掌门看不到的后院里,用大碗舀了一杯水,权当是酒,一饮而尽。

  敬他武林盟主、天下第一。

  这一刻的荣光是他们两个人的,即使他没能站在台上,他没有姓名,甚至天底下除了他没有人知道,这一刻的荣光却真真正正是他们两个人的。

  他从十三岁见他,就在等今天这一日。

  他没有亲眼见过这江湖,但掌门的江湖背后有他尽了全力。

  待他换了身衣服,进到前厅,要应付一群敬酒的人:“你这副掌门做的真是运气啊!掌门声威浩荡,大树底下乘了凉,他还给足了你面子!”

  “那是,那是!”他笑道。

  他喝酒是很厉害的。门派中的往来应对都是他,江湖中人喝酒论碗,他从喝一口便吐,到现在一口气十好几坛不带停。

  后来的事他记得不是很清楚。只记得掌门好像过来,帮他挡了酒。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掌门已经带着武林中人讨伐魔教去了。

  【13】

  这一回掌门去了很久。

  副掌门在青城山上如坐针毡。

  可是他不能一起去,掌门不在,他是青城派的定心丸。他再是心急,也要安慰一众弟子,没事的,我们掌门稳赢!

  赢,确实是赢了,但别人都回来了,掌门没有回来。

  他们说盟主和教主大战三天三夜,然后一同跌下悬崖,再没有上来。

  一时间青城山上愁云惨淡。

  只有副掌门笑着说:“那他肯定是在悬崖底下遇到了绝世高手,传他毕生武功了。”

  说罢进门打包行李,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

  出了门,把门中事务安排好,请来了神医,带着人连日连夜赶去了西域。爬了雪山,编了藤绳,下了千丈崖。

  谁也不知道他怎么把掌门背上来的。

  下了山,在村民那里借住,衣不解带地守了半个月。

  掌门的高烧终于退了。

  这时传来消息说门中外室弟子叛乱,副掌门又马不停蹄要走。

  门人道:“掌门这几日就醒了,待他养好了身体,一同回去不好么?”

  副掌门沉下了脸:“这件事千万别叫他知道。如果他问起我为何突然回去……算了算了你们别告诉他我来过。”

  副掌门虽然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可以说一晚上嘴里不带一句真话,但在掌门面前,他从来不说谎。

  那就索性不说了。

  【14】

  副掌门在青城山上做了一次大清洗,杀了好些人。他们指着鼻子骂他冷酷无情、手段狠辣,副掌门心道你们何尝不冷酷无情。

  都是同门师兄弟,一起安生日子不过,要手足相残。

  副掌门嘴上不说,心里是很难受的。他还怀念当年一起踢蹴鞠的日子,可那些青梅竹马,全都被他亲手杀死了。

  以至于掌门回来,他都没有前去迎接。

  就像是很多年前密院那一晚,手上沾了血,便有些自卑与愧对。

  这一次事情闹得这样大,掌门也一定知道了他的手腕。

  他这里惴惴不安,掌门却心情大好。他听人说,掌门从西域带回来一位知己。那位年轻的剑客救了他一命,两人惺惺相惜,畅谈剑道。抵足夜谈,七天没有出门。

  副掌门松了口气。幸亏掌门什么事也不管,想来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甚关心。

  但随即而来的就是淡淡的失落。

  他其实也没想跟掌门抵足夜谈什么的。他对武学,没有研究,坐而论道这种事情不适合他。他每天晚上就是坐在房间里是打打算盘,看这个月花了多少钱,下个月哪里还可以俭省俭省,多给他添几件新衣。叫掌门看到,也要见笑的。

  掌门高不可攀,他没有亲近的意思。

  只是突然想到十几年前,他初见掌门的时候,没说完的那半句话。

  “你好,我是赵思齐。”

  他一个人坐在廊下,看着那株桃花,心里狐疑着:掌门……他知不知道我叫什么啊?

  【15】

  剑客与掌门日日论剑,青城山上尘嚣四起。

  说剑客是名门之后,剑术高超,加之英俊潇洒,实乃人中龙凤。掌门属意他携手江湖,要以副掌门之位留他。

  副掌门这些年处理偌大的门派,得罪了不少人,加上先前处置了门中叛乱,名声更加不好了。这风声一出,底下蠢蠢欲动,他做事都不如往常顺畅。

  副掌门有些心神不宁。

  他其实是很能理解掌门的。掌门欣赏与结交的,从来都是豪侠。剑客与他才更像是一对双生子,掌门想留他在身边,也实属正常。

  于是他慢吞吞整理起自己的贴身事物,发现这么多年,他给自己添置的东西少得可怜。

  只箱底里,翻出了那只蹴鞠。

  突然就难过了起来。

  原来兜兜转转那么多年,他与那个骑在墙头偷眼看的小子,没有两样。

  【16】

  第二天他去库房盘点炭火,正遇到剑客闲庭信步。

  两人擦肩而过,剑客笑道:“不过尔尔。”

  【17】

  副掌门第三天起来,发现门派里清净了不少。底下人毕恭毕敬的,他吩咐的事,没有人再给他掣肘。

  他叫来人一问,原来是昨天半夜里,掌门不知哪里听说了那句“不过尔尔”,当场将剑客请下山了。

  掌门说:“阁下在青城山做客,我副掌门不知哪里得罪了,我替他道个不是。”

  掌门又说:“江湖门派不拘小节,照顾不周,阁下还是另觅他处。来人,送客。”

  副掌门听完,闷坐了半晌,搔了搔脸:“这怎么好!”

  站起来在屋子里团团转。

  转完了,眼睛亮亮地问:“掌门吃了没?”

  门人道:“掌门闭关了。”

  副掌门有些失落,但还是马上鼓足了劲:“他这是要突破第八层啊!我们青城山开山立派以来,都没有人练到过!快快快快给他加鸡腿。”

  掌门闭关那两年,副掌门学了药膳。

  天天给他煲汤,加鸡腿。

  他发现掌门不爱吃香菇。汤里飘着的一片香菇去时什么样,来时什么样。

  “不要挑食啊!”副掌门这一回悄悄放了两片。

  再端回来的时候,香菇就吃完了。

  副掌门心中怀着巨大又隐秘的欢喜。

  他觉得在这苍茫的人世上,他与掌门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关联。他们彼此分享了一些秘密,虽然这些秘密极其微小,但是这让他确认,他与掌门之间有一种不言自明的默契。

  他是光,我是影,他是不是也明白?

  所以在他心里,自己是不一样的。

  【18】

  副掌门自认是与掌门很有默契。掌门就该潜心武学,做他的天下第一,其他琐事,他来操办就好。

  所以趁着他即将出关,副掌门搜罗了各家美人的画像,给掌门送进去了。

  他的意思是:你先挑一挑,挑好了,我去下聘,等你出关正好能成亲。

  送了两年饭的小弟子战战兢兢道,画像都被扔出来了。

  副掌门跟掌门虽然见面极少,但却是十几年的老相识了,这人还从没见他发过火。

  副掌门想到他正在紧要关头,不仅十分自责,跑去掌门门前磕头认错。末了又走到门前,贴着那窗纸道:“你说不娶,咱们就不娶,你不要生气,一会儿走火入魔了要。”

  门里不声不响。

  那天晚上,副掌门没有给他放香菇。

  掌门得寸进尺,半个月没吃苦瓜。

  【19】

  掌门迟了半年出关,八方恭迎。他没休息几日就重出江湖,行侠仗义去了。

  副掌门诶了一声,叠着他的衣服,没说什么。

  声名在外,便苍生在肩,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呐。

  也许等两人年纪都大了,掌门找到一个同样天子卓绝的徒弟,他自己找到一个同样心思缜密的守财奴,两人就可以闲下来喝口酒,聊聊天。

  【20】

  掌门未归,江湖生变。

  青城派树大招风,遭人暗算。

  对手一环扣一环,来势汹汹,势必要将掌门打成魔头。

  他调用了所有的关系,所有的手段,都解不了这个局。

  他没有办法,只好对所有人俯首认罪:“是我做的,我与魔教有关系,我才是那个魔头。”

  他深知十个大侠里面有九个都不是死在魔教手里,而是死在江湖里。这不是掌门的战场,是他的战场。他被人算计,是他技不如人,他认输。但掌门不能输。掌门身上是他一切的想往。

  他解下了副掌门的衣袍。

  当年这一身白衣,跟掌门一式一样,只是掌门的袖口与襟口有蓝边,他的没有。他们站在一起,就如同一对双生子。

  他想,这样的并肩,从此都不会再有了。现在想来,却是一生一次。

  【21】

  他被毒瞎了双眼,打断了手脚,受了重刑,体无完肤。

  但是他一口咬定跟掌门没有关系,武林中人也不过得到一句“是我做的”。

  他们要他公开受刑。在众目睽睽诛杀副掌门,也算是给青城派一个耳光。

  没有人想到,那一天,掌门来了。

  一个人来的。

  他风尘仆仆,不知经了多少场打斗。

  但当天下第一的洛子期屋檐上站起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怯懦了。

  没有人料到他会劫法场。

  副掌门拼得一死,只求弃车保帅,他却来劫法场。

  副掌门被压跪在地,听着周围刹那间静得什么声音都没有,脑海里突然想到很多年前的那幅画面。

  那人挺身而出,挡在自己身前,倚天仗剑,睥睨众生,天不怕地不怕。

  【22】

  “后来呢?”我问。

  小贩熟练地捡着大闸蟹丢进破铁盆里,称着斤两:“天下第一可不是吹的。掌门以一敌万,不知杀了多少人,把人救了出来。身后人说:’洛子期,枉你是武林盟主!枉你是天下第一!你还算是个侠客么?’洛子期当即丢下了他那把不可一世的名剑,然后随手拉了匹马,抱着副掌门转头就走。从此再也没有在江湖上露过面。”

  我想象那个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掌门丢下了背后那个血流成河的江湖,身前却是满怀春风。

  他们逃出很远,掌门勒马,副掌门失声痛哭。他失去了他隐忍打拼出来的关于两人的一切,但第一次听到那个人急促的呼吸,触摸到他的体温。

  他突然放声大哭:“我叫赵思齐!”

  洛子期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嗯,思齐。”

  他哭得更凶了:“我叫赵思齐!”

  洛子期道:“嗯,思齐。”

  对于洛子期来说,那是十八年前,他写在竹签上的那三个字。

  对于赵思齐来说,那却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终章】

  故事好听,但我没有忽视更要紧的事:“诶诶诶你怎么缺斤少两啊!”

  小贩比我还雄赳赳气昂昂:“我看不见!你眼瞎啊!”

  我这才发现,这小贩眼中神采奕奕,却没有焦距。

  他身边的男人一直坐在小马扎上用绳子捆螃蟹,此时抬起头来,从容地把一只螃蟹丢进我的箩筐里。

  气质凛冽,像个高手。

  “你怎么给他补了二两的螃蟹?日子过不过了啊?!柴米油盐要钱伐!屋顶又漏雨了你知不知道!”小贩喋喋不休地数落着。

  我也很不满意:“再多给几个吧,我又不是不付钱。”

  “我们自己留着吃的。”男人说完牵起小贩的手,抓着两个马扎和一桶螃蟹,收摊回家了。

  “好不容易治好了,以后不要再装瞎了。”男人安静道。

  “生意做不做了啊!”

  我想,他们大概是一辈子的拍档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