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忘了就好【完结】>第14章 这东西基本上已经失传

  咕咾肉是经典粤菜了。大块的炸肉配上酸甜可口的酱汁和菠萝,色泽鲜亮艳丽,促进食欲,作为主菜在餐桌上十分受欢迎。

  但随着近年养生和健康主义流行起来后,这样“重口味”的菜品出现的频率开始降低。而且,咕咾肉不是一道很好做的菜,真正要做好它工序繁多,也考验功夫。

  选三瘦两肥的五花肉,首先要腌肉,用盐、糖、蛋黄抓匀肉块后再裹生粉,生粉多了会硬,少了则炸出来的外皮不脆,裹上生粉后不断抓捏肉块,使炸出来的肉肉汁裹紧,外皮不松散。

  接下来要熬酱汁。糖醋酱汁的调配非常讲究,好一点的饭店会用白醋、英式黑醋、番茄酱、番茄膏、柠檬汁、果酱与红椒片一起小火熬熟,直至汁水荧光透红。

  炸肉的油温必须是120度,八成熟后再升至150度油温,最后开火捞肉。菠萝辣椒先要焯水,捞出后先炒洋葱,再倒入糖醋汁、菠萝、辣椒和炸肉,关火用锅子的余温将肉块和菠萝辣椒炒上酱汁,锅子如果太热,糖醋汁会渗透到炸肉的酥皮中,外头那一层皮则发软黏牙。

  好的咕咾肉做出来,糖醋汁只挂在皮面上,而皮脆肉嫩,咬下去,肉汁迸射,酸甜的酱料立刻综合掉腻味,只留下油香。

  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咕咾肉有点像意大利面。好吃,高热量,每间餐厅都能做,但不是每间餐厅都能做好。

  卖不上价钱、不好做、销量还不高,这样的菜要么改良创新,要么就应当面临淘汰。

  不过,李添的想法还不仅仅在一道咕咾肉上。

  他的目标是荔府整个菜单,除了改良淘汰一些旧例陈规,精简菜式,他还希望调整菜品风格,提升品质。毕竟到了副厨的位置,他也应该为荔府带来一些新鲜的、属于他风格的东西。

  荔府自从宋裕明接手之后,它的定位一直都很明确,以中高端宴席作为主要经营策略,粤菜为主,海鲜为特色,结合了潮州菜、顺德菜、客家菜以及日本菜、越南菜、泰国菜,融合创新与传统,打造出一套独特的“园林式菜系”。

  尽管早茶点心广受欢迎,但实际上早市并不赚钱,真正的利润在午市和晚市的VIP包房和宴会厅。包房的菜单和大厅是有差异的,提供更精致的位菜和指名菜服务;宴会菜单则又是另外一个体系,早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宴会设计师的时候,是宋裕明亲自上场,设计了全套“关西宴”、“四时宴”、“八珍宴”、“风和宴”的宴会菜单,满足不同层次客人的不同需求。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放缓,包间和宴会厅的营业额有所回落,而大厅翻台的轮数在增多,所以,饭店也需要顺应变化,更重视街坊邻居的口味。

  不过李添不着急,改菜单的决定必须谨慎渐进,还需要和多方商量讨论,集合后厨所有人员的意见,在他还没有把这个副厨的位置坐稳前,不宜太过冒进。

  宴会设计师找他过满月酒的宴会方案,她是听说过宋裕明这位爱徒的故事的,却是第一次见真人。他比她想象中更年轻英俊,气质上也更温柔,她以为以宋裕明干练精明的个性,应该也会找一位气质相型的“强将”,但这位副厨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是个冷淡脾气,实在是不像后厨里面出来的师傅,反倒像前厅穿小西装弹钢琴的。

  “和行长太太对接过后,除了例牌的装饰、投屏,还要设置抓阄的环节和道具,所以打算在前台左边准备长桌,配合一个拱形展板,装饰一些气球之类的。鲜花类的装饰则全部不要,小孩子的妈妈有点花粉过敏。”

  “装饰东西别太多,离第一排的第一桌要有一定距离,别挡着楼面上菜的路径和客人通道。”

  “好的,距离我们算过,是足够的。”

  “菜单我看一下。”

  设计师把菜单方案给他:“做了一套初步方案。我们是想着,年夜饭一家子才在这里吃过,菜单就避开一些年宴的东西,做了更新。”

  李添一边翻菜单一边看宾客名单:“客人是以行长本人的好友亲戚为主,年纪偏大,主要是中年和老年人。煎炸油腻的东西要减少,他们这个层次的客人什么好东西没吃过?无外乎吃一个健康安心,菜品上档次撑得住场面就可以了。”

  他改了两道肉菜:“猪蹄换牛肉粒吧,有乳猪不用再有猪蹄了;海胆换皮皮虾,现在是皮皮虾的季节,时令的东西更好还没那么贵,椒盐就行。主菜还没定?”

  “对,过年吃的是螃蟹刺身,所以这次我在考虑是澳龙还是帝王蚌。”

  李添果断选了前者:“澳龙吧。”

  象牙蚌一般也是做刺身。

  设计师问:“那做法的话……我们一般是伊面或者高汤。”

  “容我再想想,做法上可以有点新意。”

  “好的。客人那边下周五过来试菜,在此之前定好就好了。”

  李添想起刚刚看过的现场投屏的海报:“我看,家里是不是不止一个孩子?”

  设计师笑起来:“对,这是二胎了。头一胎是女孩,当时满月酒也是在我们这里办的。总厨还说呢,估摸着还得有三胎,一家子就能赚三次。”

  “男女双全,龙凤呈祥,是该好好庆祝。”李添只附和了一句:“对了,行长太太的电话你有吗?我想给她打个电话,也问问她关于菜单有没有自己的想法。”

  设计师把菜单改好了发李添一份,李添敲定后拿给宋裕明。

  宋裕明看一眼,啪地把文件夹关上了:“‘龙凤呈祥’?这东西基本上已经失传了。”

  李添做好了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原始菜谱现在确实只有台湾有孤本了,但香港还是有一些退休老师傅会做的。况且,也不用真的用原始菜谱嘛,有个大概我们再做改进就可以了。”

  宋裕明笑着用文件夹轻轻拍一下他的脑袋:“这东西可不容易做,就算你愿意做,不一定其他人也愿意。你还要先教他们。这里都是成本。”

  “所以才要改进呐,改工序也可以减少难度。”

  “怎么改?你有具体配方吗?”

  “有一个思路,具体的我这周末写一个配方出来。”

  李添知道师父的疑虑,但他有他的想法:“我知道这东西做起来成本高,可客人的档次也配得上成本呐。两万多快三万一桌的东西,来来回回无非是那些食材,都是澳龙,那人家凭什么选了我们,不选天鹅宾馆,或者东海渔村?凭什么年年来吃年夜饭,吃了又来吃满月酒?”

  宋裕明很认真地听他讲。

  “行长和太太是六十年代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结婚的时候刚赚第一桶金,在从前马场旁边的家具城后面有个小饭店,当时还叫祈福酒家摆的酒,席上就有这道‘龙凤呈祥’。那还是傅太太人生第一次吃龙虾,她记得的。后来八十年代一过去,这道菜就消失了。她也就吃了那一次。”

  “时隔四十年,儿孙绕膝,家族已经壮大,在三代同堂的家宴里重新吃这道菜,必定是有意义的。我们中国人的亲情都在‘吃饭’这两个字上面,饭桌文化是家风家学最重要的体现,行长年年在荔府过的那些除夕年夜,过的不就是这个?”

  他讲完了,讲得都有点气喘吁吁的,但眼睛亮亮的看着宋裕明。

  宋裕明满意地把文件夹还给他:“不错,还做了事前功课。”

  李添知道这就是他同意了的意思:“那我现在就开始准备找菜谱配方,这周一定给您一稿!”

  他准备回去干活了。

  宋裕明把他叫回来:“《饮食男女》里的那道龙凤呈祥是台湾圆山饭店的总厨做的,菜谱也是他写的,当时印量很小,所以孤本现在有市无价。12年我去台湾做两岸文化交流的时候,参观了圆山饭店,他们的副厨给我送过一本,但是可能压在家里书柜下面,我今天回家找找。”

  李添很开心:“您要是忙,我去找也行。”

  “那今天下班一起回去吧。”宋裕明点头。

  到了坐上车,李添才反应过来他是要去宋裕明的家。

  他一心想的都是去找菜谱,完全没有注意到场景设置,爬进了副驾驶,看着熟悉的车标他记起来自己是要干什么,脑袋一懵,连安全带都忘了系。

  宋裕明笑他:“怎么了?”

  李添本来脑子里是有另外一件事的,说起来自己也想笑:“噢,阿夏,”他说的是卢夏:“认真是认真,刻苦也刻苦,就是脑子蒙查查,分不清楚轻重缓急。”

  事情是这样的。

  李添午休起来巡检觉得走廊信息墙的内容有点旧了,让卢夏小朋友更新,模板照套从前的,换内容就可以了。在李添看来,最多就是半个小时的事情,结果卢夏磨了两个钟。

  为什么磨了两个钟呢?因为卢夏很纠结,他觉得模板和内容风格不适配,他一定要换模板,在网上光找模板找了半个小时,好不容易模板找好了,内容又反反复复地改,两个字的调整他也要拿给李添审一遍。热菜部主管交代了他要提前泡发干木耳和香菇,他做信息墙给做忘了。

  到了下午四点钟的时候,热菜部主管康时汉到处找不到人,最终在复印机房里抓到了小切配,气得当场飙粗口,让他辞职滚蛋。卢夏小朋友还很无辜地说,是副厨让我来做这个的。

  于是康时汉找到了李添,质问他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切配花那么多时间去做这种杂活。李添这才知道卢夏在干什么。

  他哭笑不得地和卢夏谈:“你觉得这东西值得你花两个钟头去做吗?那厨房里的事情呢?”

  卢夏想了想说:“我以为,这个东西很重要,我以为你交代的事情肯定比康主管的更重要。”

  宋裕明听到这里都乐了:“态度是端正的,逻辑是闭环的。”

  李添只觉得头疼:“搞得我还把康哥得罪了。人家现在肯定对我很大怨气。”

  所以上车之前,他在想着怎么去给热菜部主管赔礼道歉。

  “切配干点杂活不是很正常吗,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谱?都来了三年了,他自己热菜部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不知道吗?”宋裕明还觉得不应该来质问他的副厨,“教不好自己的人还有脸了。他要给你脸色看,你把他叫来我办公室。我管。”

  “您别!我不是这个意思。”李添不想让老板干预,为着他空降副厨,本来已经有争议了,“改天我给康哥买包烟就是了,我是想卢夏这个孩子恐怕难当大任。本来我还觉得他挺有前途的。”

  “一个团队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人,关键看怎么用。”宋裕明俯身去给他把椅子放下来:“累了就眯一会儿,到了我叫你。”

  李添嗯一声舒舒服服窝起来,闭上了眼睛,眯着眯着真的睡过去了。宋裕明要把他抱下车子的时候,他才迷迷糊糊醒过来,宋裕明用外套包着他,亲他的嘴巴:“没事,你睡你的。”

  他本能往师父脖子上挂,头挨着师父的胸口又睡过去,菜谱已经被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一觉就睡了两个多小时,一睁眼外头月亮都中天了。

  他想起来怎么回事,缩到被子里冷静了一会儿,男性的熟悉的气味愈发浓郁,反而更让他意乱神迷。他在床上打了个滚,眼睛适应黑暗后能辨别出来这是主卧,格局没怎么变化,就连床头柜上的相框都还是他买的那一副。

  他坐起来,把台灯扭开,黄光照着相框里的照片,那是他拜师当天和宋裕明拍的一张合照,老男人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使两人看起来很亲近。

  但实际上,作为学徒的他在这之前几乎没和宋裕明说过话,也很少见到这位总厨。仅有的交集就在拜师几天前,学徒月度在岗操作考核,宋裕明亲自到场逐个点评,幽默又独到,风度翩翩。他都看呆了,轮到他的时候他紧张得要命,宋裕明夸他做得好,还问他是不是有厨房经验,他说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宋裕明就站在所有学徒和主厨面前,问他,想不想长干?要不要当我的徒弟?

  那么多人,就他一个让宋裕明指了名字要收徒,大家都在议论他,在注意他,他简直不可置信。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打动了这位大领导。

  李添端着那副相框看了一会儿,把东西放下,心想,老男人不会是趁他睡觉故意换的照片吧?

  他从房间里出去,楼下是开着灯的,书房的门半掩,里头窸窸窣窣翻弄书页的声音。

  李添终于记起他是过来找菜谱的,心里有点愧疚,推门进去:“太晚了,您去休息吧。”

  宋裕明早就听到了他的脚步声:“来。”

  李添走过去,看到宋裕明手里的那本原文版的哈罗德·马基《食物与厨艺》第一册 ,笑起来:“怎么想起来看这个?”

  “看到了就随手翻一翻,温故知新。”宋裕明放下了书,拉过人来接吻:“怎么不继续睡?”

  夜深人静,心爱在怀,熬夜也是惬意的。

  李添回吻他:“您去睡吧,我来找。”

  宋裕明转了个身,从身边堆放的书册里抽了一本出来,封面正是《饮食男女》的经典剧照——父亲老朱在餐桌前握着女儿家倩的手那一幕,桌上是做厨师的父亲为了孩子们做的饭菜。

  李添拍拍那封面上的积灰,往里头翻:“对,就是这个!”他兴奋起来就去亲宋裕明:“您怎么这么厉害?什么都有。我以为我要去一趟香港才行呢。太好了,这下省事多了。”

  宋裕明神气地扬着下巴。

  作者有话说

  宋:快来看这里有个老实人,我说去找菜谱,他真的信了。

  (《饮食男女》就是李安的家三部曲之一,因为太出名了,我就不标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