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太子亲手烤的鱼,康熙和胤祾父子确实都吃到了,并且都赞不绝口,甚至还各自写了一首诗,专门赞美它到底有多好吃。

  随着两首诗的传播,一时之间,烤鱼竟成了风靡京城的一道美食,人称“元良烤鱼”,元良乃储君的别称。

  底下人将此事汇报上来的时候,太子并未觉得这是对他的不敬,让他们不必干涉。

  无形之中,太子在民间的形象倒是变得十分亲善,百姓吃着“元良烤鱼”的同时,也会私下传颂太子的过往事迹。

  有人赞他天资聪颖,博学广识,不但孜孜不倦,勤于学业,还在十岁之龄时,就开始帮着皇上处理国政,皇上离宫时,他日日亲自去问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位长辈,十分孝顺懂事。

  就连如今推广下来的御稻米,产量足足比先前翻了一番,也是太子负责培育的。

  民间对太子的赞颂愈多,文武百官,尤其是亲自接触过太子的那一批,纷纷坐不住了,都开始给自己的亲戚、学生、朋友等宣扬太子平日里的一言一行。

  有人赞他书法端重藏锋,俨然名帖,如铁画银钩,美难言尽。

  就连他的老师张英也出来肯定道:“青宫睿学孰敏,即法书一端亦超越前古而冠弁百王。”

  另一位太子师汤斌不甘其后,也对外称:“皇太子自六岁学书,至今八载,未尝一日间断。字画、端楷在欧、虞之间。”

  欧虞分别指的是唐初四大家中的欧阳询和虞世南,二人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

  还有人说他仪表不凡,举止优雅,盛暑炎热,依旧冠服齐整,行走坐卧间从容不迫。

  还有人说他不拘小节,宽厚仁爱,自己第一次面见太子时,有所失仪,太子不但面上丝毫不见鄙夷之色,甚至还出言宽慰,替他解围。

  太子虽身处紫禁城中,从未在人前露面,可关于他的传闻,却越来越多,还几乎都是褒扬。

  百姓对太子的期待越来越大,对大清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事关储君,康熙自然密切关注着民间的动向,每每看着上奏的密报,满是对太子的赞扬,他就不禁扬起笑容,露出骄傲的神色。

  他的保成起止他们说的那样,他的优秀,他的才能,远不止于此。

  从那日起,今后每一次离宫外出,康熙都开始带着太子,令太子随行。

  六月里,要去木兰围猎,与蒙古各部王公贵族会面,这也是太子第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康熙自然想把一切都做到最好,不许任何人轻视了太子去。

  “太子的车驾要最好的,仪仗要跟朕一样,无论是路上,还是到了行宫,一应用度也比照着朕来。”康熙亲自召见负责此行的总管,事无巨细,一一叮嘱。

  “这这这、皇上,这不合规矩啊,太子毕竟只是储君,如何能与皇上您一样呢?”

  “朕说可以就可以,你照办就是了,难不成朕的话还不如那些所谓的规矩好使?”

  康熙气势一沉,那总管胆儿都快给吓破了,哪里敢再说什么。

  这件事传到无逸斋的时候,太子站在窗前,望着外头的翠竹秀林,静默良久。

  “张良敬,你去告诉负责此行的总管,孤的一应待遇不得与皇阿玛一致,只需比其他阿哥略高出一等即可。”

  他是吃过享受越级待遇的亏的,此生自然要处处谨慎,不敢再犯。

  张良敬有些不解。

  “殿下,是皇上亲自吩咐如此,并非殿下自己僭越,这是皇上对外展示,对殿下的荣宠,马上就要会见蒙古各部,他们可都不是好相与的,若能从这些方面压制过去,殿下也能避免他们轻视您。”

  “孤不需要那些,蒙古各部生下来就在马背上讨生活,他们崇尚的只有武力,而非其他,孤想要的是让他们心悦诚服,不是迫于皇阿玛对孤的重视,而不得不假意恭迎。”

  “……奴才明白了。”

  张良敬在太子身边侍奉越久,越是打心底里钦佩这位少年储君,他心智过人,勤于律己,自信而不骄矜,凡事谋定而后动,每一步都有他自己背后的用意。

  起初他还会质疑,自从亲眼目睹太子所行从无错漏,便知道,太子之所以是太子,是因为他的所思所想,一般人根本就猜不透。

  康熙来到无逸斋巡视时,检查完太子的课业后,太子顺势提起此事,将自己的想法悉数摊开在康熙面前。

  “儿臣知道皇阿玛爱惜儿臣,但儿臣既是皇阿玛的儿子,也是皇阿玛的臣子,儿臣不愿以己之身冒犯敬爱的皇父,使天威有损,还请皇阿玛允许,就让儿臣按照礼制随驾。”

  康熙一开始被拒绝是有些不悦的,保成怎么能拒绝他对他的好呢!这但凡要是换一个人,那就是不知好歹,是要被他斥责惩处的。

  可听完保成的这番发自肺腑的话,他那颗老父亲的心是又酸又涨,一手养大的儿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体谅他了,懂得维护他了,他高兴。

  但又想到因为这些,保成不能享受到跟他一样的待遇,好不容易跟他一起出趟远门,还要过得紧巴巴的,甚至不如在宫里舒服,他就心疼得紧。

  “好吧,朕答应你。可原本皇太子的一应待遇,都是按照前朝的旧制制订的,朕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到时候再叫他们重新制订一份新的,总不能委屈了朕的保成。”

  能够让康熙答应,已经不容易了,太子虽然觉得自己没什么委屈的,但皇阿玛既然觉得他委屈,他也只能是“委屈”了,随皇阿玛改去吧,总归也不可能像最开始那样,与皇阿玛一致。

  一同出巡的,还有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还有八阿哥,加上太子,一共八位皇子。

  出发当日,太子看着自己那架比御辇只略小一点点的车驾,以及只比御驾少十人的金銮卫,轻轻叹了一口气,果不其然,这一路上的待遇还是远超一个皇太子应有的规格。

  跟其他皇子的对比起来,差别十分明显。

  不过幸好有个胤祾,他不愿意亏待自己,整个行程,几乎都赖在太子的马车上,不但自己赖着,还带着其他兄弟一起。

  “我一个人待着多无趣啊,太子哥哥整天不是看折子就是看书,你们就轮着一起过去坐一坐,陪我解解闷呗。”

  他素来人缘好,兄弟们也都喜欢跟他待在一处。

  因此每个人都被迫享受了太子所带给他们的舒适,所谓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就连原本怨言最大的大阿哥都不吭气了。

  一路上有说有笑,倒也热闹,比宫里又少了许多约束,大家都觉得很轻松,很愉快。

  随行的大臣又暗自记下了一点:太子殿下友爱兄弟,手足情深,一路上竟同吃同住,瞧着竟比好些人家里的子女,关系都要亲密。

  唯独康熙不大高兴,儿子们都挤着到太子那儿去了,他的马车上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个梁九功。

  气得他踢了一脚角落里坐着打瞌睡的梁九功。

  “哟!皇上有事您吩咐。”还未彻底清醒的梁九功开口就是这一句。

  “哼!去吧太子给朕请过来。”

  梁九功把头上的帽子扶正,赶紧给暴怒边缘的皇上办事儿去了。

  “太子殿下,皇上请你过去一趟。”

  帘子一掀,梁九功瞅见里头露出好几个脑袋来。

  除了骑着马跑去前头的大阿哥,在自己马车里看书的三阿哥,有点不太舒服在休息的七阿哥,剩下的四阿哥、五阿哥还有八阿哥都在这儿了。

  “保宁,你照顾好大家,我先过去了。”

  “等等!”胤祾又爬起来,在他亲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太子一脸无奈地看着他。

  “哥~”胤祾丝毫不害臊地撒着娇。

  “好,答应你就是了。”

  太子走后,其他三个人都盯着他,尤其是五阿哥胤祺。

  “二哥,你到底跟太子说了什么啊?难得见他这么为难。”

  “嘿嘿,等太子哥哥回来,你们就知道了。”

  太子登上御驾,按照规矩行礼问安。

  “起来吧,朕看折子看得有些累了,叫你过来说说话,朕听见那几个小的都跑到你那儿去了?吵着你看书了吧。”

  朕这就把他们都赶回各自马车上去,后边这句康熙还没来得及说出口。

  “吵倒是算不得,弟弟们在一起,总是讨论课业居多,儿臣在旁边听着,还能顺便复习幼时所学,倒也有所收获。”

  康熙只能把后面那句话给咽了回去。

  “行吧,你不嫌弃他们就行,朕也不好多说什么。”

  “马上就要见到来朝见的蒙古各部王公贵族,你对他们也都不熟悉,朕便与你好好细说一番,这里还有他们各自的一些资料,你顺便也看看。”

  这对大清最尊贵的父子,细说着蒙古各部复杂的关系网以及详细情况,一说就是两个时辰。

  太子连晚膳都是在御驾上用的。

  不过负责送膳食的,还是按照规矩,给太子的马车,送了相应规格的分量,全都便宜胤祾和他的其他三个弟弟了。

  这一路上吃的不是干粮,就是打猎所得的肉食,胤祾这个本来很爱吃肉的人,都吃腻了。

  他巴巴地望着前头御驾的方向,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太子终于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

  胤祾眼睛亮晶晶的,目不转睛盯着那个食盒。

  太子瞧他那望眼欲穿的馋嘴模样,赶紧把食盒给他了。

  “你要的牛乳,奶酪和新鲜的瓜果,里头都有。”

  “谢谢太子哥哥!”

  “该谢皇阿玛才是。”太子想起方才开口讨要的窘迫,“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别呀,反正皇阿玛又吃不完,带回来分给我们大家,不是挺好的吗?”

  “保宁,想吃,下次自己去要。”

  他反正是再也不会帮他了,实在是丢人,他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那一刻丢人过。

  “去就去,我就不信,我开口要了,皇阿玛还能让我空着手,把我赶下来。”

  说做就做,胤祾第二日非是黏着太子一起,蹭上了康熙的马车。

  “你来做什么?朕可没叫你。”康熙没好气地睨了他一眼。

  “哎呀,皇阿玛,儿臣这不是顺道跟着太子哥哥来给您请安来了嘛。”

  “你会有这么孝顺?”康熙还能不知道他,不故意气他就算好的了。

  “瞧您这话说的,连乌库玛嬷都夸我孝顺呢。”

  “得,你孝顺,这安朕算你已经请过了,赶紧回吧,朕跟太子还有要事要说。”康熙赶紧挥手打发他走。

  胤祾的眼睛落在康熙面前桌上那几盘子刚洗好的贡橘、石榴、甜枣、苹果上面,他也不说话,就这么默默地坐着,也不挪窝。

  把康熙给气笑了,好一个孝顺的好大儿。

  “都给你了,赶紧端上,从朕眼前消失。”

  “好勒!您跟太子哥哥慢慢儿聊,儿臣告退。”他一个人还拿不了,愣是一盘一盘端着送下马车,让听风和梁九功替他接着,然后端完了,才麻溜地跳下去。

  “辛苦梁总管您了,替我把皇阿玛赐下的这几盘子给我送到太子哥哥那马车上去。”

  “得嘞,我的爷。”梁九功看着这位胆大包天的爷,只能应下了,谁让人家有太子殿下宠着呢,即便有些顽皮捣蛋,连皇上都从不训斥他。

  这头,康熙继续跟太子分析蒙古各部的局势,说了许久,口干舌燥的,茶也喝完了,想吃个橘子,手一伸,好家伙,连盘子都没给他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