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荣为了做好全方位的信息提供,他也会去各种展会寻找资源,但是他寻找的资源并非说要媲美连锁大牌。

  他寻找资源的核心点是有利可图……

  层层利益盘剥之后,真正落到产品本身的金额少之又少。

  自然很多人的店开起来了,但是因为供货的品质跟不上,失去了生意的核心支撑就没办法留住客户。

  生意当然不能长久……

  这期间,范荣就要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自己无微不至关怀客户的表面态度。

  然后这些投资失败的人,把问题都归结在自己不懂经营,盲目跨界不懂运作上面。

  这样一方面最大程度降低了他们来找范荣扯皮,另一方面万一他们还有资本,可能还会被范荣再次割韭菜。

  其中一些人实力雄厚,准备投资的金额预算也会不同。

  从选址到供应商选择范荣也会注意,甚至会打听清楚大品牌加盟后,手把手教他们加盟大品牌。

  这帮人大部分都赚到了钱,结局就是更把范荣奉为大神。

  日常请吃喝都是小意思,更是主动给范荣推荐客户,积极参加范荣举办的各种培训会。

  目的只是想要和范荣保持友好关系,获得当今最前沿的咨询和发财机会。

  范荣的能耐也就是能忽悠住百万以内的投资,再往上他是真不行了。

  但是这些送上门赚钱的机会,他不想放过。

  所以他从过来外一些商会,一些大型传销直销企业获得了灵感,组织运作商务考察团。

  范荣最开始想全部照搬他看过的那些模式,雄心壮志做大做强。

  要组织他的信众去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挨个打卡……

  和最好的旅行社合作……

  领略最美的风景。

  虽然范荣脑子里冒出这个想法时相关常识一概没有,但是他的公司在帝城,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优质资源。

  潘思琪那段日子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和不同的旅游公司打交道。

  但是时间花了那么多,未必有回报。

  运作成熟的旅游公司给的答复虽然有多差别,但是大框架几乎一模一样。

  想要实现范荣的想法只能做定制团,最低五人成团,不满五人也要按五人算费用。

  吃住行可以全方位定制。

  利润模式可以按人头给佣金,可以给底价范荣自己加价。

  总之一切可谈,前提是范荣真的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客户……

  听起来好像合作门槛不高,范荣仔细计算完,发现成本很高。

  且对方在了解了潜力客户结构后,直白表示,这些潜力客户也许不缺钱,但是未必能去到范荣计划中的国家。

  这些人的背景,可能过不了发达国家的签证审查。

  更何况有的发达国家还要求面签,可能见面说不到三句话直接拒签。

  他们虽然有钱,但是发达国家不仅单看银行卡上的数字。

  综合各方信息反馈,范荣发现这条路走不通。

  但是他并不想轻易放弃,既然签证是最大的门槛,那退而求其次去一些签证容易点的次发达国家呢?

  但是潘思琪去一了解,老问题再次出现。

  这些次发达国家太多运作成熟的旅游线路了,他们的定制团成本可能比去发达国家还要高。

  让这些人去参加成熟的旅行团,达不到范荣的目的。

  范荣琢磨来琢磨去,后来想通了,自己的目的是从中渔利。

  目的地去哪不重要,只要他会包装,会忽悠就行……

  没有旅行社能帮他能够省成本,他就自己干……

  反正潘思琪拿回来这些资料文件,他在冒充下想要出国玩的游客,多去几家咨询,什么弄不明白的都能弄明白了。

  后来的事情,潘思琪就不太清楚了。

  出国考察团开始运作实施后,所有的事情都是范荣自己去联系的。

  她只知道范荣找到了合伙人,把人送出去能挣钱。

  “有一次,好像出现了资金缺口,两父子打电话讨论怎么办。”

  潘思琪当时在旁边,范荣说话虽然语焉不详,但是话筒里传出来范启明的只言片语不断提到钱。

  不够,少了,不行,怎么办。

  潘思琪听出来范启明对于钱非常焦虑。

  范荣反复安抚他说别担心,没啥大事,安抚了半晌毫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