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强进城多年,期初只是在工地打小工,风吹日晒,放假为了多挣人工费也不回家。

  后来认识了做装修的小老板,跟着装修老板改学室内装潢,虽然少了风吹日晒,但是一样辛苦。

  老板看他闷头肯干,态度踏实,有意识的培养他,教了他更多本事。

  他渐渐能独当一面,挣得也比普工更多。

  他进城打工不久认识了来自老家同城市,不同县城的范制衡。

  因为范制衡见多识广,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和范制衡保持紧密的联系。

  前几年他看着银行卡上越来越丰厚的数字有些发愁,想着自己年龄渐长,比他岁数更大的老板早就赚够了钱计划再干几年退休。

  老板不干了,他该怎么办?他自认为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要靠自己去拉生意继续干太难。

  他这样的年纪了,就算有技术,其他老板也不一定愿意招他,而且也未必能给到他想要的报酬。

  他将自己的忧愁高速了范制衡,没想到过了半个月,范制衡联系他说为他制定了完全符合他资金情况,性格能力的商业转型计划。

  范制衡带着他亲自实地考察,他在范制衡的指点下抽出一部分积蓄在家乡所在的县城开了奶茶店。

  开业一个月就收回了成本,然后又投资了烘焙店。

  奶茶店刚好开业一年半,已经成了他们当地的网红第一,天天门庭若市。

  连市里不少人都专程过来消费打卡,只为了拍几张朋友圈发社交媒体上,证明自己紧跟潮流,在朋友圈里有更多谈资。

  他尝到了躺着赚钱的滋味,现在他的生活就是到处走,去吃吃喝喝,尝试不同地方火爆的西点甜品,然后想办法引入。

  “我堂哥初中都没毕业,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远见,所以我当时也认为范制衡很厉害,这样躺着赚钱的日子谁不想过?”

  “反正我有主业,如果能投资个奶茶店之类的,请人打工,我赚两份钱。”

  “做生意需要熬,我有主业,开店前期的成本沉默期,我有信心熬过去。”

  在想锦上添花的目的驱使下,周德凯让周德强引荐了范荣。

  他和林磊不同,他没有去参加什么培训班,听讲课,而是直接去了范荣的公司。

  只是多年销售经验,见惯了人与人之间的阿谀尔炸,为了争夺利益不择手段,他并没有对自己的堂哥交底,自然也没有对范荣交底。

  他只说自己进城打工多年,攒了一点点小钱,看到堂哥发达了,听说受你指点,所以想来看看有没有受到点拨的机会。

  周德凯虽然不吃面包,不喝奶茶,但是不想错过赚钱机会。

  从老家回来后,他留心街边的类似店铺,发现确实生意很好,他也去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的确成本不高,利润率可观。

  要说唯一的门槛,就是大品牌的加盟费高,开店地段有要求,先期投入比较大。

  但是一旦进入成熟操作后,一切都是可复制的,技术门槛低,上手容易。

  不需要他操心太多,所以他也把自己的需求定位在了这两种生意上。

  范荣听到他说完自己的想法,以及交出的积蓄底牌,承诺七万块钱,给他量身打造三个方案。

  因为他是周德强的堂弟,就等于自己的堂弟,周德强和自己是莫逆之交,他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周德强以及周德强的血亲走上致富道路。

  周德凯当场痛快转账,一个月后他拿到了范荣出的三个方案。

  “三个方案分别是,奶茶店,烘焙店,餐饮结合的中小型西餐厅。”

  “他还额外赠送了一个方案,甜品屋。”

  周德凯感激涕零,拿着犹如圣旨一样的方案回了家,白天上班,晚上熬夜琢磨,研究。

  最终他否决了,投入大,经营场所面积大的中小型西餐厅。

  然后烘焙店,他认为自己都不爱吃,弄出来的好不好吃自己也不知道。

  奶茶店有点单一,奶茶店和甜品店结合可能更好。

  “西餐厅的投入,其实我找银行贷一点款是可行的,但是我不想把钱花完了,毕竟运营需要持续投入。”

  周德凯带着自己的想法再次去找了范荣。

  因为范荣说过,需要资源,需要更多指导都可以找他,他为周德凯提供永久售后服务。

  因为他说过,要带着周德强的血亲致富……

  范荣真的亲力亲为,带着他去见了品牌商,供货渠道,又带着他四处选址。

  周德凯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有限的知识,把店铺地址定在了距离帝城一百多公里的隔壁省省会城市下辖的一个县城里。

  在范荣的帮助下,他的开业计划按部就班,经过了不到两个月店就开了起来。

  “亏了?”对于周德凯的经营状况,叶锐不想听得太仔细,他忙着追问结果。

  “也不能说亏,只能说经营的很艰难,这期间,我找过范荣很多次。”

  在经历了开业三个月后,躺着数钱的日子没有到来,曾经预料到的持续投资倒是平稳到来。

  周德凯数次在范荣的指点下,调整经营策略,搞促销活动,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效果依然差强人意。

  并且因为他的重心被迫转移到个人生意上,导致业务上连丢了三个利润可观的大单。

  要么被不讲武德的同事挖了墙角,要么被对手公司抢了。

  这硬生生丢失的销售提成,比生意上的一潭死水让他还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