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攀见贾珠一边儿说一边儿立刻就做出了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倒是忍不住笑了。

  不过他们要说的这个事儿,原本也是该严肃正经一些的。

  毕竟,涉及到这种皇位继承相关的大事儿,那是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脑袋、甚至是抄家流放、再严重点儿甚至会被满门抄斩的大事儿,那必须还是得严肃一些的。

  想到这里,薛攀的表情倒是也不由得严肃了几分,略微深思了片刻,就捡着重点跟贾珠说了一下现在的朝堂局势,还有他将来的职业规划问题。

  本来么,贾珠既然是已经中了进士,可以说是正宗的科举出身了。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起点了。毕竟康师傅的历任首辅人选,基本都是科举出身的,取得了进士的身份,基本上就意味着做官的上限已经可以直达超品了。

  加上贾家之前的底蕴,只要贾珠不像隔壁宁国府的贾敬那样中间脑子抽疯跑去搞什么炼丹修道,那肯定是会稳稳当当地进入朝堂为官,然后逐年晋升的。

  简单来说,就是基本上可以参考他们的姑父林如海的职业路径。

  他们这位林姑父也是科举出身,乃是前边儿某科的一甲第三名,响当当的探花郎。

  更巧的是林如海也是世家大族出身,中了探花之后从翰林院编修做起,一路飞速晋升到正四品大员的,可以说是全天下读书人都向往的对象了。

  但薛攀其实感觉,就算是如此,林如海的职业上限还远远没有达到。

  毕竟这位林姑父还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是正四品的佥都御史了。

  而看康师傅对他的器重程度,林如海想要再晋升正三品的左都御史,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了。

  如果林如海活得够久,那么甚至都可以搏一搏首辅之位——毕竟,康师傅的历任首辅,还是会考虑满、汉比例的,而江南籍的科举出身的汉人首辅,实在是不要太多。

  如此一来,若是林如海能成功苟到最后,再过个十来年,成为首辅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反正,薛攀是很看好他的,至少成为一品大员肯定是没啥问题,那其实做不做首辅,也没有啥关系了。

  至于贾珠么?

  以他的才华和能力,至少也能冲一波四品,反正,至少也要比他爹贾政那个什么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高点儿吧。

  那么这么一来,就必须得好好做好职业规划才行了。

  在康师傅这个时期,官场守则的第一条,那就是千万,千万,不要站队。

  不管是三阿哥还是北静王,都不能沾——还是那句老话,这两位是肯定没有希望问鼎皇位的,当然北静王那边儿主要是说的他支持的八阿哥,反正,都没戏。

  不但没戏,而且还会惹来一身腥,完全的得不偿失。

  至于第二条么,是可以安心跟着林如海混。这位林姑父,可是家族亲戚里头少有的聪明人。虽然现在的官职还不是太高,但未来的前途,那可是不可限量的。

  原因么,也是明摆着的。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林如海是真正的聪明人,直接就站的是康师傅那边儿,如此一来,不管哪位阿哥赢得皇位,肯定也得尊敬他这个前朝老臣。

  毕竟在一片混战的时刻,能够做到完全的中立就十分难得了。只要继位的人不是脑残,那肯定不会做出残害前朝老臣的事儿的。

  哪怕是风评不太好的四大爷上位之后,也主要是只对那些站队他其他兄弟、反对他继承大统的人下了死手,对于其他的老臣们,还是尽量做到了善待的。

  当然,肯定是比不上那些一开始就站他的人了。不过这原本也是理所应当的。

  论功行赏,原本就是正理。

  但是比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还是稳扎稳打更稳妥。

  薛攀将这个理念细细说给了贾珠听,他沉思片刻之后,也很快就理解了薛攀的意思,并且当即就表示了赞同。

  薛攀对此表示十分欣慰,便也就顺势跟贾珠继续往深入里头谈了起来。

  跟聪明人说话,那真的就是省心又省事儿。

  要么怎么说,科举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最公平的选举人才的方式呢。

  比方说今晚这些个话,薛攀若是跟贾赦、贾政或者是贾珍、贾琏说,肯定都没有这个效果的。

  不学无术或者是学不到点子上的人,根本就理解不了他刚刚这番话背后真正的含义。

  说不定,还要嘲笑薛攀“没有胆量”、“小家子气”,认为应当“识时务者为俊杰”、“富贵险中求”呢。

  事实上,他们几位至今为止做的事儿,不就是这个意思嘛。

  没有脑子、没有眼光,最重要的是没有实力还想学人家玩儿什么“从龙之功”,那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面对这种人,薛攀当然是连提都不会提这些事儿——夏虫不可语冰,你跟他们这些人说这些深层次的东西,那不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嘛。

  没得浪费时间、浪费感情。

  至于贾珠么,薛攀也不过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儿,随便跟他说几句。

  没有想到,这位珠大哥哥居然真的听懂了。

  不但听懂了,还能够举一反三,真诚地跟薛攀探讨起今后应该如何做了。

  这就不得不佩服人家的确是有进士之才了——反正沟通起来真的没有什么障碍就是了。

  如果结合这次夜谈的情况客观评价一下,贾珠比林如海唯一欠缺的就是见识和思维的高度了。

  才华方面,虽然说同进士出身跟探花之间的确差着一段距离,但是那也不过是学神和学霸的差距。

  全国那么多读书人,能够上甲榜的不过就那么两三百人。具体是排前三名还是前三百名,差别也没有那么大。

  但是眼界和见识,最重要的是思维的高度,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跟人看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