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一个关系不错的亲戚,偶尔来住几天得了。哪里能一直住着不走?

  就算荣国府的人愿意,他还不愿意呢。

  薛攀看了一圈儿梨香院的环境,心里就大概有了底。

  他也不急着提搬走的事儿,而是先梳洗沐浴了,换了衣服躺上床榻开始主动找系统说话。

  说起来,他还真的很少跟他这个系统互动,一般都是有事儿说事儿,能解决就解决,拿着解决方案走人。

  不能解决就不能解决,带着自己的想法走人。

  反正,目前为止,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好像都还没有到解决不了的地步。

  不管是靠系统,还是靠自己,反正最后都是平安度过了。

  这就得了。

  不过这一次,倒是薛攀少有的棘手时刻——毕竟不孕不育这个事儿,的确是挺棘手了。

  一般来说,算是很复杂的社会工程和生物工程跨领域的问题。薛攀原本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就想着反正睡前无聊,随便上个线问问呗。

  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居然还真给了他一个答案——结果就是夫妻俩一起做个检查,该是谁的问题,就医谁的问题。

  这……这不是废话吗。

  而且就算尤氏愿意,贾珍能愿意?

  再说了,就算他们俩都愿意,那谁来给他们看呢?

  薛攀想了想,觉得这事儿不怎么靠谱,没想到系统默默闪了闪屏幕,忽然给他来了一行字“车到山前必有路”。

  行吧。

  意思就是等着机会撞到他面前来呗。

  那就玄幻了,谁知道这得等到啥时候去了。

  薛攀无奈地对着系统叹了口气,便就翻身睡下。

  万万没想到,第二天,他要的机会,就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不小心睡着了。看看能不能再写点儿。呜呜呜。

第117章 远客

  尤氏心中所求的这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最终能够得以实现的转机出现在张友士的一封来信上。

  原来是之前,薛攀再三邀请张友士来京城发展的邀约,终于收到了他的回音了。

  张友士在回信之中,惯例还是先交代了一番姑苏那边儿的情况。

  姑苏郊外的那座有余堂医学院,最开始是薛攀提出的设想没错,但是可以说,医学院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是张友士眼看着建立起来的。

  那座医学院就像是张友士的孩子一样,十月怀胎、呱呱坠地,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

  所以,薛攀虽然想要借着这一次到京中任职的机会,顺便把有余堂医学院的京城分部开过来,但是内心深处其实也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他是直接邀请的张友士,而不是别的什么张友士培养出来的弟子。

  开新的分部这种事儿,当然还是用有经验的老手儿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因着他们完全可以把第一次的经验教训拿来直接应用,查漏补缺、精益求精。

  但是若换一个新人过来,那不但还得把踩过的坑再踩一遍,还可能会有新的问题——毕竟,张友士这种人才,哪怕是第一次做筹建医学院这种事儿,也不可能真的是纯新手的水准。

  基本上就是个有经验的大佬,随便跨一个界这种概念吧。

  但是他的基准本来就是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之上的,哪怕是跨个界,也不会差太远的样子,何况,这医学院的建设,又不用他亲自动手,以使用者的身份当个监工,那简直不要太合适。

  正是因着这样的缘由,张友士筹建医学院的事儿才进行的这么顺利。

  薛攀去“验收”的时候,看到那医学院的样子,简直为之震惊。

  可以说,比他预料中的还要好——毕竟他才是真正跨界的那一个。医学啥的,他真的是外行来的,虽然,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相信就是了。

  没看人家珍大嫂子都开始管他这里咨询不孕不育问题了……这眼看着要向着全科医生发展了。

  天知道,他连医院都没咋去过,至于医学院啥的,那就只是在电视里见到过吧。

  害。

  说起来都是无奈。

  反正,阴差阳错之间,他居然就成了“神医”人设了。

  看看这事儿给弄的……行吧,就算他不是,那他可以找是的人来撑撑场子嘛。

  比如,张友士老师,这可是捡到宝贝一样的运气啊。

  除了张友士,还有唐姆和汉斯,这中西医一结合,那基本上,世界一流的医院就齐活了——毕竟现在算起来才只是十八世纪初,这么一个地方性质的小医院,居然能够有中西医、内外科,简直就是非常厉害的存在了。

  毕竟大部分地方只有中医老先生给抓点儿草药煎熬一下就完事儿,连针灸这些都得要找国手大佬上阵,普通人根本没有这个机会。现在不单有中医,针药,还有外科手术可以选择,简直太棒了好吧……还要啥自行车。

  身为一个半吊子普通人,薛攀对于姑苏有余堂医学院的认识很具有普遍性。

  有张友士父子的前期积累,和后期薛攀他们拍板儿招聘的一派新的医生和学徒们的口碑加宣传,他们医学院一开业,就立刻在姑苏城引起了一阵狂热——无数的患者涌上门来,张友士他们几个坐馆医生房中个个门庭若市不说,唐姆和汉斯的手术也几乎每天都排满。

  这都还得仰仗早期患者的大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