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第203章 逃离江南

当车速达到一百八十心跳的时候,汽车并没有爆缸,只是发动机的怒吼有些变音。

随着道路变得越发泥泞,孟获不得不减速慢行。

夜色开始慢慢退去,天边透出第一缕曙光。孟获的车依旧在前行,车头灯照亮的范围逐渐缩短,晨光中的车辆仿佛从黑夜的王者变成了黎明的使者。此情此景,让孟获意识到,每一个黑夜终将过去,每一个黎明都充满希望。

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孟获停下了车。他走出车厢,呼吸着带着露水清新的空气,望着无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梦境虽消散,但那奔放的情绪和释放的感觉依然存留在他的心头。

早上起床的孟获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正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这早上起来两人还是你侬我侬的,孙小虎做为新娘,虽然已经同房,但还是有些害羞,毕竟两人认识时间不长,感情不能说没有,但也达不到深厚的地步。

“夫君,我替你更衣。”孙小虎拖着疲惫的身躯,想要起来给孟获更衣,毕竟做为妻子,在这封建社会还是需要相夫教子的。

“夫人,你且再歇息一会。”孟获看着孙小虎疲惫的样子,有些心疼,毕竟一晚上没睡好,还是自己的原因。

“嗯!”孙小虎见孟获如此说,害羞的拖着疲惫的身躯滑入了被子里。

孟获洗漱一番后,便出门去了,按汉朝礼仪,孟获现在应该是带着新娘子前去拜会父母的,奈何孟获父母不在,所以今天便闲着无事了。

闲着无事的孟获与众多属下打了个招呼,便出门遛弯去了,武昌城内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商贩们已经开始摆放货摊,吆喝声此起彼伏。孟获走过一家卖花的摊位,被一阵花香吸引。他停下脚步,选购了几朵娇艳的花。他想,孙小虎或许会喜欢这些花儿的芬芳。

在武昌城内闲逛的孟获,手持刚买的鲜花,沿着繁华的街道继续前行。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带来了一丝温暖。他决定寻找一家口碑良好的早点铺,品尝一下江南的美食。

就在这时,一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孟获顺着香味走去,发现了一家小小的豆浆店。店铺虽小,但已经有不少食客在耐心排队等候。孟获跟随着队伍缓缓前进,观察着周围。每个人都是满脸的期待,显然是对这家店的食物充满了信任和喜爱。

终于轮到孟获,他点了一碗热腾腾的豆浆和几根炸得金黄的油条。豆浆的味道非常纯正,与北方的豆浆略有不同,这里的豆浆更细腻,味道也更丰富,加了适量的糖,甜而不腻。油条更是一绝,外皮酥脆,内部柔软,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吃完这简单而美好的早餐后,孟获继续他的探寻之旅。不久,他又被一阵更加诱人的香味吸引,来到了一家小笼包店。这里的小笼包以薄皮大馅着称,每一个都包裹着丰富的汤汁。孟获小心翼翼地提起一个,轻咬一口,鲜美的汤汁立即涌出,肉香四溢,让他不由自主地赞叹。

紧接着,孟获又被路边的生煎包吸引。生煎包底部煎得金黄酥脆,顶部撒上葱花,香气扑鼻。一口咬下去,外酥内软,肉汁丰富,又是另一种不同于小笼包的美妙体验。

随后,孟获来到一家粥铺,这里的粥品种繁多,有百合莲子粥、红枣桂圆粥、南瓜粥等。每一种粥都熬得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南瓜粥,甜中带着微微的咸味,这是孟获从未尝试过的新口味,他感到非常新奇。

意犹未尽的孟获接着发现了一家专门卖江浙小吃的店铺。他决定尝试一下这里的特色——粽子和艾草青团。粽子选材丰富,有咸肉粽也有甜豆沙粽,味道各有千秋。而艾草青团则清香独特,甜而不腻,给他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享受。

早已饱腹的孟获心满意足地继续他的晨走。江南的早点不仅美味,而且种类繁多,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随后,他继续在市集中穿梭,观察着这座城市的繁华。孩童们在街头追逐玩耍,妇人们在挑选菜品,男人们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各种话题。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平凡却真实。

就在此时,孟获的目光被前方的一幕吸引。一位老者正在摆弄着一张破旧的古琴,他的手法熟练而优雅,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孟获靠近了些,静静地聆听着。

音乐结束后,老者抬起头来,与孟获四目相接。他那深邃的眼神似乎能看透人心,孟获不由得心生敬意。他上前与老者交谈,才得知对方曾是宫中的乐师,因年老退休,便在这武昌城内以弹奏古琴为乐。

受到老者的启发,孟获决定学习古琴。他认为这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给予孙小虎一些精神上的慰藉。于是,每天清晨和黄昏,孟获都会到老者家中学习弹奏古琴。

吴宫内,孙权问计于陆逊,

“爱卿,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孟获?”

陆逊略一沉吟道:

“孟获以枭雄之姿,有兀突骨、姜维、马超等将领,再加上蜀汉诸葛亮的智谋,必定会雄踞一方。我认为不如软困他于吴中,为他建造华丽的宫室,以消磨其心志;多送美女和珍奇玩物,以娱乐其耳目;使兀突骨、姜维之情疏远,隔离诸葛亮的关系,将他们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地方,孟获在南中的势力必定会受到蜀汉的侵蚀。如果现在放走他,恐怕他会像蛟龙得到云雨一样,终非池中之物。希望您仔细考虑。”

孙权听后,对众臣说:“陆逊的计谋正合我意。孟获出身蛮夷,奔走天下,未尝享受过富贵。如果现在用华丽的房屋、美女金帛让他享用,自然会使他和手下疏远,让他们各自心生怨气,然后南中和蜀汉就可以图谋了。主公可以按照周瑜的计划迅速行动。”孙权听了非常高兴,当天就开始修整东府,广栽花木,盛设器用,请孟获居住;又增加了数十名女乐手,并赠送了金玉锦绮和各种珍奇玩物。吴国太以为孙权是出于好意,喜不自胜。

果然,孟获被声色所迷,完全忘记了回南中的事情。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孟获与孙小虎成婚已有月余。两人之间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许多。每当夜幕降临,孟获都会弹起古琴,那悠扬的琴音充满了屋子的每一个角落,也温暖了孙小虎的心。

姜维匆匆来到府堂,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紧张,仿佛有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他请求见孟获,侍婢迅速通报,不久,孟获便召见了他。

“大王,该回去了。”姜维适时的提了提回蜀汉的事情。

“乐不思蜀,乐不思蜀,哈哈哈,没想到我孟获有一天也会如此。”孟获自嘲一笑,想想这江南想困住刘备,想困住刘禅,都没如愿,如今又想困住他孟获,当真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姜维见孟获此状态,便故作惊讶地问道:“主公深居画堂,难道已经忘记了南中的安危吗?”

孟获听后,心中一惊,忙问:“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惊慌?”

姜维沉声答道:“今早阿会喃派人来报,说诸葛亮见大王久不在南中,已经调集了五十万精兵,直扑僰道而来,形势万分危急,请主公速回。”

孟获听后,脸色凝重,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与夫人商议。

然而姜维却劝道:“若与夫人商议,恐怕会耽误时间,不如今晚就启程,否则恐怕误了大事。”

孟获沉吟片刻,让姜维先退下,自己则去与孙夫人商议。

孟获见到孙夫人时,眉头紧锁,神色黯然。

孙夫人见状,心中不禁一惊,忙问:“丈夫为何如此烦恼?”

孟获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一生飘荡异乡,不能侍奉双亲,又不能祭祀宗祖,实乃大逆不孝。如今南中又面临危机,我心如刀绞。”

孙夫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她轻声说道:“你休瞒我,我已经听到了!方才姜维报说南中危急,你欲还乡,故推此意。”

孟获听后,跪倒在地,坦诚相告:“夫人既已知,获安敢相瞒。获若不去,使南中有失,怕被天下人耻笑;若去,又舍不得夫人,因此烦恼。”

孙夫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扶起孟获,柔声说道:“妾身如今已嫁给夫君,任夫君到哪里去,我自然跟随。”

孟获听后,心中感动不已,但他知道此事并非易事,于是说道:“夫人之心,虽则如此,但孙皇后与吴王怎么肯让夫人离去?夫人若可怜孟获,孟获便暂时辞别。”说完,当真是声泪俱下。

孙夫人见状,心中也是一阵酸楚,她劝慰道:“丈夫休得烦恼。妾当苦告母亲,必放妾与君同去。”

孟获听后,心中稍感安慰,但他仍担忧吴王会阻挡他们的离去。

孙夫人沉吟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说道:“不日父王便要做件大事,不如趁此机会,我们不告而去,怎么样?”

孟获听后,心中一阵激动,他再次跪倒,感激地说道:“若如此,生死难忘!切勿漏泄。”

孙小虎立刻扶起孟获,待两人站起,孟获便问起来事情。

“不知夫人所说吴王大事,是何事?”孟获好奇问道。

“告诉夫君也无妨,再过些时日,恐怕父王也要昭告天下了,不日父王准备称帝了。”孙小虎此言一出,孟获心中一惊,但算算时日,吴王孙权确实是在今年称帝的。

两人商议已定,心中虽有千般不舍,但为了南中的安危,他们决定离开。

孟获秘密召唤兀突骨,并告诉他:“过几日吴王称帝,你先带领军士出城,带上丁奉,在官道上等候。我会以巡视为由,与夫人一同离开。”

兀突骨答应了。

吴黄武八年(229年)四月十三日,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立国号为吴,大赦天下。

孙权在堂上举行盛大的文武聚会。孟获和孙小虎一同进入拜见。

孙小虎说:“今日父王登基,乃是国之大事。今天我于夫君想前往武昌周边巡视,保境安民,确保登基大典顺利进行,需要告诉母亲。”

孙皇后说:“这是孝道的表现,哪有不从的道理?你虽然为女子,但可以和你的丈夫一起去巡视,也体现了作为女儿的孝心。”

孙小虎和孟获一同拜谢后离开。

此时,他们只瞒着孙权。孙小虎乘车出发,只带了随身的细软物品。

孟获骑马,带着几名随从跟随出城,与兀突骨会合。

五百名军士前后簇拥,离开了武昌,加快了行程。

当天,孙权大醉,被左右近侍扶入后堂,文武官员都散去了。等到众官得知孟获和孙小虎逃跑的消息时,天色已经晚了。他们想要报告孙权,但孙权醉酒未醒。等到他醒来时,已经是五更时分。

第二天,孙权听说孟获逃走了,急忙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

陆逊说:“当年刘备从吴国逃走,便有了蜀汉祸患。今天这个人逃走了,迟早也会引发祸乱。我们应该立即追赶他。”

孙权命令潘璋挑选五百精兵,不分昼夜地追赶,务必要追上并拿回孟获。潘璋领命离去。

只是潘璋刚出了门,便被朱据给拦住了.

“潘将军,这孟获狡猾,还请多加小心。” 朱据上前说道,只是这话却不客气,顿时将潘璋给惹恼了。

“哼!本将行事自有分寸,何须你等置喙。”潘璋说完一甩手臂便离开了。

留下朱据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好不尴尬。

“哼!既然如此,我自当再寻人去捉拿孟获。”朱据自言自语,转身也离开了。

孙权对孟获并无多少恨意,只是朱据说动族兄朱恒,前来孙权这边再次挑拨起来。

“皇上,如今您新登大典,这孟获便如此不识时务的离开,便是认为您这皇位….” 朱恒一副冒死进谏的样子,在一旁的陆逊看得嘴角抽搐。

“有话直说。”孙权摆手示意。

“这孟获定是受蜀汉影响,认为您这皇位得来不正。”朱恒将话说完。

“哼!”孙权心中知道是怎么回事,且心疼自己女儿,肯定是不愿意真将孟获怎么样的,但面对臣子如此言论,自然不好真不管。

只见孙权装作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桌上的玉砚摔得粉碎。

陆逊看到这一幕,提醒孙权说:“主公,虽然您现在怒气冲天,但我认为潘璋将军恐怕难以捉拿孟获。”

孙权坚定地回应道:“他们怎敢违抗我的命令!”

陆逊解释道:“公主从小对武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性格坚毅刚正,让许多将领都感到敬畏。既然她决定追随孟获,那么她一定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他。那些追赶的将领们,如果遇到郡主,他们真的会下得了手吗?且潘璋在南中时,被蜀军擒拿,受过孟获的救命之恩,恐怕更难下手了。”

孙权听后更加愤怒,他拔出腰间的宝剑,命令朱恒和朱据上前听令:“你们两个拿着这把剑,去取回我的女儿和孟获的人头!如果有任何人违抗这个命令,立刻斩首!” 朱恒和朱据领命后,迅速带领一千名士兵追赶上去。

却说孟获快马加鞭,催促着船只快速前行。他连夜在路上只休息了两个更次,然后又匆忙起行。不久,他们出了云梦泽,来到了荆州界的入口,突然看到后面有船来袭,旌旗密布,有人报告说:“追兵来了!”

孟获顿时惊慌失措,急忙问姜维:“追兵已经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兀突骨却回答说:“主公先走,我愿意留下来抵挡追兵。”

然而,当他们转过前面的水道时,一支船队突然出现,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为首的两员大将厉声高叫:“孟获,快快停船受缚!我们是奉陆都督的命令,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原来,陆逊担心孟获逃走,早就派徐盛带领三千军马在水道上拦截等候。他们还经常派人划小艇巡视,预料到如果孟获选择水路逃跑,必定会经过这里。果然,当天徐盛看到刘备一行人到来,立刻拿起兵器截住了去路。

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孟获也不慌张,倒是兀突骨询问道:“前面有拦截的军队,后面有追赶的军队,我们前后都没有路可走了,这该如何是好?”

孟获镇定地回答:“不必惊慌,是时候让夫人出场了。”

孟获转头进入船舱,给孙小虎行了一礼,“夫人,现在得夫人救我了。”

“夫君,怎么?”孙小虎有些疑惑。

“吴王,嗯…吴皇帝派人追来了,还请夫人劝追兵离去。”孟获咂吧咂吧嘴,将对孙权得称呼变了变。

夫人愤怒地说:“既然如此!今日这个危急时刻,我应当自己解决。”

于是她起身直接出去,面对来船,亲自对徐盛喊道:“你们是想造反吗?”

徐盛慌忙行礼,放下兵器,在船前恭敬地说:“我们怎敢造反。我们是奉陆都督的命令,在这里驻扎军队专门等候孟获。”

孙小虎大怒道:“陆逊这个逆贼!我们东吴不曾亏待你!孟获是大汉一字并肩王,是我的丈夫。我已经向母亲和父亲说明要回南中。现在你们在这水道处引着军马拦截道路,是想劫掠我夫妻的财物吗?”

徐盛连连称是,口称:“不敢。请夫人息怒。这不关我们的事,是陆都督的命令。”

孙夫人斥责道:“你们只怕陆逊,难道不怕我?陆逊能杀你们,我难道不能杀陆逊?”

她把陆逊大骂了一顿,然后喝令开船前进。

徐盛心想:“我们是下属。怎敢违抗公主的命令?”

又看到孟获非常生气,只得让军队停下来,放一条大路让他们过去。

孟获与孙小虎率领的船队在徐盛的目送下缓缓前行,终于摆脱了追兵的束缚。然而,他们的心情并未因此完全放松,毕竟前方的路途依旧充满了未知与危险。

在船舱中,孟获与兀突骨及姜维等将领紧急商讨接下来的对策。孟获的眉头紧锁,他明白,尽管有孙小虎的帮助暂时躲过一劫,但东吴的追兵不会就此放弃。他必须尽快找到一条安全的退路,以确保所有人的安全。

兀突骨提出建议,“主公,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改道走陆路,通过山区返回南中?虽然路途艰险,但至少可以避开东吴的水军。”

孟获听后沉思片刻,摇头回应:“荆州水网密布,陆路需要绕道,过于耗时,且我们携带的物资众多,行动缓慢,很容易被追兵赶上。不如我们继续沿水路前行,寻找合适的地点再做打算。”

姜维则提出了另一个观点,“我听说前方不远处有一处芦苇荡,船只可以暂时隐蔽。我们可以在那里稍作休整,同时派出探子探明东吴军的动向,再做决策。”

孙小虎此时也加入了讨论,她分析道:“陆逊此人机智过人,他必定已经料到我们会设法逃脱,所以我们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我认为姜维的提议可行,先找个地方隐藏起来,观察情况再做下一步计划。”

最终,孟获采纳了姜维和孙小虎的意见,决定先前往芦苇荡藏身,同时派出精干的探子回去监视徐盛的动向,并且寻找机会安全撤离。

船队在密林中隐蔽了一天一夜,期间,探子回报说徐盛的船队仍在搜索他们的踪迹,但似乎没有发现他们的隐藏地点。孟获觉得时机已到,于是下令在夜幕降临时悄然离开芦苇荡,继续向南中驶去。

孟获刚刚走了不到五六里,突然背后响起了号角声,原来是潘璋赶到了。徐盛立刻向他汇报了刚才的情况,告诉他,自己已经放走了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