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第176章 大明水师南下

巩永固带着皇上的圣旨,江风带着尚方宝剑,当即点兵,三天之后出发。

水师驻地兵工厂隔很近,调兵遣将、准备粮草的事儿自然是虎大威负责,江风带着巩永固沿着胶州湾,散步来到兵工厂。

刘文炳得知江风和巩永固过来,亲自在兵工厂门口迎接。

刘文炳和巩永固第一次见江风就是几年前李自成大军围困京城的时候,江风力挽狂澜,消灭了李自成。

两人从那时起,就对江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次两人又得江风推荐,将兵工厂和解决郑芝龙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更是感恩戴德。

几人寒暄了一会儿,江风问道:“刘文炳,那些老外表现如何?”

刘文炳笑着说:“先生,还真别说,这些老外工作上比我们大多数工匠都要卖力,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现在武器生产进展顺利。”

江风笑笑,那是,现在的欧洲,经济水平还远远赶不上大明,他们当然必须吃苦耐劳。

后世这些老外享受极高的福利待遇,那就是建立在对全世界的殖民和掠夺基础上的。

现在既然我江风来了,你们这些西洋鬼子还是继续回中世纪当猴子去吧。

“徐光启、毕懋康这些人呢?”

刘文炳听到江风问这些人,顿时充满了敬意,说道:

“他们每天夜以继日的待在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有时为了某一个问题,又吵得唾沫星子满天飞。”

江风听了,不住点头,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工程师,一定能将大明的武器技术水平推向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尽最大可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家庭和孩子,也要给予最好的安排,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武器研发中去。”

“另外,从兵工厂选一些年轻的、聪明的、读书识字的工匠,去给他们当学徒,当然,要先征求他们的意见。”

“是,先生。”刘文炳躬身行礼。

三人又在兵工厂、实验室和生活区转了转,兵工厂的布局是江风亲自设计的,依山傍海,风景优美。

生活区内,每个工程师都有一栋单独的院子。

江风指着另外一片空地,对刘文炳说:

“待兵工厂走上正轨之后,你安排人把旁边那块空地平整出来,建设一所学校,让表现好的工匠和工人的孩子免费读书。”

刘文炳一愣,问道:“先生,普通工人的孩子也可以免费读书吗?”

江风点点头,“对,只要表现好,都可以,到时候我再给他们准备专门的教材,安排专门的先生。”

“我要十几年之后,他们中的一大批人,都能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材。”

刘文炳拱手道:“先生真是高瞻远瞩,十几年之后的事儿都想到了。”

江风摆摆手,“刘文炳,记住一句话,也把这句话当做标语和兵工厂的核心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我们的武器始终比敌人的先进,大明就可以征服这个世界,大明的百姓也会过上富裕的生活。”

刘文炳虽然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并不是完全理解,但也听懂了江风的意思,他重重点头。

“是,先生,我记住了,先生放心,我一定把这事儿办好,不辜负陛下和先生的信任。”

江风拍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要随时给我讲!”

三天后,青岛水师正式起航,五百艘战船、十万将士离开胶州湾,浩浩荡荡沿着黄海南下,向福州驶去。

此时的福建巡抚是吴之屏,江风仔细搜索了一下,并没有太多历史记载,只知道他是大明最后一任福建巡抚,是天启二年进士。

长子吴尔勋是崇祯十五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大明之后,跟随南明史可法守扬州,清军破城,投井殉国。

江风对这个21岁就中进士、24岁殉国的学霸很感兴趣,专门又回京城,将这个吴尔勋带在身边。

江风带着巩永固和吴尔勋,直接来到福建巡抚衙门外,让吴尔勋先进去。

此时,福建巡抚吴之屏正在大堂处理公务,突然看见儿子回来,大喜,他已经几年没有见到儿子了。

“你怎么回来啦?”

吴尔勋对父亲拜了一拜,赶紧说:“父亲,快出来迎接钦差大人。”

“钦差大人?”吴之屏一愣,赶紧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问:“什么情况?”

吴尔勋一边走,一边简单介绍:“江先生,你知道的吧?”

“知道,就是那个挽救大明的仙人,怎么啦?”

“江先生这次奉圣旨,和驸马都尉巩永固一起,全权处理郑芝龙的事情,江先生把孩儿从京城也带回来了,现在江先生身边做事。”

吴之屏顿时就明白了,陛下现在解决了所有的内忧外患,就只剩下这个尾大不掉的郑芝龙了。

说着话,两人已经走出大堂,正看到江风和巩永固慢慢往大堂而来,吴之屏赶紧上前几步,下跪行礼。

“微臣福建巡抚吴之屏,叩见钦差大人。”

江风一愣,随即明白,肯定是吴尔勋给他父亲介绍他们是钦差大人,他们代表陛下,各级官吏应该跪迎。

他赶紧上前两步,将吴之屏搀扶起来。

“吴大人不用客气”

吴之屏起身,又对江风和巩永固躬身行礼。

“拜见江先生,拜见驸马都尉。”

两人赶紧还礼,然后一起来到巡抚衙门大堂。

江风不太习惯这么正式的场合谈事儿,笑道:“吴大人,找个安静的地方喝喝茶吧。”

吴之屏一愣,赶紧把他们请到后院的书房,丫鬟上完茶,退出去之后,巩永固将圣旨递给他。

“吴大人,我就不宣读圣旨了,你自己看。”

吴之屏恭恭敬敬地接过圣旨,看完之后,又小心地收起来,然后对江风拱手道:

“下官吴之屏,请江先生吩咐。”

江风开门见山:“吴大人,我这次来福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解决郑芝龙的问题。”

“对郑芝龙的情况,你最清楚,自从他投靠朝廷之后,为东南沿海的安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他的船队垄断了海外贸易,获取了巨额的财富,但是朝廷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利益。”

“而且,他的船队实力太强,又不受朝廷节制,已经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这是朝廷不能允许的。”

“现在,大明水师五百艘战船、十万将士已经从青岛出发。”

“陛下授予我全权,我的意思是,先礼后兵,用官职和爵位换取郑芝龙把所有船队和产业全部上交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