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第129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惨烈战争,李成桂最终率军攻入汉城。

这一次江风没有再给予高丽王支持,因为他已经看出来,李成桂也已经是樯弩之末了。

为了攻打汉城,李成桂的军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六七万将士阵亡。

攻入汉城之后,李成桂根本弹压不住那些要报仇雪恨的手下将士,整个汉城被屠戮一空。

当汉城被屠城的消息传开之后,整个南方的城池分化成两类,一半的城池害怕被屠城,立即宣布投降,但有一半的城池坚决死战。

汉城被占领之后,战争不但没有结束,整个半岛再一次陷入更加激烈的战争中。

不到两年的时间,双方战死将士十几万人,战争也造成几十万百姓死亡,整个半岛几乎家家戴孝。

持续两年的战争,导致大量的田地荒芜,大多数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百姓痛恨战争,甚至有无数百姓逃到江华岛,请求明军主持正义。

江风顺应民心,亲自带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开京,将李成桂的大军消灭。

然后,他兵分多路,同时向半岛各个城池挺进,高丽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江风一面在各个城池实行军管,一面派信使回京城汇报情况,请求朝廷派官员前来接收。

针对现在广大百姓食不果腹,不少百姓饿死的现实情况,江风果断决定,将高丽五百个世家大族定位成支持李成桂的反贼余党,没收了其全部家产。

将这些世家大族的土地分给百姓耕种,并开仓放粮,将粮食直接分给百姓,解决了饥荒,挽救了无数百姓,所有的百姓对大明感恩戴德,山呼万岁。

当然,本着雁过拔毛,贼不走空的原则,一半的金银财宝都被收进了他自己的系统空间里,一半的粮食也进入自己的空间。

高丽的事情大局已定,常升继续在这里坐镇,江风启动穿越大法,带着朱晓薇、董小宛和明月姑娘回到了京城。

江风将董小宛和明月姑娘送到燕子矶庄园之后,又立即带着朱晓薇来到皇宫。

当江风和朱晓薇突然出现的时候,朱元璋和郭惠妃正在御花园散步,郭惠妃一看到朱晓薇,愣神了片刻,两人就抱在了一起。

朱元璋也是快步走过来,拉着江风的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然后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江小子,越来越精神了,不错不错!这次高丽的事儿,你办的漂亮,咱给你记一大功。”

江风详细地将高丽的事儿全部汇报了一遍,朱元璋哈哈大笑:

“江小子,你真是个奇才,几乎不损失一兵一卒,不耗费一粒粮草,就将高丽的国力消耗殆尽,人口大量减少。”

“更厉害的是,还让所有的百姓感恩戴德,让朝廷的治理成本大大降低,实现长治久安。”

江风摇摇头,“陛下,要想长治久安,除了强大的朝廷和强悍的军队之外,人口结构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人口结构?”朱元璋有些没太明白。

江风想了想,说:

“我们以高丽为例,他们现在的人口大约有800万左右,如果有400万以上是我们大明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他永远都是我们的地盘。”

“但如果少于400万,一旦朝廷和军队虚弱,我们就有可能失去对他们的控制。”

“所以,我的建议是,将他们的人口迁移100万甚至更多到大明来,然后从大明移民100万过去。”

“然后再通过各种政策,大力提高大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则几代人之后,大明人口就会占据大多数,就可以实现长治久安。”

朱元璋听完,陷入沉思,他当然明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彻底解决高丽的方法,现在刚好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两百万人口的移民,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也耗资巨大。

朱元璋和江风来到御书房,又召集太子朱标、户部尚书郁新等重臣商议此事。

江风首先将高丽现在的情况做了详细地说明,然后又将这个移民方案提出来,御书房内顿时陷入一片嘈杂。

吏部尚书詹微首先开口:

“高丽乃蛮夷之地,如果将它作为我们的州县,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每年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填补这个窟窿,不如扶持一个亲大明的王国,实行羁縻统治。”

江风立即打断詹微的话:

“羁縻统治,是在大明确实没有办法直接统治的边疆地区实施的,大明现在国力强盛,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只要国力衰弱,这些地区一定会重新分离出去。现在高丽民心在我们这边,正是直接统治的最佳时机。”

“高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们已经开采了二十个矿山,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财富,济州岛的养马基地,也为我们提供充足的战马。”

“只需要朝廷贴补两年时间,后期不但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还可以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战马。”

朱元璋一锤定音:“咱已经决定,在高丽实行直接统治,纳入大明的行政治理体系,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江风的移民方案如何落实的问题。”

江风心中笑了,统治者的魄力还是很重要的,这要是在大明中后期的其它朝代,恐怕又是一个很扯皮的事儿。

户部尚书郁新思虑良久,说道:

“这里首先有两个问题:一是高丽百姓愿不愿意移民来大明的问题。二是,大明百姓肯定不愿意去高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江风说:“高丽经过几年战乱,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如果能移民到大明,他们求之不得。”

“高丽本来就女多男少,这几年战乱,又让大量女人沦为寡妇。”

“大明那些娶不到媳妇的光棍何止几百万,到了那里,不但有房子住,还可以娶到媳妇,甚至娶两三个都行。”

“甚至朝廷还可以给每个人几两银子的安家费,只要动员到位,我认为并不是太难的事儿。”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光是能娶上媳妇这一条,对那些光棍来说,就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太子朱标这时开口了:

“先生,我们移民了一百万人过去,这些人在高丽总人口中还是少数,会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这些人久而久之,就成了高丽人?”

江风笑道:“这就是如何治理的问题。高丽本来使用的就是我们的汉字,只是语言不太一样,我们可以强制推行大明官话。”

“我们还可以采取各种政策,提高大明移民的生活水平,这样,他们就可以在高丽娶两三个媳妇,生很多孩子。”

“而他们的孩子从小说大明官话,接受大明的儒家教育,你说他们是大明人还是高丽人?”

“只需要两三代人,大明人口就会超过原来的本地人口,谁会说这里不是大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