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第67章 力挽狂澜,大败瓦剌

土木堡外,朱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冷冷地注视着前方,三万明军骑兵懒懒散散的站立在那里,毫无斗志。

连续的大雨,不断的败仗,持续的行军,已经摧毁了他们的身体和意志。

更严重的是,他们身心俱疲,心里憋着一股火,不知道这次北伐到底是干嘛来的?

朱棣看到由他亲手创建的三大营,如今竟然成了这个样子,心中就恨不得再把朱祁镇揍一百遍。

曾经的三大营,远征漠北,打得鞑子节节败退,十几年不敢南下牧马,如今居然被鞑子追着打。

朱棣和朱瞻基已经换上了全套盔甲,他们催动战马往前来到将士们面前,他们的左边是英国公张辅,右边是护军将军樊忠。

疲惫的将士们刚刚休息一会儿,就又被叫起来紧急集合,心中正窝着火。

他们突然发现,英国公和樊忠将军居然簇拥着一个头发花白的将军和另外一个年轻的将军过来,却不认识这两人是谁。

正在疑惑地时候,英国公张辅大声喊道:

“将士们,在我大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天佑大明,太宗皇帝和先帝显圣,将带领我们消灭鞑子。”

“太宗皇帝?先帝?”

“太宗皇帝都驾崩二十多年了,先帝也驾崩十几年了,这怎么可能?”

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中低层军官和一部分士兵,是见过朱棣和朱瞻基的,所以,队伍中一部分人纷纷惊呼:

“对,那就是太宗皇帝,旁边那个是先帝。”

“先帝看起来怎么这么年轻?”

“先帝和太宗皇帝来了,就可以带领我们消灭鞑子了。”

朱棣和朱瞻基催动战马,来到将士们的中间,朱棣大声喊道:

“朕亲手打造的三大营的将士们,朕朱棣又回来了!”

认识朱棣和朱瞻基的将士们高喊:“太宗万岁!先帝万岁!”

但绝大部分将士们依然疑惑地看着,还没有反应过来。

“现在,瓦剌的两万骑兵从南边追过来了,在你们的身后,是大明的君臣百姓和我们的妻儿老小。”

“如果不把这些鞑子消灭,不但我们会成为鞑子的刀下亡魂,我们的家园也会被鞑子烧杀抢掠。”

“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我们的妻儿老小,朕和你们的先帝将和你们一起,向着鞑子冲杀过去,直到最后的胜利。”

将士们也都渐渐反应过来,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是曾经跟着朱棣和朱瞻基上过战场的,听到朱棣的喊声,全都激动地高喊:

“太宗威武!先帝威武!大明万胜!”

朱瞻基接着高声喊道:“将士们,太监王振祸乱朝纲,胡乱指挥,致使我北伐大军接连失败,将士们疲于奔命,罪该万死。”

说着,他抽出腰间的佩剑,一剑将王振的脑袋砍了下来。

“好!”将士们看到王振被砍了脑袋,发出一阵欢呼。

“将士们,跟着太宗和我,消灭鞑子,大明万胜,杀!”

“消灭鞑子,大明万胜!杀!”三万骑兵齐声高喊,声音震耳欲聋。

朱棣和朱瞻基调转马头,一马当先向前冲去,樊忠带着亲兵护卫紧紧跟随。

三万骑兵看到太宗和先帝带头冲锋,顿时士气高涨,策马扬鞭,也跟着飞奔而去。

也先带领的两万骑兵正从南边向着土木堡包抄过来,他们这一路完全是追着明军打,也没有想到现在明军竟然会主动向他们发起进攻。

看到三万明军骑兵如潮水般涌了过来,也是大为震惊,大声喊道:“冲过去,消灭明军。”

很快,双方进入弓箭的射程之内,双方骑兵展开一轮轮箭雨对射。

鞑子虽然勇猛善射,但明军装备要比鞑子好了太多,人数也占优,双方都死伤惨重,很快混战在一起。

朱棣虽然六十多岁了,但常年在战场上厮杀,战力强悍,战斗经验丰富,一连砍杀了多个鞑子。

朱瞻基从小跟着朱棣上战场,也是一员猛将,在敌军中奋力砍杀。

樊忠带着几百护卫亲军在朱棣和朱瞻基的周围不停冲杀,尽可能减少他们的危险。

明军将士看到太宗和先帝跟他们一起冲锋,个个身先士卒,拼命砍杀。

也先完全没有想到,一直被他们追着打的明军,为什么突然有了这么强大的战斗力?

这几十年来,他们对于大明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只是仗着他们的机动性强,所以才敢偶尔发起进攻。

刚开始他们看到几十万大明军队的时候,也是非常害怕,但几场战斗下来,他们发现如今的大明军队,早就没有了之前的战斗力,所以才敢穷追不舍。

现在看到犹如猛虎下山一般拼命冲杀的明军,也是大惊失色,照明军这般不要命的打法,他的两万骑兵非全部交代在这里不可。

他赶紧命令撤退。

但混战在一起的两军,要想撤退,哪里有那么容易?

朱棣看鞑子准备撤退,大喊一声:“兄弟们,鞑子要撤退,杀!杀!杀!”

“杀!杀!杀!”

将士们大声喊着,更加不要命的向着鞑子冲杀过去。

将士们又追了几里路,在鞑子又丢下无数尸体之后,才停止追击。

此战,消灭鞑子骑兵一万,明军也付出了一万多人的巨大代价。

也先这一战损失惨重,对于明军再也不敢穷追不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军退到怀来城。

怀来城里,朱棣亲自召开军事会议,听取了各方情况汇报,重新部署防御。

其实,此时明军的人数远远超过瓦剌,武器装备也比瓦剌强上很多。

虽然前面损失了几万人马和辎重,但只要有效地组织起来,不说消灭瓦剌,安全撤退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本来按照朱棣的意思,是要留在怀来城休整几天,然后反攻,但英国公张辅和兵部尚书邝堃坚决反对。

朱棣也看出此时大明军队的战力,已经跟几十年前无法同日而语,现在士气低落,也就不再坚持。

会议最后决定,大军在怀来城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继续撤退,从居庸关回到京城。

众将退出去之后,大堂内只剩下朱元璋、朱棣、朱瞻基和江风四人,大家一时陷入沉默,因为此时就要面临一个问题:

“朱祁镇这个皇上是废还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