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第84章 大唐仙道执政见解指南

审核部部长握着小册子,眼中闪烁着愤怒与屈辱,准备予以反击。

这记耳光打得太狠,即便是铁石心肠也难以承受。

张宗圣却冷笑不止:“哼,你这胆小鬼,连我赐予你的小册子都不敢看吗?”

看就看!

审核部长咬紧牙关,硬生生翻开小册子。

扉页上赫然写着一行字——《读者仙缘调查问卷统计》。

紧接着,一组组奇特且详尽的数据跃入眼帘,分别对应五大领域的读者分布以及喜好程度,注解注明:仅限长安城内数据,仅供参考。

其中包括仙道见闻、仙界贸易、俗世风华、村落逸事以及法术公告五个板块。

在诸多朝臣眼中,这样的划分无疑是离经叛道。

然而,《村落逸事》连载的《隋唐仙演义》,其读者群体占比竟高达六十五个百分点。

《法术公告》紧跟其后,占比五十九个百分点。

至于《俗世风华》仅得可怜的十分之一。

《仙界贸易》尚可,约占三十五个百分点。

而《仙道见闻》的关注度则出乎意料地低,垫底仅为百分之三。

最后,在小册子中总结出的关注《仙道见闻》版块的人群特征——以修行者为主。

关注灵石矿脉的修炼者们,无论其修为境界或是身份贵贱,几乎各阶层都会关注此事。

修真民俗便全凭个体喜好修炼的法门选择。

边陲村寨的修士趣闻,据说是出自下层修士之间口耳相传。

消息扩散开来,最基层的修士群体尤为关切。

这些本来并无奇特之处。

重点在于最终归纳的洞见。

张天凌以一句真言一语点破——修者所需。

继而,他又自这批数据中,深入剖析大唐修士的精神修为层次,识海开悟程度,修道福缘,什么才是修士最为关心之事,以及如何妥善处理修真界的生存之道。

最终,他更是为朝廷的修炼政策制定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嘶——

谁能料到,一份宗门情报简报竟能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监察殿主看得入迷,其余众人还在担忧局势发展,却不料那当事人早已被这份薄薄的手册勾走了心神。

房玄龄品味出别样的深意,取过手册细细研读之后,面色剧变。

张天凌摆手示意,吩咐道:“来人,将‘大唐修真通讯’第一期刊登的修者问卷调查结果,分发予列位大人参详。”

楼上,一群身着仙裙的侍女走下,她们原先是天下第一峰的侍候弟子,今日却被张天凌临时征召而来。

仅是一份薄薄的手册,竟使得怒火中烧、欲要拼死争斗的监察殿主这般沉醉其中,连中枢令房玄龄也显得异常郑重。

此事亦引发了全场修者的极大好奇之心。

顷刻间,震惊之声四起。

由这被誉为“大唐修真通讯”首期刊登的修者问卷调查结果可见,其背后所蕴含的重大意义超乎想象。

张天凌见气氛已至恰当时机,才不疾不徐地道:“诸位有何感想?是否意识到,单凭‘大唐修真通讯’的一纸讯息,便可窥探诸多端倪。”

“我不在乎你们如何看待‘大唐修真通讯’,但我愿从每期刊物的阅读者分布及修者反馈问卷中,提炼出一套经验心得,即《大唐修炼政策指导书》。”

“通过解析‘大唐修真通讯’的读者群体,以及对修者问卷调查的深入理解,以便为朝廷制定修炼政策时提供可靠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众人听得瞠目结舌。

身为中枢令的房玄龄,平素对朝政决策再三审慎,唯恐任何疏漏会导致大唐修真界动荡不安。

然而,他未曾料到张天凌竟然能借助一份宗门情报简报与修者问卷调查结果,如此轻易地找到了获取天下万修士所需之道。

张天凌豪情满怀地道:“如有认为‘大唐修真通讯’不过是一纸空谈之人,尽可自行离去。”

瞬间,场上鸦雀无声。

张天凌高声宣布:“留下的同道,今后将成为《大唐修炼政策指导书》的组成部分。待我大唐修炼盛世来临之际,房大人必当提议朝廷重修此书,刊印成册,以令普天之下所有修士皆得悉知。”

轰——

此言一出,如同九天雷霆!

众人并非愚钝之辈,离去又能何处栖身?

即便回到原来的三清六御各部门职位,但对于那些出身草根的底层官员而言,除了劳碌无度,一生恐怕再无更大建树。

至于所谓万载县男的许诺……

此刻,在浩渺的修炼世界之中,房玄龄挺身而出,浑厚的灵音响彻天际:“道友们,吾身为大唐仙报社的社长,自然不愿让本报沦为他人口中的笑谈。”

“然而,我过去对大唐仙报的重要地位认知不足,昔日之事已无力回转。”

“但此报却是由万载郡主亲手催生,她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诸位道友!与其在凡尘俗世中碌碌无为,何不在大唐仙报上创下一番伟业,总比壮志未酬,心中遗憾强得多。”

“倘若诸位能倾力而为,真正有益于朝廷的修炼大计,我房玄龄必当呈奏天庭,待机缘成熟之时,刊行《大唐修炼方针指南》,以示天下,使世人知晓我大唐仙报对于朝廷亦是有重大贡献。”

中书令大人这般保证,群雄之心立时安稳下来。

“顾问前辈,我等知罪!”

审核部首座低头致歉。

刚才那位掷桌显勇的修士,也随之起身,深深一礼。

“我等恳请顾问前辈宽恕!”

“我等恳请顾问前辈的宽宥!”

众修士齐声高呼。

翻倒的案几已被重新摆设整齐,局面总算得以平息。

张家圣内心暗喜,虽大唐仙报不过是心血来潮之作,但他深入思索之后认识到,若想未来修行之路坦荡无阻,终究还需一座坚实的靠山。

对于他的义父,卢国公程咬金,他心中十分清楚,无论程咬金如何袒护他,终归他并非其亲子。

即便是亲子,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也难免会被牺牲掉。靠山靠水皆不稳定。

因此,还得依靠自身的修为。

不过,他又不愿涉足朝廷纷争。

非是他没有足够的势力,而是进入朝廷便意味着失去自由。

故而,静观修炼界的角逐,关键时刻适时插手,岂非更妙?

“嗯?这不是地薯么?”

房玄龄手中握着一个外形粗糙的烤地薯,因其貌不扬,反而更加引人注目。

其余之人无不如是,他们从未见过此种物品,听闻房玄龄称其为地薯,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

张家圣淡然一笑:“这正是大唐仙报二期特辑的主角——地薯。”

“地薯?”

房玄龄满面疑惑。

上次你提及亩产三十块灵石的地薯?

这个产量……未免过于惊人!

张家圣从容解说:

“初创的大唐仙报,一期尚且保守,谨慎行事,然而二期必须提升影响力。唯有从修炼者的生活实际出发,大幅改善民生,才能使大唐仙报深深植根于亿万大唐修者心中,从而为本报正名,同时也为各位自身正名。”

“而这地薯,便是本顾问手中的决胜法宝。”

房玄龄心头微震,追问:“这地薯真的能亩产三十块灵石么?”

其余之人也都面露疑问。

这新引入的作物,如果真能有如此高的产量,无疑将是大唐修炼界的福音。

张家圣伸出三根手指。

“三块灵石!”

除房玄龄外,其他人均误以为是三块灵石。

然而,他们并未感到失望,反倒是满怀欣喜......

新增了一种天地灵物,实乃修炼界的福祉。

一侧,一位修士模样的官吏,舔舐了一下嘴唇,心中渴望一尝其味。

张家圣,这位圣境强者,揭开了一个灵烤薯蓣的外皮,将其递出。

那位官员并未推辞,接过后便一口咬下。

瞬间,他的双眸圆睁,满是震惊之色。

此……竟是如此仙珍美味!

此时,张家圣又开口道:“列位同道,方才提及的乃是此种薯蓣亩产可达三百灵石之巨。”

顷刻之间,“吧嗒”之声不绝于耳,众修士们的下巴皆因惊讶而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