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华夏万界为尊>第114章 杀神朱棣

朱棣闻言,赶忙回应道:“甚好!今日之战打得实在痛快淋漓,只是污了仙师您的双眼。待到晚上回到宫中,咱定陪义兄多饮几杯美酒,哈哈哈哈......”

其实站在李治和朱棣这些皇室之人的角度来看,对背叛朝廷的叛军,真没有多少怜悯之心。

朱由检却再一次被震撼到了,火器他们大明也有啊,神机营就有,可哪有如此威力的火器呢?

朱由检移步到了朱棣身边,鼓起勇气开口道:“您真是我的老祖宗吗?可燕王朱棣老祖确是后来的永乐大帝啊?还有皇长孙朱雄英也是早夭了?还请老祖宗解惑。”

朱棣看了一眼崇祯皇帝道:“你说的对也不对,至于为什么,那就只有咱大明的仙师才知道。不过咱就是燕王,大哥朱标也还在世上,朱雄英就是你所见到的那位。”

朱由检听得云里雾里,看向李治,小心翼翼的问道:“请仙师赐教?”

李治只是笑了笑道:“关键是孤说了,你也听不懂啊!还是不要问了吧。”

朱由检差点哭出来了,他堂堂大明皇帝竟如此被人无视,还不能发作出来,这三位可能都是老祖宗啊!可总感觉有什么不对,朱由检第一次感觉脑容量不够了。

朱棣带着朱由检率领着一万余名士兵,继续朝着九门之首的正阳门一路清扫着叛军,所过之处,那些叛军如惊弓之鸟一般纷纷逃窜。

李自成再次收到消息,派出去的李锦和李岩竟被生擒,并折损了大量的将士,甚至还有许多将士开始丢下他这个大顺皇帝逃跑了,挫败感顿时涌上心头,使得李自成意识到形势真的不妙。

原本他手中就缺少得力的将领,如今竟然在一天之内就失去了一名元帅和两名大将!

惊慌失措之下,李自成急忙下令将中军大帐迅速撤往城外,但刚刚部署完毕,便看到又有大批部下义军如同丧家之犬般拼命地朝城外狂奔而去。

李自成心急如焚,声嘶力竭地喝斥着他们,然而却毫无作用。

面对这种混乱局面,他也束手无策,只能无可奈何地带领着亲卫部队跟随溃败的大军一同向城外撤退。

当朱棣抵达正阳门时,城中仅剩下寥寥无几的叛军散落各处。

与此同时,朱棣向朱由检下达命令:命大理寺卿凌义渠、左谕德马世奇、左都御史李邦华等忠臣手持圣旨向各个城门而去,接管兵部尚书张缙彦在京城的兵权,并迅速控制住了还没有被来得及打开的城门。

至此,除正阳门外,京城其他八门皆已有朝廷军队严阵以待、坚守不出。

朱由检也继续默认了朱棣的命令,分兵在京城城内四处开始清扫匪军。

朱棣登上正阳门的城楼,极目远眺,城外那些身着各式各样服装的义军,正在大顺皇帝李自成、大顺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副元帅刘芳亮等人的强行指挥下,逐渐聚集起来,并开始列队面对着正阳门,仿佛随时准备再度发动攻击。

朱棣转头看向朱由检,语气严厉地问道:\"你还有钱吗?\"

朱由检惊慌失措地连忙回答:\"有、有、有,内帑还有三千两黄金,国库也还有些。\"

紧接着,朱棣脸上露出笑容,笑嘻嘻地对李治问道:\"仙师啊,既然咱的子孙还有些钱,那不如搞一辆喀秋莎发射车来玩玩怎么样!\"

李治看着朱棣刚才还与朱由检言辞犀利地交谈,转眼间却又如此轻松愉快,不禁微微一笑,回应道:\"想要几辆呢?\"

朱棣伸出两根手指,比画出一个\"二\"字,表示要两辆。

于是,李治便从系统中购买了两辆喀秋莎发射卡车,以及整整两辆装满火箭弹的运输卡车,并将它们并排停放在城内的城门楼下。

城墙上和正阳门守卫的一众官兵们,看到凭空出现的四辆钢铁巨兽,满脸惊愕不已,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他们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景象,然后齐刷刷地跪了下来,口中喃喃自语:

\"仙人,竟然真的是仙人啊!\"声音中充满了敬畏与激动。

这些官兵们泪流满面,心中涌动着无尽的喜悦。

他们深知,仙人的出现意味着大明得到了上天的庇佑,国家有望逃过这场灭顶之灾,自己的家人们将不会颠沛流离。

因为所有在场的官兵和将士们都心知肚明:如果大明朝廷覆灭了,那么接下来大明的各路藩王必然会与李闯王展开一场激烈而残酷的争霸之战。

到那时,整个国家将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无辜的老百姓和他们这些当兵的将成为这场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他们原本就困苦不堪的生活将变得更加艰难。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以及他们的亲人又怎能幸免呢?

他们将被迫卷入这场无休止的战乱之中,失去家园、亲人甚至自己的生命。

他们哭泣着,感慨万分,仿佛压在心头的重负瞬间消散。

朱棣注视着城中的官兵们,此时他们激动得满眼都是泪,泪中却闪烁着更加坚定守护大明的光芒。

他明白,这些人都是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子民,愿意用生命扞卫国家的尊严和守护至亲的人。

朱棣深吸一口气,双手缓缓抬起,做出托起的姿势,高声说道:\"诸位皆为大明之忠良,快快起身!自今日起,本王向尔等许诺,大明必将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皇朝!\"

话音刚落,全场沸腾,众人群情激昂,齐声高呼:\"多谢仙人!我们深信仙人所言,大明必定迎来繁荣昌盛之世!\"

呼喊声震耳欲聋,回荡在整个京城上空。

朱棣也从大明史中看到,如果大明灭亡了,会有众多心怀爱国之情的官员和百姓选择以身殉国,为国陪葬。

想到此处,他的心情愈发沉重,不禁又一次转身面对城外,目光凝视远方,思绪万千。

宋献策此时正纵马狂奔至城门前,目光锐利地直视着朱棣,义正言辞地大声质问道:

“朝廷残暴不仁,皇帝荒淫无道、昏庸无能,阁下为何要助纣为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