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以「双顶」为例具体说说,「双顶」听明白了,「双底」也就不难理解。”舒菲说,“双顶的特征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股价会先冲击第一个高点,也就是先有一波涨幅,并且在股价冲高的时候其成交量也伴随着显着放大。

而在第一波冲高结束后,股价开始出现回调,成交量也伴随着股价下跌开始萎缩。

等股价回调到某个价位后,股价再次转身向上开展第二波上涨。在第二波上涨中,成交量也会放大,但不足以超过第一波的成交量,而且上涨幅度也往往不如第一波。

等这次上涨后,股价再次下跌,而之前两波上涨的高点,便就形成了双顶。”

双顶

舒菲这次没拿电脑,而是伸出一只手指在空中比划了一下。

李修然点了点头说:“嗯,能想象出「双顶」的形态。不过舒菲,这种形态应该很常见吧?为什么你刚才说不常见呢?”

在李修然的印象中,这种形态似乎出现了太多次。

“这种形态确实容易出现,但是不是真的「顶」,这可不好说。”

“啥意思?”李修然不解。

“换句话说,要形成双顶其实是要有更苛刻的条件。刚才的描述只是它的形成过程,但是不是出现这种形态后就能说是顶,这可不一定。”舒菲说,“你要知道,这种图形很多时候也出现在整固形态中,并且出现的概率更大。”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图形可能差不多,但不一定是双顶?”李修然若有所思道,“换句话说,双顶形成的过程其实容易被误判?有些看似是双顶,但其实不是,而只是某个趋势里的整固?”

“不错,就是这意思,所以这种形态的掌握并非那么简单。”舒菲说,“那么,知道在哪些条件下更符合双顶形态这就是很重要了。”

这确实很重要,李修然也听得很认真。

“首先来说说哪种‘双顶’更像是整固形态。”舒菲顿了顿,接着说,“如果你看到类似双顶的形态,其两个顶形成的时间间隔很短,可能相隔就1~2周,那这个双顶可能就不是双顶,而是上涨趋势中的整固。”

“也就是说,双顶之间隔的时间很重要?”李修然道,“太短,则这个形态不成立的概率就越大?”

“是,可以这么理解。”舒菲点点头说,“相反,如果双顶之间隔的时间较长,比如在一个月以上,并且在第一波高点后股价下跌明显,而在第二波上涨时成交量又不那么放大,则这就是很可能是真正双顶的形成。

另外,如果第一波上涨后回调幅度超过15%,那还会增加双顶形成的概率。”

“1个月以上、第二波上涨交投清淡、回调超15%……”李修然默默记着这些技术要点。

“当双顶形态配合上述特征出现时,及时减仓甚至清仓可能是比较理智的决定。”舒菲说,“如果双顶真成了,那基本上就代表趋势开始反转。上涨趋势变成下跌趋势,持有股票自然就不划算。”

“我明白了。”李修然点头说。

“真明白了,听懂了?”舒菲问,“那你来说说这种形态背后的实际博弈。”

这个问题一下子又把李修然难住了,他不禁陷入了短暂的思考。

“我是这样考虑的……”李修然皱了皱眉说,“第一波上涨时成交量显着放大,这说明其实在股价上涨的时候卖盘也随之增加。当出现第一个高点的时候,也就是在那个位置出现大量卖盘,以至股价无法继续上涨。”

“不错,继续说。”舒菲点点头道。

“那么,这些卖盘是庄家出货还是短线客的获利了结呢?目前还不能确定,只能接着观察。”李修然道,“如果庄家扔在控盘,只是短线客卖出股票,那回调幅度大概率是有限的。毕竟庄家依然是掌握节奏的主力,这时就会表现为回调深度不大,一般不会跌破高点的15%。

可如果出货的不是获利盘而是庄家,那回调幅度自然会加大,跌破15%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才说,判断是不是真顶,要考虑第一波回调的幅度。”

“不错嘛,分析的还真可以。”舒菲笑了笑,喝了口水。

“而为了更加印证它到底是不是双顶,第二波的上涨就至关重要。”李修然接着说道,“如果庄家是出货获利了结,那趁着回调扫货买入的人自然不多。庄家才是大头,散户买入起不了太大波澜。这时就会表现为第二波上涨的成交量明显没有第一波上涨时大。

而在反弹到距离第一个高点越近的地方时,一些抢反弹的短线客其实也知道这个位置大概率就是顶,他们会在差不多的位置卖出股票,和庄家遥相呼应。于是,第二波高点就形成了第二个顶。”

李修然大脑cpU都快干爆了,他看着舒菲,一脸生无可恋。

“其实你已经把这种博弈分析得七七八八,了解图形背后各种利益如何博弈,会更有助于理解和操作。”舒菲说,“当图形走到你说的这一步时,其实双顶差不多就形成了,并且这个双顶会形成一个明显的压力位。一旦到了这个阶段,技术客们往往又会关注起第一波低点位置。”

“低点?”李修然问。

“不错,如果双顶形态已经完成百分之九十,那下杀跌破将补足最后百分之十。”舒菲说,“很多人会把第一个低点的位置当作是支撑位,观察股价会不会跌破这个价位。一旦低点的位置守不住,那双顶就完全成立了,已经是非常明显的熊市信号。”

“遇到这种情况,那最差也要在跌破低点后卖出,对吧?”李修然说。

“当然是要卖出,难不成还要受熊市的折磨?”舒菲说,“这种形态一旦形成,跌个20%、30%甚至都只是开始。可很多人在下跌20%后就装死不动了,结果后面迎接他们的可能就是腰斩,甚至是膝盖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