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完结】>第74章 萧明允协助四皇子解决饥荒

  萧明允用试做的两套活字模板,给李秉文做了个示范,只印一两本,速度不明显,若一次性印上几百本,就能显出效率了。

  人工成本的降低,会让书籍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低,利润并没有减少,可能还会增多。

  既能赚钱,又能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这样的好事,李秉文当然有兴趣。

  李家不缺算账的和招呼人的,找几个人学习一下印刷的方法,就能开业。

  李秉文:“先在淮安府开吧,离你近,我叫他们都来这边学,学会了再去其他府。”

  萧明允:“必须在各个州府同时开。”

  活字印刷术大家都没有见过,但是它一经问世,就会有很多聪明人,看出其中的道理,他们很快就能钻研出来,然后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一定要尽快、尽可能多的占领优质的市场,不能给别人挤占的机会,所以必须在繁华的州府同时开业。

  李秉文搓了搓胳膊,把自己紧紧地抱着:“你好狠吶,我都起鸡皮疙瘩了,一口汤也不给别人分?”

  萧明允:“每个州府,都只在最繁华的地段开一家,又不多开,不是还有县城呢么。”

  “不必把所有的书局一网打尽,可以让他们从我们这里进货,书一定要全。”

  树大招风,萧明允懂,他不想垄断,那样容易招人忌惮。

  可是即便放出了优惠政策,让其他的书局进货,但还是免不了被模仿。

  如果每个书局都能自己印刷,那么他们就赚不到钱了,也就两三年的好生意,一想到这儿,李秉文就蔫了。

  先开一家试试,李秉文压根不会犹豫,管它赚不赚钱呢,开着玩嘛,但是同时开那么多家,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

  他家有很多酒楼和服装店,都开在繁华的州府,酒楼有生意人和当官的应酬,饭菜做得好,服务做得好,就永远不会被淘汰。

  服装不停地更新换代,也可以一直刺激消费,但是书,买一本能看一辈子,还能传给子孙,实在算不上是好行当。

  既然是短期生意,那么买铺子就不值当了,繁华州府的租金又贵,李秉文往靠背上一躺,兴趣值直接减半。

  萧明允:“我们可以卖话本。”

  书籍价格降低,就有人愿意买话本了,只要内容有趣,不断出新,再挖掘一些会写的作者,那么卖话本,也可以是一桩长久的生意。

  李秉文:“你写啊?”

  市面上的话本就那么几本,不是穷书生遇到了富小姐,就是穷闺女遇到了富公子。

  他们一眼就坠入了爱河,然后越过差不多一模一样的阻碍在一起了。

  哪儿有有趣的话本?萧明允把《丧尸围城》第一卷,拿给李秉文。

  李秉文:“你还会写这玩意儿?不会是‘君子周而不比’之类的吧?”

  萧明允叫李秉文先看着,今日有客人,操心一多,思维就活跃了,谢澄安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要去哄人睡觉了,萧明允把小黑球从被子里面扔了出去。

  没睡醒的小黑球睁着一双懵懂的幼年猫科动物眼:它会瞬间移动了?

  谢澄安:“说完了?”

  萧明允:“还没有,你先睡,今天辛苦你了。”萧明允说着,亲了一下谢澄安的额头。

  谢澄安:“你的朋友,我当然要好好招待,不知道他们吃得惯吗?”

  萧明允:“李秉文家是开酒楼的,他都说好吃,那味道定然是极好的,他方才还说,想叫你去他家的酒楼当大厨呢。”

  谢·嘟着嘴·澄安:“我才不去呢,每日都要做那么多菜,胳膊得多酸呀。”

  干惯了重活,谢澄安其实还好,他这么说,只是在跟萧明允撒娇。

  好在萧明允懂,他揉了揉谢澄安的胳膊,又拍了拍他的背,很快就把人哄睡着了。

  手里的书突然被夺走,急得李秉文差点跳起来:“你让我看完啊!”

  萧明允:“嘘——”

  李秉文用唇语说了一句:“我错了。”

  话本好,字也好,真是赏心悦目。

  萧明允:“怎么样?”

  李秉文:“看完才能发表意见。”

  对谢澄安以外的人,萧明允从来不惯着:“到底干不干?”

  被《丧尸围城》征服了的李秉文斩钉截铁道:“干啊。”

  既然决定做,那就必须全力以赴,除了丧尸系列,萧明允还要写其他的类型,比如星际大战、诛仙成魔、等等。

  不一定原原本本地记录其他的世界,见得多了,灵感自然就多,萧明允要把它们相互融合,发展创新,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青云书局头号写手——小鱼儿。

  书局生意就这样敲定,萧明允把他看上了的州府全都列了出来,淮安、九江、临安、洛阳、姑苏、等等。

  李秉文:“怎么没有京城?”

  萧明允:“京城最后。”

  皇权斗争历来惨烈,活字印刷术对教育如此有利的事,万一哪位皇子想跟他们合作?

  铺子他们经营,但却对天下人说,点子是他的某一位门生想的,借此名声大涨,或者威逼利诱,出钱买断。

  搞不好还会把所有的知情者都暗杀,然后自己搞,这样他们就能名利双收了,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谁知道他们能心狠手辣到何种地步?

  闷声发大财,先买铺子,实在买不到的话就先租,让伙计们集中学习以后,再估摸着他们到达各地的时间,最好同时开业,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任何人能够插手的了。

  萧明允另外给了李秉文一张纸。

  李秉文:“毕升,书局的名字?”

  萧明允:“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也可以说是我的师父。”

  “上面写了他的生平,找个大字写得好的,裱起来,挂在店里显眼的位置,每家店都挂。”

  李秉文:“哎呀,断了大庆所有抄书匠活路的人,竟然如此心细。”

  萧明允:“真正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被批量化生产淘汰。”比如他的字,会更值钱的。

  李秉文:“要不要把你们一家的名字也裱起来?”

  萧明允:“你要是想做这个生意,最好提都不要提。”

  李秉文摇了摇头,他眼睛一闭,靠在靠背上面唱了起来:“我有明珠一双,大的缺了角,小的蒙了尘,明珠有何错?错在明珠明。”

  萧明允:“不押韵。”

  李秉文:……

  缩在角落默默地疗伤。

  酒楼和服装,李秉文一直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所以他都快二十了,还没有自己做过什么。

  如今干劲一上来,李秉文就待不住了,他第三天就启程,去各个州府选铺子去了。

  他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干成,让他的爹娘和亲哥都看看,他也是可以干大事的。

  萧明允要在这期间,刻好够十二家书局用的活字模板,要正式投入使用了,字体最好统一,所以只能萧明允自己刻。

  在那之前,他要先解决一个人——跟着李秉文的人。

  陆青被石块砸中,从树上跳了下来,他向萧明允行了一个抱拳礼:“永安王给萧二公子问好。”

  向来不愿意挪动的李家二公子,突然带着满满三车行李出了城,一直惦记着萧明允的永安王赵升直觉不对,便派陆青跟着李秉文,他果然是来找萧明允了。

  萧明允:“有话快说。”

  陆青:“永安王只是想知道萧二公子是否安好,并无他话。”

  按照萧明允的性格,这个时候,他就该叫陆青滚了,可是事情总是这么凑巧。

  李秉文告诉了萧明允兖州饥荒的消息,要不是因为这个,他能提前一个月到,四皇子赵升接手了此事。

  授粉那几天,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结的种子本来就不多,结果秋收的时候又连续下雨,所以麦仁全都发霉了。

  一整年吃的都是上一年的存粮,一旦今年没有收获,就会爆发饥荒。

  兖州境内,因为争抢食物而大打出手者,数不胜数,甚至结成了几股势力,冲突不断升级,情况不容乐观。

  四皇子治下的洛阳府,放出粮食两万石,不料却在半路着了火。

  是天灾还是人祸,等四皇子慢慢地调查,他只能先从并州紧急调了五千石,派精兵护送至兖州。

  可是两万石粮食就那样没了,其他州府就算再调,也不够兖州的百姓度过冬天了。

  四皇子想通过这件事,重新获得皇帝的器重的,一旦不能完全解决,那他就是出力不讨好。

  九月倒是可以种小麦了,但是小麦,要到明年的五月才能收获,中间有八个月的时间。

  可是吃的都不够,哪儿能分出种子来?又不能把其他州府的粮仓搬空,赵升为此焦头烂额。

  土豆生长不需要太高的温度,而且只要三个月就能成熟,最初的那一株,只有十来个小土豆,经过萧明允的耐心培育,每个小土豆都分别发了七八个芽。

  切块,种植,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有一千多个土豆了,几何级增长,太可观了。

  它们还太小,得再长一长,好在四皇子那边也能坚持一段时间,萧明允便叫陆青一个月以后再来。

  兖州。

  府衙。

  为了稳住民心,不至于发生暴.乱,赵升两个月前就到了兖州,他跟百姓一样,吃着粗茶淡饭,人都瘦了一圈。

  陆青:“萧二公子在试种一种粮食,一个月以后,才能知道可不可食用。”

  赵升:……

  为了兖州的百姓,还是为了他?

  赵升:“他还生我的气吗?”

  陆青:“萧二公子并未多言。”

  萧家获罪一事,虽然三皇子有后手,但毕竟是他给萧远之送画,才给了三皇子机会,萧明允一直不回他的信,一定是生气的吧。

  赵升:“他过得怎么样?”

  陆青:“盖了新房,很气派,衣食住行皆不用愁,还有,萧二公子成亲了。”

  哐当一声,茶杯被捏碎了,吓得兖州知府的心脏蹦蹦蹦的,却又不敢进去问。

  萧明允没有故意跟陆青说,是聊土豆的时候“随口”说的,说土豆是谢澄安进山采药的时候发现的。

  一开始,谢澄安并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吃,他只是出于好奇,烤了一个,没想到这个东西的味道还不错。

  催芽、种植、食用、注意事项,所有的东西都是谢澄安试验和总结的。

  这很合理,因为谢澄安是大山脚下面长大的,而萧明允,是个连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楚的纨绔子弟。

  一个月以后,一千多个土豆如期地成熟了,萧明允和谢澄安做了几个通风的簸箕,又往簸箕里面垫了一层温润的沙土。

  将土豆切块,放置其中,然后再埋一层沙土,为了保持湿润,最上面还要再铺一层稻草,自然发芽需要两个多月,急用,所以才这样催。

  萧明允叫陆青买了几辆驴车,带走一百多筐,并且嘱咐他,每天都要给土豆少洒一些水,保持湿润,到了兖州应该正好发芽。

  接下来的种植方法,萧明允全都写在了信里,土豆比小麦的成熟期短,应该可以缓解粮食不足的困境。

  怕在路上发生意外,萧明允还提前联系了李有福所在的镖队,把土豆混在寻常的货物里,一路护送。

  怕赵升种植失败,所以萧明允留了一半,自己种,把两亩贫地种满以后,土豆还剩下很多。

  收获土豆的时候,萧明允和谢澄安就给张铁牛和冯竹子等关系好的人送了一些。

  他们的评价很是不错,便一起劝说只有贫地的人别种稻子了,改种土豆。

  魏知田刚好路过,就拿了两个,他们一起打过野猪,魏知田是魏河风的长子,谢澄安给他家的小孩看过病。

  刚蒸好的土豆太烫了,魏知田便剥了皮,放在了碗里,打算给他的媳妇郑晓晓和他娘吃,谁知,两个人刚提起筷子,桌子就被掀翻了。

  魏河风:“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也敢往嘴里塞,就不怕毒死你们!”

  魏知田:“爹!他们都吃过了!”

  魏河风:“我魏河风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没有沦落到乞食儿的地步!”

  “不就是打死了几头野猪么,有什么了不起的,种了点泥土蛋子给这个送、给那个送!”

  郑晓晓这个做儿媳妇的还没有撺掇,魏知田这个当儿子的先过不下去了,要跟他爹分家。

  魏河风却一口咬定分家是郑晓晓的意思,这个家,又是鸡飞狗跳的一晚。

  儿子和爹在吵架,儿媳和孙子在哭,魏四婶看着遍地狼藉,一边收拾,一边可惜了这一桌子的饭菜。

  粮食为本,田地里改种土豆一事,得有官府的批准,所以郝英再次被请到了三家村。

  土豆的成熟期短,产量大,而且耐存放,如果能够种成,这将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筑阳县和郝英都能借着这件事,在史上留名。

  可是处理饥荒的是四皇子,郝英的弟弟是三皇子的心腹,所以他不能留名,万万不能,万一叫三皇子怀疑他弟弟的忠心就麻烦了。

  郝英自称是三家村的村长,给淮安府的知府张楚君写了一封信,上书:三家村,一谢姓村民偶遇一植。

  块茎鸡蛋大小,色土黄,可食用,遂带回,试种三月,长成……跟萧明允的说法一样。

  信中着重地描写了谢澄安发现和试种土豆的过程,以及他付出的辛苦。

  上呈皇帝的折子上,重点就成了,张楚君如何意识到此物利国利民,如何鼓励大家种植土豆,还亲自下田培育,亲自蒸煮试吃。

  谋高位嘛,正常,但是信中那么声情并茂的一长篇,狠狠地暗示着张楚君,让他在下笔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提了一下:谢姓村民。

  发现和试种的功劳还在谢澄安,给四皇子进献的功劳,就记在了张楚君的头上。

  这样一来,三皇子和四皇子就都不能记恨谢澄安了,萧明允怕四皇子记恨谢澄安,主要是因为四皇子对他有非分之想。

  帮他解决了一个这么大的难题,四皇子应该不会对谢澄安,再有什么敌意了吧。

  信,是萧明允叫郝英这样写的,郝英怕他不照做的话,萧明允会搞事情,一番斟酌,就答应了,至少让三家村留个名。

  天高皇帝远,不等皇帝恩准,张楚君便做主了,第一年试种土豆的田地,不收税,有了这个许诺,很多人就都敢试种了。

  土豆一旦传出去,各地都开始种植,就不值钱了,现在值钱是因为急需,并且四皇子也有钱。

  萧明允给出的食用建议里,土豆更多的是作为蔬菜,而不是主食,不要让大家一股脑儿地投进去,最后不赚钱。

  所以,只有有贫地的家庭,才有试种土豆的资格,良田和中田还是得种稻谷。

  四皇子根据萧明允的建议,第一茬土豆收获以后,分出一半食用,让百姓确定这个东西能吃,味道还不错,剩下的一半全部切块、催芽,紧接着种第二茬。

  加上其他州府调过来的粮食,兖州平安地度过了饥荒,次年五月,与兖州百姓一起庆祝过丰收以后,四皇子回京。

  此事本该大力褒奖,可是皇帝只赏了四皇子三千两黄金,并没有恢复他的实权,不过对四皇子来说,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突破了。

  京城。

  永安王府。

  盼了好几天的回信终于到了,赵升饭也顾不上吃了,看见鹰腿上面绑着的信,赵升的心里先咯噔了一下,希望信上的措辞不要太狠。

  照常问萧明允安好,说他不是故意的,他不应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登门,风口浪尖上,他实在没有法出京看他。

  感谢萧明允助他解决饥荒,受到了哪些嘉奖,还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八卦。

  萧明允拆都没有拆,也没有用精神力看,只回了一封信,上书勿扰二字,连同赵升送过去的信,一起送了回来。

  是萧明允的字,赵升没有失落,反而笑了,不是滚,而是勿扰,萧明允还在生他的气,但却没有很生气。

  萧明允就是这样,做错了事情只要承认,只要说明原由,他就不会很生气,他总是能够理解他。

  转念想到萧明允已经成亲,赵升又觉得恶心,那个谢澄安根本配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