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去大明扶贫>第159章 忘得不可开交

十月底,杨文和辽王分别一年后在广宁重逢。

朱植一直都很欣赏杨文。

杨文是明军传统将领中少有的既能指挥火枪兵,又能指挥长枪兵作战的“双枪将”。

红崖子之战,杨文以四千步卒硬刚上万蒙古骑兵,令人刮目相看。后面伤势未痊愈,他又带领伤员北上增援,会攻金山。

这是一个武有文德,又让人很容易相处的大将。只可惜他刚用顺手,就被老朱给挖走了。

当然,杨文对辽王的尊敬也到了崇拜的程度。

且不说辽王那让人耳目一新的练兵之法、近乎妖术的火箭,就说那红崖子之战吧,如果不是辽王送给他不少能快速掘壕的军工锹、坚不可摧的钢盾和一小队神枪手,广宁卫也支持不了那么久。如果不是辽王率人及时增援,广宁卫最后都得完蛋。

去年南下广西平叛,辽王不仅送给他三千战俘到阵前效力,还送了五十支迅雷铳。

辽王的恩情真是让他始终铭记在心。

这次得胜回朝后,他也听说了朝廷对辽王的猜忌和打压,连忙跑到老朱那里为辽王鸣冤:“陛下,一个之国一年多的藩王,不建一尺城墙,不修王府,会有反叛之心吗?刚组建一卫五千人马,就东征辽南、北上金山,不是公忠体国吗?”

杨文这么一连串的反问,搞得老朱更加愧疚,不仅让杨文把他那些俘虏都送到辽东,又让杨文将那因受李善长一案牵连的三、四千罪臣家眷也都送到了辽东。

不过,老朱没有同意杨文重回辽东的请求,而是根据太子的建议,将杨文擢升为右军都督府同知兼北平都司都指挥使,掌管北平诸卫,明面上受燕王节制,实际上是对燕王的一个牵制。

杨文到辽东的时候,是带了两万多人一起来的。虽然一下子多了两万多张吃饭的嘴,但是辽王府上下都是热情相待,远在沈阳视察军务的辽王也是快马赶回亲自接待。

在辽王的盛情款待下,杨文在广宁待了好几天。郭英、张石、张信等一众老面孔每日轮流作东,周兴、朱大能也分别从辽阳和沈阳赶来相见,甚至昔日红崖子一战中致残的将士也专门宴请了杨文,恭贺其高升都督。

和后世一样,酒场上大家都喜欢搞临时提拔,随机提拔。明明是指挥佥事,都会喊成指挥,明明是都督同知,都会顺成都督,职务中的“副”字或“署理”二字,那都是极其自然要去掉的。

杨都督也没有在辽东白吃白喝。

他知道辽王在辽东都司的尴尬处境后,利用在辽东军中的威望,对昔日部属耳提面命,要求他们不要受小人蛊惑,要紧紧追随辽王殿下在辽东建功立业,帮助辽王进一步稳定了辽东的军心。

杨文在辽东乐不思蜀,辽王却忘得不可开交。

沈庄下江南执行赚钱和招兵买马的潜伏任务去了,他那手下两、三千人的工程队一下子就放了羊。

张信请示辽王,这工程队如何管理。

朱植就干脆把工程队交给张信,张信事情那么多,哪里忙得过来,转手又甩给了郭鉴。

因为郭镛早在中秋节后带了两条大船随柳升南下做生意去了。郭鉴现在身兼数职,忙得也转不过来圈,工程队继续放羊。

辽王前面打发走索要军械工匠的朝廷公差,后面又迎来了索要宝马的晋王使者。

接着,他又热情接待了扬州松庭先生后人朱溥一行,象征性搞了一场比赛,然后再成立松庭书院广宁分院,忽悠各位在辽东教授数学。

随着天冷,前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原来的老师已经有些不够使用了。松庭书院的先生们不辞辛苦,万里驰援,刚好救了辽王的燃眉之急。

后来辽王干脆以松庭书院为基础,成立了辽东版中科院第三个研究所--数学研究所,以朱溥为所长。

杨文给辽王送来了从广西俘虏的二万反叛山民,为未来辽东的农垦和采矿解决不少人力。辽王府上下都是喜出望外。

高兴归高兴,管吃喝拉撒还是挺让人愁的,光冬天住房和御寒都是个大问题,这些南方人可是一辈子都没见识过这寒冷的。

杨文刚给送来了三、四千罪臣家眷,收钱王爷就提醒辽王:“什么时候再举办一次集体婚礼?去年都组织了四、五百对,今年怎么也得六百对吧!”

看来收钱现在当红娘已经当成瘾了。

朱植说道:“我真的没空,全权交给你处理好了,费用全部走辽王府开支。”

但是看着去年中秋成亲的新人一个接一个抱上了崽,请自己取名字的时候,朱植还是觉得,当月老也是一件挺有成就感的事情。

于是他又尽量亲临结婚现场,为一些新人证婚,送上祝福。

张信悄悄告诉他:“去年在广宁结婚的新人百分之八十都在辽东下了崽,这可是一个好兆头,就连收钱那个叫红袖的小妾肚子都大了起来,听说张大参谋长的老婆也有喜了。看来后世的关键零件到哪里都能用。”

辽王突然想起马导师曾经说过,人类有两大生产,一是物质生产,二是人口生产。

他觉得,随着长春屯垦成功,现在人口生产要比物质生产更重要。

他一高兴,就对张信吩咐道:“伟人说得对,要想生活甜,还是多生孩子多种田!你马上再制定一项政策,宣布辽东永远不征收人头税,自本王之国五年内在辽东出生的婴儿,成年后都可授予十亩终身免税田。”

大明立国之初,虽然采取轻徭薄赋的国策,但执行下来经常走样变形,仅仅是依托在人口之上的丁税及各项杂税,就让好多贫寒之家不堪重负,生下的孩子不是因病早夭,就是人为地让他早夭,或者干脆隐瞒不报。

这也是大明立国二十多年以来,人口总数始终难以突破六千万的重要原因。

辽王这个政策一出,辽东百姓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家家户户又掀起了创造人类的高潮。

辽王殿下尽管很神奇,但暂时还不能在晚上给他们送来光明。

天黑之后,辽东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两口子除了创造人类,还是创造人类。

而且,随着南方造船工匠和数学老师到达辽东后,辽王乘机按后世标准重新统一度量衡,现在辽东每亩农田的面积比以前也大了不少,多生孩子不交税还多送田,为何不多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