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盛世大柱国>第256章 入藏

米都尊者对于灵霄高原之事极为关切,尤其是在其领地丧失半壁江山之后,他对高原动态的关注更胜以往,背后的天唐帝国反倒显得无关紧要,如今米都之地已沦为天唐的附属修真领地,故而天唐派遣修士援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传言吐蕃修仙国国内矛盾重重,此事令他在当晚品饮了二两仙酿之后,更是思绪万千。

“此几家土司宗门的薄弱之处何在?”

面对禄东赞所施的离间策略,何乐为一时之间难以揣摩透彻,虽然对此略有所闻,但他明白真正关键在于这几个土司宗门的实际修为。若其修为雄厚,纵使禄东赞拥有再高的智谋,何乐为亦有办法煽动他们持续反叛。

“他们的短板在于缺乏一个强大的凝聚力核心,四大土司宗门各自实力出众,在这高原上三十余宗之中,能位列前五,由此可见其实力之强。假若他们能够形成统一战线,即使吐蕃倾全国之力,借助自家地域优势,也可将吐蕃内部的纷争延续两至三年。”

听此言便知,米都尊者对于吐蕃修仙国的研究早已深入骨髓,否则仅凭这些情报,断难给出如此精辟的见解。

“至于粮草兵械等方面呢?”

临行之际,何乐为必须了解清楚他们的需求,缺何物即送去补充,欠何宝则设法供给,总之只有一个宗旨:务必使他们保持对抗松赞干布的决心与力量。

“四大宗门所在地乃是高原的主要粮源,且囤积了大量的修行资源。然而在兵械方面或许有所匮乏,毕竟高原之上缺乏炼器所需的灵铁,我等与他们的铁质武器皆源自贵宗天唐。若能增补更多兵械,特别是护体法宝类的装备,那么胜利的天平便会更加倾向于我们。”

提及此处,米都尊者心中焦虑不已,恨不能给自己两个耳光。虽天唐确有丰富的灵铁矿藏,然则远水救不了近火,若那位殿下的确有意援助兵械法宝,势必需经吐谷浑草原输送而来,届时运输的岂不正是我等之物?如若胜券在握,自无需担忧物资无法返还,甚至可能换取更新之物;但万一战败,那些损失又该如何弥补?

然而米都尊者的忧虑并未得到何乐为的回应,这让他疑惑不解,莫非何乐为另有秘径?然而除却途径吐谷浑草原之外,实在无路可通往那神秘的高原。

二人又探讨了许多细节问题,何乐为此刻心中已有定计,他决定最多休息一宿,次日即率众踏上通往高原之路。如若此时再不上高原,禄东赞的实力不容小觑,恐怕他已经说服众人归顺于他,那时就算何乐为有翻江倒海之能,也无法再度挑起他们反抗的烽烟。

待第二日清晨,曾大人起身之时,何乐为已然踏上了通往高原的征途……

“前辈还有诸多事务需禀告殿下方才合适,殿下怎便匆匆离去?”

曾大宗师面露急色地言道,草原之况与高原殊异,众多事宜亟待何乐为定夺。原本以为何大宗师至少会在驻留一二日,岂料仅半宿之间,何乐为便已率门人悄然离去。

“曾大宗师勿忧,料想这几日内殿下必重返此地,我族领地或将化作前线要塞。”

米都部落之可汗如此评断,当前高原战事正酣,若欲维持战局,则须不断为弱势一方输送灵力,而这股灵力唯有自吐谷浑之地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去。

“大汗,在下欲暂行迁徙,将都护府移至与吐蕃国相邻之境……”

吐谷浑之王庭随季候变迁而四迁,故其都护府亦常更迭所在,此处并无坚实石屋,大多仅为各式帐篷聚落。

“此举甚妙,在下亦愿亲掌一手情报,那便速做筹备,随即开始迁徙之举罢……”

米都可汗心中畅快非常,想那何乐为前番布局针对己方,令其痛失土地财宝;此次却算计上了吐蕃国,让他生出一丝幸灾乐祸之感,乃至欲靠前观战以解心头之恨。

“这位米都可汗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见米都可汗疾步而去,曾大宗师心头疑惑顿起:即便有所裨益,也应是我大唐居功,与你又有何干?为何看上去比我还欢喜?

何乐为并未通过正规通道踏入吐蕃境内,以免引起禄东赞之疑忌,于是率领门徒攀越险峻山峰潜入其中。

如今何乐为麾下已有十五位修士,寻常高山对他而言早已不足挂齿,而随行众修士更是战力非凡,皆具二三十人之力,攀登之路对他们而言如履平地,只一心挂念着紧跟何乐为的步伐。

此刻身边之人均为系统内弟子,尉迟敬德等旧部并未随行,因此何乐为得以轻松将各式法宝藏于系统空间中,待攀登山巅后再逐一取出。当然,为了掩人耳目,众人身上的修炼甲胄均需先行卸下。

何乐为首要目标乃是高原上赫赫有名的麦其土司官寨,堪称第一大地主家族之宅邸。

麦其土司已传十几代,无特殊情况当可继续绵延传承,然如今遭禄东赞推行削藩之策,其家业或就此断绝,身为家族之主的麦其土司又怎能忍受自家基业毁于一旦?于是率先挺身而出,奋起抵抗。

此人乃草原势力之首,同时也是最难折服者,然而何乐为却偏爱挑战此类对手,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激发自身修为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