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盛世大柱国>第242章 长孙聘婷仙凡别离长安

周怀仁简洁地将此事禀告了一番,愈发证实了禄东赞之前的预言确凿无疑。二人原本预料何乐为会勃然大怒,然而何乐为面上却浮现出一抹冷笑:“你以为逃离长安便赢得了胜利?你可知道,吾既然穿越时空降临此世,绝不会容忍如此憋屈之事发生!你以为真能携仙子离去?既蒙陛下旨意,命我往吐蕃宣读天诏,此事断无成功的可能。”

“尔等只需依照长孙大小姐密函所示,进行财物交接便可,原有的利润分配方案依旧维持不变。”

何乐为的怒火已渐渐平息,心结解开并重新燃起斗志后,此事在他眼中便显得微不足道。未来的战场将在吐蕃高原之上,今日一时之胜负,并不足挂齿。

“其中一部分股权乃属于大小姐的秘藏灵股,与长孙家族无关,我们该如何处理?”

提及此事时,何乐为方才忆起,当初与长孙娉婷携手共事之初,他确实曾赠予她一份私人灵股……

“可通过吾等通往吐蕃的仙道商路,将来将其运送至吐蕃境内交予大小姐。”

此刻的何乐为已然开始运筹帷幄,深知必有人暗中窥探这笔财富的去向。故此决定派人秘密将财宝送往吐蕃国长孙大小姐处,此举亦昭示着他对此事的认可与决心。

朝廷圣旨终于颁下,夜幕降临时,整个长安城的人皆知:皇帝欲将长孙娉婷许配给禄东赞,而吐蕃国也将德吉央宗赐婚予临江王何元成。德吉央宗乃禄东赞同胞妹妹,同时也是吐蕃瑰宝般的存在。两族之间这场联姻规格极高,临江王何元成为何世民胞弟,与何乐为同年,论辈分则是何乐为之祖父一代。

此事亦属无可奈何之举。玄武门变故之后,唐高祖何渊被迫禅让帝位,不甘寂寞的他便在子女身上寻求慰藉。何世民登基后,不断有新诞的公主皇嗣,因与帝王同血脉,若不封为诸侯,则实难自圆其说。

当禄东赞提出联姻之意时,何世民遍览宗室子弟,除临江王何元成外,其余之人皆已有婚姻之约。德吉央宗身为禄东赞胞妹,若仅册封为侧妃,难免轻视了对方。

于是,何乐为受命担当此番联姻使节,负责护送长孙娉婷前往吐蕃,同时迎娶德吉央宗返回中原。按理临江王何元成应陪同出行,然而此人自幼体质虚弱,一闻及要踏上高原之地迎娶新娘,顿时病体缠身无法行走。经太医院众医师会诊,结论为体质过于虚弱……

然而,若不去接亲,又难以向天下交代。于是,何世民下令何元成随队至吐谷浑两国边界地带等待,届时由何乐为自吐蕃亲自护送归来。

仙都长安的百姓对于此事并无异议,昔日乃是吾等送出仙子联姻,如今则是一换一回,仿佛我方并未有所损失。

何乐为真心想狠狠地给自己一记耳光,假若当初未曾提出那个建议,只需依靠不与外界联姻强硬抵挡,或许现今局面将是另一番景象。皆因自己口舌不慎,偏要提议吐蕃也要派出女弟子交换,结果人家真的选派了,自己便再无反制之策。

启程之日如期而至,遵循圣上的旨意,何乐为本当率领左神武军前行,然而圣上念其麾下皆为旧部,遂未令他带走这些将士,而是从京都三巨头营地中调拨两千名护法仙兵随行,并由长孙冲与尉迟敬德共同陪伴左右。

程处默兄弟二人亦有意同往,然鉴于近期他们已过于张扬显赫,故须将此良机留给他人。除去长孙冲与尉迟敬德外,长安城内的诸多仙门世家亦挑选出二十余杰出子弟加入队伍,意图借此远行获取功绩。只要能安然归来,他们便可获得仙籍封赏。

何乐为已召集麾下弟子于城外恭候,约待了半个多时辰,禄东赞才带着其弟子自城内走出。这支队伍中,除何乐为对他心存芥蒂之外,旁侧的长孙冲也是后知后觉,对禄东赞并无丝毫好感。

身为朝廷太宰的房玄龄,在长安城外十里长亭主持送别仪式,各种繁复的仙道礼节完毕后,禄东赞便十分傲然地跃上坐骑,随后引领吐蕃仙使队伍前行开道。

正当何乐为欲令己方弟子跟随前行之际,房玄龄却步至他身边。何乐为深知太宰大人必有言传,于是示意手下先行,仅留下十名贴身侍卫陪侍附近。

“殿下一并向西,可切记,吾等与吐蕃并非盟友,你此行需警惕对方冒险之举。”

房玄龄提及此话自有其缘由,即便禄东赞表演得再如何周全,每当望向何乐为之时,其眼中仍有杀意闪过。房玄龄理解禄东赞的心思,因其与那些智者如出一辙,若非关乎重大之事,他甚至会下令留取禄东赞首级。

抵达吐蕃境内,便是远离了我方的势力边界,万一彼土有狂徒恣意妄为,若何乐为不幸遭遇不测,届时懊悔莫及。然联姻事宜尚有他人可代劳,唯独探索高原秘境一事,无人能替何乐为担纲。为何世民所定计谋,一旦未来两国之间战火再起,何乐为必将挂帅出征,领军平叛。

“太宰大人勿忧,在下并非易碎之物。若有宵小之意欲加害于我,在任何境地,我也绝不会吃半点亏。”

何乐为自信满满的话语令房玄龄深感钦佩,区区两千弟子敢于深入敌巢,此等胆识确实非寻常人所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