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盛世大柱国>第229章 破阵之难

长孙碧月对何笑尘关怀备至,却不知他为何要涉入这场纷争。何笑尘望着长孙碧月那倾城倾国的仙姿,蓦然间察觉到自己触碰到了不应涉足的情感领域,但他面上并未流露出分毫。

“恰巧撞见此事,那些修行魔宗之人竟在府邸之外窥探,姨母出行必定不便,我本欲代你扫除此患,哪知背后隐藏着如此巨大的诡计。如今局势已成,明日清修大会之上,便需看我如何应对了。”

何笑尘苦笑一声,缓缓道来。众人皆知五行奇网与朝廷向来针锋相对,然而朝廷上下对此事一直避而不谈。如今何笑尘却将其抛诸朝堂之上,一切只待皇帝圣裁,此举无疑给皇帝出了一个棘手的大题。

“我就知道你是为我而行此险境,但如今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长孙碧月忧虑万分,但她身为闺秀,无法涉足朝政,唯有依靠何笑尘独自解决这一切。

“有何应对之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已决定行动,所有后果由我一人承担。若明日他们仍敢在府前挑衅,我也定会以武力驱散。”

听闻何笑尘这番有担当地话语,长孙碧月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动,早已不再把他当作稚嫩孩童看待,而是视其为顶天立地的修真英雄。

次日清晨,何玄清从修炼中醒来,眼前的状况让他震惊不已。若是可以收回成命,他宁愿废除宫禁规矩,哪怕深夜也能传递消息入宫。如今宫门深锁,外界的消息丝毫传不进去,他是最后一个得知昨晚之事的人。本应庆幸何笑尘擒获了一个修罗奸细,但此人可能动摇他的皇位根基,这让何玄清不敢轻举妄动。

作为一国君王,发现如此叛国之举,理应立即处死全家示众。然而大唐建国不久,五行奇网势力遍布四方,虽经何笑尘和何玄清淡整治,诸多世家势力已被削弱不少,但仍是我朝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刚刚平息了盐战纷扰,此刻正是修养生息之际,若再有大动作,恐怕朝廷动荡不安,一旦各家世族联手抗命,岂不是又要引发一场腥风血雨的内乱?

“这小子大半夜跑到长孙家门前做什么勾当?”

何玄清怒气冲冲地说着,尽管朝臣还未全部到齐,但核心重臣们已然齐聚,他们亦听说了昨夜之事。今日对于大唐而言至关重要,一旦处理不当,三十年来的安定景象恐将付诸东流,整个大唐或将再度陷于战火之中……

\"禀告掌门,昨夜少宗主与几位道友在仙凡阁品鉴灵酒,长孙冲小师叔醉意微浓,故少宗主亲自将其护送回府。不料途径长孙府时,竟遇上了吐蕃修炼者,双方言语不合,随即引发了冲突……\"

一位黑袍弟子在一旁禀报,他们当时随侍在何乐为左右,并未察觉有何异样。无非是几个来自吐蕃的修士在仙都长安胆敢触犯少宗主的威严,就算将他们暂时拘禁在宗门之内,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如今的大唐修真界,乃是天下修真势力的中枢。

然而事态发展出乎他们的预料,羁押几名吐蕃修士倒也罢了,却怎能擅自查抄吐蕃修真交流之地——吐蕃仙馆呢?此举实乃触犯修真界的禁忌。即便第二天能给出合理解释,可为何又要牵连封家,将他们全族下狱?

封家虽已沦为二三流修真家族,在朝堂之上并无太大话语权,更不可能做出撼动宗门根基的大逆之罪。旁观之人皆疑惑不解,唯有博陵崔家心中有数,除却他们与吐蕃修士之间的勾结,又有何缘由能让封家上下悉数被捕?

“罢了,此事不必再多言。博陵崔家有何动静?务必严密监视,不得有丝毫遗漏。”

事情已然发生,何世民身为宗门掌教,固然需追责何乐为之举,但他更为关切的是宗门的安全。在这场风波中,博陵崔家成为首要嫌疑,若他们意图叛乱,何世民必须事先得知。

“我已命弟子密切留意,目前仅能掌控长安城内的状况。各大家族在此虽有分支,然其主力仍驻扎于各自祖地。\"

何世民定都长安,虽使其成为全国修炼资源与政令中心,然而众多修真世家眼中仍有自家祖地为重,仅派些子弟在此执掌事务便足矣。

“密切关注局势变化,同时传令兵部长老,调遣弟子兵马,由何靖真人亲自处置。”

关键时刻,何世民深知何靖真人既能外御强敌,又能处理内部纷争,因此对此事委以重任。

安排妥当诸事后,何世民心神稍安,但仍需面对眼前棘手的局面。窗外天色渐明,何世民只得先去主持清晨的宗门集会,也想听听禄东赞如何解释,他口口声声称欲与我大唐修真界建立友好关系,如今却引发如此纷争,面对铁证如山之时,他还能否颠倒是非?

“掌门驾临!”

随着王德的一声宣告,殿内所有弟子纷纷下跪。此刻何乐为的位置前移不少,已在众亲王之前,仅次于其父,位列皇室子弟第二,若加上何世民本人,则居第三位。

“掌门千秋万载,千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