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承明之治>第211章 北部军区

由于李承乾是出巡各地考察,因此速度并不会如同三军出征那样讲究兵贵神速、马力全开、轮流执勤、星夜行军这种情况。半个月后,李承乾抵达了河南道的登州。

这速度,放在中央都督府那里来说,你是乌龟吗?长安黄河汇入渤海,最多也就两天半就到了!这种速度,直接就是以贻误军机、藐视军令、祸乱军心、通谋叛国、戕害胞泽,直接六大重罪安排上,全军连坐!不必怀疑,薛仁贵、裴行俭这俩有这脾气和胆魄。

李承乾抵达登州后,在登州转悠了一下,实际的了解了一下沿海地区的情况。目前为止,根据沿岸百姓们的反馈,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听说了有海上的匪寇。好在,东部镇国军的海防部队,一直都在海域保持巡逻,避免了海上匪患袭扰近海地区。

为此,李承乾直接亲自去了东部镇国军的总军区大营。军营外,李承乾的行驾浩浩荡荡的朝着军区而去。军区外围,有巡逻的小队。发现了李承乾等规模较大的存在,迅速堵上去了。

“站住!!前方乃是军区重地,闲杂人等,一律禁止靠近!!”

这是一支十人小队,为首小队长策马拦在行驾面前,大声呵斥道。

千户苏云霆策马上前,拿出百斯骑令牌:“卑职百斯骑千户,苏云霆。此次,负责护卫圣上南巡。这位将军,还请通禀你们军区将领,圣上在此,速速前来迎驾!”

羽林卫第七卫左都督策马上前,直接把自己的将令扔给小队长:“羽林卫第七卫,奉命护卫圣上!将令在此,你可以确认!”

小队长单手接住将令,顿时就分辨清楚了。各大军团,上将军、左右都督、监军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令牌。例如,东部镇国军的上将军令牌,正面是‘上将军’三字,北面是‘东部镇国军’五字。左右都督也是如此,只有职务和军区划分,换防的时候需要进行将令交接,将令仅有一枚,不存在多余的,假若遗失了那可是直接斩立决的军法处置。

一个军区有上将军一人、左右都督各一人、监军两人,令牌总计四枚。下面的参军事等人员,是没有这类令牌的。参军事是各大部门协同派遣的,每一次换防,都要更换人员。

“将军恕罪!末将不知圣上在此,冲撞龙颜,恳请饶恕!”

小队长连忙策马上前,恭恭敬敬的把令牌还给左都督。

“无妨,陛下曾三令五申,陛下来军区,不许任何排场、接待,兴师动众劳烦众将士。你们巡逻严格、没有疏漏,不错!”

“谢都督!”

“你去转告你们军区的将领,让他们前来接驾。”

“末将谨遵军令!”

小队长调转马头,和自己的所属将士们交代清楚,自己就迅速策马奔驰返回军区了。镇守东部镇国军北部军区的是下辖的第三军,六名校尉分别是杨虎、张钊、刘陶、彭山、卫布群、安宜员六人。

每个军团是三万人的规模,但真正的最大作战单位是千人旅,因此军这种建制的六千人部队,都会被打乱,有时候是第一军,有时候是第三军,都有可能。但唯独千人旅,这是不可能被打乱的,千人旅是下辖十个百人团、百个十人小队,成建制的训练和管理的,一旦贸然打乱,极其容易造成战力下滑和管理上的不便。

因此,真正具备统军权的是‘旅’这个单位的校尉们。大唐各大军团,别看都是三万人、六千人规模为标准,但实际上真正的硬核标准是‘旅’!破阵军,就是以最低限度的‘旅’为基础建制组建的。一个旅的一千个人,都很熟悉,打起仗来能够很快地形成小队作战、团体作战、分散作战、兵种集结作战等等,适应诸多环境需求。

大概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就看到前方几个人策马疾驰,不要命的赶来。

“东部镇国军第三军,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六名校尉直接二话不说,策马过来一个勒马急停,跳下马就是单膝下跪,朝着前方的车辇高声喊道。

李承乾也走下车辇,来到六人面前:“行了,起来吧。”

“谢圣上!”

李承乾瞅了瞅其中几个校尉,笑道:“你们几个,朕看着格外眼熟啊。”

张钊笑道:“回禀陛下,末将等人之前调防回京的时候,您亲自来过军营,就是您带着其余几位王爷一起来那一次。”

李承乾点头,指了指张钊、刘陶、卫布群:“嗯,你们仨,朕还有点印象。”

杨虎笑道:“陛下,我们在南大营,没能见着您。但前几次,您来南大营的时候,末将见过您。”

李承乾笑着点头,拍了拍杨虎的肩膀:“嗯,挺结实的,看来没落下平日里的训练。走吧,朕还是头一次来东部镇国军的军区,你们几个如果有要紧事,忙自己的就行,闲暇的几个人陪朕转转。”

张钊和安宜员站出来,张钊说道:“陛下,那末将二人就先行告退了。这个月,有关部署海域巡逻,是末将二人所部的任务。”

李承乾含笑点头,上前朝着两人胸口一人一拳:“嗯,无碍。牢记军令、职责优先,就是朕和大唐百姓们,最可靠的儿郎。不错!”

张钊和安宜员纷纷灿烂笑道:“谢陛下!末将先行告退!”

李承乾含笑看向剩下的四人:“以后记住咯,哪怕是天皇老子来了,只要不是紧急军令,照例执行你们现下的军事任务。你们只要守好自己的军区,保护好大唐境内的百姓们,哪怕是朕都挑不出毛病。假若是朕影响到你们正常的军区运转,不用你们发牢骚,中央都督府就能堵到朕的寝殿门口。”

“是!末将等谨记陛下叮嘱!”

李承乾满意点头:“走吧,咱们几个边聊边走。”

彭山说道:“陛下,末将擅作主张,额外牵了一匹马来,想着您可能会骑。”

李承乾笑道:“哈哈哈...你这拍马屁拍到朕的心坎上了。”

李承乾的确是喜欢骑马,不怎么喜欢坐车。而彭山敢这么干,就是因为知道李承乾是个马上皇帝,时常低调造访军营。这都不算什么秘密,你但凡心细一些,又有这样的机会,也能撞上好运。能给李承乾牵马,李承乾还受用了,彭山都能好好吹嘘一阵子了。

随即,李承乾也不矫情了,真汉子都是骑马的,只有娘炮才天天坐车!没错,李承乾不是针对谁,而是针对所有没上马真刀真枪打过仗的皇帝!

“来,你们哥几个,都介绍一下自己。”

“陛下,末将叫杨虎!”

“陛下,末将叫刘陶!”

“陛下,末将叫彭山!”

“陛下,末将叫卫布群!”

李承乾点头:“方才执勤的二位兄弟呢?”

杨虎说道:“陛下,他们两人分别叫张钊、安宜员。”

李承乾点头:“嗯,朕记下了。不过,过段时日朕可能就又忘记了,但印象是有了的,你们可莫要怨朕。”

卫布群笑道:“我们能在陛下眼里有印象,就知足了!”

杨虎点头:“是啊,陛下日理万机,大唐上下文武两边还有民间都要考虑,能在陛下您这里有印象,末将等就死而无憾了!”

李承乾笑着摆手:“莫要把死字挂在嘴边,朕虽然知道咱们军中兄弟上战场终会遇到变故,但朕还是希望大唐的儿郎们都能好好的去,好好的回来。不因为别的,你们是朕和大唐的最大依靠。”

李承乾这一番俗话,对于杨虎等人来说十分受用。说话都是白话文,而且都是俗气的真话,才显得真实而不是客套那种虚假。

李承乾询问道:“你们在边境驻防,平日里可有什么困难?或者一些难处?尽可说来听听,朕回去后拉着中央都督府想想法子,实在不行就把三省六部都给拉上。”

刘陶笑道:“陛下放心,我们在边境驻防,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

李承乾点头:“嗯,那后勤方面呢?吃喝用度之类的,可有什么不习惯的?或者说哪里不足的?”

杨虎:“陛下放心,后勤辎重方面,无论是军资、军备,都十分充足。”

李承乾点头:“嗯,那就好。朕就怕你们这些驻防的兄弟们,天高皇帝远受委屈。你们本来就在边境上,最容易出现事故,假若有贪官污吏克扣你们的军饷、后勤这些东西,也会严重影响到你们的状态和安稳。要知道,你们都不安稳,大唐边境又怎么可能安稳?”

几人都十分感动,哪怕是糙汉子,战场上个个杀人如麻,但皇帝这么关心自己,你当兵的能不感动吗?就怕他们这些离皇帝远的将士们,受委屈。你说,这种皇帝,知道你、懂你,你能不高兴吗?

李承乾笑道:“行了,几个大老爷们的,一个个眼睛都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受了多大的委屈。朕也是和你们一样,在军中底层混过的,打塞外的时候,我们当时的条件还没有你们今天的一半好,有时候几天不睡觉都很正常,更别说吃喝拉撒了。”

“朕之所以让你们轮休换防,就是希望你们在边境苦了一年,能够回京城,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好好的休养一下。别说你们,就是朕的宝弓,常年用着,也会断弦!给你们配备最好的铠甲、最好的武器、管饱的军粮、还有其余比较好的待遇,就是因为朕知道你们当兵的苦。”

“如今看到你们在边境的条件至少和朕要求的一样,朕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对得起你们家中的亲友了。”

杨虎感动的流鼻涕:“陛下,您是第一个对我们这么好的皇帝!”

李承乾呵斥道:“不准哭!谁都可以哭,唯独你们这群当兵的,宁可流血也绝不可以哭!哭哭啼啼的,算什么大唐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