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第244章 唐肃宗

帝王空间。

李世民怒道:“真是个酒囊饭袋!”

“废物一个!”

“昏庸荒唐不说,打仗还瞎指挥。”

“杨国忠该死!李隆基更是该死!”

说到这里,李世民一棍子在打在李旦的身上,恼怒道:“你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李旦惨叫一声,不敢吭声。

李渊和李治等人,也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唐朝。

安禄山已经被五花大绑。

群臣对其笔诛口伐。

宰相杨国忠却是怎么都笑不出来,且神色慌张。

安禄山的造反,在天幕的披露下成功阻止了。

然而,同样的他杨国忠是个奸臣也被天幕给定性了。

按照唐玄宗李隆基那尿性,估计会把大部分的过错,推到他身上。

果然,黑着一张脸的李隆基用力一拍龙椅,呵斥道:“杨国忠!你可把朕给害苦了!要不是你,朕怎么会误判。”

“你害死了哥舒翰这位爱将。”

“安禄山那厮又怎么会成气候。”

“来人啊!给我把他拿下!”

【潼关一役的惨败。】

【唐军精锐损失二十余万,再加上险地被夺。】

【安禄山大军直驱长入长安城指日可待。】

【也让天下人震撼不已。】

【本该必败的安禄山也在这场战役上扭转了局势。】

【繁荣昌盛的长安城,在得知唐廷吃了败仗,不久后就可能兵临城下。】

【混乱无比。】

【大规模的人外逃,很多官员也在逃亡的队伍中。】

【唐玄宗李隆基无奈,也只得弃城逃走。】

【在路过马嵬坡驿站休整时,很多大臣认为造成潼关大败的原因。】

【是唐玄宗年老昏庸所致。】

【大部分都对李隆基和杨国忠不满。】

【跟随的将士又没有东西可食用,于是大发牢骚。】

【陈玄礼说这一切,都是因杨国忠导致,要诛杀此贼。】

【将士们找上杨国忠理论。】

【在混乱中杀了杨国忠,其子嗣也受到了牵连被杀。】

【有人呵斥将士们无故杀了当朝宰相。】

【然而这些将士们根本不听,索性把呵斥的官员杀了。】

【杀完杨国忠还没有完。】

【又要杀杨贵妃。】

【李隆基见士兵们兵变,安慰一番。】

【然而这些士兵并不买账。】

【陈玄礼站了出来,对李隆基说,将士们担心杨贵妃迷惑陛下,对他们不利。】

【并要求赐死杨贵妃。】

【在一番商议下,李隆基最终弃车保帅,选择了赐死杨贵妃。】

【要不然他这个皇帝恐怕都没办法活命。】

【杨贵妃死的时候才38岁。】

【也真是应了那一句话,盛世美人点缀,乱世美人顶罪!】

后世实时弹幕——

“这个时候的杨国忠纯粹活该,还有唐玄宗,要不是他,潼关不会失守。”

“李隆基和杨国忠遭遇都是自作孽不可活。”

“杀杨国忠和兵变,这儿肯定不是底层士兵的述求。

他们不可能懂那么些勾心斗角的事。

背后多半有太子和其他高管的运作。”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想把皇位传给太子李亨,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

“回复楼上:这不是和宋徽宗一个套路吗?哦,不,宋徽宗都可能是学的唐玄宗。”

“冷知识:太子李亨当了十八年的太子了。”

“陈玄礼和太子李亨有勾结(狗头)。”

“杨国忠确实死有余辜,杨玉环其实罪不至死,白痴老头不是因为好色才变成白痴老头的。”

“杨国忠不会料到,干倒了哥舒翰,他也没活几天。”

“安史之乱开始,如果不是唐玄宗在潼关瞎指挥。

可能头两天就被平叛了。”

“最不喜欢李隆基,明明是个盛世,却因为他的贪图享受,把江山弄得分崩离析。”

“唐玄宗活太久了。”

“所谓红颜祸水,不过是给帝王一个体面罢了。”

“这么说吧,李世民要是知道李隆基这样搞,不得气死。

前期李世民知道李隆基搞开元盛世。

会炫耀的对其他朝代说,这就是最鼎盛的盛唐。

后期,李世民知道李隆基引发安史之乱,会一脚把李隆基踹出李氏家族。”

“玄宗皇帝晚年贪图享受,生活奢靡,大兴土木。

早已是忘记了早年于姚崇所做的约定。

而且玄宗皇帝晚年更是多疑,罔顾亲情。

沉迷于皇权所带来的权威,在朝堂之上再也不锐意进取。

可能这就是活的太长的问题了吧。”

帝王空间。

“活该!”

李世民是又气又烦躁道。

李渊等人有叹息者,有摇头者。

李隆基有这样的下场,实属是活该。

怨不得别人。

明明盛唐不应该以这个方式落幕的。

唐朝。

“我被陛下赐死了?”

杨贵妃泪水止不住流下。

杨国忠跪在下方,身子一个激灵。

他也死了!

也没什么了。

反正现在看来,无论如何他都要死。

太子李亨和陈玄礼齐齐跪倒在地,连连道冤枉。

已经有将近七十岁的唐玄宗李隆基,迷茫的看着朝堂上的众生相。

为什么盛唐最终落到了这个下场。

真的是他李隆基做错了?

【马嵬坡兵变。】

【虽然杀了杨国忠和杨贵妃。】

【但是好在最后唐玄宗平息了将士们的怨气。】

【也算是有惊无险度过难过。】

【在他们想要逃亡蜀地的半路上。】

【太子李亨策划的一群人拦住唐玄宗,说是让太子留下来平叛。】

【唐玄宗允了。】

【李隆基照旧去避难,而太子李亨则带着一部分人去了灵武。】

【到达灵武的太子李亨,很快被拥立为帝。】

【是为唐肃宗。】

【唐玄宗李隆基被尊为太上皇。】

【李亨很快组织了一套自己的朝廷班底,进行平叛。】

【安禄山这个时候意气风发,他攻占长安城之后,还想要进行南下。】

【不过很快就受挫了。】

【在加上安禄山被儿子谋杀,其儿子称帝,这一内乱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唐军也开始吹响反攻的号角。】

【很快唐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因为唐肃宗的猜忌众将。】

【索性不设统一指挥的元帅。】

【主将们各自为战。】

【导致唐军大败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