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第236章 你没听过王维的相思吗?

秦朝。

“好,好一个诗圣!”

公子扶苏连连赞叹道:“这就是盛唐的诗人吗?”

“怪不得先前有人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一个盛唐。”

“而杜甫眉头一蹙,就补全了半个大唐乱世。”

“这两人当真是天人。”

“这些诗真的太好了!”

东汉末年。

曹植连连轻笑道:“又是一个诗圣!”

“这盛唐真的是让我惊喜连连。”

“这一句句诗,简直是浑然天成。”

唐朝。

杜甫看到“诗圣”二字,笑着摇头道:“夸大了。”

话是这么说。

但是能明显看到他的开心。

毕竟在唐诗中能被人这么推崇,是个文人都不会不开心。

【杜甫的先祖祖父辈历经几朝,有名将、有学者亦有诗人和官员。】

【算是书香门第。】

【杜甫出生的次年,便是开元盛世初。】

【他呢,从小身子骨弱。】

【但是文学天赋极高,七岁就会作诗。】

【在开元二十三年,杜甫科举考试没有中第,于是他登上了泰山。】

【作出了《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然而,杜甫虽有才。】

【却屡屡在仕途上受挫。】

【一直到杜甫35岁时,他遇到了一个机会。】

【唐玄宗诏令天下,让所有有才能的人来长安参选。】

【可悲的是。】

【杜甫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被选上。】

【而当时的唐廷宰相为了逢迎圣上,故意如此安排,随后上书唐玄宗说“大唐野无遗贤”。】

【意思就是说,在唐玄宗的主持下。】

【大唐把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招到朝堂上了。】

【导致了除朝堂外,再无贤士。】

【而这次的招贤纳士一个人都没有录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

【杜甫知道自己的才能,有。】

【可是始终无门报国,受不到重用的他。】

【在失望和穷困潦倒中,屡屡碰壁。】

【在杜甫四十四年,得了一个小官。】

【可是这个时候大唐天下大乱了。】

【战乱和幼子被饿死,让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大唐盛世没了。】

【也导致了杜甫的晚年同样怀才不遇。】

【最终在59岁这年去世。】

后世实时弹幕——

“冷知识:李白比杜甫大11岁,两人第一次见面都是郁郁不得志。

之后又见过一次面,同游。

两人属于挚友知己。”

“一个圣字只有杜甫,他配得上!”

“杜甫生不逢时啊!”

“看完杜甫的介绍,真的感慨万分,飘泊的战乱岁月。

怀才不遇的人生际遇。

他的诗基本上都是经典,年少时觉得他的诗大部分都是抑郁。

长大成人,才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

一肚子的才华,却遭到奸人陷害,为他不公!”

“没有这些苦日子,杜甫估计也写不出这么多的千古名诗。”

“看得想哭,比起李白杜甫好让人心疼,那么有才华的人却潦倒半生……”

“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再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深深的无力感。”

“那么多有才华的大诗人都那么无力。

想象自己平淡的一生。

可能也就可以释怀了吧(大哭)。”

“自己一地鸡毛,还是心系天下苍生。”

“诗这一块,李白杜甫,这两人不可能再有人超越了。”

“不用可怜杜甫的生活,他即使过得再潦倒,每到一个地方都有朋友接济。”

“回复楼上:在杜甫眼中全是穷困潦倒的人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

“少年时所背诵晦涩难懂的诗句,原来是一位天才波澜壮阔的一生。”

“开元盛世还让这样一个天才人物落魄不堪,这算什么盛世!”

“杜甫的时候,哪还有什么盛世的样子,倒是李白大半辈子都活在大唐盛世。”

“李杜都如此,何况你我!”

帝王空间。

“乱世,乱世!大唐成了乱世。”

李渊恼怒道。

李世民脸上露出怒色道:“看样子这乱世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虽然后世人陈斌并没有透露。”

“但是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李治不忿道:“野无遗贤!真是荒唐!”

唐朝。

李隆基紧皱眉头道:“乱世!”

“盛唐成为了乱世!”

“可是现在不是盛世吗?朕到底后面做了什么!”

“导致天下大乱!”

“是野无遗贤的缘故吗?”

【你没听过王维的相思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王维,也同样是开元盛世时期一代表人物。】

【王维和李白算是同一届。】

【年龄也差不多。】

【可惜的是,因为某些原因两人的人生并未有“多少”交集。】

【王维呢,是唐朝有名的大帅哥。】

【在他十七岁时,就做出了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王维二十岁时,中第。】

【可想而知,他的才华有多么的出众。】

【王维贵人运爆棚,结识了岐王。】

【并在岐王的一次聚会上见到了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的来头可不简单。】

【她的祖父、祖母、父亲和哥哥都是皇帝。】

【武则天是她祖母,李治是她祖父,李旦是他父亲,李隆基是她亲哥哥。】

【在李显当上皇帝后。】

【玉真公主想要当道姑。】

【李旦直接给她盖了一个豪华的玉真道观,让她居住。】

【这事可有点大。】

【不少大臣都反对,并抨击此事。】

【李旦一点都不在意,反正女儿就宠了,爱咋咋的。】

【玉真公主和她的亲哥哥李隆基关系也很好。】

【因为当年李旦当了皇帝,又成了皇太子。】

【兄妹几个是相依为命,说句当时如履薄冰都不为过。】

【所以等唐玄宗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对这个妹妹更加的宠溺。】

【总之排场给的够够的。】

【而玉真公主是个文艺女青年,喜欢结交一些有才能的文人,并向自己的亲哥哥李隆基推荐,李白、王维都是她推荐的。】

【王维和李白没有多少交集也是因为玉真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