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第330章 国号“泷”

江凡一边听着一众大臣的发言,一边思绪着这些大臣所提之字。

他知道,国号的确定至关重要,既要能振奋人心,又要能承载国家的历史、使命。

这些大臣所提,虽皆各有各的寓意、特点,但他始终觉得不合心意。

“皇上。”这时,龚力强也跟着上前一步,说道:

“微臣以为可取“江”字为国号。”

“江,乃水之汇聚,有包容万物之态,水,为生命之源,亦象征着国家的生机与活力。”

“而且,皇上您姓江,这更能彰显皇家威严与正统。”

““江”字虽简单,但却不失大气,易记且朗朗上口,能让天下百姓迅速记住。”

“以〝江”字为国号,可凝聚民心,使全国上下一心”

“皇上,微臣认为,“江”字实乃国号不二之选。”

话落,一众大臣皆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龚力强,拍马屁能拍出这种高度,实属厉害。

只因皇上姓江,便提议以“江”字为国号,且还说的如此头头是道。

对于一众大臣异样的眼神,龚力强毫不在意。

“江”字怎么了,燕国的皇帝还不是一样姓燕。

既然燕国可以以姓作为国号,他们为什么就不能。

江凡看着龚力强那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心中好气又好笑。

他当然知道,有以姓为国号的国家,燕国听上去,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可江国,乍一听,不仅没有那么强烈的气势,还会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感觉。

随即,江凡一眼瞪了过去,示意他闭嘴。

龚力强见状,心中一颤,连忙将头低下,不再言语。

“皇上。”这时,一直也在思考国号一事的顾宇兴站了出来:

“微臣以为可取“泷”字为国号。”

“泷,左边有水,与江姓相呼应,水,乃生命之源,泷水奔腾不息,寓意国家的灵动与活力。〞

“右边的龙,更是有着威严与尊贵之意,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龙可翱翔九天,且能呼风唤雨,寓意着国家不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还象征着国家拥有强大的掌控力和影响力。”

“一直以来,天下百姓对龙皆有着深厚的敬仰之情。”

“以‘泷’为国号,既能体现对江姓的尊重,又能展现出国家的独特气质与魅力。”

“因此,微臣以为,“泷”字实乃我国国号不二之选。”

一众大臣一听,都不禁微微颔首,纷纷表示认同:

“皇上,顾大人所言不无道理,这‘泷’字有着诸多深意,确实适合我国国号。”

“皇上,微臣亦附议,泷”字气势非凡,其寓意美好,我国可以“泷”字为国号。”

......。

江凡听后,心中开始认真考虑起“泷”字这个国号的可行性。

之前,他也确实想过,以没有三点水的“龙”字为国号。

毕竟,龙代表着权势、威严与力量,是一种无比神圣且令人敬畏的存在。

可如今顾宇兴提出的“泷”字,又让他有了新的思考。

“泷”字确实如顾宇兴所说那般,既有龙的威严与力量,又多了水的灵动与包容。

至于“泷”字与他的姓是否有关,他才不会去在乎。

江凡在心中不断暗暗权衡着“龙”与“泷”两个字。

“泷”字不仅代表着权势与威严,还蕴含着水的灵动与包容,更具柔韧性和适应性,仿佛能为国家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而“龙”字虽代表着权势与威严,但似乎却少了那份灵动的韵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凡越想越觉得“泷”字要比“龙”字更具内涵,也更加有深意。

最终,江凡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缓缓开口:

“既然诸位都认为‘泷’字更适合我国国号,那便以‘泷’为国号。”

一众大臣一听,纷纷跪地高呼:

“皇上圣明!”

待江凡示意众人起身后,一位大臣再次出列,朝江拱手说道:

“皇上,如今国号已定,当务之急应是选一个黄道吉日,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同时,还需拟定新的年号,以彰显陛下的仁德和治国理念。”

大臣说罢,环视了一眼殿内一众大臣,继续说道:

“此外,朝廷的官服也应尽快提上日程,以彰显我朝威严。”

江凡闻言,思索片刻后说道:

“礼部可先拟定出官服的样式和制作标准,待朕过目后再做定夺。”

“至于登基之事,还是等将匈奴赶出北境再说。”

龚力强一听,立马站了出来,一脸恭敬的说道:

“皇上,登基大典关乎国之根本,而且,挑选黄道吉日与准备登基大典,也尚需一定的时日。”

“说不定,北境战事在这段筹备时间内,便早早结束。”

“因此,微臣认为,可先行挑选黄道吉日,再视北境战局确定是否筹备登基大典的相关事宜,以免到时过于仓促,错过最佳吉日。”

龚力强心中想着,只要江凡答应下来,你一定将这个消息传到北境。

他相信,方伟忠、史治刚以及一众士兵得知这个消息后,必定会士气大振。

他们也一定会在黄道吉日之前,将匈奴赶出北境。

顾宇兴一听,也立马站出来附和道:

“皇上,臣附议。”

“匈奴在北境已不足二十万兵马,如今史将军已率军前往北境,并且带去了大量弹药。”

“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方将军与史将军便能将匈奴赶出北境。”

话落,一众大臣皆纷纷拱手附议。

江凡见状,略微思索一番,便微微点头:

“既然如此,那礼部便着手去办吧。”

说罢,江凡便将目光落在下方的原斥候首领唐新万身上:

“唐新万!”

唐新万一听,连忙上前一步,一脸恭敬地应道:

“微臣在!”

“传令。”江凡直接命令道:

“令苏仲荀、何元生、花昱然、周济新接到命令十日后,前来皇城就职。”

“其知府一职由同知升任,同知由通判升任,以此类推。”

“同时,令江十一、梁志宇安排好兵工坊事务之后,一同前来皇城就职。”

江凡说着想了想,便接说道:

“再令江五、江六退回西、南两境,构筑防线,安排好军中事务,做好随时前来皇城参加登基大典的准备。”

这些人,全部都是一直跟随他的老人,对他也一直忠心耿耿。

如今,他即将登基为皇,他当然不会忘记,在登基之后封赏他们。

至于方伟忠与史治刚,待他们将匈奴赶出北境之后,他自然也会派人传令他们前来,共享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