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第308章 这批货做得不错

冯林义一听,咬咬牙,朝燕绫拱了拱手:

“皇上,吴国、魏国已做出抉择,我燕国也该搏一回。”

“我燕国与大周虽然有着间隙,但与之暂时结盟亦未尝不可。”

“待我燕国大军借道大周进入江凡领地,再各凭本事,夺取那步枪、手雷的制作技艺。”

“大周此刻正全力对付江凡,加上吴、魏两国也已入场,大周必然不会拒绝我燕国借道。”

燕绫听后,陷入了沉思。

若坐山观虎斗,日后无论是哪一国夺得江凡那步枪、手雷的制作技艺,他燕国必亡。

若他燕国加入争夺之中,尚有一丝生机。

万一她燕国侥幸夺得江凡那步枪、手雷的制作技艺,那么她燕国便能成就一番宏图伟业。

燕绫深知,机会稍纵即逝,她必须尽快做出抉择。

终于,在思考一番后,燕绫轻咬嘴唇,眼中闪过一抹决然,沉声道:

“好!”

“就依冯爱卿所言,我燕国加入这场争夺!”

吴国、魏国皆已有所行动,他燕国又岂能自甘落于人后。

冯林义一听,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豪情,大声应道:

“臣遵旨!”

“我燕国勇士必能夺回那步枪、手雷的制作技艺。”

......

益州。

老陈铁匠铺。

老陈铁匠铺,在益州也算颇有名气,门前挂着一块有些斑驳却依然醒目的招牌。

招牌上的“老陈铁匠铺”几个字,苍劲有力。

这段时日,老陈铁匠铺每日都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异常响亮。

此刻,陈三铁、陈三铁之子陈大锤,以及他收的两个徒弟,正在紧张地打磨刚刚锻造好的一批弹壳。

陈三铁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一边不时地叮嘱其他三人:

“都给我仔细点,这物件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衙门的人说了,如果这一批货做的他们满意,后续有的我们做。”

“我可告诉你们,衙门这次给的价格可不低,要是我们能顺利完成,那便能赚不少银钱。〞

“但谁要是出了差错,导致这单生意黄了,污了我老陈铁匠铺的名声,可别怪我不客气。”

陈大锤一听,咬着牙,更加卖力地打磨着,另外两人也丝毫不敢懈怠,也按照要求仔细地做着手上的活计。

许久之后,一名兵曹带着两名士兵走进了铁匠铺。

陈三铁见状,连忙迎了上去,满脸堆笑地说道:

“官爷,您来了,快,请里面坐。”

兵曹面无表情地看了看挂在墙壁上的各种工具和半成品农具,缓缓开口问道:

“公务繁忙,就不坐了。”

“那批货准备得如何了?”

陈三铁一听,连忙回道:“

官爷放心,都已经准备好了。”

陈三铁说着,看了一眼立于一旁的陈大锤。

陈大锤立马心领神会,与另一人抬着一箱弹壳放置兵曹面前。

兵曹看了一眼箱内的弹壳,问道:

“这都是按照要求锻造打磨的吧,可别到时候出什么岔子。”

陈三铁听后,赶忙回道:

“官爷,您放心,我这老陈铁匠铺传到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了,那手艺也是有口皆碑的。”

“我们都是按照您的要求,先根据样品锻造了一个模,其他的也都是严格按照这个模子锻造出来的。”

“之后,我们再一个一个检查、打磨、校对,确保每一个物件都与您送来的样品一致。”

陈三铁说着从箱内抓起一把弹壳,呈于兵曹面前:

“官爷,您看,这每一个的规格和质量都是完全一致的。”

兵曹随手拿了几个,同时蹲下身子,又在箱内翻出几枚弹壳,仔细端详起来。

陈三铁见状,心一下子紧张起来,静静地在一旁陪着。

过了一会儿,见兵曹微微点头,陈三铁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兵曹将弹壳扔回箱内,从身上掏出一些银两,递给陈三铁:

“这批货做得不错,这是这次的货款,你数数。”

陈三铁见状,赶忙双手接过,激动得有些颤抖:

“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不必谢我。”兵曹摆了摆手:

“这是你应得的,三日后我再来收货。”

“切记,一要按质按量的完成,银两也绝对不会少你一文。”

陈三铁一听,连连点头,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官爷放心,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嗯。”兵曹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吩咐两名士兵抬起那一箱弹壳走出铁匠铺。

待两兵士兵将弹壳抬上马车后,兵曹立马吩咐道:

“走,去南城陶家铁匠铺。”

那一家铁匠铺,也如老陈铁匠铺一样,皆接到了衙门的活计。

不过,陶家铁匠铺所锻造的却是子弹弹头。

不仅如此,在江凡所占领的西南两境各州各县的铁匠铺,也都接到了来自州府、县衙的活计。

他们有的在锻造子弹弹头,有的在打造填充火药的弹壳,也有的在制作手雷的外壳。

自从发生地龙翻身,兵工坊被毁,江凡便一边重建兵工坊,一边将大量的子弹、手雷制造任务,分散到各州各县的铁匠铺。

之后,他再让人将弹头与弹壳运往正在重建的兵工坊内。

在那里,有原有的兵工坊人员等待着,他们将在那里填充火药。

与此同时,江凡也收到了斥候首领唐新万传来的消息。

益州地龙翻身,兵工坊遭受重创之事,已被大周、吴、魏、燕四国得知。

四国已然蠢蠢欲动,皆想趁此次机会在他身上分一杯羹。

大周四万皇城禁军正在赶往洪州,似有反攻他之势。

吴、魏两国,更是已在他的西南两境边疆对面囤积十几万重兵。

并且,还有十几万兵马正在源源不断地开来,似有一副随时对他发起进攻的姿态。

燕国虽然还未兵至他的势力范围,但也在蠢蠢欲动,不甘示弱,派出使者与大周频繁接触。

并且,其国内也在紧锣密鼓的征调粮草、集结兵马,给人似有一副大战将至的感觉。

这突如其来的情报,让江凡眉头紧锁,也让他感觉压力倍增。

不过,江凡也并没有因为形势严峻而慌。

如今,各州新召的三千兵马,也已分别送至江五、江六,史治刚、龚力强的军队中。

这也使得他们的兵力分别扩充至两万多人,实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同时,也让他心中稍微有了一些底气。

在思索一番后,江凡立即下达了一条命令:

“传令,令江五、江六、史治刚、龚力强安排好军中事务,三日后,来此议事。”

“再令各州知府,三日后,同样来此商议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