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54章 老朱从来都不是仁慈的君主

就在刚才,他们谈起了叶瑾花了很大的代价建立起的工业园区,李文忠虽然知道工业园区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具体作用是什么,他依然一无所知,所以就开口询问叶瑾。

其实工业园区真的不只是把所有工坊集中在一起那么简单。

不管是哪一次工业革命,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都是产业链“这个东西。

叶瑾就是打算在上元县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产业链,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够制造出更多更先进的产品。

就比如说琉璃工坊专门从事生产造型各异的玻璃制品,但是与此同时,生产望远镜的工坊完全可以从琉璃工坊进货,购买一批凹凸镜,然后再供冶铁工坊购买一批铁管,组装起来不就是一个完美的望远镜了?!

难不成制造望远镜的工坊自己还要烧玻璃和冶铁,再制造望远镜!?

这岂不是造成巨大的浪费了?!

还有烟花工坊,也可以从其他工坊购买硫磺、硝石、木炭等制品,自己再根据自己的火药配方进行组装,生产出成品。

只要形成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那么大明的工业水平将会与日俱增。

这才是工业园区最大的威力所在。

在得知了叶瑾的构想之后,李文忠顿时惊为天人。

所以他就立即给叶瑾提出要求,请求让自己去管理工业园区。

叶瑾当然同意了。

毕竟自己虽然能够镇住那些财大气粗的工坊东家,但是那些人对县衙的吏员并不买账,自己又不能随时都盯着这些人。

但是有了李文忠这尊大佛,那些土财主谁敢造次?!

然后二人就从工业园区聊到了火器,再从火器聊到了战场。

李文忠虽然佩服叶瑾的聪明才智,但是对这个还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嗤之以鼻。

觉得对方和自己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谈论战争完全就是关公面前舞大刀。

所以一时间,谁也说不服谁。

叶瑾也很无奈。

虽然自己知道火器能够改变战争的格局,但是自己毕竟是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所以被人家看不起也正常。

“火器的劣势太明显了,如果是我的军队,我是绝对不会装备给我的将士的,不过冶铁工坊里的那些精铁倒是好东西,不管是拿来打造铠甲还是打造武器都很合适,但是却偏偏被你用来做成菜刀,真的是暴殄天物…”李文忠叹息道。

“锤炼精铁的配方已经上交给工部了,所以现在朝廷可不缺好铁,而且比民用的更好呢,但是工部都是一群尸位素餐之辈,什么好东西交给他们都是浪费。”叶瑾抱怨道。

一旁的马皇后立即敲了他一筷子,教训道,“`“哪有你这样诽谤朝中大臣的?!若是被人听到了,又要参你一本了。”

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老朱突然冷哼一声,没好气道,“弹劾他的奏折已经堆成山了,也是陛下和太子仁慈,要不然他早就被抓去菜市场砍头了。”

其他人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但是老朱的这句话倒是把婵婵给吓住了,她赶紧看着叶瑾说道,“公子,你就听娘亲的,管好你的这张嘴巴,要不然朝廷真的治你的罪怎么办?!”

“几个言官御史的吠吠之言而已,陛下和太子殿下还没有昏庸到无凭无据就擅杀大臣的地步。”叶瑾笑着道丽。

然后瞥了老朱一眼。

老朱老神在在,似乎听不出来叶瑾是在讽刺他。

虽然现在是洪武15年,还没有到老朱彻(王的好)底举起屠刀的时候,洪武四大案到现在也只发生了两大案,但是老朱凭借胡惟庸按和空印案也滥杀了不少人。

虽然很多人是罪有应得,但是也不排除有被冤枉受牵连的。

作为从尸山血海里闯出来的开国之君,老朱从来都不是仁慈的君主。

能当面讽刺他而不受到任何惩处的人,估计也就只有叶瑾、马皇后两个人了。

所以李文忠闻言,心里轻轻一叹:唉,果然是亲儿子啊,这般赤裸裸的讽刺舅父居然都无动于衷,这还是

咱认识的那个陛下吗?!

叶瑾见好就收。

偶尔讽刺一两句这老头问题不大。。

朱老头虽然脾气暴躁,但是真的不是心胸狭隘之人。

前提是你不能真的触怒他。

老头子真的发飙了,那可就是六亲不认的主,连马皇后都劝不住。

叶瑾倒也不怕老头子发飙,只是被他拎着棍子满院子跑有些失了体面,所以能不惹他就不惹吧。

咱是大度之人,不和脾气暴躁的老头子一般计较。

“至于兄长说的火器的劣势太明显了,这倒也是实话,但是小弟有一个问题想问兄长。”叶瑾潸然一笑之后,问道。

李文忠又干了一杯酒,才对叶瑾说道,“你问。”

“三皇五帝时期,我华夏先民是用什么武器进行战斗和捕猎的?!”叶瑾问道。

李文忠被叶瑾的这个问题给问懵逼了。

不只是李文忠,连老朱和马皇后他们都有些茫然。

叶瑾问的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这时候,旁边一直往嘴里刨饭的小胖墩朱雄英突然开口道,“涿鹿之战吗,双方不是请了各路神仙来参战的吗?!皇帝这边有应龙,女魅啥的,蚩尤那边风伯、雨师等等,不过这些都是神话故事,我觉得三皇五帝时期,应该是用木棍和石头打仗吧,毕竟那时候还没有造出铁呢。”

朱雄英虽然只有六七岁,但是这股子聪明劲不输成年人,反应特别快。

所以他听到叶瑾的问题之后,马上就反应过来。

叶瑾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接嘴道,“对,三皇五帝时期,华夏先民大概率使用的武器应该是木棍和石器啥的,等到了夏商周三朝,才使用青铜器,等到了战国时期,才开始有冶铁技术,这些都是历史书上有记载的。”

“所以武器其实也是一部进化史。”

“还有骑兵,战国之前使用的都是战车,那时候衡量一个诸侯国的实力(agbb)是否强盛,都会用战车来形容、比如说齐国晋国是万乘之国、宋国鲁国等等是千乘之国…”

“但是等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就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各国之间迅速摒弃了战车,而是学胡人那样驾驭战马冲锋陷阵。但是最开始战马也是没有马鞍和马缰绳的,骑兵骑在马背上很容易就掉下去,可以说缺点多多。但是随着马鞍、马缰绳、甚至是马蹄铁被发明出来之后,骑兵就成了左右战局局势的无上利器了。蒙古鞑子为何能够在一百多年前逞凶,先后灭掉金国、西夏、后宋、以及域外数十个国家,还不是倚仗骑兵的锋利,但是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谁能够知道骑兵会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当时的骑兵如果真的如现在这般犀利的话,那么被灭国的就不是赵国,而是秦国了。’

“所以火器虽然缺点多多,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武器,火器依然有改变战局的能力。”

“就比如说火器容易上手,朝廷将一个农民训练成一名射术精湛的射手,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是将其训练成一名火器手,最多一两个月的时间。而且火器十分依赖后勤保障,没有工匠打造火器,没有朝廷提供火药,火器跟烧火棍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军队都装备了火器,那么朝廷还担心藩镇之祸吗?!”叶瑾侃侃而谈。

显然,他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朱元璋。

所以本来不打算参与这一次谈论的老朱这时候也坐直了身子,竖起耳朵耐心倾听。

李文忠的眉头紧蹙。

他刚才有些轻蔑的以为叶瑾是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所以他对战争的见解也只是夸夸其谈而已。

跟战国时期的赵括,三国时期的马谡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叶瑾刚刚的这一番长篇大论却打动了他。

是啊、

火器虽然有精度差、射程短、装填慢、容易炸膛等缺点,但是如果有能工巧匠能够不断的改良,未必不能成为一种杀人的利器。

只是改良需要时间。

所以现在就将火器大规模装备军队,是有些急躁了。

想到这,李文忠摇头道,“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除非朝廷能够研发出一款精度高、射程远、装填快的火器出来,要不然装备军队确实有些急切了,特别是精度,为兄不是没有试过火器,就算是在100步也没办法做到百发百中,和弓箭比起来差远了。”

“精度很容易解决。”叶瑾微微一笑道。

李文忠皱眉问道,“如何解决?!”

“很简单,使用三段式射击法就可以解决火器精度不准的问题了。”

“何为‘三段式射击法”?!”

“所谓三段式射击法,就是将装备火器的将士分成3组,开始第1组在前面射击,射击结束,退后并填药;第2组上前并射击,射击结束,退后并填药;第3组继续上前射击,射击结束退后填药;第3组射击结束后,第1组火药或弓箭已准备就绪,可上前射击,三段式射击法就是这样周而负始的。”

“密集的火力可以解决火器精度不准的缺陷,然后有三组人反复循环,又可以解决装填慢的缺陷,按照此法,不管是遭遇何种精锐,亦能一战破之。”叶瑾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