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52章 阴不阴阳不阳的朱元璋

所以朱祁镇的罪过,简直就是遗祸万年。

至于另外一个大明战神’,就是李文忠的好大儿,李景隆了。

虽然李景隆造的孽远远不能和朱祁镇相提并论,但是他的战绩却能和朱祁镇比肩。

这厮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后,率领足足60万的大军进攻朱棣的老巢燕京城,竟然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打下一座

只有区区一万多人的城池。

等到朱棣借来援军之后,又一战就将这60万大明精锐全部给葬送了。

这还不是李景隆的全部战绩。

之后建文帝朱允收又东拼西凑给他凑了几十万的军队,但是都是有去无回,堪称是叛军的运输大队长。

当时朱棣可是用一个燕京城对抗整个大明帝国,只要朝廷的军队发挥正常,燕王朱棣都没有半点成功的可能,哪怕统兵的将领统兵之才十分平庸,使用稳扎稳打的战法横推,也能灭掉朱棣。

虽然那时候朱允收手里确实没有几个可用的将领,但是就算是选一条狗也比李景隆这头猪强吧。

甚至等到燕王朱棣冒险绕过济南南下,兵临金陵城下的时候,也是这厮私自把城门给打开,让燕军进城的。

所以朱允收之所以会失败,最大的责任人就是李景隆。

可以说他改变了大明的局势,是大明的又一个转折点,一点都不为过。

大明短短两百多年,明初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出了这么两个卧龙凤雏,真的是时也命也啊。

所以作为一个改变历史,成为大明帝国转折点的人物,李景隆的名气大过自己的亲爹曹国公李文忠,也实属正常。

李文忠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废物,只是他现在已经对朝政没有什么兴趣,一天就只知道喝酒取乐,所以就随李景隆折腾吧。

但是这几天他几乎把整个上元县都给转了一遍了,突然又升起了一丝参与朝政的心思。

所以在和叶瑾随口寒暄了几句之后,李文忠突然开口道,“娘亲,瑾弟,今日咱前来不只是来拜见娘亲的,更是有一事想要请瑾弟帮忙。”

叶瑾一脸懵逼。

堂堂的曹国公居然有事情求我?!

是我听错了吗!?

不过马皇后依然是那副慈爱的模样,笑着道,“一家人莫说两家话,要你瑾弟做什么,你只管说便是。”

李文忠咧嘴一笑,才继续说道,“娘亲也知道儿子这一生一事无成,天天喝酒度日,但是今日也想做些事情。”

“得知瑾弟乃是一县之尊,所以就想请瑾弟赏兄长我一份差事如何?”

“啥?!”听到李文忠的这句话之后,叶瑾差点没有喷出来。

堂堂的曹国公李文忠,居然想来我的麾下求一份差事?

“不是兄长,您来我这个小小的上元县县衙,是不是太草率…不,是太屈尊了啊!?”叶瑾诧异道。

李文忠潸然一笑,“咱现在已经是闲散之人一个了,能有一份差事就已经很满足了,怎么就屈尊了呢?!”

这倒是实话。

自从胡惟庸一案之后,李文忠就逐渐远离了大明的核~心权力圈了。

这倒不是他是胡惟庸的党羽,堂堂曹国公,当今圣上的亲外甥和契子,怎么可能和胡惟庸结党?!

他只是太正直了,觉得朱元璋借胡惟庸谋逆一案大肆残杀功臣有些太过了,所以就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让老朱下不来台。

当时就把老朱气的肝疼,差点没让人把李文忠给就地正法了。

还好马皇后及时出现,劝住了暴跳如雷的朱元璋,这才救下了李文忠的一条命。。

然后几个月前,李文忠又在早朝的时候公开和朱元璋唱反调,老朱终于忍无可忍,剥夺了李文忠的全部官职,仅仅保留曹国公这个爵位而已。

所以李文忠说自己现在是闲散之人,并不是自谦或者自嘲。

只是

就算是李文忠现在是无官一身轻,但是他好歹也还有曹国公爵位啊。

堂堂正部级,居然跑来一个小县衙打杂。

怎么听都怎么魔幻。

所以就算是胆大包天的叶瑾叶县尊,这会儿都拿不定主意,只好朝马皇后和朱元璋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老朱见叶瑾朝自己看了过来,冷声冷气的说道,“你看老夫作甚?!别人想做什么与老夫何干?!”

这老头,就跟吃了枪药一样。

没办法,叶瑾只好朝马皇后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马皇后见叶瑾朝自己看了过来,顿时露出了慈爱的神色,开口道,“既然你文忠兄长想来寻一份差事,你就应允他了吧,要不然他终日在家饮酒,铁打的身子都已经被摧残成这副模样了,娘亲看着都心疼…”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让李文忠这个魁梧汉子差点当场落泪。

所以就算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有脆弱柔情的一面。

听了马皇后的这番话,叶瑾心里也稍稍有底了。

现在的情况是,叶瑾知道老朱、马皇后、李文忠他们所有人的身份,但是叶瑾一直没有说破过。

而这些人也知道叶瑾知道他们的身份,但是也没有说破过。

大家就这么平淡的相处着,反而别有一番趣味。

所以叶瑾只要不说破李文忠的身份,只将他当成普通的亲戚一样走动,给他安排一份差事也到不了哪儿去。

现在唯一的疑惑就是。

李文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和他的好大儿李景隆干过几架啊。

而且现在李景隆已经被那些读书人当枪使,在背地里一直在和自己作对。

所以叶瑾略微沉吟片刻之后,才说道,“既然伯母有言在先,那小弟我就斗胆应下了,兄长家在应天府吗?!需不需要把嫂嫂侄儿他们也搬来上元县啊,这样也有个照应。”

“你嫂嫂已经过世好些年了,至于你侄儿…哼。”李文忠冷哼一声之后,才继续道,“那个败家子,不提也罢,就让他在家中瞎折腾吧,眼不见心不烦,若是将他带来上元县,他还嫌咱管得多呢。”

这句话差点就明说了李文忠和自己的好大儿李景隆的父子关系已经趋于破裂了,那个败家子和自己不是一条心,他做任何事都与自己无关。

也对。

李文忠是何其聪明的人。

怎么可能看不出李景隆现在被人家当枪使?!

但是他看破没说破,看得出他已经是对李景隆彻底死心了。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叶瑾自然就不好继续端着,朝着李景隆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兄台就暂居在县衙吧,正好小弟我到目前只有一个师爷,若是兄长不嫌弃,那也暂任幕僚一职吧,至于兄长的随从,正好县衙缺一个捕头。”

……………

“你看着安排就行了,咱都可以。”李文忠微微一笑。

几个人在凉亭里坐下之后,李文忠这才开口问道,“这几天咱几乎把上元县都走了一遍了,你这上元县咱是越琢磨越觉得不简单,特别是那个所谓的工业园区,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工业园区是叶瑾的得意之作,听到李文忠这么说,叶瑾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自得之色。

只是还没等到他瞎嘚瑟,一旁的老朱就阴恻恻的开口道,“呵呵,不就是将几座工坊集中在一处吗?有甚稀奇的,还神来之笔,呵呵…”

两个呵呵’都带着浓浓的嘲讽之意。

叶瑾没好气的白了老朱一眼。

这老头,天天阴不阴阳不阳,正常一会儿会死吗?

国子监是大明最高学府,自然也聚集了整个大明几乎所有的青年才俊。

要知道,在大明初期的时候,朝廷的大小官员差不多有一半都是从国子监毕业之后,经过吏部铨选然后做官的。

所以国子监在朝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大明把国子监的作用发挥好的话,这座大明的最高学府必然将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只可惜,国子监在明朝中后期之后,就沦为了朝中达官贵人和那些有钱有势的家族子弟的进阶之梯了。

不过“二六七”就算是在大明前期,国子监也已经开始充斥着各个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关系户了。

太子妃吕氏的亲外甥吕大傻子就是其中之一。

吕大傻子可是叶瑾的老熟人了。

之前叶瑾还没有来上元县赴任的时候就和这个吕大傻子发生过冲突。。

当时叶瑾还只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举子,带着婵婵,主仆二人在京城举目无亲。

后来高中进士之后,主仆二人就留在应天府等着吏部铨选。

读书人嘛,自然少不了吟诗作对,踏青赏雪啥的。

有一次叶瑾带着婵婵参加与国子监监生的诗会的时候,吕大傻子居然看上了婵婵,要求叶瑾将婵婵变卖给他。

但是婵婵不只是叶瑾的奴婢,更是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所以对于吕大傻子的要求,叶瑾自然嗤之以鼻。

吕大傻子见叶瑾不给他面子,就仗着自己是太子妃亲外甥的身份试图以权压人,谁知道叶瑾根本不吃这一套,当场就给吕大傻子一顿爆锤。

二人的梁子就此接下来。

还好洪武年间,因为当今圣上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主,所以这些纨绔子弟还不敢太放肆,而且叶瑾的身份又是新科进士,所以吕大傻子虽然挨了一顿打,但是找不到更好的借口借机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