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50章 马皇后:不管事实如何,他就是我的稚儿

厨房里的百灵则将脑袋伸了出来,笑着道,“给姐姐带一支簪花回来好吗?!不要太贵的,几十文钱的就可以了。”

“嗯嗯,郭伯伯呢?!”婵婵又问道。

老朱饶有兴致的看着婵婵,指着马皇后问道,“你叫她娘亲,叫我郭伯伯?!”

“是啊,娘亲已经收我为义女,就该叫娘亲啊,我又没有给您磕头奉茶,可不敢乱叫呢。”婵婵歪着小脑袋,不暇思索的说道。

老朱很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没好气道,“你和你家公子一样讨厌,速去速去,老夫这会儿不想见到你,回来的时候买些羊肉就行了,中午不用做的太丰盛,哼,天底下还有那么多百姓食不果腹,你们天天这般大鱼大肉,钟鸣鼎食,就不觉得于心有愧吗?!”

婵婵朝老朱俏皮的伸了伸舌头。

还说我们大鱼大肉,钟鸣鼎食。

每次就你吃的最多呢。

不过婵婵不是叶瑾,没有怼人的习惯。

所以背着小竹篓蹦蹦跳跳的就出了后院。

等婵婵走了以后,马皇后才嗔怪道,“这么大的年纪了,和孩子们置什么气啊!?”

老朱嘿嘿一笑,躺在躺椅上没有回答。

不知道为什么,平日里权力欲望很强烈的他,每次来到了这座小院子的时候,他都舍不得离开。

而且内心无比的沉静。

所以这一两个月,除了重大事宜需要他自己亲自掌控之外,其他诸多事宜全都交给了太子朱标去处置。

如果是之前的话,他还会担心朱标会不会因为沉重的政务压垮了身子。

但是自从采纳叶瑾提出的“内阁大学士’制度之后,不管是他还是朱标,都感觉轻松了很多。

所以老朱现在是越发重视叶瑾的意见了。

不管叶瑾是不是他失散二十年的亲生儿子,他都会确保这个闯祸精无恙。

无他。

为国储才尔。

“重八,近日朝中无甚大事?!”马皇后见老朱没有要走的意思,所以开口问道。

老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之后才说道,“除了那个小王八蛋惹出的这档子事,最近朝中还真的没有

什么要紧事,夏粮已经全都收获了,是难得的丰收之年,秋收也在日程之中,根据各地亲民官的奏折来看,秋收的问题也不大。海边的倭寇也消停了一两年了,至于北边的蒙古人,这两年内部内斗的厉害,用不着我们出手,去年也才把云南、哈密收入囊中。所以今年真的是难得的天下太平之年。”

这番话老朱虽然说的云淡风轻,但是话里话外的自豪之意,怎么都掩盖不了的。

老朱确实有资格自豪。

短短10多年的时间,就将破败不堪的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虽然他的治国之策当中有很多十分落后,甚至是粗鄙,但是这老头确实是想让这个天下变得更好。

马皇后对政事兴趣不大,平日里她也恪守后宫不得擅自干政,很少过问政事。

今天之所以开口询问,就是为了叶瑾\"惹出的那一档子事’。

所以她一脸担忧放下手中的纺线,开口道,“瑾儿单枪匹马,能对付得了那么多国子监监生吗!?”

“对付的了对付不了还不是这小王八蛋自找的,他若是不说那么多大话,不管这档子闲事,何来今日之灾?!不过这小王八蛋别的本事不行,吵架的本事却是个顶个,所以你就放心吧,论吵架,那些人不是他的对手…”老朱笑着道。

马皇后给了他一个大白眼,没好气道,“你的亲儿子是小王八蛋,那你是什么?!老王八蛋吗!?”

噗嗤。

刚刚收拾好厨房的百灵听到这句话,顿时没忍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不过她赶紧又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老朱满脸黑线。

全天下能骂自己是‘老王八蛋”的,估计也就只有自己这个结发妻子了。

所以他也没辙。

只是嚷嚷道,“锦衣卫还没有查实呢,他是不是咱儿子还两说呢,而且就算是咱儿子,当爹的骂一句怎么了!?”

马皇后则是埋怨道,“毛骧做事太拖沓了,这都多久了,竟然还没有做实此事?!咦,咱听评书和戏文的时候,不是说可以滴血认亲吗?!一会儿瑾儿回来了,咱们试试?!”

“你也知道那是评书和戏文啊,滴血认亲都是那些穷2.1酸文人瞎编的,朕早就询问过御医了,说从来没有此种认亲的法子,且等着吧,此事事关重大,锦衣卫慎重一些也很正常,现在已经能够正式这个小王八蛋并不是那对乡下土财主的亲生儿子,只要再找到一两个关键证据,就能够正式他是皇子的身份。”老朱说道。

马皇后也知道这件事急不得,所以也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斩钉截铁的说道,“不管他是不是我的稚儿,反正这个儿子,我认下了。”

老朱无奈道,“随你随你,只要你高兴,你想怎么样都行。”

“老爷,咱们都来这上元县快10余日了,为何还不去拜见皇后娘娘啊?!今日你还有别的想要逛的地方没有,若是没有的话,要不咱回国公府了,出来的日子也不短了。”街边,魁梧汉子看着正在大快朵颐的李文忠,再一次开口询问道。

李文忠将一碗馄饨吃进了肚子里,这才十分满意的擦了擦嘴。

对魁梧汉子说道,“那小子果然是一个治世之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竟然将一个小小的上元县治理得这般繁荣昌盛。若是咱大明所有的府县,不,只需要十分之一的府县能达到上元县的标准,那么咱大明别说灭掉小小的蒙古鞑子,就算是一统寰宇也是小菜一碟…”

不过李文忠接着叹息一声,继续说道,“唉,只可惜偌大的大明,只有区区一个上元县而已。”

魁梧汉子一头雾水,对李文忠问道,“老爷,您对上元县的赞誉是不是有些太过了?!咱也承认这上元县确实十分繁华,但是此地地处江南繁荣之所,又是京畿之地,繁华一些实属正常啊。”。

“你知道个屁…”李文忠没好气道。

“打仗打的是什么?!是钱粮,是锋利的武器…这上元县有钱有粮,而且还有那么多工坊,造出来的精铁甚至比工部的还要坚韧,不管是拿来打造铠甲还是武器都十分合适,若是咱大明将士都穿上这种精铁锤炼的铠甲、你觉得那些蒙古鞑子能用他们的马刀劈开吗?!他们的弓箭射的穿吗?!蒙古鞑子没有了利箭的优势,跟一群待宰的羔羊又有什么区别?!”

李文忠的谈兴不减,继续挥斥方遒道,“其实用不着大明的百万将士都装备这种精铁锤炼的铠甲和武器,只需要一支精锐之师即可,给足了这支精锐之师充足的后勤保障,让其驰骋漠北,完成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还不是轻而易举?!”

魁梧汉子也是一个知兵之人,所以他知道李文忠的这番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打仗打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钱、粮二字。

只要后勤保障做的充足,那么距离胜利就近一大步了。

然后就是将士的训练,锋利的武器,以及坚固的铠甲等等。

这个时期的大明,不管是将领还是平民百姓,对漠北草原上的蒙古鞑子其实是十分轻视的,觉得也不过如此。

这是因为大明初年徐达、常遇春等大将打出来的赫赫威名。

这种心理优越要一直持续到几十年之后,等到大明第一战神朱祁镇横空出世,打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败仗,将大明的精锐一战葬送之后,老百姓们才对漠北鞑子产生畏惧感。

不过这也是是因为大明并没有坚持走朱棣的火器化道路。

如果大明朝廷一直坚持对火器的改造,坚持让军队大规模装备火器的话,就算是再出现一个大明战神,大明也依然对草原民族拥有绝对的优势。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草原民族是什么时候喜欢载歌载舞,而不是舞枪弄棒的?!

还不是火器大规模普及,甚至马克沁机枪装备各国军队之后?!

所以上元县最具优势的地方不是什么精铁、钱粮,而是远离工业园区的烟花作坊。

这些烟花作坊的东家在得到叶瑾提供的配方之后,为了制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烟花爆竹,所以对叶瑾的火药配方进行升级改造,现在已经做出了颗粒火药了呢。

如果再给他们一些时间,做出火箭弹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华夏民族从来不缺乏创造性,只是缺乏创造的舞台而已。

作为旧时代的将领,李文忠忽略掉这几家烟花作坊情有可原。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之后,李文忠终于站起身来,对魁梧汉子说道,“明日国子监有一场好戏要看,所以今日咱就去拜访拜访舅母她老人家吧,来了上元县这么多天了,今天才去拜访已经很失礼了。”

魁梧汉子也赶紧站了起来,说道,“那咱们是不是该买些一些礼品啊?!趁早去拜访,若是晚了陛下又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