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重生九零年代末:从初中毕业开始>第104章 天上掉下个大救星

澳市栗子基金会的办公室里,总经理吴志扬,首席财务官杨仁超正一起接待杨红梅一行人。因为凌冬把澳市公司的管理权也丢给了李红梅,所以名义上她也是吴志扬和杨仁超的顶头上司。

简单寒暄几句,杨仁超就带着李红梅的人去核查账目去了,这也是公司的常规流程,所以大家都没在意。

李红梅反倒更关心同淡水河谷那边的接触情况。自从凌冬吩咐下来这件事后,澳市基金会费了好一番周折,才算和淡水河谷那边取得了联系,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接触。

吴志扬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虽说澳市和桑巴国都是葡语为主,但是距离实在太远了,我们这边的关系网还没有触及到那里,只能通过合作的大西洋银行进行联系”

“前几天才刚刚跟那边搭上关系,不过对方等级不高,很难影响到该公司高层的决断。不过他答应代为转达咱们基金会的合作意愿”

李红梅听了点点头,这事也就是吴志扬出面,若是让她出面,估计这会子还在找门路呢,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和淡水河谷搭上线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过这话她肯定不会说,否则就显得自己太无能了,而是淡淡的说道:“负责传话的人不妨多找几个,辛苦费肯定不会少的”

“另外,尽快安排一下团队,稍后你随我一起去趟桑巴国,凌总那边对这事很重视,要求我们尽快同对方展开谈判”

犹豫了一下,李红梅决定还是解释一下,省的吴志扬不够重视此事,“据可靠的消息,小日子国的财团也有意入股淡水河谷,已经开始了可行性评估,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几个月就会同淡水河谷的人接触”

“凌总的意思是要抢在他们前面,不惜一切代价同对方达成合作,记住是不惜一切代价”

听到李红梅最后强调的“不惜一切代价”的语气,吴志扬心里一惊,郑重的点点头,起身准备去了。

桑巴国的淡水河谷公司成立于1942年6月1日,其铁矿石产量占桑巴国总产量的80%,也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同时也是整个美洲大陆上最大的采矿公司。

2006年淡水河谷公司毛收入204亿美元,净利润65亿美元。

这一年,该公司年度铁矿石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76亿吨,氧化铝320万吨,原铝48.5万吨,铜16.9万吨,钾73.3万吨,高岭土130万吨,被誉为“桑巴”皇冠上的宝石。

1997年5月份,该公司开始推行私有化改革,其股东由桑巴国政府一家,逐步变更成了四家桑巴国养老基金和桑巴国发展银行投资公司。

其中四家养老基金持有该公司58%的股份,发展银行投资公司持有32%的股份,剩余10%归属桑巴国政府持有。

淡水河谷公司除了经营铁矿砂外,还经营着锰矿,铝矿,金矿等矿产品以及纸浆,港口,铁路和能源等业务。

不过,现在的淡水河谷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随着全球铁矿石的市场趋于饱和,铁矿石的价格连续三年走低。

在期货市场上,2000年初交割的铁矿价格,已经低于公司的开采成本了,导致公司出现了2.25亿美元的亏损。

同时,在实物市场上,淡水河谷公司也受到了挑战。

来自袋鼠国的力拓公司和必拓公司,利用地理区位优势,抢夺了更多的亚洲市场份额,几乎将该公司的铁矿石挤出了小日子国,南高丽国和白象国。

而这三个国家,是铁矿石市场的主要国际买家,至于快速发展的华夏,目前铁矿石进口量还很少,并未引起大家的关注。

此外,四家桑巴国养老基金和桑巴国发展银行投资公司,都属于当地的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实体公司经营经验,无法有效的管理淡水河谷公司,以至于公司内部管理十分的混乱,经营效率底下,生产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可以说,淡水河谷公司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几个股东对该公司的经营预期皆不看好,都有意出售其手中的股票,而这正是凌冬的机会。

当李红梅,吴志扬带领着一个近百人的谈判团队抵达桑巴国时,受到了淡水河谷公司股东的热烈欢迎,他们急切的想要甩掉淡水河谷这个沉重的包袱,而李红梅等人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桑巴国政府对此次交易持中立态度。对它来说,只要能保证每年的收益,谁当家做主都无所谓。四家桑巴国养老基金中的三家也赞同出售,只有一家桑巴国养老基金和桑巴国发展银行投资公司,对此表示了反对。

李红梅听完底下人的汇报,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反对的这两家都和小日子国的三晶物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对方也有意收购淡水河谷的情况下,它们要是不反对才让人奇怪呢。

在前世,也是这个三晶物产公司,耗费三年时间,分几步,完成了对淡水河谷公司的收购,一举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并获得了该公司的经营权和管理权。

在2001年初,三晶物产通过公开市场,收购了桑巴国资源公司,然后通过与淡水河谷子公司合并,获取了淡水河谷公司15.71%的股份。

2002年9月,三晶物产通过公开市场,出资8.3亿美元,收购了淡水河谷公司1960.7普通股,此次收购,相当于淡水河谷总股份的7.05%和淡水河谷公司普通股份的9.84%。

此时,三晶物产已经掌握了淡水河谷公司22.86%的股份,成为了仅次于桑巴国发展银行投资公司的第二大单一股东。

然后在2003年4月,三晶物产与桑巴国发展银行投资公司达成最终协议,三晶物产以18.36亿美元的现金,换取桑巴国发展银行投资公司手中18.36%的淡水河谷股权。

交易完成后,三晶物产拥有了淡水河谷公司42.22%的股权。根据当地法律的规定,三晶物产也自动拥有了淡水河谷公司的经营权和管理权。

李红梅在桑巴国忙着同淡水河谷公司进行谈判,凌冬则在忙着筹钱。国内的钱当时同华夏银行有协议,只能花在国内,所以不能动。

那就只能动澳市账户上的钱了,不过前段时间,凌冬投了两亿美元在FmG公司上,澳市账户上的钱也远远不够。

没啥犹豫的,凌冬将手里的石油期货合约全部清仓。现在石油期货正在24.05美元\/桶的高价位上运行,正是出货的好时机。

全部清空后,凌冬手里持有的现金达到14.42亿美元,但这还远远不够。

所以凌冬又抛售了一部分美丽国的网路股,总计筹集了40亿美元,足够完成收购淡水河谷公司了。

话说,国际黄金市场经过一年的横盘整理,终于消化了罗斯家退市的负面影响,是时候入手了。

不然光靠股票赚钱,效率太慢了,再加上短时间内石油期货价格也已见顶,此后几个月没啥好机会,短期内来钱快的,只剩下黄金期货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