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破道【完结番外】>第24章 纷争

  沈頔与九绝皆来到护法院,今日一同商议事情的还有净华。净华原是打算问完白茶便下山去,但如今显然还要再多待上些时日。

  九绝道:“付平带着一帮兄弟们围着五心堂,要找李云峰要人,李云峰脸都绿了,哈哈哈哈。”

  付平是北冥堂的副堂主,如今怀疑李云峰包庇张川,要找李云峰要一个说法。

  “付平可不是个什么讲义气的人,无非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北冥堂的地位罢了。”江子棠问道,“李云峰最近在做什么?”

  沈頔道:“开始活动钉子了。”

  江子棠道:“贼心不死。看来今年的庆典注定要格外热闹一些。”

  如今金明既死,北冥堂与他生了嫌隙,他还这般急不可耐地选择动手,莫不是还有什么底牌?江子棠也没打算再等,这次庆典同样是他拿下天绝教的时候。

  江子棠道:“半个月后的建教庆典,让赵成带份大礼过来。”

  此外还有星星谷的事,江子棠他们已大致知晓,事情过了太多年能查到的线索也就这么多了。若白茶所言为真,那仇二便被人收买刻意挑起了这场冲突,而收买者最有可能的便是收益最大的武林盟。

  但目前还没有证据,事情的真相被沉埋在水底,水面风平浪静,只有给予这片水域巨大的冲击,搅弄起汹涌的波涛才有可能将真相冲起来。

  江子棠询问净华的计划,净华道:“我想将白茶圣女的话传出去。”

  沈頔道:“恐怕他们不会信。”

  白茶的话江湖人并不会听,而且他们只需要说就是看见天绝教先杀了个村民才动手,其他一概毫不知情,也可以推诿过去。

  净华道:“我去说。”

  江子棠立马道:“不行。”

  净华道:“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沈頔也道:“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星星谷幸存者对当年的事件心怀疑虑,想要一个真相,合情合理,甚至那些江湖门派应该好好跟他解释解释。只是难保那背后之人不会对净华下毒手。

  江子棠道:“他们可以否认净华的身份,而我们又无法证实。既然如此,何必如此高调,不如将靶子交给别人。”

  他手指蘸水,在桌子上划了几笔道:“我看这个人就是个不错的靶子。”

  水渍未干,显出一个“陆”字。

  “找一个同此事没什么牵扯的人去传话。”

  “至于净华究竟是什么身份,让他们自己去查。你说你是,他们就偏要你证明,只有他们自己查出来的,他们才会深信不疑。”

  既然怀疑星星谷背后有人从中作梗,那就直接揪出一个人当作靶子,就说一切都是他搞的,比泛指武林盟所有人有效果得多。将嫌疑对准一个人,倘若真是他搞鬼,那么也能让他自乱阵脚,以为事情败露了;倘若不是他,为了自己的声誉,也会尽力查清真相,自证清白。

  陆凡作为武林盟盟主和在此事中受益最多的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当这个靶子的不二人选。

  沈頔也被说服,笑道:“不愧是江狐狸。”

  他看了一下身旁的九绝,暗叹还好当初他们选择押宝在江子棠身上。至于这个和尚,逃不出江子棠的手心也是正常的。

  回到审问堂后,九绝伸手直接从沈頔怀中掏出一个白瓷瓶,从白瓷瓶里倒出几颗软糖丢进嘴里,边点头边吃软糖,一个白瓷瓶本也装不了许多,一会儿就被她吃完了。九绝扔了瓶子,拍拍手道:“记得再给我买。”

  沈頔道:“这家店就在……”

  九绝已捂住了耳朵:“就得你给我买,忙去了。”说完便转身跑了。

  见九绝没了人影,沈頔的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脖颈处的血管呈现出病态的青紫色,他点了点手腕,镂空金镯里的小蛇钻了出来,亲昵地绕着他的手腕转了一圈,然后一口咬了下去。

  宁喆仍然在赶路,在经过县镇时依旧是歇歇脚吃个饭。他自从在上次听到这些江湖事后便会有意识的在吃饭时打听些后续,管它有用没用,就当是给吃饭增添点乐趣。

  四方堡和清水剑派的功法泄露五天之后,江湖上又出现了两门功法——天绝教的“断山刀法”和“掠雷功法”。

  早先还有人怀疑是天绝教捣的鬼,如今天绝教功法也流失出来,倒叫人排除了对他的怀疑。

  “掠雷功法”只有天绝教每任教主才能习得,流传出来虽在意料之外,但尚在情理之中,毕竟天绝教还留存着这本功法,但“断山刀法”却不然。

  “断山刀法”乃楚浩自创,他所用武器乃是一把断刀。

  楚浩已有十几年不曾出现且无半点消息,江湖上都当他已经死了,他也从没收徒,按理说“断山刀法”应该已经失传了,如何会突然出现。

  有人说这是假的,但见过“断山刀法”的人又说这本秘籍应该是真的,于是人们开始对“断山刀法”的来历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楚浩本来就没死,只是经受不住失败隐姓埋名了;有人认为其实楚浩悄悄收了弟子,只是太过低调无人得知。

  又有人说了,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呀,楚浩当年是多狂的人啊,提着一把断刀便敢孤身下山悍然挑战五大门派。他作为当时江湖上的一流人物,也曾有气吞山河之势,曾自诩手中一柄刀能断山拦水,故而才将刀法称之为“断山刀法”。这样的人会消极低调得十几年没有声响吗?

  一时间,谁也无法说服谁。

  与此同时,又爆出了所谓星星谷灭村的内幕,据说当初并不是天绝教想挑起事端。动手的教徒名唤仇二,曾经接过吹雪山庄的镖,丢镖后为了将功赎罪被吹雪山庄安排进天绝教当卧底,他之所以动手乃是受了吹雪山庄的命令。

  吹雪山庄才是灭星星谷的元凶。

  本来这种空穴来风的流言能让人听了就直呼是谣言,但传出这话的人却是向来以听墙角传八卦为荣的半眉公。半眉公这个人亦正亦邪,从没听说他倚靠过某一方,是江湖上的中间人物。他这人就好热闹,是个生怕事情闹不大的麻烦人,从前也由他的嘴说出好几个门派的秘事,若是这话由他传出来,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信。

  松山门掌门沈长风同魔教勾结残害正道人士性命不正是半眉公爆出来的吗?这事要是放在从前来说也会被人嗤道是无稽之谈,但这事又确实是真的。

  于是江湖上又是众说纷纭,有人自然不相信这话,说陆凡光风霁月,断不会做这种事。

  而那相信之人反驳说在巨大的权益面前人心都是黑的,沈长风能装这么久,他陆凡怎么就不能是个虚伪的小人了?更何况这件事本来就奇怪,天绝教的人都是大傻子吗,明明靠挟持那些村民活命还非要先开头杀人?这不是找死吗。

  天绝教下山本是隐秘进行,为何就他陆凡得知了消息,不就是因为他有内线吗?那仇二是他的内线也是合情合理的啊。

  相信陆凡的人一时无法解释,愤怒地抱着酒坛离开,道:“陆盟主一定会狠狠打你们的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彼时宁喆已经到通州了,离灵光寺不过两日距离了。他在听到前面那些事情时一概只出双耳朵,是不会去开口询问、参与讨论的,然而在通州时他却听到了让他不得不上心的事。

  宁喆顾不上礼仪,直接逮住旁边的人问道:“你刚刚说什么?!灵光寺怎么会闭寺的?”

  宁喆饭没吃完便搁下银子匆匆离开,刚刚他们居然说灵光寺在三天前闭寺了。

  “灵光寺凌云大师首徒居然和魔教勾结,先是在遂州城就和那个江子棠狼狈为奸,后来更是一起上了天绝教,真是我们武林中人的耻辱。呔。”

  “凌云大师一生光明磊落,教出这么个混账玩意儿,真是丢脸!”

  “不知道吧,灵光寺已经封了寺门了,不允许任何人进出,我看他们是要清内贼吧。”

  不同于前两次的各有立场,争执不休,这次几乎是一边倒的在唾弃灵光寺。

  灵光寺是大梁的名寺之一,便连当今圣上都曾经来灵光寺礼佛,提起灵光寺的名字都感觉跟佛祖更近了些,佛光普照。如此神圣的地方出了个和魔教有牵扯的和尚,就像是雪白的狐裘上沾了肮脏的泥土,谁看了都要皱眉嫌弃这块泥土,连带着嫌弃这件狐裘。

  宁喆终于知道净华会自觉自愿地退出灵光寺,为什么急着将信交给他,或许他更希望凌云大师直接将他逐出师门,但他们都清楚凌云大师不会。

  凌云大师门下就只有净华这一个弟子,他知道自己一手带大的徒弟是什么心性,他绝对不会因为外面的压力和流言蜚语就与净华断绝关系。

  他不会,所以这件事只能由净华自己来做。

  宁喆顾不上再吃,留下银子后匆匆上马出发,马儿疾驰着让风也凌冽起来,他却感觉不到脸疼。他第一次有了使命感和责任,需要他的人是他的师父和师兄;也第一次感到如此沮丧和无能为力,他师兄明明没伤害任何人,他师父更是慈悲为怀,数十年来帮助过的人可达千人,可一点不如意就能让一切光荣灰飞烟灭。

  捧起来,摔下去,皆不由己。

  上坡时马腿打滑将他摔了下去,他咕噜着摔到了坡下。天还是很蓝,坡上长着的野花野草看着很有活力,但他无暇欣赏,他将脸埋在臂弯处藏了一会儿,又撑起身继续前行。

  紧赶慢赶终于在一天半后赶到了灵光寺,从前游客如织的灵光寺如今一个人影也没有,显得寂寥冷清了许多。虽然闭寺了,但宁喆作为凌云大师的俗家弟子还是被放了进来,有弟子给他指了凌云大师所在之处,正是灵光寺的训诫堂。

  凌云大师因为不愿将净华逐出师门,已经在训诫堂反思三天了,佛在上方垂眸浅笑,凌云大师盘坐在下,神情温和。

  宁喆进去跪在凌云大师身侧,凌云大师温声道:“回来了。”

  他点头,掏出信郑重地交到凌云大师手上,道:“师兄让我带给您的。”

  “他说,师傅永远是他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