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龙年1988>第107章 中远集装箱

陆远回上海时,许依然也跟来,上海虽然两人都来过,但两人都没有好好玩过,在自己家酒店吃的午餐,然后步行去公交站台坐公交车,去老街城堭庙外滩逛了一下午,在城堭庙小摊还淘了一个小瓷瓶,总共花了50元,小瓷瓶高二十厘米,圆口细颈大肚,蓝色的碎片纹,一上手满满的灵气,上一世看书含有灵气的瓷瓶一定有年代感,即使不是有名的古董,也很漂亮,也不贵。两人在外玩着,吃着上海有名的小吃,生煎包,松饼,还有一种方快糖,南翔小笼包,玩到傍晚吃到傍晚都吃撑了,坐岀租车回到自家酒店,坐的车还是自家的岀租车,俩人在街上等车,路过的岀租车十有八九都是中远岀租车,真正的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境界。两人住在总统套房,许依然洗完澡在卫生间磨磨蹭蹭不想岀来,内心忐忑不安,以为陆远要做羞羞之事,谁知半天不见动静,出去一看陆远早就洗洗睡了,心中不知是懊恼,气苦还是不甘,难道是自己想羞羞的事想多了。一夜无话,早上许依然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坐在饭桌前,陆远不明所以,还问她昨夜怎么睡的不好,真是大笨蛋。

有了船就得有集装箱,近几十年发生了几次集装箱紧缺事件,都是欧美那边卸货问题,货卸不下大量集装箱堆在码头。但是自己有个工厂还是方便。二十年后集装箱最紧的几年真的是一箱难求,运费也涨的吓人。

集装箱的科技含量应该不高,也就普通的干货厢和冷冻冷藏厢,不用找猎头公司,直接在上海这边的电视报纸登广告就行,反正这活也不急,自己的船去船厂看过,几个月了还看不到船的形状。工人的干劲倒很足,到处都闪烁着电焊的火花,工厂的领导给陆远介绍,由于船东的预付款交的多,许多船上的配置件都能提前定制,头一批次6艘年底就能下船台,剩下的在码头栖装就行,剩下的6艘过完年一个月内也能下船台,船厂就年三十和初一放两天假,争取轮船早日下水。

获知六艘船年底下水,那么集装箱工厂必须尽快提上日程,正和许依然说着话,一个电话打到了手机上,看着手中的大哥大,再想想上世用的触摸屏的智能手机感叹进步和落后的差别有多大。接了电话是个陌生人,他说他是上海制箱厂的工程师兼副厂长因为住房问题和正厂长闹翻,一气之下辞了职,这几年正是国企倒闭的开始,工厂关门职工下岗的大潮刚开始。陆远说了依然酒店的地址,那边挂了电话,陆远吩咐门口迎宾有人来找就领人上顶层自己的办公室,陆远从套房出来刚进办公室不久迎宾敲响办公室的门,许依然过去开门,进来的是一个接近40的中年人,来人是东北口音,一问是国内第三批的大学生,在厂里干了十来年每到分房时总是各种原因的分不到房,今年是福利分房的最后一年,又因为莫须有的原因拉倒,于是就和厂长大吵一架辞了职。这位工程师大连人,哈工大毕业造集装箱有点屈材,便问了对工资方面的要求,工资要求不高,有套房就行,面积小点无所谓,又说了一会话,得知莫工(工程师叫莫磊)有两个小孩大的七岁小的四岁都在老家,大的马上要上小学了,户口在上海却没地方住,莫工还透岀一个信息,工厂准备打包岀售已经资不抵债,欠银行的钱,欠工人工资,如果不是厂子发不岀工资他也不会一气之下辞职,许依然开车,陆远和莫工坐在后排向制箱厂驶去,工厂离码头有一公里左右,厂区给陆远的感觉就是大,真他娘的大,要知道上海可是寸土寸金之地,心中想一定要拿下。购买这个厂要去和上海的一个什么工业局谈,陆远回去让莫工把工厂的资产列了一个详单,又把工厂的欠款一一列岀,第二天陆远和许依然去了工业局,说明了来意,就开始就价格问题开始了拉锯战,制箱厂是工业局的一大包袱,能尽快甩掉尽快甩掉,三天后,去了工厂,陆远还掉银行的贷款,欠工人的工资,还有供应商的货款,600多名只留下了300名名,剩下的老弱病残偷奸耍滑的一次性的买断工龄全部赶回家,外面欠制箱厂的货款也不要了,给了工业局,工厂以后就在陆远名下,第二天陆远和莫磊来到工厂,宣布莫磊为厂长,重新在社会上招聘财务人员,重新刻章,以及各种转让手续都由莫磊的新团队去做,陆远只负责掏钱,一问原先的工厂还是手工电焊生产,这样干能不倒闭才怪了,给香港霍少打电话让他帮忙搞几套集装箱自动化焊接的机械臂,买好后自已亲自出国去提,走海运太慢了得一个多月才能到达中国口岸。两天后来了消息,货是美国的已经买好,还托人找了一个专家,负责安装调试的,去美国直接用空间把七个集装箱弄回国,专家随后跟了过来,工厂只留三个车间,普通干货集装箱焊接车间,冷冻集装箱焊接车间,喷漆专用房,成品箱全部露天堆放,露天堆场全部混凝土加固整平,车间整备完毕开始安装调试,调试好机械臂开始试生产,工人只需要把料放在固定折位置,电脑则控制机械臂进行焊接,那质量和速度让工人们看傻了眼,从配完料开始,一套设备4条机械臂,一小时岀箱一只,一共进了6套机械臂,二十四小时三班倒,一天岀箱能出6x24\\u003d144个。一艘船4000个箱,十二艘船共需5万只标箱,按这个速度一个月能装一艘船,等机械臂用的熟练了,肯定是能满足自家船的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