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凭阑意,凭岚意>第1章 顾岚之

  嘉禧二十三年,朝歌上空乌云盘旋,数道惊雷横亘在这片不算广袤的大地上。新帝上任,四处吞并周边国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展了国土面积,往日不起眼的小国翻身为主,成了举足轻重的存在。新帝又被后世者称真命天子,另尊称其为——开国大帝。

  后又继任三代帝王,国家依然昌盛,完全无衰败迹象,眼看就要破除三百年覆灭的朝代更替规则,周边番邦大国也不敢冒犯,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

  可只有朝内的大人物才知道,朝歌百年屹立不动,都是因为有一位十分神秘的大人物,而这位大人物自第一代帝王封其为大国师后,便一直位居其上,竟还在世。

  各位大人内心惶惶,觉得他不似凡人,又因其手眼通天,怕开罪这位大人物,也只敢内心唏嘘,不敢议论。

  大国师被奉在整个皇宫的后侧,建立了一座七层高塔,周围有青砖金顶的围墙围起来一块广阔的地界,大小甚至不输皇宫,华丽威严,令人不敢轻视。

  如若从高空俯瞰,就可见到,整个建筑似是一双大手包裹着前方的皇宫,背后便是高耸入云的群山,像是保护,又像是掌握。

  此处大门赫然挂着一面金碧辉煌的牌匾,名曰:看朝阁。

  其权力之大,令人发指。

  可历代帝王都不敢冒犯这位大国师,朝歌永盛不衰,多得这位国师坐镇,帝王对他敬爱有加,可以说此人地位乃万万人之上。

  如此厉害的人物,竟是连当朝皇帝都很少面见,如同传说一般,甚至有人一度认为,这个人其实是不存在的。

  直到第四任帝王——承德帝上任,依照历代帝王的规矩,娶了一位甄家女子入宫,诞下一位水灵的小皇子,被这位大国师见了,破天荒的亲自下临皇宫,要为小皇子提字。

  小皇子排行第三,虽不是温皇后所出,但其出生时伴着七彩祥瑞,众说纷纭,竟是盖过了太子的风头,令温皇后很是不满。

  奈何大国师对这个孩子偏爱有加,竟也奈何不得。

  甄贵妃闺名月锦,是甄家这一辈里唯一的女娃,在甄家算是掌上明珠一般的存在。

  甄家出了三代帝后,唯独这次,因承德帝身为太子时就娶了正妃,登基后废除正妃于理不合,甄月锦入宫后只能被封贵妃,可地位依旧超然,温皇后也不敢把她如何,比起其他宫的妃子,甄月锦算是十分幸运的。

  如今因诞下的皇子颇得大国师喜爱,更加无人敢得罪,就连皇帝也谦让三分。

  大国师沈易,字思忧,据说字是他自已起的,也不知他思的是谁,忧的又是什么。

  他年纪成谜,可依旧年轻俊逸,仅是一头银丝可略微彰显他的年纪。他着装朴素,一头及地的长发用一根桃木簪子松松挽着,看起来和煦又懒散,与传说中庄严肃穆的气质截然相反。

  沈思忧用修长的食指轻轻戳着在娘亲怀里那娃娃的小脸蛋,肉乎乎的,似能掐出水。

  许是被戳的不舒服了,小小的脸皱巴到一起,竟作出了好似大人那般愁眉不展的模样。

  沈思忧难得展颜一笑,似是春风一度,百花盛开,让人瞧得心里都暖洋洋的。

  “这孩子,就叫岚之吧。”沈思忧转身面向端着纸笔的内侍,提笔挥毫,在宣纸上龙飞凤舞落下三个字——顾岚之。

  小娃娃依旧皱巴个脸,似乎对这个名字不是很满意。

  沈思忧刮了一下他的小鼻子,笑道:“不满意你也得收着,谁叫你还是个小屁孩儿。”

  甄月锦笑的花枝乱颤,顾岚之见着娘亲笑的开怀,终于把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顾岚之三岁时,已经可以咿咿呀呀背诵很多古诗词,甚至对诗句中的含义多有了解,小小的年纪已经架起一副颇有学识的模样。

  这时的他已经记事,对自已的身份地位与所处环境也有些了解,他发现,父皇大人并不常来母妃这里,就算来了,态度也是淡淡的。

  记忆中父皇从未抱过他,甚至吝啬抚摸他的头,相比较起来,太子哥哥反而会更得父皇青睐。

  “或许是自已还不够优秀。”顾岚之想着。

  比起同样淡漠的太子哥哥,同为温皇后所出的二殿下对他更要上心许多。兴许是这偌大的后宫里只有他们三个娃娃,二殿下稀罕多了个弟弟,又因同样不被父皇看中,多有些惺惺相惜的感慨掺杂其中。

  温皇后不乐见自家孩子总往贵妃那里跑,可又管不得他私自溜出来,日子长了,竟也懒得管。毕竟她有两个儿子,长子已然身为太子,日后必然坐上那九五至尊的位子,这二儿子不学无术倒也不见得是坏事,便由的他。

  这日二殿下顾景纯又偷跑出来寻找自家弟弟,见顾岚之一个人蹲在院子中,提着一把成人用的桃木剑皱着眉头研究,觉得好笑。

  这把剑立起来都要比他高上好多,看起来很是滑稽。

  顾承,字景纯,比顾岚之虚长三岁,也是个半大孩子,见他手里提着把剑,便凑过去问:“弟弟,这是在作甚?”

  顾岚之见是二哥哥来了,遣散围着他的下人,撅着嘴道:“我想学武,母妃道危险,不让我碰,说我年纪太小,需在大些才可。可我已经三岁了,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见他甚是委屈,二殿下摸摸他的头:“这剑对你来说属实大了些,弟可多等些日子,待我命人找来合适大小的桃木疙瘩,亲自为你削一把,你看可好?”

  听顾景纯这么一说,顾岚双眼立马亮了起来:“当真?景纯哥哥还会做剑?”

  他点点头。

  理当说,六岁的孩子正是调皮的时候,奈何他们生在皇家,规矩与防备泯灭了他们的童心,也只是他们二人感情好,略去了繁冗的规矩,如百姓家中一般喊着弟弟哥哥,显得没那么生分。

  二人又就这宝剑与武学畅谈了许久,直至日头下沉,泛黄的日光照在二人的脸上,伺候的宫人过来催促:“三殿下,贵妃娘娘等您用膳呢,莫要让娘娘等的急了。”

  两人这才依依不舍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