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想了想,又看了看榜前的人群,想着等他们散了,估计还要好久,于是便说道。

“甲六。”

“甲六!”

刘子敬一听杨凌的话,先是一愣,而后忽然大笑起来,一把抓住杨凌的胳膊说道。

“恭喜杨兄,圆案正中上首的那个正是甲六。”

苏嫣没听不懂这圆案是什么意思,于是扯了扯杨凌的袖子,有些焦急的问他。

“夫君,刘公子的话是说你取中了吗?”

杨凌闻言心中也是有些激动,这些日子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而后才按耐住心情看向苏嫣笑着说道。

“应该是取中了。”

小丫头一听杨凌说自己取中了,不禁轻吁了一口气,焦急的脸上也瞬间挂满笑容。

夫君取中了。

夫君终于取中了。

小姑娘眼眶都红了一些,只是还在外面,便强忍着心中的激动。

对刘子敬微微福了福身,道谢。

“多谢刘公子告知。”

刘子敬见苏嫣知书达理,又生的娇俏可人,也是略微有些害羞。

只回到。

“嫂子客气了。”

几人又寒暄了一阵,刘子敬才离开,准备回去抱抱佛脚,应付接下来的考试。

杨凌和苏嫣还等在外面,想着亲眼看一看,才确定。

随着人群渐渐减少,杨凌和苏嫣也来到红榜前。

看着那两个同心圆里面最上首的正是自己的号牌,杨凌这才安下心来。

小丫头也认得那两个字。

看着那两个字,苏嫣终究是忍不住了,小手轻轻在眼角抹了抹。

又哭又笑的,看的杨凌也是一阵心酸。

这丫头对自己的期望还是很大的,还好没有辜负了她的期待。

杨凌伸手轻轻握住苏嫣的小手,说道。

“后面还有两场考试呢,娘子切莫太激动了。”

苏嫣闻言忍不住抬头看了杨凌一眼,想要说什么,但还是没说出来。

夫君已经如此优秀了,她还奢望什么呢。

回到铺子里。

苏嫣又给杨凌做了个全身按摩,让杨凌彻底放松了一把。

杨凌这才继续温习第二场考试的内容。

随着时间一晃,便到了第二场考试的日子。

各种检查依然如同第一场一般。

待杨凌进入考场座位之后,便准备等待县尊大人的拟题。

第二场考的是诏告表判论。

这判则是《大明律》和一些旧案。

而论则是史论,主要与历史有关。

杨凌对这方面很熟。

毕竟他一个网文作者,还是需要翻看不少史料的。

所以这场考试比第一场,要简单一些。

只要格式正确,取中的概率应该很大。

杨凌考完出来的时间比第一场要早上不少。

小丫头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对杨凌也是信心满满。

成绩一出来,杨凌的名字依旧是挂在正中上首。

接下来,便是第三场考试。

也是尤为重要的一场,策论。

随着题目一出,果如杨凌所想,正是近些日子关于浙江一带发生的水灾。

题目是如何救灾。

这水灾的救治方法,杨凌倒是知道不少。

包括灾情发生的时候如何疏散百姓,灾后如何安顿百姓。

不发生暴乱,甚至还有如何预防瘟疫的发生,等等。

杨凌从各个角度分析处理,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

基本囊括了所有的细节。

随着考试结束。

杨凌整个人也放松不少。

等到第二日去看成绩,杨凌一眼就看到自己的号牌还是原来的位置,一点也没有发生变化。

心中便有了一个大概。

只是还没有正式放榜,他也不敢保证,所以也就没跟苏嫣说。

而此刻县衙内,王涣和李然却看着桌上的一张卷子发呆。

良久之后,李然开口了。

“明义,杨凌的这篇策论当真是让老夫开了震惊不小,让老夫甚至都怀疑这策论不是出自他的手笔。”

“没想到一个救灾,竟能牵扯出这么多的事宜,这篇策论可以说是事无巨细的详述了救灾的整个过程。”

“当真是可以奉为政令了,甚至比朝廷的政令还要高瞻远瞩不少。”

“此子有大才。”

王涣闻言也是微微点了点头。

“确如李老所言,所以我才把李老给请过来,一同看看这篇策论。”

“当今陛下圣明,体恤百姓,所以这策论如果提交给通政司,再转交内阁,也算是为浙江的水灾出一份力了。”

王涣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李然,当然这里面也是有私心的。

李然自然知道王涣的私心,也不点破,而是又把考卷仔细看了一遍,沉思良久,才说道。

“倒是可行,这考卷之中提到的措施与朝廷的一些政令并不违反,也算合乎时宜。”

“加上浙江水灾肆虐,也算对朝廷政令的补充,甚好。”

见李然同意,王涣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当着李然的面在卷子上大笔一挥,批了个第一名。

两人相视一笑。

随着正式放榜的日子来临。

杨凌带着苏嫣来到县衙外。

挂榜的地方,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因为是正式放榜的日子,所以来看榜的书生比前几日要多不少。

杨凌和苏嫣一如既往的在外面等着。

经过几场考试之后,小丫头已经没有先前那般紧张了。

想着夫君连续三场都取中了,怎么也应该榜上有名吧。

就在两人等待的空档,几个学子朝杨凌招了招手。

杨凌定睛一看,竟是互保的那几人,包括刘子敬在内。

他们已经挤了进去。

杨凌微笑着摆摆手,示意他们先去看。

不多时,就见刘子敬和另外三人又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只是此刻这几人脸上的表情却不尽相同。

刘子敬的脸上似乎是挂着笑容,而其他三人则一脸的失落。

看来这取中的应该只有刘子敬一人,而其他三人落榜了。

那三人与刘子敬告了别,又朝杨凌远远的拱拱手,算是告辞。

杨凌也微笑着回礼。

而后刘子敬便朝着杨凌的方向走了过来。

待近前后,杨凌正要开口祝贺,却听到刘子敬笑着说道。

“恭喜杨兄,高中案首之位啊。”

小丫头不知道案首是什么意思,于是问杨凌。

“夫君,什么是案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