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第442章 生活真不容易

第二天天还没亮,整个谢家屯人已经起身。

开荒、盖房,两件大事压在所有人肩膀上,都是现阶段必须完成的事,不能拖延。

屯子里的青壮年女人也要跟着一起去忙活,剩下的一些身体不太好年纪大的人在家照顾,给这些忙活的人提供后勤保障。

开了春化了雪,不趁着现在这段时间赶紧进行建设生产,那就是纯在浪费时间。

这次谢一城下山准备带的东西,自己准备了一部分,屯长用屯子的名义拿出了一部分。

这样既体现谢一国帮助那些烈士家属们,也能有谢家屯身为拥军屯、模范屯,帮助军属的事。

东西谢一城跟屯长昨天吃饭的时候提前聊了,带下山的东西都是吃用为主,贵重物品一律不带。

这样不让谢家屯带下山的东西过于惹眼,让周围人产生其他想法,这样反而会给他们带去危险。

农村地区人是淳朴,可那不是全部,每个地方都有好人跟坏人,有善良朴素的人,也会有见财起杀心,心生歹意之人,谢家屯也不会因为这次去送东西引起来太多的注意。

谢家屯现在在地方上的名头已经够高,从长白山中各个山屯,再到白马镇到县城,甚至到省城都知道谢家屯的名号。

可知道的那都是谢家屯以前的事,以及现在山屯不断建设,送金贵东西露富这种行为不可取。

屯长活了几十年,这些道理当然知道。

就跟之前打小鬼子,只要你人数多武器全聚在一起反抗力量大,小鬼子就会集中兵力剿灭你,小股分散,反而难办。

小股人数偷袭成功直接进山,带着人在长白山里绕圈子,等待下次埋伏机会。

“东西带齐了没?带齐就走吧。”

屯长看着谢一城说道:“现在下山回去,要是全都走一遍,今个肯定是回不来了,到时候找镇子待一夜,找时间再回山。”

“大爷,我记着了。”

谢一城答应着,将驴车上的东西绑紧,确定稳当后对着屯长继续开口:“后面要是情况太差,我去县城找一下全福哥,了解一下咱们县这些烈士家属情况。”

“说一声就行,这些事不是靠你,靠咱们一个屯能全帮了的。”

“这我知道,就是跟领导提一声。”

谢一城可做不出来打肿脸充胖子的事,东北打仗这么多年,从抗联到南下战士,每个地方都有牺牲的烈士家属,这不是一个小小山屯能解决了的,只是提一嘴。

现在提还能重视的了,等再过几个月,精力可就注意不到这上面来了,到时候物资可就集中到其他事情上去。

跟屯子里正要进山开荒,还有准备盖房子的人招呼一声,谢一城带着黄豆下了山。

原来准备带着大白一家子一起,可是想着这下山的时候,万一跑进山林里去,被其他人用弓或者是枪械,还有其他的山中陷阱套子碰到,后悔的都来不及。

可能是长时间没带黄豆,这次下山的时候带上它,相当撒欢,跑在最前面。

都不用谢一城说什么,它就在前面汪汪喊着带路。

上次带黄豆下山它全记着,在前面跑一阵,看见距离谢一城远了,扭头跑回来,跟在众人身旁慢慢走了一阵,没一会又跑远,来回撒欢。

“一城,你家黄豆,差不多到时间了吧?”

“啥?”

“我家狗崽子也不小了,啥时候给它们整一块?”

这下谢一城听明白了,合着是想跟自己家狗子取-精呢!

有人说狗生一年,抵得上人7岁,或者是9岁的,这些都不对。

实际上狗成年要看体型,越小的犬类对比人的年龄越小,越是大型犬对比年龄越大,所以大型犬普遍比小型犬存活时间要短。

黄豆看着个头是不小,可真论起来年纪,也就一岁出头,对很多中等体型犬来说,成熟期都还没到,更不要说黄豆是混的,狼的成熟期会更长。

再怎么到成熟期,起码也要两年才差不多。

“再等等,还没到时间,着急啥,你家那狗崽子不也没多大,也就半年多吧?”

“就是,这才半年多想啥呢,起码要一年才行,急啥,黄豆又不会跑。”

“再说,屯子里都等着黄豆配种,你可倒好,想趁着现在给截了,不讲究!”

“就是!不讲究!”

看着几个人在那边走边说着,看着已经跑回来的黄豆,谢一城伸手摸了一把狗脑袋。

“你小子今后幸福生活可有了,屯子里都想着给你送媳妇呢,好好干,过一年,给你也整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

黄豆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冲着谢一城汪汪两声,摇了摇尾巴跟在谢一城身旁没有再跑远。

一路下山,谢一城带着几人,按照谢一国在信纸上说的地方,先去了距离最近的一户人家。

屯子各户已经完成了春耕,相比较山上的耕地面积,这里每户分到的面积更多。

但是相比较谢家屯,从身上衣服穿着还有面色来看,有着不小的差别。

谢一城找到的那户人家,相比较屯子里人,日子过的还要差。

家里老人六十岁,小的都在从7岁到10岁这个年龄段,全都是张口要饭吃的年纪。

一家7口人,老的老小的小,没有一个壮劳力。

谢一城问了一嘴才知道,老两口生了四个孩子,大儿子在北大营没了,二儿子参加抗联牺牲了,两个女儿一家被小鬼子害了,一家被刮民党带土匪害了,两个女婿家全没了。

家里孩子多,除了老大家的,是把女儿之前送过来的那几个孩子养着。

本来大孙子十七八岁正赶上要结婚的时候,可家里实在困难,直接选择参军,之后跟着部队南下,津贴送回家。

结果现在大孙子也牺牲了,即使有政府帮助,屯子里照顾着,这一家老小日子也不好过。

留下东西,拒绝了老人家要请吃饭的想法,谢一城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一行小年轻在本就不富裕的家里吃饭。

之后连续走访几家,下山时愉悦心情彻底滑落谷底。

没有一家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