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站起身,离开了。

  40.夏天已至

  “青禾,妈妈约好了和你李阿姨她们去旅游,就不在家陪你了啊!”

  “对了,冰箱里放着的食材记得处理掉,一个人在家别老点外卖。还有,你也多出去走走,别一放假就老待在家里。”

  早上八点,青芝就走进青禾的房间里念叨。才刚刚睡下不到两个小时的人,闭着眼睛叹了一口气后无奈回应道:“知道了。”

  但“知道了”也就仅限于“知道了”。

  嘴上应得好好的人,在青芝拖着行李箱离开以后就窝在家里的沙发上对着电视机里的无聊节目发呆。等到了饭点的时候就去冰箱里拿一份香草味的冰淇淋,冰淇淋每每只能吃下三分之一,就遗憾地放进了冰箱里。而下次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一个夏天了。

  等到暮色将至,而楼下花园里玩闹的小孩们被家里的大人用路边捡的“尚方宝剑”赶回家吃饭时,青禾又迷迷蒙蒙地做起了梦。

  以往梦里的人,总是看不清脸。但青禾又有些清醒地知道,自己一定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想不起来了!空白的记忆让这份似曾相识都显得可笑起来。

  青禾也曾问过青芝:“为什么你总是不肯告诉我,我是怎么受伤的呢?”

  青芝总是说:“妈妈只是想保护你,难道我们现在的生活不好吗?”

  然后青芝又会抱抱她:“青禾,妈妈就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了。你一定要好好的。”

  青禾无言。梦里的人依旧看不清脸,但却好像在哭着说:“我也好想你能陪我久一点,慢一点。”

  并不是没有疯了似的去寻找过与过往相关的一切,但是除了年少时参加过的钢琴比赛信息,再无其他。重新拼接的人生看起来乏善可陈。

  出生后没多久父母离异,母亲独自抚养自己多年,幼时学琴取得不错成绩,然而终究泯然众人。复读一年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

  怎么都不像有一段刻骨往事的人。

  于是青禾只好把梦里哭泣的人当作一场镜中花,水中月。梦醒了,一切也都散了。

  可是今天的梦里,青禾顶着烈日走在海边,当回过头望时,一直不远不近跟在身后的人眼底浮现出了粲然笑意。青禾问她:“不麻烦小姐,你到底还要多久才会过来牵我的手呢?”

  醒来后,青禾摸了摸脸上早已干涸的水痕,窗外下起了倾盆大雨。

  夏天的人群总是更吵闹,更别提像音乐节这样的大型活动现场。人赶着人就为了能抢一个更好的位置,既不会太晒也不会距离自己喜欢的偶像太远。

  董冬冬拉着青禾往前跑,不时停下脚步歇一歇,嘴上却还要嫌弃青禾:“老师,你看你年纪才多大,跑这么一小段路就不行了。都说了要常锻炼嘛!不然以后身体的小毛病会很多。”

  青禾停下脚步,小口地喘息着,难得没有和董冬冬斗嘴。因为实在是跑不动了想歇会儿。她朝董冬冬挥了挥手道:“那你先去想去的舞台吧,我实在赶不动了。”而且那个人的舞台还要等一会儿才开始。

  青禾到底还是答应了董冬冬,因为董冬冬的妈妈始终不肯让她和好友们一起去音乐节,而青禾又想看一看记忆里的人如今是何模样。两个人挂断电话后当即买了机票,从青凼一路赶往申城。

  飞机上,话痨董冬冬假装看不见戴着眼罩的青禾并不是那么想说话。一直在青禾的耳边叽叽喳喳个不停:“我还以为你不喜欢那个乐队来着,是不是被鼓手的魅力给征服了?我就说嘛,我的偶像阿花魅力无限。”

  “她是不是架子鼓打得特别好呀?”

  “对了对了,你知道吗,主唱Summer和我家阿花是发小来着。虽然Summer确实长得很好看,吉他也弹得很好,但我更喜欢阿花。我觉得阿花身上有一种潇洒自由的劲,太上头了。”

  青禾被她烦得难以入眠,摘下眼罩后投以“死亡”的凝视。

  董冬冬终于闭上了嘴,但一路上都沉浸在要看到自己小偶像的兴奋里。也不知道有什么兴奋的,明明上个月才看过。

  而且好像还是乐队的全国巡演,难道不比今天的音乐节更精彩吗?

  那天晚上,青禾上网查了很多。记忆里说着要参加海鸥音乐节的人也早已经登上了更大的舞台。贝斯手、键盘手都不是原来的人了,但主唱兼吉他手和鼓手还是以前的。

  仿佛为了实现当年放下的豪言壮语,一定要成为一个比“废片”还厉害的乐队,她们也确实在向着目标靠拢,从未改变过。

  “野薄荷,野薄荷,野薄荷……”周围的人在高声呼喊着。

  站在舞台上的人一身黑色,手中的吉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把了,更别提舞台风格和标志性的动作。

  青禾站在台下较靠近舞台的位置,与台上的人目光短暂相接。

  在看到青禾的时候,歌曲的吉他伴奏出现了明显的错音,从来力求把舞台完美呈现给乐迷的人在一曲结束后立刻向台下的观众道歉。

  因此在互动环节,乐迷故意问她:“Summer,你纹在胸口的纹身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夏之夏笑了笑,没说话。只有青禾知道,在主唱心口的那个位置,她们曾用吻种下了属于彼此的玫瑰,那也是青禾唯一一次,对神明的祈求。

  乐迷们不打算放过她,因此纷纷要求她唱一次那首早期创作的青涩歌曲,只因Summer从来不曾在台上演绎过。

  于是主唱望了一眼身后的架子鼓手,前奏响起。

  台下有人跟着唱:“你是淡淡薄荷草,我是飞向海的鸟……”

  董冬冬挤了半天,才终于逆流而上走到了青禾的身边,她大声地问青禾道:“老师,你好像从来没说自己最喜欢的乐队是哪一个?”

  青禾指了指舞台上正在唱歌的人回她:“喏,那里。”

  董冬冬美滋滋的,还以为自己连日以来勤勤恳恳的安利终于被青禾吃下了。于是一脸骄傲地道:“我就说嘛!我家阿花魅力无限,没人能逃得过。”

  青禾笑了笑。

  然而最后一首歌都还没听完,青禾就从人群中离开了。她发了一条短信给董冬冬:有事,晚点回。看完演出后和朋友们赶紧回酒店,不听话者斩立决。

  董冬冬看到短信后嘟了嘟嘴,什么嘛!大人们为什么总是那么爱搞双标。

  记忆中的小镇好像比之前更繁华了,但是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一直都没变。院子里的花草安静地生长着,看得出来有被人好好地照料。那台四手联弹过的钢琴,琴盖上落满了灰尘。自己以前住的房间亦被上了锁。青禾只好来到那个人的房间,没有锁,青禾推门而入。

  屋子里的东西依旧乱而有序地摆放着,看得出有人长久居住的痕迹。从前最爱薄荷绿与白色的人,现在床上用品全换成了黑色。

  而颜料早已风干的画里,长着一张秀气瓜子脸的少女站在海边,不爱笑的嘴角好像藏着无限的心事。

  那是十八岁的青禾。